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念思维念佛法门帮助末法时代之念佛人生信、发愿、起行,速登莲邦净土
蔡正元老师著
(扉页一)
佛菩提道之修学,应求大乘般若之实证见道;见道已,便得次第进修而正式进入初地通达位,然后可入修道位中,次第迈向佛地。大乘般若之见道,即是禅宗之破初参明心亲证本来离念、本性清净之自心如来藏。欲求亲证如来藏者,应依真正之善知识修学。真善知识之助人见道,所言所授之法,必须有明确之次第与确实可行之法,学人方有得悟之可能。若亲近假名善知识,虽有大道场、大名声、广大徒众、身穿僧衣,然所说所授者皆属似是而非之法同于常见外道意识境界;纵使学人以毕生之身口意供养之,所得唯是常见与断见本质之相似佛法而已,必将浪掷一世于相似佛法上,殊堪扼腕!
─正觉同修会─
─────────────────
(扉页二)
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经中所说的法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即是经中所说无觉观者名为心性的第八识如来藏,一向不以离念或有念的灵知心作为修证之标的。正觉同修会的实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正是中国禅宗古今实证者之所证;千年前提倡默照禅的有名祖师天童宏智正觉禅师,同代弘扬看话禅而享有盛誉的大慧宗杲禅师,也都明说禅宗的所悟即是第八识如来藏。如今各大道场异口同声说:萧平实所弘扬的明心是证如来藏,与我们各大道场所证的离念灵知、放下一切烦恼的觉知心都不一样。这已显示各大山头所弘扬的实证内容都是意识,而不是天童宏智正觉与径山大慧宗杲所悟的如来藏。有智之人由此即可了知各大道场的所悟同样都落入意识中,与常见外道的落处并无不同,差异之处只是常见外道们不用佛法名相来弘扬,而各大道场都用佛法名相,来弘扬与常见外道们一样的意识心境界。
正觉同修会
─────────────────
目录
第一节何谓系念思维念佛法门001
第二节如何修行系念思维念佛法门021
第三节系念思维念佛法门的相关教证069
第四节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如何提升088
第五节念佛法门有浅有深不可轻视106
第六节如何提升念佛人的修证120
─────────────────
第一节 何谓系念思维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种类繁多,释迦如来经中、菩萨论中提到的念佛法门约有三十多种。一般我们比较熟悉的念佛法门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忆佛跟观像念佛,其中又以持名念佛最为大家所熟悉,而且修学持名念佛的人也最多。为什么呢?因为持名念佛简单容易修学,三岁的小孩也会念,八十岁的老翁也难不倒他,所以我们讲到念佛大家都会以为就是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法门大家比较熟悉,也是因为这一个法门是出自于《佛说阿弥陀经》,而此经流通普遍的缘故,大家对持名念佛比较熟悉。观想念佛法门很多经典有提到,大家比较熟悉的观想念佛,乃是出自于《观无量寿佛经》,忆佛法门是出自于《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观像念佛法门是出自于《大宝积经》。而系念思维念佛法门这一个法门大家比较少听闻,它是出自于玄奘法师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这一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有提到三种念佛法,都是属于系念思维念佛法门。我们熟悉的持名念佛,其实就是这一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三种系念思维念佛法其中的一种!因为《佛说阿弥陀经》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它们都是同一部经,只是译者不同。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是以意译,依义不依文的方式译出,字句章节不与梵文原典尽合;而玄奘法师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是以直译的方式译出,遵守梵文格式,逐字翻译,能信、达于原典意旨。因此我们可以了知《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所说的三种系念思维念佛法较宽广,而《佛说阿弥陀经》所说的持名念佛法是系念思维念佛所含摄。
为什么要介绍系念思维念佛法门给大家认识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尤其念佛法门若无深信、净信,则愿不切、行无力,那要相应净土始终遥远。如何有信呢?若不认识阿弥陀佛、不认识极乐世界,信如何生起!此系念思维念佛法门就是教导念佛人,如何经由智慧观察的思维,来认识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及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透过智慧观察的思维来认识了解;经由认识了解而熟悉。当念佛人认识、了解、熟悉此三种法后,自然能生起坚固信、能发大愿、能有大力之行;因为有了信、愿、行的功德成就,相信对大家的道业会有所帮助。
第二、因为大部分的念佛法都跟系念思维有关系,并且每一种念佛法的修行要有所成就,也都离不开系念思维,但多数的念佛人都不清楚这一点。
第三、除了要帮助所有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念佛人能顺利圆满生到净土外,并且希望藉由系念思维念佛法门这一个念佛正知正见的熏习,能使念佛人知道如何努力精进,让未来往生的品位能由中品中生提升转进为上品中生或上品上生。
我们举《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文来说明: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先解释此句,净信诸善男子、善女人,净信就是清净信。能够相信世间有善恶因缘果报;能够相信世间有佛法僧三宝,也就是说十方世界有诸佛随缘利乐有情度化众生,十方世界有诸佛所说的法能够让众生断烦恼证涅槃。也相信十方世界有贤圣僧、有凡夫僧,他们能住持佛法,能教导众生佛法,乃至能够修证佛法;能够相信佛法僧三宝,也能相信众生有真如佛性,因为众生有真如佛性,所以这一个世间会因为众生所造的善恶业而有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因此能够相信因果、相信佛法僧三宝、相信众生有真如佛性,具足这个信就可以称为净信的佛弟子。
什么是善男子、善女人呢?就是能够受持三归、五戒、行十善业的佛弟子,就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能够听闻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听闻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听闻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注意!这里提到有三种法,不是只有一种;也就是说能够听闻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是第一种;听闻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这是第二种;听闻到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是第三种。
接下来经文又说:
【闻已思维,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解释这一段经文之前先说明两个重要法义,思维和系念不乱。思维有三种层次:
1.思念、想念、忆念。
2.以各种知见,推求、判断其义理,进而认识了解。
3.透过智慧观察。
系念不乱也有三种意思:
1.一直想没有离开过。
2.心得决定,不怀疑、不动摇。
3.专念不散制心一处,乃至一心专念。
经文说能够听闻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这三种法之后,要闻已思维。思维就是能够去思念、想念、记住此三种法;或是能够以各种知见,推求、判断其义理,进而认识了解此三种法;或是能透过智慧观察此三种法,简择当中甚深内涵。这样就是修学这个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思维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思维多久呢?要一天一夜乃至于七天七夜,系念不乱。系念不乱就是一直想着,没有离开过这三种法;或是心在一天一夜乃至七天七夜中,于这三种法能心得决定、深信不疑、不动摇;或是心在一天一夜乃至七天七夜中,于这三种法能专念不散乃至一心专念,这样就是系念不乱。能这样修行就是系念思维念佛法门。
在这一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提到的系念思维念佛法门跟大家所熟悉的持名念佛法门,是有一些差别!有什么差别呢?我们来想看看,你是在这一个四字洪名或是六字洪名的持名念佛当中,一心不乱比较容易?还是在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思维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这三种法上面去系念不乱比较容易呢?我想大家都能够明白,是在这三种法上面思维,比较容易成就系念不乱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前面只在一个四字洪名的念头上,要一心不乱,必须要有念佛三昧的功夫,必须要有定力才有办法一心不乱。如果你没办法有一天一夜乃至于七天七夜念佛三昧定力,就无法一心不乱。可是在这一部经说,只要在这三种法上面一直想而没有离开过,这样就能够成就这一个念佛功德。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正知见,让大家来了解,念佛有很多种方式,也有很多种深浅广狭不同的层次。因此,去思维想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也是念佛,去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也是在念佛,去思维想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这个还是在念佛,这不是在打妄想。
经文接着说能够这样做的话,是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以及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在这里佛说只要这一些善男子、善女人,能够这样发心来念佛求往生,临命终的时候,佛会来到这一位善男子、善女人的身边。接下来很重要的一句话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里很重要,因为是佛以祂的威神力来慈悲加佑这位佛弟子,让他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舍报以后就会跟随阿弥陀佛、菩萨众等生到极乐世界。
有很多念佛人一直担心一件事,特别是持名念佛愈久的人,他们一直在担心未来是否能顺利生到极乐世界。因为《佛说阿弥陀经》上面讲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平时就很用功在持名念佛,参加念佛精进共修或是在家里面用功念佛,求一心不乱。等过了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终于渐渐能够有一点一心不乱的功夫。可是他又担心一件事,就是说:虽然现在能够一心不乱,可是《佛说阿弥陀经》上面又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所以他又担心:在临命终的时候,会不会因为业力或是病苦的关系心颠倒了,没办法提起念佛求往生的正念?会不会因此障碍我往生极乐世界?有这样的一个担心!
在此我们举这一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提到的这一个系念思维念佛法门,来告诉大家其实不用担心。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清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平时能够信受因果、信受三宝、信受众生有真如佛性。能够受持三归、受持五戒,行十善。平时能够依止善知识,熏习正知见,断除种种恶法、修种种善法或修学菩萨六度万行。只要这一生中,有依《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提到的这一个系念思维念佛法门一天一夜乃至于七天七夜来修行(持名念佛即是此三种系念思维念佛法的第二种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所含摄,这个道理稍后再说),那这些都是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的时候你不用担心,佛说会来你身旁,以祂的威神力慈悲加佑你,令你心不散乱。不会因为业力的关系、也不会因为病苦的关系,无法提起念佛求往生的正念。
所以你如果是持名念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不需要因为没办法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而担心:是不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或是担心:临命终时,因为业力或是病苦的关系,没办法提起念佛求往生的正念,这样是否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在这里要告诉你不需要去担心这个事,因为在这一部经中,佛说得很清楚也很明白,也几乎是一种保证。也就是说,在临命终的时候会来你身旁,慈悲加佑你,令你心不散乱。让你不会因为业力的关系或病苦的关系,没办法提起念佛求往生的正念。在这里让大家了解这一个道理:我们念佛应该要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也就是说:我要怎么样念佛,才能够使我的品位提升?
