2023-09-09 慈云灌顶法师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
三、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
四、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
五、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
六、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也。
七、欣涅槃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
八、慕无生故,发心念佛,缘觉界也。
九、欲度他故,发心念佛,菩萨界也。
十、希成佛故,发心念佛,佛法界也。
十一、坚心念佛,地大也。
十二、喜心念佛,水大也。
十三、热心念佛,火大也。
十四、勤心念佛,风大也。
十五、虚心念佛,空大也。
十六、灵心念佛,根大也。
十七、想心念佛,识大也。
十八、念佛旋见,眼根也。
十九、念佛反闻,耳根也。
二十、念佛转嗅,鼻根也。
二一、念佛还尝,舌根也。
二二、念佛摄觉,身根也。
二三、念佛逆知,意根也。
二四、念佛观像,色尘也。
二五、念佛听名,声尘也。
二六、念佛染香,香尘也。
二七、念佛有味,味尘也。
二八、念佛光严,触尘也。
二九、念佛观想,法尘也。
三十、眼不别色,眼识念佛也。
三一、耳不别声,耳识念佛也。
三二、鼻不别香,鼻识念佛也。
三三、舌不别味,舌识念佛也。
三四、身不别触,身识念佛也。
三五、意不别法,意识念佛也。
三六、怖生死苦,苦谛念佛也。
三七、息诸惑业,集谛念佛也。
三八、修戒定慧,道谛念佛也。
三九、证寂灭理,灭谛念佛也。
四十、烦恼不生,无明缘念佛也。
四一、不作诸业,行缘念佛也。
四二、不托母胎,识缘念佛也。
四三、色心断灭,名色缘念佛也。
四四、诸根灰泯,六入缘念佛也。
四五、根尘识离,触缘念佛也。
四六、不领前境,受缘念佛也。
四七、不贪财色,爱缘念佛也。
四八、不求尘欲,取缘念佛也。
四九、业无有成,有缘念佛也。
五十、不受后阴,生缘念佛也。
五一、空无熟坏,老死缘念佛也。
五二、一心念佛,万缘自舍,施度也。
五三、一心念佛,诸恶自止,戒度也。
五四、一心念佛,心自柔顺,忍度也。
五五、一心念佛,永不退转,进度也。
五六、一心念佛,余想不生,禅度也。
五七、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
五八、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
五九、一心念佛,常乐我净,涅槃也。
六十、寂静念佛,空如来藏也。
六一、想像念佛,不空如来藏也。
六二、圆通念佛,空不空如来藏也。
六三、日出念佛,先照时也。
六四、食时念佛,转照初也。
六五、亭午念佛,转照中也。
六六、晡时念佛,转照后也。
六七、日没念佛,还照时也。
六八、念心外佛,小教也。
六九、念心内佛,始教也。
七十、念即心佛,终教也。
七一、念非心佛,顿教也。
七二、念普融佛,圆教也。
七三、有佛有心,净念相继,事法界也。
七四、无佛无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
七五、念佛念心,入无生忍,事理无碍法界也。
七六、若佛若心, 含无尽,事事无碍法界也。
七七、一念佛门,含无尽义,总相也。
七八、四五义门,非一念佛,别相也。
七九、十六观等,同成念佛,同相也。
八十、依报清净,非正庄严,异相也。
八一、念佛一门,揽诸义成,成相也。
八二、四种五种,各住自位,坏相也。
八三、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时具足相应门也。
八四、 周诸法,不离念佛,广狭自在无碍门也。
八五、一根念佛,六根都摄,一多相容不同门也。
八六、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诸法相即自在门也。
八七、正念佛时,余门不现,秘密隐显俱成门也。
八八、此念佛门,一切齐摄,微细相容安立门也。
八九、五种念佛,互摄重重,因陀罗网境界门也。
九十、见念佛门,即见无尽,托事显法生解门也。
九一、前后念佛,不异当念,十世隔法异成门也。
九二、念佛一法,带无尽法,主伴圆明具德门也。
九三、念自心佛,本觉也。
九四、念佛信心,始觉中名字也。
九五、念佛解心,始觉中相似也。
九六、念佛证心,始觉中分证也。
九七、念佛成佛,究竟觉也。
九八、当念佛时,寂寞无为,法身佛也。
九九、当念佛时,无德不具,报身佛也。
一百、当念佛时,凡圣并欣,化身佛也。
念佛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大安法师:念佛时就是往生时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开悟与解脱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打开心中的结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广化法师:菩萨灌顶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远离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王化坤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日(三):念佛人以无诤为根本
比丘尼念佛往生三例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念佛说疗痔病经的感应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倘若今天念佛,明天不念,也就是今天成佛,明天不成佛了?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十一)念佛就是修行
念佛号的感应
念佛的亲身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惨死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报?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一心念佛,石头可煮成佳肴
倓虚法师:为什么要念佛
倓虚法师: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念佛大忏悔文感应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大安法师: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念佛究竟要得到什么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大安法师:念佛时,冤亲债主会靠近吗?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第一辑 三、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经的感应
念佛回向的感应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附录:念佛与拜佛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保持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起心动念远离颠倒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做不好,佛也念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最重要,清净心最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就是所谓的改造命运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其他文章
藏传法师
新闻资讯
佛经
净界法师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