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与供养

2023-08-23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

布施与供养

「布施」与「供养」,这两个名词,有许多人总觉得有些混淆不清,不知有何分别。布施的意思,上文说得明白。今就供养,在此亦有稍微解说的必要。总之,两者的意义,也差不多,只是一个上下的区别。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布施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老师和尊长,谓之供养,以表其敬意。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供养一般所需乃至贫病的人,谓之布施,又叫惠施,但亦不当失其敬意。给与的行为,在现行法律上有个新名词,叫「赠与」,就是慨赠。不论对上或对下,以行供养。玄赞上说:「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总之,施其依报,名为供养。不论供养与布施,以对方受纳为要义。如不受纳,虽有布施供养之心及其行为,亦只能说是发布施供养的善心,或慈悲心。凡有发此胜心布施供养者,受者就应成就其德意,欢喜乐为接受。纵然自己无缺,转赠与所需之人,使布施供养者的福德圆满,这也是一种施德。

单就「供养」二字,在此分为两方面来解释。对于出世法方面:为资养三宝,上供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圣于出尘离障圆明之位者,奉以香花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出世供养。对于入世法方面:供养世间父母师长及一切有情众生尚在尘俗缠垢之中者,为入世供养。本着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原则,诸佛是已经成佛的如来,其余圣贤是将近成佛的如来,所以说布施即是供养。一切有情众生,是在缠的如来,凡众生只要一转念向善,而发菩提心者,回头是岸,总有一天,也会成佛的,所以说供养即是布施。

供养布施,不但是物质的,在精神方面的「法施」,也就是法供养。经云:「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胜。」在十地论上说,有三种供养,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亦即「一、利供养奉香饮食等。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就是世人行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也可以谓之五种供养,亦可说是五种福田。利供养是财物供养;恭敬供养与修行供养,则是法供养。关于供养的事理,巨册难以尽述,在此仅作初浅的认识,了解行布施的一个大概而已。

更新于:2023-08-23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