基本上只要是清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只要发愿念佛求往生,其品位依据《观无量寿佛经》上面的九品往生来说,至少都是中品中生以上。而且这里佛又说,会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所以你不需要担心能不能往生的问题。因为下品往生的是那些在世造恶业的众生,不恭敬三宝也不修学种种的善法,少善根福德因缘的人。这些众生,他们在临命终的时候,若能够遇到善知识跟他讲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跟他说阿弥陀佛的殊胜大愿,这样只要他能够生起欢喜心、赞叹心,然后能够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能够具足称念阿弥陀佛十念。这种造恶业的众生也都能够下品往生,何况这些清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受持三归、五戒、行十善的佛弟子,哪里会不往生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是一定能够往生;要担心的只是说:那品位到底是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够从中品中生往上提升到上品中生或是上品上生?这个相信各位在听闻完佛教正觉同修会所讲的《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以后,大家就知道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提升品位,只要照着去做就没问题。这里提到的系念思维这三种法的念佛法门,是为了让大家更具足信心;有十足的信心,才有余力发起大愿;信、愿具足才能行菩萨行,才能上品往生。
为了让大家对《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所说的系念思维念佛法门更有信心,我们来介绍一下这部经的翻译者,就是玄奘法师,让大家了解,使大家能够对这一部经,生起一个不怀疑、能受持、能够依经来修学奉行的一个信心。
玄奘法师是中国一位伟大的译经家,祂是生在隋末唐初年代的人。玄奘法师也是一位通达经律论三藏的三藏法师,祂所翻译的经典特别注重信与达。信就是说,祂所译的经典能够忠于原经典;达呢,就是说,祂所译的经典能够如实通达于佛经的意旨,也就是说祂所译的这些经论能够遵守原来梵文的格式、义理,逐句逐字来翻译。所以祂所译的这些经论的文字章句、文字章节,能够跟梵文的格式义理契合,能够跟梵文原经典完全相吻合,能够忠实传译佛经的原典意旨。
另外有一个玄奘法师的事迹,我们顺便提一下;玄奘法师曾经在当时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跟戒贤大师修学佛法。当时戒贤大师已经是一○六岁,德高望重,因为戒贤大师精通大小乘三藏、外道的论典。所以当时的学佛人都不敢直接称呼戒贤大师的名字,都以正法藏因通达经律论三藏,而以正法藏来称呼他,所以又称为法藏大师。玄奘法师在天竺的时候,就是跟戒贤大师(法藏大师)来修学佛法。所以祂也精通了大小乘的三藏经论,并且玄奘法师也曾经游化五印度前后达十七年之久。回国前应印度戒日王的邀请,主持了曲女城法义无遮辩论大法会。曲女城无遮辩论大法会是佛教史上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参与盛会的有五印度大小乘的沙门、婆罗门、外道义解之徒,大约有七千多人参与盛会,场面非常的壮观。玄奘法师当论主,祂以《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立真唯识量的论义,来开示参与大会的人。并且跟大众宣称:如果祂所说的论义,有一个字没有道理,能够被质疑、问难(nn),而破斥。那就请把祂的头砍去!祂说了这样的一个重话。经过了前后十八天,始终没有一人能够发现玄奘法师的论义有错误的地方。因此玄奘法师声威远播,名震五印度,戒日王礼拜祂为老师;大乘的修行人尊称祂为大乘天,就是大乘佛法最高的修行、最高的成就者;小乘的修行人尊称祂为解脱天,因为小乘就是修解脱道,而解脱道最高的成就,就是证得四果解脱。
从这个事迹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玄奘法师对佛法义理上面,所要求的准确度、精确度,是值得我们信赖,也是无庸置疑的;所以他所翻译的经典,确实能够忠实来传达佛经原来的意旨,也能够通达于佛法的意旨。因此在这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所提到的: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思维不可思议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这种系念思维念佛法,确实是佛所说的一种念佛法门;而且这个系念思维念佛法门义理宽广,持名念佛就是属于这法门里面的第二种,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所含摄。这个道理,我们后面会继续为大家来解说,所以对于这个法门我们要有绝对的信心。
第二节 如何修行系念思维念佛法门
系念思维念佛法门的修行方法有深、有浅、有广、有狭,可随众生的根性、智慧、福德、时间等差别而随意修学,都能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此法门三岁小孩修得,八十岁老翁也行得。修行这个法门另有一些殊胜利益,也一并为大家解说:
1.能够灭掉众生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
2.平时能够被佛的妙光所摄受、护念。
3.临命终的时候,佛会来你身旁慈悲加佑,令你心不颠倒、散乱。
4.若有定慧之正知见,可渐次成就有相念佛三昧、无相念佛三昧乃至实相念佛三昧。
5.能增益圣道门,菩萨三学六度之修行,成就上品往生的功德。
前一节提到系念思维念佛,就是把心念放在三种法上面来思维。也就是去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思维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这样系念思维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不离不散失此三种法,就能成就。
思维和系念不乱,有三种层次不同。可随个人因缘,任意修学,都可以成就。
第一:思念、想念、忆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思念、想念、忆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思念、想念、忆念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一直思念、想念、忆念此三种法,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没有离开过。(忆念就是记住不忘。)
第二:以各种知见推求、判断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义理,进而认识了解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最后能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心得决定,不怀疑、不动摇。
以各种知见推求、判断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之义理,进而认识了解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最后能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心得决定、不怀疑、不动摇。
以各种知见推求、判断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之义理,进而认识了解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最后能于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心得决定,不怀疑、不动摇。
这里所说的各种知见,有世间善法知见和佛弟子出世间正知见,皆可随缘修学,都可以成就。
第三:以智慧观察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以智慧观察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以智慧观察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能于此三种法,专念不散失乃至一心专念。这里所说的智慧观察,可随佛弟子修证三乘菩提所得之断我见、证我空及证实相等差别智慧来观察。专念不散失乃至一心专念,是指系念一处,从有觉有观、无觉有观到无觉无观,皆可随缘修学,都可以成就。简单的说就是定慧等持,止观双运,来系念思维此三种法。此法的修学,若得善知识传授正知见的善缘,可以亲见自性弥陀,证悟法界实相;亦可因离开诸无明烦恼相,就与阿弥陀佛大愿相应,而入莲华藏世界海(华严世界海)亲见极乐世界。
把心念放在这三种法上面:要怎么样来思维这一些法,才能够成就这一个念佛的功德,临命终的时候才能够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在这里我们就略说,要系念思维哪些法。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说之不尽;但因为智慧有限、时间有限,所以这里只能够略说。修行系念思维念佛法门有一个前提,大家不要忘记!就是必须是净信善男子或善女人来修学,才能成就。净信就是能够相信世间有善恶因缘果报,能够相信世间有佛法僧三宝。也就是说十方世界有诸佛,以不同之佛身(应身、化身、报身)在随缘利乐有情、度化众生。十方世界有诸佛所说的法,能够让众生断烦恼证涅槃。也相信十方世界有贤圣僧,有凡夫僧,他们能住持佛法,或教导众生佛法乃至能够修证佛法。能够相信佛法僧三宝,也能够相信众生有真如佛性。因为众生有真如佛性,所以这一个世间会因为众生所造的善恶业,而有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因此,能够相信这一个因果、相信佛法僧三宝、相信众生有真如佛性,具足这个信,就可以称为净信的佛弟子。善男子、善女人呢?就是能够受持三归、五戒、行十善业的这一些佛弟子,就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一、如何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
有人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所以他不知道该从何想起,不知道要怎样来思维是哪些的功德。这样是不可以思维清楚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修学这个法门,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一个修行法,必须要很明确的了解到、思维到阿弥陀佛到底有哪些的功德,是我们应该要去系念思维的?在这里我们就举世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当中所说的一些内容来介绍。在世亲菩萨的《往生论》当中,有提到五种念佛法门,又称五念门。分别为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及回向门,这五种念佛法门。众生如果能够修学这五种念佛法门,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品位能够不断的增上。
礼拜门就是用众生的这个身业,这个色身来恭敬礼拜阿弥陀佛;所以礼拜阿弥陀佛就是一种念佛法门,大家也应该有这个正知见。赞叹门就是以持名念佛来赞叹阿弥陀佛,也跟刚刚我们所提到的思维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都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因为佛的圣号就是代表万德洪名的缘故,所以持名念佛也是属于这里的赞叹门所含摄。作愿门这个也是一种念佛法,也就是说心常常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心里面常想着这个愿,有一种渴求、有一种希望要往生极乐世界,非常愿意要往生极乐世界,心里面常常有这样的一个愿求,这个就是作愿门,所以发愿也是一种念佛法门。
观察门在《往生论》里面这个观察门,世亲菩萨说要以智慧观察三种法:第一、智慧观察极乐世界的国土庄严,就是我们第一种提到的系念思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第二、智慧观察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也就是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第三、智慧观察极乐世界的菩萨功德庄严。所以简单来说,智慧观察这个念佛法门就是系念思维念佛法门,而且系念思维念佛法门含摄的范围就比较广。在五念门(五种念佛法门)里面,包括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都是属于这一个系念思维念佛法所含摄,这个道理也让大家了解。回向门就是将自己修学此五种念佛的善根功德来回向,不求自身安乐,但愿众生离苦,发愿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介绍要怎么样来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
在《往生论》里说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有八种:第一、座庄严,第二、身庄严,第三、口庄严,第四、心庄严,第五、众庄严,第六、上首庄严,第七、主庄严,第八、不虚作住持庄严。
(一)思维阿弥陀佛的座庄严:阿弥陀佛有一个法座,这个法座是无比的庄严,无比的殊胜。这个法座是无量大宝王所庄严而成的,这个无量大宝王所庄严而成的法座,是一个微妙清净的莲花宝座。这个微妙清净的莲花宝座可以在十方世界,也就是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在十方世界,随阿弥陀佛的心意自在变现,作种种的佛事来利乐有情、度化众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个宝座。
(二)思维阿弥陀佛的身庄严:阿弥陀佛佛身的相、好、光明,超越一切众生之上。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应身、化身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具有八十种随形好。而阿弥陀佛的庄严报身,则具有八万四千种相,每一种相都有八万四千种好,每一种好都有八万四千种光明,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庄严报身。至于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呢?这个就如同《华严经》上面所说的,佛的清净法身有无量相、无量好,这个就是阿弥陀佛身庄严。
(三)思维阿弥陀佛的口庄严:要怎么样思维阿弥陀佛的口庄严呢?阿弥陀佛音声微妙,柔软悦耳!听闻阿弥陀佛音声的人不分远近,声音都是历历分明如在耳边,就好像在你耳朵旁边说话,不管你人在多远都是很清楚,这个是不可思议。又阿弥陀佛说法的时候,这个法音是秘密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所说的法,能够随有情的根基不同,在一个音声当中来演说无量无边的妙法,让有情各个听闻自己相应的法。也就是说在同一个音声当中,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听到不同的法,而这一些不同的法都是跟自己所相应的法,实在是不可思议!在一个音声当中,每一个人所听到的法各个不相同,而且都是自己相应之法,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口庄严。
(四)思维阿弥陀佛的心庄严:阿弥陀佛的心如同地、水、火、风、虚空一般无分别,为什么说阿弥陀佛的心如同四大虚空一般不分别呢?我们先来了解这个四大、虚空它能够成就什么?它不分别什么?就是说四大、虚空它能够成就有情的五阴世间,也就是说有情的五阴这个色身是四大虚空所成就的。另外四大、虚空它也能够成就十方世界的器世间,也就是说山河大地,这一个国土也是四大、虚空所成就的。当四大、虚空在成就这个有情的五阴色身的时候,它不会分别。不会因为这个是好人,我就成就他的身体好一点;那个是坏人我就不成就他的身体,或是成就他的身体差一点。不会!当它在成就众生色身的时候,它是平等无分别,一体成就。随顺众生的善恶业,平等无分别,一体成就,所以称为无分别,称为不分别。
又这个四大、虚空在成就器世间的时候,它也是一样,不会因为这一个器世间是三善道的器世间,我便成就它;那个是三恶道的器世间,我便不成就它。不会!它在成就十方世界的净土或是秽土或是六道的器世间时,也是一样平等无分别,随众生的共业,随众生的种种别业,及佛菩萨种种的净业之不同,都一体成就,平等无分别,因此说是不分别、无分别。
阿弥陀佛的心就如同四大、虚空一般无分别,这个无分别是一种智慧,不是像木块石头一样的无分别!这是一种无分别智。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心的这一种无分别智,是因为通达一切法空性如来藏,所成就的一个无分别智。也是由于福德、智慧圆满,而成就了这个无分别智。所以这一种无分别心,祂是一种智慧,是无分别的智慧。这一种无分别心,虽然不知、不见,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简单的来说,阿弥陀佛这一个无分别心的心庄严,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极乐世界天乐鸣空、泉水说法等不可思议微妙甚深之法。这一些都是阿弥陀佛的心庄严所成就的,这个就是心庄严的思维观察。
(五)思维众庄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天、人、声闻、菩萨,都是莲花化生。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所以莲花就是代表没有染污的花,代表清净的花。这一个花又有法的意思,所以这一个清净的花,没有染污的花所化生;也就是代表在极乐世界受生的这些天、人、声闻、菩萨,他们都是清净的法所化生。
那什么是清净的法呢?愚痴、无明的法是清净法?还是觉悟、正觉的法是清净的法呢?当然是觉悟的法、当然是正觉的法,是清净的法;不会是愚痴的法、不会是无明的法是清净的法。所以这个莲花化生,也就是代表着清净的法、正觉的法所化生,所以是无比的庄严。简单来说,就是极乐世界的这些大众天、人、声闻、菩萨,都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清净法,阿弥陀佛的清净智海所化生,就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法界所化生。因为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法界所化生,所以他们都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都是无比的庄严,这个就称为众庄严。
(六)思维上首庄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上首弟子是谁,各位知道吗?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上首弟子,就是观世音菩萨跟大势至菩萨。这两位大菩萨当然是无比的庄严,也就是说极乐世界这个上首弟子,这两尊大菩萨祂们犹如须弥山王一般,胜妙无比。须弥山就是这个世界最高的山,也就是妙高山。这个妙高山是高大无比,而且如如不动摇,也就是说这两位上首弟子,祂们的功德高大无与伦比;祂们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摇,所以是无比庄严。因此就称阿弥陀佛上首弟子,是无比的庄严,犹如须弥山一样高大、不动摇,因此就称为上首庄严。
(七)思维主庄严:什么是主庄严呢?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祂是极乐世界的国主,而且祂常常被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的天、人、声闻、菩萨大众,所恭敬围绕(ro)、恭敬瞻仰。因此这一些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的天、人、声闻、菩萨大众,恭敬围绕阿弥陀佛,恭敬瞻仰阿弥陀佛。这样就显现出这个净土国主,就是阿弥陀佛有无比的庄严,这个就是主庄严。
(八)思维不虚作住持庄严: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国土的国主,也是住持佛法的法主。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来摄受已往生、当往生、今往生的一切众生,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都能见佛闻法,也必定得不退转于佛道,必定得阿鞞跋致的功德。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阿弥陀佛有不虚作住持的功德庄严。
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修学此念佛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了知阿弥陀佛,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具足无量的庄严。能够对阿弥陀佛生起绝对的信心、生起清净不怀疑的信心,能够乐于归命阿弥陀佛,乐于发愿念佛求往生,这个就是修学这一个系念思维念佛法门的主要目的。
此外阿弥陀佛及诸佛皆有三德:一、法身德,常住不灭,清净法性之身。二、般若德,觉悟一切诸法实相,得一切种智。三、解脱德,远离一切烦恼,证无住涅槃。又阿弥陀佛及诸佛皆有五分法身功德:一、戒身,谓如来身口意诸业,永离一切过非。二、定身,谓如来心真寂静,永离一切妄念。三、慧身,谓如来四智圆明,通达法性。四、解脱身,谓如来之身心,解脱于一切系缚。五、解脱知见身,谓如来证得四种涅槃,于解脱法之正知、正见,圆满具足。若念佛人通达诸佛种种功德,皆可随缘加以思维,亦可成就念佛功德。
二、如何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
要怎么样来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呢?要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之前,我们先要来了知阿弥陀佛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具有什么样的庄严。有人会说因为阿弥陀佛无量数劫修种种难行之行,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成就了无量功德,成就了无量庄严。就如同前面所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无量、庄严无量,既然有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庄严,那要以什么来代表这个无量的功德跟无量的庄严呢?这个很简单,每一尊佛皆有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称为万德洪名,佛无量的功德庄严都可以用一个名号来代表。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阿弥陀佛四字洪名的圣号,来代表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庄严。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藉由阿弥陀佛的名号来持名称念阿弥陀佛,或是经由圣号的认识心念阿弥陀佛,这个就是在赞叹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赞叹阿弥陀佛无量的庄严。所以持名念佛或是心念佛,就是在赞佛,也就是在修学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不可思议呢?因为它是万德洪名的缘故,也因为藉由阿弥陀佛这个圣号来称念阿弥陀佛,藉由这个名号来想念阿弥陀佛、思念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时,《观无量寿佛经》说这样能够灭掉众生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可思议。又因为阿弥陀佛名号俱有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所以不可思议。
无量寿:因为娑婆世界人寿,减劫时最少为十岁,增劫时最多为八万四千岁,而阿弥陀佛的寿命有无量阿僧祇劫。不仅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寿,连往生到那里的有情,因为阿弥陀佛的护念摄受,他们也同样成就了无量阿僧祇劫的寿命,也都是无量寿,因为这样所以称为不可思议。
无量光:因为阿弥陀佛恒常普放无量无边的妙光,而且这些无量无边的妙光能够遍照十方一切佛土,能在十方一切佛土上作种种的佛事,利乐有情、度化众生,没有障碍。因此说不可思议!有些人有疑惑,说阿弥陀佛的妙光作哪些佛事?在此为大家解说一下。阿弥陀佛的妙光,能够化作无量的佛身,来接引十方的有缘众生。只要十方世界众生,念阿弥陀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就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妙光相应,能够被阿弥陀佛的妙光所摄受、护念,这个就是以妙光作佛事。
又众生如果能够以至诚心,归命礼拜阿弥陀佛;或是以至诚心,来称唸阿弥陀佛;或是以种种的偈颂,来赞叹阿弥陀佛;也常能够在梦中或是定中,感应阿弥陀佛的示现,或是见到阿弥陀佛种种的威神光明,这个也是妙光作佛事。或是有人能够深心,来发露、忏悔自己的业障罪障,也能够感应佛来摩顶放光,这也是妙光作佛事。或是有人以至诚心、深心,来回向发愿;将自己修学正法、护持正法的善根功德来回向,不求自身安乐,但愿众生离苦;发愿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也一样常常能够感应到佛的种种瑞相,这也都是妙光作佛事。
另外有众生想念佛、思念佛、忆念佛,在冥冥当中,佛也都会以佛光来加被,消除众生的罪障、业障,这个也都是妙光作佛事。另外阿弥陀佛也常常在十方世界一切佛土,随缘应化利乐有情。譬如在唐朝国清寺有丰干禅师跟寒山、拾得两位贫士,相传他们就是阿弥陀佛跟文殊菩萨还有普贤菩萨的化身,这个也都是妙光作佛事,因此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妙光,遍照十方一切佛土,就在我们身旁。这些不可思议的妙光,犹如电波,当收音机调对频率就能听到声音,当电视机调对频率就能看到影像及听到声音。同样道理,当众生心念佛、忆佛、想佛、思维佛,或心念正法、或发菩提心、或发菩萨愿、或行菩萨道,也都能跟佛妙光相应,被佛所摄受,被佛所护念。又此妙光,能化作妙色、妙音、妙香、妙味、妙触、妙法,作无量无边的佛事。因为一切法由心生的缘故,而阿弥陀佛于心得大自在,故于一切法能得大自在,因此说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可思议。
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修学这个念佛法,它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能够去了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代表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庄严,藉由名号来称唸、想念、思念、忆念阿弥陀佛,能够灭掉众生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能够跟佛的妙光相应,能够被佛的妙光所摄受。因此众生就乐于来念佛、想佛、思维佛,乐于来归依佛,乐于来归命佛。这个就是修学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这一个念佛法的主要目的。
此外由玄奘法师所翻译(直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和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意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中,能够了知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有含摄持名念佛的意思。由世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五念门之赞叹门中,也能够了知持名念佛就是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而且经中所言,万德洪名就是以名号来代表佛无量的功德。综合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系念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这一个念佛法,可以用持名念佛的方式来修学,也能以思维及忆念的方式来修学。也就是执持阿弥陀佛的圣号,称唸阿弥陀佛的圣号,或是藉由这个名号来想念阿弥陀佛、思念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心念阿弥陀佛,都是属于这个系念思维念佛法的修学。所以系念思维念佛法门比较宽广,持名念佛是其中所含摄的一种念佛法,这个道理在这里让大家了解一下。
三、如何系念思维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一)思维极乐世界有情无有一切身心忧苦,极乐世界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世界。在那个世界的一切有情,他们没有身心种种的忧苦,不像娑婆世界有种种的身苦、心苦。身苦上面有生老病死苦,有冷热痛痒之苦;心上面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还有种种的五阴炽盛身心之苦,此外还有种种的忧虑、恐惧、不安。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身心,就是饱受这无量的忧苦。
在极乐世界的有情,他们寿命无量,而且不会生病,他们不需要辛苦工作。不像娑婆世界的有情,每日都要辛苦工作,才能求得三餐温饱。在那里日常生活所需,都能够随意变现;而且不会有种种的意外灾难,不会有天灾人祸,也没有三灾八难,一切都是顺心如意。不仅身心没有种种的忧苦,相反的在那里的有情,身心常受种种的欢喜快乐,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
(二)思维想吃饭的时候,七宝钵器自然会化现在眼前,而且百味饮食自然充满其中,酸咸辛淡皆如各人所欲。人们不会因为美味就过量而食,食后自然消化,散于身分肢节,没有大小便秽。也可以见色闻香,以意为食,就可以饱满。吃饱以后体力增长,身心柔软;不会像娑婆世界,吃饱饭就会昏沉。而且不会有种种美味的贪爱跟执著,不像娑婆世界,吃到好吃的,闻到好闻的香味,就会念念不忘,过了三年五年,都还想着什么时候还要再去吃,都是有种种的贪爱跟执著。而且极乐世界吃完以后,钵器饮食自然化去,不需要人们善后整理,真是令人欢喜快乐。
(三)思维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不像娑婆世界,如果五戒没有持好,就会失掉人身;如果造作种种的恶业,就会下堕三涂,一堕下去,时劫都是很久远。而且佛说过,娑婆世界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所以那里有情不用担心下堕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极乐世界有情都是莲花化生,只要是莲花化生,心性都是调柔,少贪瞋痴,甚至不会有贪瞋痴。因为没有贪瞋痴,所以就不会感得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所以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四)思维极乐世界的有情都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非常的庄严。而且在那个国土没有妇女,没有男女淫欲的事,没有男女情爱的事,因此不会有种种的贪欲,也不会因为贪欲而下堕,所以那里是一个清净世界。
(五)思维极乐世界气候是非常的温和、凉爽、舒适,它不会太冷,不会太热;不像娑婆世界,冬天大冷,夏天大热。在那里也不会有强风大雨,也不会有水灾、火灾、风灾甚至地震等,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六)思维极乐世界不像这个娑婆世界,到处都有大小江海,到处都有高低的山谷深坑,种种险恶的地理环境。那里的大地是宽广平正的,那里的大地没有种种的险恶,是因为那里的有情众生,他们的心地都是清净平等;因为心地清净平等,所以感得大地是宽广平正。而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心地不清净,有染著,有贪、瞋、痴、慢、疑、种种恶见的烦恼,所以感得种种险恶的大小江海,高低山谷深坑,因为心不平所以地不平。
(七)思维极乐世界遍地都是黄金,而且在遍地黄金当中,还有无量的妙宝夹杂其中,非常的殊胜庄严。这些无量的妙宝,包括金、银、琉璃、水晶、车渠、赤珠、玛瑙等。而且这个黄金宝地,地面都是洁净柔软的,脚踩在上面犹如棉花一般,有微妙的乐触;不像娑婆世界的大地,都是坚硬的。那里的大地都是柔软的,这也是因为众生心性的不同。极乐世界众生心性是调柔,是柔软的;娑婆世界众生心性是刚强难以调化的,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大地就是不一样。这一些黄金宝地不仅普放光明,而且有种种的香气,随处飘散,令人欢喜快乐。
(八)思维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宫殿楼阁,有些宫殿楼阁矗立在地面,有些宫殿楼阁飘浮在空中。这些宫殿楼阁能够随人们的心意变大变小,有些是一宝所庄严而成,有些是二宝乃至七宝所庄严而成的。这些宫殿楼阁的殊胜庄严,都胜过他化自在天天主所住的宫殿百千万倍;这些七宝宫殿都是诸上善人所居住的处所,也是大家聚会讲经说法的地方。
(九)思维极乐世界这些宫殿楼阁外面,有排列整齐的七宝树,这些七宝树高大庄严,色彩缤纷。树的上面还覆盖着由金缕线贯串真珠、百千杂宝而成的宝罗网,是一个非常美丽庄严的景象。
(十)思维极乐世界常常有奇特的妙风,会从四面吹向七宝树、七宝罗网,会发出微妙的音声。此微妙音声,犹如百千种乐器,同时在演奏一般,令人欢喜快乐。众生听闻此音声后,会有所警觉!会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善心和善念。不像在娑婆世界,听闻悦耳的音声就会贪爱执著,甚至忘了应该要在道业上去精进用功,会懈怠。这一些微妙的音声也会演说种种的妙法,非常奇特而不可思议。
(十一)思维极乐世界的七宝树,树跟树间能够映现出十方佛国的庄严景象,包括世界的人民、他们在做什么事,以及世界的种种庄严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就好像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的清楚。
(十二)思维在极乐世界处处都有七宝池,这些七宝池的池底都是金沙铺地,宝池里面充满八功德水。人们如果沐浴在这个八功德水中,会有八种功德的受用:
第一、澄净,水澄清洁净;
第二、清冷,水能够使人清凉,没有热恼;
第三、甘美,水的味道,甘甜美味;
第四、轻软,水轻柔软;
第五、润泽,能滋润人们的身心;
第六、安和,能够使人身心安和舒畅;
第七、除患,饮用这个水,能够止渴除饥;
第八、增益,能够使人增长善根。
除了这八种功德之外,八功德水还有三种殊胜:
1.能够随人的心意,或深或浅、或冷或热。
2.当这个池水,来回激荡的时候,能够发出妙音,来演说种种的妙法。
3.沐浴这个水以后,道业能够不断增上,实在是不可思议。
(十三)思维极乐世界的七宝池跟八功德水上面,有无量无数微妙香洁的宝莲花。微表示这个莲花是细致的七宝所长成的,不像娑婆世界这一些莲花,都是纤维,都是这一些粗糙的根茎植物所成长的,在那里是细致的七宝所长成的。妙就是这些莲花,有无量的色彩,而又能够放光。香是说这些莲花,都有香味,能够飘散很远,长时间不散。洁乃是这些莲花由八功德水所生长而成的,所以莲花的花体非常清净、洁净,没有染污。
(十四)思维极乐世界有种种奇妙杂色的鸟,包括鹦鹉、孔雀、迦陵频伽、共命鸟等。这些鸟不是三恶道的有情,这一些鸟都是阿弥陀佛想要让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可思议的神力所变化而成的。而且这些鸟都能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音声,宣讲每一个人心中所想听到的佛法。
(十五)思维极乐世界时常有天乐鸣空,这一些鸣空的天乐,都能够随每个人的意愿,听到自己喜欢听到的音乐。而那里的天空,也时常昼夜不停的飘落色彩缤纷的天花,犹如下雨一般。这一些花雨、花海非常的壮观,景象奇特胜妙,令人赞叹。而且天花坠地以后,不需要打扫,就能够自动消失,令人欢喜快乐。
(十六)思维极乐世界下从地起上至虚空,一切万物都会普放光明;不但人有光明,连大地、宫殿、楼阁、树木、还有池水、莲花都会放光。所以极乐世界是一个光明遍照的世界,不需要日月,自然光明遍照。此外极乐世界也是一个芬芳的世界,因为那里所有的一切用物,都是无量的宝香和合而成,所以到处弥漫香气,到处散发芬芳,令人欢喜快乐。
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无量广大,所以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也是无量而不可思议。我们的智慧有限,能够讲的也只是一点点;随着每个人所听闻、阅读各种经论,和不同的智慧去思维,这样来系念思维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都是属于这一个念佛法门所含摄。极乐世界因为有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庄严,所以生到那里的有情都是阿鞞跋致,都是不退转于佛道,这个是最殊胜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阿鞞跋致,都会成为不退转;有些人对这个有些疑惑、不清楚,我们在这里为大家解说一下。这个阿鞞跋致不退转,大概有五种不退转的内涵:
第一信不退:菩萨修学十信位功德圆满的时候,能够成就信不退的功德;于三宝及三乘菩提,得决定信。
第二位不退:菩萨从初住位到六住位,修学般若波罗蜜。当因缘成熟的时候,一念相应,触证法界实相,证悟如来藏,能够般若正观现在前。如果这时候能遇到佛或是菩萨或是善知识的摄受,就能入到七住位,成为位不退的菩萨,可于自身所现观之般若实相不再退失,这是位不退。
第三行不退:修行菩萨道,证得初地无生法忍以上的菩萨,也就是证得净心地的菩萨,他们能够成就行不退的功德。于菩萨道不会再有身行、口行的退转,这是行不退。
第四念不退:修行菩萨道,成就了八地以上的功德,就能够成就念不退。也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于菩萨道,不仅身、口行不退转,连意行(心念)也不会退转,这是念不退。
第五究竟不退:修行菩萨道圆满,成就佛果的时候,能够成为究竟不退。
所以极乐世界的不退转,阿鞞跋致是包含凡夫十信位的信不退及三贤位的位不退。一般来说,如果是初地菩萨,因为已经证得净心地,他的心地已经清净,而且有无生法忍功德,说他不退转,这不会有疑惑。可是凡夫十信位及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为什么能够不退于佛道?这个大家倒是有一点疑虑。为了让大家没有这个疑虑,所以我们来解说一下。因为极乐世界有几种殊胜功德的摄受,所以凡夫十信位及三贤位,能够不退转于佛道:
第一、长寿,往生到那里的有情都是无量寿,跟阿弥陀佛同样的长寿,长时间能够见佛闻法来修道,所以不退转。
第二、极乐世界国土没有女人,而且往生到那里的人都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所以在那里,没有淫欲、没有男女情爱的事,所以不会因为贪欲而下堕、而退转。
第三、极乐世界的六尘境界很殊胜,那里的六尘境界不像娑婆世界的六尘。娑婆世界的六尘,只要六根接触六尘生起六识的见闻觉知心,都往往会有染污的心行;都会在六尘的境界里面,生起种种的贪、瞋、痴、慢、疑、种种的恶见、种种的染污心,因此导致娑婆世界的众生不断的退转下堕。
可是在极乐世界不会,极乐世界的六尘很殊胜,在那里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知法,不仅不会下堕,反而会生起菩提心。看到好看的色法,就会生起断恶修善的菩提心;听到悦耳的音声,就会生起念佛、念法的菩提心;闻到种种香味,就会生起无常、苦、空、无我的菩提心;了知种种妙法时,就会生起度无量众生的菩提心。那里的六尘境界是非常殊胜,跟娑婆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这一种功德,所以众生在那里虽然是凡夫位、三贤位,也不会退转。
第四、极乐世界没有不善之法,也没有不称心如意的事。在极乐世界,物质上面都是随心所欲,有种种神通变化;虽然是随心所欲,可是不会有贪爱跟执著。不像娑婆世界,在物质色法上面,不仅不是随心所欲,反而是五欲不满足;而且只要有五欲,就会生起种种的贪爱跟执著,在极乐世界却不会。此外极乐世界的有情,因为都一直跟佛及大菩萨在学法、闻法、修道;所以精神上,在他们的心识上面,常常受用种种的法味,受用种种的禅悦。也就是说他们的心识一直有智慧三昧,一直有一心三昧的受用功德,所以他们不会退转。
第五、极乐世界没有恶友,那里没有酒肉朋友,也没有断见、常见等外道;也没有假名善知识会来误导众生,带领众生进入邪见深坑。因为没有这些恶友,所以不会退转。不像娑婆世界有酒肉朋友,有断见外道、常见外道及各种邪见外道,也有种种的假名善知识会误导众生。此外还能够常常见到十方诸佛,供养十方诸佛,跟随诸佛来修学,也常常能够接近一生补处菩萨。当佛弟子能够常常跟佛在一起,能够常常跟一生补处菩萨在一起,他是绝对不会有贡高我慢的心,也不会懈怠、怠惰,他会很精进,所以不会退转。
第六、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功德愿力所成就的一个庄严世界,大家都在这愿力摄受下,所以在那里的有情绝对不会退转。
如同上述所说,极乐世界确实是一个殊胜、功德庄严的世界;我们思维这个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功德,修学这一个念佛法,它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对极乐世界生起欢喜心、向往心,能够发起求生极乐世界的心愿。
经由前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系念思维念佛法门已经有一个认识,也知道要怎么样来修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玄奘菩萨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佛所说的真实念佛法门。这个系念思维念佛法门比较宽广,持名念佛是其中所含摄的一种念佛法,这个道理前面已解说过;所以各位要以何种方式来修行,或交互修行,彼此增上,皆可随意任取。只要是一位清净信,也就是能够相信这个世间有善恶因缘果报,能够相信三宝的真实功德,能够相信众生都有真如佛性,同时也是一位善男子或善女人,就是能够受持三归、受持五戒、行十善业,平时能够守本分的去依止佛法来断恶修善。那这样来念佛发愿求往生,绝对能够成就,绝对功不唐捐。
若念佛人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建议在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当然你可以更多次更好),能够一日一夜乃至于七日七夜,来修学这个系念思维念佛法门。也就是说,你在一日一夜当中能够身心清净,来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思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名号,思维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此三种法。只要在这三种法上面去思维,能够一日一夜乃至于七日七夜,一直想,没有停过,这样就能够成就这个念佛法门的功德。释迦如来在经文上面说,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来这一位善男子或善女人的面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佛会以祂的威神力来加持庇佑这位佛弟子,让他心不散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舍报以后就会跟随 阿弥陀佛、菩萨众等,生到极乐世界。所以你就不用担心没有一心不乱的功夫;不用担心临命终,因业力、病苦遮障,无法心不颠倒的问题,佛一定会来摄受、会来接引的。
因为阿弥陀佛大愿功德成就,随着各人善根、福德、知见、智慧、定力之不同,修学此系念思维念佛法门的每一位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皆能成就各种不同的信愿行之功德,皆能此感彼应,皆能相应成就各种不同的净土功德: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等差别。常寂光净土是阿弥陀佛的自住净土,至于念佛人能够出生在其余三种净土中的哪一种净土,就要看各人在念佛法门中的修学程度差别,也就是随着各人所能获得的往生品位高低,而分别往生于不同等级的这三种净土中。
第三节 系念思维念佛法门的相关教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大阿弥陀经》上面所说的读诵演说思维念佛法门,也跟系念思维有关,介绍让大家知道:原来念佛法门有很多种,可随自己相应的方法来修学皆可成就。
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三说:
【佛告慈氏: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以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他演说,乃至于一昼夜思维彼刹及佛身功德,此人命终速得生彼,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这段经文中,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四众弟子、或是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能够书写这一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来供养,或是能够受持读诵这一部经,为他人演说这一部经;那这些人临命终的时候,都能够迅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如果前面这些功德善法,你都不能够去修学,可以改为修学比较浅的念佛法门:乃至于一昼夜思维彼刹佛身功德(就是要一天一夜来思维极乐世界,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就跟前面所讲的系念思维一样,就是这一日一夜想念、思念、记住、思维极乐世界,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人在命终也能够顺利生到极乐世界。
接下来在《大阿弥陀经》有一段经文,释迦世尊说: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百岁;众生值遇,无不得度。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乃至昼夜思维佛刹及佛身功德;临寿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
这里佛又说未来世,就是正法、像法、末法已经过了,佛法也开始消失,三乘菩提的圣道已不被众生所信受,众生也不喜欢、不乐于修学三乘菩提的圣道;甚至已经没有人能够亲证三乘菩提的圣道(比如说断我见、证我空或是证第一义)的时候,释迦如来因大慈悲心,哀愍众生,以威神力特别留下这部《大阿弥陀经》,多留住一百年,让有缘的众生能够遇到;众生遇到这一部经,若能书写供养、读诵受持、为人演说,都可以得度,都能够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如果前面讲的这些功德都没办法去做,那你一日一夜思维极乐世界,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也是可以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也是一种思维念佛的方法。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里面所提到的一心求生念佛法门,这个也跟系念思维念佛有相关。在《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里面有说中辈、下辈生人,下辈就是三辈生人里面的下品往生的人。经文中是这样说:
【其三辈者,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无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华、然灯、悬杂缯彩,作佛寺、起塔、饭食诸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得经,疾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法者,当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命终,即往生阿弥陀佛国。】
这里说的是属于下品往生的有缘众生,因为是下品往生,都是造恶业、造罪业的少善根福德的众生,他们如果想往生极乐世界,由于在世往往都没有因缘修集种种的布施、修集种种的善根福德;他们没办法去烧香、散花、燃灯来供养三宝,也没办法悬挂种种彩色的幢幡,或是作种种的法会来度化众生,也没办法起造佛塔、舍(sh)利塔让众生来礼拜供养,也没办法布施饮食给沙门,来修集种种的福德资粮。而他又想往生极乐世界的话,要怎么办呢?经文上面说,他若有因缘得以听闻这部经,当断爱欲,就是要暂(zn)时断除爱欲,对男女情爱不贪恋爱慕,要赶快生起慈悲心、生起精进心,然后行忍辱行,不当瞋怒;然后受持八关斋戒,使身心清净。能够这样的话,要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这里讲说要一心想着,要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样来想念、思念、忆念,同样是系念思维的道理;然后一直想,没有离开过;经过十日十夜,就能够在未来寿命终了时,顺利生到极乐世界。这就是一心求生念佛法门,也跟系念思维有关。
同一部经的经文又说:
至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哀之,悉令生阿弥陀佛国。
这一段经文说,像刚刚一样十日十夜一心想着要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你能够这样做,我释迦牟尼佛,就会慈悲哀愍,让你在将来舍报的时候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这里是指释迦牟尼佛祂帮助你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有时候也不一定是阿弥陀佛来接引;有时候是因为其他佛或大菩萨因慈悲众生,施设种种方便,当因缘成熟时,就如同此经所说,由释迦牟尼佛或大菩萨们帮助你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接下来还有一段经文,它是这样说:
【有空闲时,自端心意,念身作善,专精行道,十日十夜者。殊使不能,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莫与妇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断于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意念生阿弥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往生其国。】
这里讲,如果前面那个十日十夜一心想着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专精行道你做不到的话,可是又想往生极乐世界,那你要怎么办才能顺利往生?因为有些众生他世间事务比较繁忙,或因为自己的心多妄想、多烦恼,无法十日十夜来专精行道,可是他又想往生极乐世界,那有什么办法?这一段经就说:那也可以!但是你必需要一日一夜来努力用功;在这一日一夜中,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也就是要断绝世俗的杂念,去掉种种世俗的烦忧,然后不挂念家事,不跟妇女同床,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面要断除男女情欲。这样一心斋戒,就是受持八关斋戒使身心清净,至意念生阿弥陀佛国,在这个一日一夜当中要一心想着,要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样一日一夜一直想而不中断,那这样临命终时也能顺利往生。所以这一部《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里面,所提到的一心求生念佛法门,这个也跟系念思维念佛有相关。
《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一向专意及十念求生、一念求生念佛法门,跟系念思维念佛也有相关。在《无量寿经》的卷下有说:
【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这段经文提到下辈者,就是这些造恶业的众生,他们少善根福德,可是又想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话,要怎么办?当发无上菩提之心,就是要发这一个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这样的四弘誓愿,然后还要发愿去极乐世界那里跟佛学法修道,求明心见性以后回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这个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发了这个心以后会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如果能够的话,你就一向专意;一向专意就是说你一心想着一件事,心中不怀疑。想什么事呢: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也就说要想念无量寿佛,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就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直想着直到命终。这是第一种情形,这样就能够顺利往生。
第二种情形,就是有的人没办法一直想着,因为他要忙很多的事,或是他的心比较散乱、妄想比较多,没办法。那佛在这里又说第二种方式:如果做不到一向专意的话,乃至十念就好;就是说你最少要起十个念头,具足十个念头,想念无量寿佛而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也能够顺利下品往生。
在《无量寿经》同一段经文下面又说:
【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这是第三种情形,也就是说前面发了无上菩提心之后,如果偶尔听到人家说比较深妙的佛法,在讲明心见性的法或是讲第一义经典的法;那你听闻以后能够欢喜信乐、不生疑惑,能够生起欢喜心,乐于相信而不会怀疑。若能这样的话,这个人乃至一念,乃至只要生起一念,想念无量寿佛,然后以至诚心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只要有这么一念来想着无量寿佛,然后以真实诚恳之心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那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也会好像睡着作梦一样,在梦里也会看到无量寿佛;这时候他就能够想起念佛求往生的正念,也能够跟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了。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里面也有提到十昼夜一心求生念佛法门,跟系念思维念佛也有相关。在《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上面也有说:
【佛言:其三辈者,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若无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华、然灯、悬缯(zēng)彩、作佛寺起塔、饮食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终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
这里也是一样说下品(下辈)往生的人,这些造恶业的众生如果想往生极乐世界,也是一样要系念思维,心一直想着念着欲生无量清净佛国,想念着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一直想而没有离开过,持续十个昼夜,虽然没有修集过什么福德,那这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大阿弥陀经》卷上有一段经文说:
【若有众生,闻此光明威神功德,日夜归命,称赞不已;随其志愿,必生其刹。】
这里说如果有众生,听闻过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等种种的功德,然后日夜归命、称赞不已。只要你能够不断的以种种言语、偈颂,称赞阿弥陀佛种种的功德,称赞完就归命阿弥陀佛,归命完就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然后这样一日一夜不断的重复,称赞、归命、然后发愿求往生,这样一日一夜不中断,这样也能够在未来舍报时顺利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你要思维阿弥陀佛的种种相、好、光明,把它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来称赞;思维种种威神或是思维种种的功德,把它们也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来称赞。当每一小部分称赞完,就归命阿弥陀佛,然后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再换另外一小部分来称赞阿弥陀佛,称赞完就归命阿弥陀佛,然后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不断的重复修行一日一夜,也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里讲的称赞、归命、发愿,也都是跟系念思维有相关。
经由前面所举的净土经教解说,相信大家对系念思维念佛法门,已能更广泛的认识。确实在很多部经典都已经说明,系念思维念佛就是一种念佛法门,而且大部分的念佛法都跟系念思维有相关。所以各位菩萨念佛如果要能够有所成就,希望能够顺利往生极乐世界,一定离不开系念思维,大家也要了解这样的一个正知见。
此外有人虽然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却是胎生,叫作边城胎生。这是因为这位念佛人,在世的时候虽然修学种种的功德善法,也发愿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可是后来却有怀疑的心、有后悔的心,在心中怀疑:种种布施、种种的善法修学,未来世是否有福报?怀疑是否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怀疑是否真有人能往生此清净佛国?怀疑大乘经典所说甚深微妙之法,后悔他在三宝上面所做的种种布施。虽然尔后也陆陆续续还有念佛求往生的心,可是往往暂时相信,暂时不信。就是有时候他相信就念佛发愿求往生,有时候不相信就会怀疑、后悔,他的心志、心意始终是犹豫不决,犹豫不定。
那这一种人他在临命终的时候,佛也会化现在他的面前让他看到,这时候他虽然嘴巴不能够说话了,可是他的心仍然是欢喜的。因为看到阿弥陀佛来了,所以会惭愧,会忏悔他所生起的怀疑的心、或是后悔的心;也因为忏悔的关系,他也能够跟随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可是他只能够生到边地七宝城中,所以就叫作边城胎生,不能够生到佛前。虽然是边城,也是很殊胜的,那里跟娑婆的忉利天宫是一样的广大殊胜;只是在那里一时还没办法离开,必须待在里面一段时间,只能够看到佛光,可是见不到佛、也见不到菩萨、也见不到声闻,也没办法听闻种种的经法,那这个就叫作边城胎生,都是因为心中怀疑所致。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绝对不能够后悔,也不能够怀疑,因为信是道元功德母,能够长养诸善根。也就是说有信的话,才能够生起种种的功德善法;尤其是念佛法门,必须要有绝对的清净信、绝对不怀疑的信,才能够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而系念思维念佛法门,可以各种知见,推求、判断阿弥陀佛及净土之义理,进而认识了解;也可以智慧观察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之功德,进而心得决定,不怀疑。所以系念思维念佛,是一种容易起信的念佛法门,这一点大家也要了解。
此外有人说:经中有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不是很容易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因为佛恐怕众生曾闻佛说过下品往生者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他说法教令念佛,临终十念即得往生,就想:那我现今寿命未尽,还可以玩乐放逸。为遮止此过失,故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因为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平时对念佛法门已有信愿行;也因平时修行念佛法门,已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临命终时必可顺利往生净土。所以念佛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决定是在这一生即可成办,大家不需担心;应该要努力的是:如何让往生的品位可以提升?
第四节 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如何提升
《观无量寿佛经》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此处所说这些善法就是三福净业,是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想求生极乐世界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了三福净业的善根福德,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至少是中品中生以上。佛在《观无量寿佛经》又说:
【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因此想提升念佛往生的品位,必须建立在三福净业的基础上。
第一福为人天福:即修世间善法,因为有此福,临命终时得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因地时的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可得中品下生。
第二福为加修戒福:即受持种种佛戒,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可得中品中生或中品上生。
第三福为加修行福:即发大乘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可得上品下生或上品中生或上品上生。
先解说戒福相关的正知见。戒有分三类:人天戒、声闻戒、菩萨戒。人天戒以五戒为主,受持五戒可保人身,加修十善可生欲界天中享乐。声闻戒以比丘、比丘尼戒为主,声闻戒又名二乘戒,或名小乘戒;受持声闻戒主要目的,为速断烦恼障、速证有余涅槃,成为阿罗汉;舍报后入无余涅槃、灰身泯智,自身得解脱。声闻戒为尽形寿受,即一生受。菩萨戒又名大乘戒,或名千佛大戒;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皆有千佛因受菩萨戒而修行成佛;所以受持菩萨戒主要目的乃为成佛,为度无量众生。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受,戒体能够去到未来世。
念佛人有些人受持一种戒法,有些人受持多种戒法。譬如出家的念佛人,有人同时受持声闻戒与菩萨戒,但若想与极乐净土上品往生相应,必需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以声闻戒为别解脱戒;否则修习这个净业以后只能中品往生,不能上品往生。也就是要以大乘经律为依归来修学佛法,要不著表相,依法不依人;因为菩萨功德不可思议,菩萨不一定都现出家相。此外菩萨戒本质就是与净土上品往生相应,声闻戒只能相应中品往生。
又《观无量寿佛经》指出九品往生: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讃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讃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讃彼佛光明神力,亦讃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由观经九品往生的条件可知,发菩提心,修行菩萨正道(即六度波罗蜜),才是品位提升的关键。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即是发起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胜义菩提心即是证悟法界实相,即是解第一义,即是受持大乘方等经。当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和合就是发菩提心,具足菩提心才能成就《观经》上品上生所说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一)何谓至诚心?诚者真实之义,至诚心即至真实之心。即第一义真如心也,就是证悟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依止此真实心,舍去种种虚妄想、颠倒想,此即是发起了至诚心。
(二)何谓深心?深心即是深重心,即是不退心。决定不退转于菩萨道,有坚固的菩萨种性,乐于行菩萨正道之心,即是深心。乐于修学六度波罗蜜之心即是深心,也就是乐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即是佛道之修学,当缘熟证悟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后,于理上可离一切无明相;但事相上面、境界上面还不行,仍须悟后起修。修什么?就是修行菩萨正道,就是修行六度波罗蜜。藉由至诚心、深心的发起,乐于行菩萨道,可渐次圆满佛道。
(三)何谓回向发愿心?大慈悲心是也!前说乐于求佛道,但是求佛道要作什么?就是为了度无量众生。因为无量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师长亲友,不忍他们长劫轮回受苦,所以回此向彼,将发菩提心修行菩萨正道之一切善法功德,拿来作为将来度无量众生之用;因此发愿生极乐世界,速证无生法忍,得大智慧、大神通,广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就是回向发愿心。
佛说: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也就是佛弟子想往生极乐世界,只要他发起世俗和胜义菩提,心乐于修行菩萨道,有大慈悲心,就能生起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必定可于阿弥陀佛国净土上品上生。因此念佛人若想提升往生品位,应该要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有大慈悲心三种法上去努力。因为上品三生,都被此三法所含摄的缘故。念佛人要如何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有大慈悲心三法,用功精进呢?底下有些建议供诸位参考!
(一)发菩提心:念佛人要发菩提心,需寻觅真实善知识,依止真实善知识。真实善知识必须是有证量,有智慧,有悲心,有方便善巧,能施设种种修学次第,让念佛人快速于一、二年内即可建立三乘菩提的正知见:了解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的各种解脱知见。真实善知识能教(jio)导念佛人,如何观行断我见。真实善知识能传授念佛人念佛功夫的提升转进方法:如何从散心念佛提升转进为定心念佛,再提升转进为净心念佛。真实善知识能教导念佛人,如何修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如何熏习菩萨种性。真实善知识能教导念佛人,如何藉由念佛亲见自性弥陀,证悟法界实相,解第一义,如何发起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等等。
(二)行菩萨道:念佛人希望能上品往生,必须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觉悟之道,能自己觉悟,也能觉悟众生。想要觉悟需有智慧,多读诵受持大乘方等经典才有智慧,多依止真实善知识才有智慧。如果只在消灾、超荐、拜忏种种法会或救济贫困病苦上用心,是能够有人天福报,但没办法成就菩萨觉悟之道、自觉觉他。又菩萨也是大道心的众生,世间善法、声闻道、缘觉道皆是小道,佛菩提道才是大道。愿意去探讨、请问佛菩提道及十信位、三贤位、十地、等觉、妙觉的内涵,以及乐于修学,才是大道心的众生,才是行菩萨道。
(三)大慈悲心:念佛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本来就是为拔济众生苦而发心行道。为何能够如此?因菩萨有大慈悲心,但慈悲心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须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观行,接受众生就是无量世来的父母、师长、亲友,了解众生一直有三苦、八苦的逼迫。信受众生长劫于三恶道受苦,如佛所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即使暂得人身三善道受乐,很快又因无明、烦恼造业,而下堕三恶道。因此确信众生于三界中,犹如火宅,身心受苦无量,故菩萨愿意发起大悲心,拔济众生苦。所以念佛人需多多熏习、多多长养慈悲众生的心,有了大悲心才容易跟极乐世界上品往生相应。
又为何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有大慈悲心三法,必定能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呢?这是什么道理?此三法即是成佛的正因,十方诸佛皆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有大慈悲心三法,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以此三法而度无量众生,以此三法而成就佛国净土,以此三法而成就四智圆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无量百千三昧等功德。因此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有大慈悲心三法,必定能上品上生极乐世界。
又此三法收摄则为一心,此一心就是众生心,也是菩萨心,也是佛心。即是人人本具的第八识如来藏心,生佛平等的真如心,此一心就是真菩提心。念佛人因如理、如法修行念佛法门,使此心种子渐渐清净,远离了无明烦恼,生起智慧相;远离了我爱,生起平等相。因为智慧而行菩萨道,因为平等而起大慈悲心,悲智二法皆是依此菩提心体而现起之清净妙用。众生虽有此菩提心,无奈常被无明所覆、贪爱所障,只能现起染污的不清净之用;即是三界六道,即是贪瞋痴等。因此念佛人发菩提心,可起清净用,生大悲心,行菩萨道,众生则是昧于菩提心而生死轮回。因为此心即是佛心,所以说念佛人发菩提心可以上品上生极乐世界。
又观世音菩萨有言:
【大悲神咒陀罗尼相貌是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
若念佛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起大悲心,则可悲智双运,能与大悲神咒陀罗尼相应,能与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这些善心相应,因此说念佛人发菩提心可以上品上生极乐世界。
此外,念佛的真实义,念佛人也应明了。佛者理事圆满、福慧两足。佛在理上即是自性清净心、真如理。念佛即是念真如心,心念念中依止真如的平等性、无为性(无漏法即是)、无染著性、无杂乱性、无见取性,舍去种种贪、瞋、痴等妄想颠倒。佛在事上即是大悲心,拔济众苦。念佛即是念大悲心,心念念中依止菩萨道,修三学六度,广度无量众生。念佛人依理行事来念佛,自得福慧两足圆满。所以念佛绝对可以消罪障,念佛绝对可以转凡心,正确的念佛绝对可以上品上生佛国净土。
以上略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须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的道理。即是念佛人不舍圣道门,依止真实善知识,学习三乘菩提的正知见;修学念佛三昧,求证自性弥陀,熏习菩萨种性,发菩提心至诚无邪;起大悲心回向发愿,生极乐速证无生,拔济众苦;行菩萨道深心不退。如此必可于命终之时上品上生,如《观经》所言:
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第五节 念佛法门有浅有深不可轻视
有些人认为念佛这个法门很粗浅,认为念佛只是执持名号、或是系念思维、或是观想念佛、思念佛而已。会有这样误解的人,是因为这些人在佛法的一心三昧上面,还没有功夫、还没有发起定力的缘故。以及在佛法的智慧三昧上面,也还没发起的缘故。不知道念佛法门有浅有深,不知道念佛种类繁多,有所谓的:有相念佛、无相念佛、实相念佛。有相念佛又分为念应身佛、念化身佛、念报身佛的不同。念法身佛又名无相念佛,无相念佛又分为因地的无相念佛跟果地的无相念佛。此外念佛人为求亲见自性弥陀,又称为体究念佛;若证悟后的无相念佛,即可称为实相念佛。这一些都是甚深微妙之法,所以念佛法门有深有浅,大家不可轻视它。(欲详细了解者,请阅平实导师所著,《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一书。)
在此略说念法身佛让大家认识,想要念法身佛,先要知道什么是法身。法身就是众生的真如、真心、如来藏,这个法身是生佛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个法身有祖师这样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diāo)。所以法身是无形无相的;祖师们也常常说,这个法身不是色、不是心、也不是佛。什么是不是色的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法身,祂不是物质色法,祂没有大小、方圆、处所,所以称这个法身不是色。为什么不是心呢?这个法身祂是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第八识真如,所以这个法身祂不是六识心的见闻觉知;祂没有见闻觉知的分别,所以说祂不是心。此外法身祂也不是第七识末那心,祂不会思量造作,因此说这个法身不是心。也就是说这个法身既不是六识心,也不是末那心,没有见闻觉知的分别,也不会思量造作,因此说这个法身不是心。法身是第八识真如,第八识在因地凡夫位的时候就称为阿赖耶识,在果地佛位的时候就称为无垢识,祂就是众生的如来藏。所以说祂不是心,只是说祂不是六识心,也不是第七识末那心,而是第八识如来藏。
再来说祂不是佛,为什么说法身不是佛?因为这个法身无形无相,祂不同于大家所了解、所熟悉的应身佛、化身佛或是报身佛。因为一般的应身佛、化身佛及报身佛,都是有形有相,都是可以见、可以听闻。可是这个法身无形无相,不能见也不能闻,因此称这个法身不是佛。所以不要误会,不是佛只是说祂不同于应身佛、化身佛跟报身佛一般有形有相的佛,其实这个无形无相的法身才是真佛。
所以说这个法身不是色、不是心、也不是佛!我们要念这个法身佛。那既然祂不是色、不是心、不是佛,祂无形无相,那我们要怎么样念呢?所以我们念这个法身佛,就没办法用语言、文字、音声、形相来念,而是要离一切相而念。简单的说就是要无相而念,所以我们刚刚才说念法身佛就是无相念佛,这个道理也就是在这里。
《佛藏经》〈念佛品〉跟〈念法品〉当中有说念无分别、修习念佛、清净念佛、真实念佛等,这一些都是属于念法身佛。因为念法身佛的时候,没有语言、音声、形相,所以称为无相念佛。唐朝怀感大师所著的《释净土群疑论》卷七有说:
【得无相念佛三昧,念法身佛。得有相念佛三昧,念报化身佛。】
也就是说念报身佛、应身佛、化身佛,就是有相念佛,因为祂们有形有相。念法身佛就是无相念佛,所以念法身佛就是要离一切相来念;而法身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又可称为真如、真心、如来藏,这个道理大家要先了解一下。
《佛藏经》:
【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
这段经文讲的就是念法身佛,要怎么念呢?要断语言道,也就是说诸佛法身是言语道断。因为言说都是属于七转识见闻觉知所有,都是属于这些觉知心所相应的法;而法身是第八识真如,祂从来不相应见闻觉知,因此说法身是断语言道,因此说法身不属于语言文字;一切言说,说不得法身;也就是法身没有言说,会言说的从来就不是法身。也因为这样,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从来没有说着一个字,这个就是以法身说法,而法身离言说的缘故,因此念法身佛就是要断语言道。
又说念法身佛就是过出诸念,不可得念,诸佛的法身除了言语道断之外,祂还是心行处灭。因为法身没有心行,没有心念,所以说念法身佛就是过出诸念、不可得念。为什么说这个法身是心行处灭呢?因为法身是第八识真如,祂不是七转识见闻觉知,所以这个法身祂就没有七转识的心行、没有七转识的心念,因此法身是无念无分别。因此诸佛法身心行处灭,一切心念不可得;法身没有念,法身不会念。
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来了解一下,法身没有哪些念?法身又不会念哪些?我们知道众生所熟悉的心,就是七转识的见闻觉知心,众生一向以此为心。这些心有哪些念?众生的心最喜欢念什么?就是念五欲啊!众生的心一向喜欢在财色名食睡上面去攀缘、贪爱、执著,在这上面起心动念,所以众生的心就是最喜欢念五欲。此外众生的心也一向喜欢在六尘上面攀缘、分别、执著,所以众生的心也一向喜欢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面起心动念。又众生的心也一向喜欢念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为什么说众生的心喜欢念五阴呢?譬如说念色阴,这个觉知心一向喜欢念众生的色身,喜欢去注意我们的身体是好或是不好,喜欢去分别、贪爱、执著。如果这个身体好就欢喜,如果这个身体有病苦就忧虑、恐惧、不安,所以众生的心念也一向喜欢在这个色阴上面去攀缘,去起心动念,这个就是念色阴。
再来念受阴,众生的心也一向喜欢在种种的觉受上面去分别,一向喜欢分别现在是苦受、乐受、忧受或是喜受,喜欢在各种受里面起心动念、贪爱执著,这个就是念受阴。再来念想阴,想就是知,同时也是指妄想,有知才会有妄想。众生无始劫来心就一直喜欢打妄想,不只在五欲上面、六尘上面想,在一切的世间境界上面,也有大想、小想、无量无边的虚妄想,这个就是念想阴。另外众生也喜欢念行阴,也就是说不断的在起心动念,要怎么样去造作种种的身口意行,来成就满足自己的这些贪瞋痴的烦恼,这个就是念行阴。什么是念识阴?识阴就是六尘中的分别,众生一向喜欢在六尘境界上面起分别,起眼识的分别、耳识的分别乃至意识的分别,这个喜欢就是念识阴。众生的心只要睡觉醒来,就一直在分别,乃至在睡觉作梦的时候也是在分别,这些都是不断的在念识阴。
所以众生心,无始劫来,念始终都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不断的打转,不断的起心动念。
可是法身没有这些念,法身也不会去念这些;所有三界六道的念、蕴处界的念,都是属于众生七转识觉知心的念,统统不是属于法身的念,这一点大家应该要清楚。此外这些蕴处界、三界六道的念,都是落在二边上面;也就是说落在有无、好坏、来去、得失的两边。众生的心一向都喜欢在这个二边上面去取相分别;喜欢在生死、染净、美丑、大小、高低二边上面去起心动念。可是法身统统没有这些念,法身也不会去念这一些,法身也从来不会在二边上面去取相分别,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所以众生心有念,法身没有念;众生心会念,法身不会念。因此当我们在念法身佛的时候,要能够过出诸念,不可得念,这样来修学,才是念法身佛。
又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为什么说一切诸念皆寂灭相呢?也就是说,法身是离众生见闻觉知心的自性:法身没有一切觉知心的分别,没有一切心念,所以一切觉知心的心行都寂灭的境界,才是法身的境界;一切觉知心的心念都寂灭的境界,才是法身的境界;所以一切诸念皆寂灭的境界,就是法身的境界。能够这样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就是修习念法身佛,要能随顺这些法。随顺哪些法呢?随顺这个法身不念一切法,法身不得一切法,法身离一切相,能够随顺这样不念一切法、不得一切法、离一切相来念佛,这个就是念法身佛的修习。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六:
【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无所从来,我无所至。知一切佛及与我心,皆悉如梦。知一切佛,悉如电光。了知己心,如水中像。知一切佛,皆悉如幻,己心亦尔。知一切佛音声如响。】
此经说佛没有来这个地方,我也没有去到如来的处所,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真实的佛是法身佛,因为法身佛无形无相,所以没有来去可说。你不可以说佛有来这个娑婆世界,你也不可以说我有到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真实的众生,他也是这个法身,也是无形无相,也没有来去可说;所以佛没有来这个世界,我们也没有到佛的世界去。
要知道一切有形有相之佛都是因缘生因缘灭,而众生七转识的见闻觉知心也是因缘生因缘灭,故说一切佛及与我心,皆悉如梦。知一切佛悉如电光、知一切佛悉如幻化、知一切佛音声如响,也就是说虽然法身佛无形无相,没有来去,没有生灭;可是诸佛因大愿成就,法身佛能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及差别,能够变现应身佛、化身佛、报身佛的不同,来利乐众生度化有情。可是这三种佛,都是有形有相,有生有灭的;也是有为造作之法,不是真正的佛;因此说这三种佛,犹如电光一般、犹如梦幻泡影一般、犹如谷响一般,是虚幻不实。
有相的应身佛、化身佛、报身佛,跟无形无相的法身佛是有所不同,因此念法身佛就是要离一切相来念,这个就是无相念佛。但是要能够真正念法身佛,必须要亲证法身真如;如果还没有证悟法身真如,那这样的修学念法身佛,这是属于因地无相念佛。
第六节 如何提升念佛人的修证
念佛人要提升佛法的证量,需要有定慧的正知见,要知道念佛功夫若想提升,需要有不同的转进。如同太空船飞向天际,也必须舍掉一节又一节的推进器,才能继续往上升。念佛也是如此,须由散乱到专一,再由专一转为清净;须由有相到无相,再由无相转为实相。制心一处,自然有定力;断我见、证我空,自然得智慧;有定慧便能断烦恼,证涅槃。以持名念佛为例,要提升定力,大概有四个转进过程:口唸耳听、心唸心听、心唸心忆跟不唸而忆。
为什么要转进才能提升?因为《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说:若众生心能忆念佛、想念佛,能收摄六根不向外攀缘,来专心忆佛念佛;则念佛时可离六尘相,成为无相的清净心念佛;若无相的清净心念佛相续不断,便可得念佛三昧。念佛人如何都摄六根来念佛?就是念佛时眼根眼识不攀缘色尘、耳根耳识不攀缘声尘、鼻根鼻识不攀缘香尘、舌根舌识不攀缘味尘、身根身识不攀缘触尘、乃至意根意识不攀缘五尘上面的法尘,这就是都摄六根。所以要有一个正知见:当都摄六根在念佛时,念佛时的心是离开六尘相的,是无相的。而无相念佛的念,才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故知若要清净心念佛,必需都摄六根离六尘相来念佛。所以清净念佛就是无相念佛,所以念佛里面的净念确实是无相的念,有相绝对不是清净的念,必须是无相才是清净的念。
持名念佛有四个转进过程,可以成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净心念佛、无相念佛。口唸耳听、心唸心听、心唸心忆、不唸而忆,此过程就是由散乱到专一,再由专一转为清净;也就是从有相到无相的过程。
一、一般念佛人执持名号、称唸佛名,开始时口唸耳听。口清晰唸,耳专注听,对治散乱妄想。当渐渐有一点功夫的时候,这个粗的妄想、粗的妄念已经降伏了,这时候就要转成心唸心听,继续专心念佛。因为口唸耳听当中,容易有身根身识攀缘触尘,耳根耳识攀缘声尘,意根意识攀缘五尘上面的法尘。也就是口唸耳听当中,六识六根动转比较厉害,没办法都摄六根,须慢慢转成心唸心听。
二、在专注的心唸心听当中,当心因为专注,因为制心一处,往往会入定(欲界定、未到地定等)。因为心中没有妄想、没有妄念的缘故,而进入一心、一念不生定中,这时候往往心不想佛,也没有佛号。念佛人要有正知见,知道这个是定(通于外道法),不是念佛。这时候要把心唸心听,转进为心唸心忆。又心唸心听当中,仍有二根(舌根、耳根)动转,为了都摄六根,所以要转进为心唸心忆。
三、心唸心忆时,要知道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因为念佛要求净念,而净念是无相,心唸佛号时是有相,心忆佛才能无相。所以在心唸心忆时,心中唸佛号,只是让你容易藉由心中的佛号去忆念佛、想念佛而已,重点是心忆佛,不是心中唸佛号,唸佛号时若没有在忆佛,就不是念佛。当忆佛的功夫渐渐纯熟时,你会觉得心唸佛号不仅是多余,而且会对忆佛的净念产生干扰。这时要把心中的佛号舍去,由心唸心忆转进为不唸而忆。这是因为心唸心忆中仍有一根动转,为了都摄六根,所以要转进为不唸而忆。
四、不唸而忆,当舍掉这个心中的佛号,然后专注的忆念佛、想念佛。这时虽然没有佛号的声音、没有形像,可是想佛的念都是清楚分明的。这时候就是清净念佛,就是无相念佛;这个念若能相续不断,就是净念相继。当这个功夫渐渐纯熟了,就可入三摩地,得念佛三昧。
什么是忆佛?就是无相念佛!就好像母亲在想念儿女,或是儿女在想念母亲一般。当母亲在想念儿女,当她想得入神的时候,当她想念得专注的时候,虽然没有语言、文字、声音,也没有儿女的形像,但是她想念儿女的心念却是念念分明、念念明白,念念了知她所想、所思念的是谁,这就是无相的念、就是忆念。如同母亲想念儿女,或是儿女在想念母亲一般,念佛人也可以用这个无相的念、清净的念来忆佛,这个就是无相念佛。所以各位不要觉得这个忆佛无相念佛,是很高深的,是可望不可及的。不是!它是很平凡实在的,很平易近人的,也合乎人性的,这就是《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所说念佛圆通法门。
以上略说念佛人修行持名念佛,藉由口唸耳听、心唸心听、心唸心忆、不唸而忆四种转进,来成就净心念佛,而入三摩地,得念佛三昧功德的过程。
此外念佛人若无真实善知识的教导,想藉由念佛法门的修行,亲见自性弥陀,证悟法身─证悟真心如来藏─进入实相念佛,实属不易。若念佛人有大愿,因为念佛虔诚,罪障消除,善根发起;感应佛菩萨慈悲摄受,自会安排真实善知识出现在你周围。但是念佛人千万不要自己障碍自己,因为善知识的脸上,不会写着善知识三个字。祂有可能会现在家相,如同《大方广佛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只有六参的善知识是现声闻出家相,其余四十七参的善知识都是现在家相。是故不可以表相来衡量善知识,需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以四依法来拣择。到此有人免不了还是要问:到底哪里有善知识,可教导我们净心念佛,入三摩地得念佛三昧功德;可教导我们亲见自性弥陀,证悟法身、证悟真心如来藏;可教导我们转依法身真如,进入实相念佛?那我就好人做到底,直接明说,免得诸位大海捞针,一再受骗上当,学来学去,老是学人天善法、表相佛法、世间佛法、外道佛法、乃至假名佛法。
有真实善知识的地方,就是台湾佛教正觉同修会,由平实导师所领导的正觉教团、正觉讲堂的菩萨僧团。那里有真实善知识,可教导诸位念佛及三乘菩提的正知正见,此是如实语、不诳语、不妄语。
当念佛人寻觅到善知识时,要请善知识教导我们什么呢?教导这个体究念佛的正知见,教导我们第一义的知见,教导我们断我见的观行,教导我们要怎么样修集菩萨见道的福德资粮,教导我们要怎么样发起菩萨种性;因为这个自性弥陀、如来藏、法身,是菩萨的根本大法,如果你不发起菩萨种性,即使你证悟了、亲见了,也会退转。所以你也要请善知识教导你,这一些证悟法身的因缘条件相关的次法。所以找到了善知识后,还要慢慢修学,具足这一些证悟法身的因缘条件相关的次法。当因缘成熟的时候,你便能一念相应,触证法身如来藏,此时也能亲见自性弥陀,也能真正的念到法身佛。不久就能知道极乐世界为何泉水会说法!为何有天乐鸣空等微妙甚深之法。
亲见自性弥陀之后,要依止法身真如,起大悲心,行菩萨道。就是于六度万行当中,观照一切法的真实相,力求转依,成就实相念佛之功德。也就是经由体究念佛,证悟法身真如,悟后能努力观行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跟法身真如,有不一不异、不即不离的真实道理。生起实相的智慧,渐渐能够安住在真如法身的三昧境界当中,离开世间一切忧苦烦恼,离开世间一切颠倒妄想,慢慢发起真如的不可思议功德,来度化众生、利乐有情,这个就是实相念佛。
这意思就是说,持名念佛之人可经由口唸耳听、心唸心听、心唸心忆、不唸而忆四种过程,转进来成就净心念佛而入三摩地。得无相念佛三昧后,要寻觅善知识,请善知识教导我们体究念佛的方法,才能亲见自性弥陀、法身真如;接着悟后起修,要依大愿而行,才能成就实相念佛。要起大悲心,行菩萨道,拔济众苦,度一切众生同生净土。于行菩萨道过程中,力求转依,依止法身真如,渐渐转舍烦恼障跟所知障,转得大涅槃跟大菩提。也就是要以实相的智慧,安住在这个法身真如的境界,虽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可度;虽说无量法而无一法可说,从此以后,晏(yn)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梵行,降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果。这个就是实相念佛。
这里稍微讲解一下,当证悟法身真如以后,想要依止法身真如来观照一切法的实相;必须要能够去观行蕴处界,了知这世间一切法都是法身真如所变现的;也都是这个法身真如藉由无量的因缘直接出生、间接出生、辗转出生。知道一切法都是在法身真如上面,如幻似梦般的显现,非有非无,不来不去;能够观行生起这个智慧,再来要能够去观行:真如法身虽然随缘出生蕴处界一切法,可是却从来不分别这一切法,也从来不贪爱这一切法、从来不执著这一切法、从来不攀缘这一切法。能够这样的观行,生起一切法无我的智慧,确信自己见闻觉知心中种种不如理作意的想,确信自己见闻觉知心对一切法贪爱执著攀缘的想念,都是虚妄不实,都是虚伪的假我。因为观行到法身真如的清净法性,确信祂才是真实的我,而祂在一切境界当中没有贪爱、执著、攀缘,没有妄想、颠倒。因为无我,所以愿意生起大悲心,拔济众苦;于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慢慢的转依真如的清净法性,舍去贪瞋痴的烦恼,舍去有无、好坏、得失的虚妄想、颠倒想;于自己无所得,于众生无所求,这就是转依,这也是实相念佛。
回向发愿:念佛人将此持名念佛、净心念佛、体究念佛、亲见自性弥陀及实相念佛功德,回向无上道及度无量众生,发愿生极乐世界,速证无生法忍,得大智慧、大神通,回入娑婆及十方一切佛土护持正法,救护有情,广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若能如此,念佛人不仅必定上品上生,而且能速证佛道。有智慧的念佛人,万不可看轻此世得以修学念佛三昧的善因缘;只要遇到真实善知识,你的念佛功德,就能如同此书所言,大大提升。能够现前受用念佛三昧法乐,也能受用解空、无我法乐,受用慈悲众生法乐。当你有了智慧的净信,大悲的大愿,菩萨的善行,何愁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无法发起?何愁莲邦净土无法上品上生?(本书完)更新于:2023-08-19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