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众生的终极目标是令众生成佛,但眼前的目标则是令众生种下善根,所谓善根就是无贪、无嗔、无痴,用白话来说,就是让人贪心减少一点,嗔心减少一点,愚痴心也要减少。
为众生种善根的功德比布施要大得多,你布施千万亿的财物,不如劝一个人变好,哪怕只是变好一丁点。因为这个人变好了,并不只是世间多了一个好人而已,人是有影响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他的改变,多少都会影响到他的亲朋好友,所以度一个人等于度了一批人。这样以此类推,那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了,其功德不可思议啊!
一个人脾气大,你就给他种一点无嗔善根,劝他不要生气,劝他修慈悲心,这样以后生气的机率就会逐渐减少。随着不断地深入引导,以后他生气的时间就越来越短,三天、两天、一天,甚至于几个钟头,几分钟,最后让他生不起气来。
一个人贪心重,你就要劝他布施,告诉他一切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算身边积聚了几千几万的财物,又能怎么样?留给后代儿孙只会害他们,还不如留一点做人的道理给他们,这才是最关键。
众生的缘份有若干种,看看不同的因缘,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他、教育他。面对调皮捣蛋的,你教育他的策略除了说理之外,偶尔可能还得来点金刚愤怒相,来点猛烈的,而面对很乖巧的,就不必又打又骂地夹杂在里面了。教育的手段因人而异。
在讲经说法的过程里面,可能有些道理有点深奥听不懂,那我们就要举种种的例子比喻告诉人家。到底举什么比喻,也是因人而异,喜欢钓鱼的人,你就用钓鱼作比喻,喜欢打猎的人,就用打猎作比喻。说钓鱼、打猎不是要鼓励杀生,而是看他哪方面的兴趣爱好比较多,你就用他熟悉的事物去形容,这样容易让他领悟。
同时也需要种种语言善巧。对中国人用中文,对英国人说英语,每个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不同,当你对他们说法的时候,你的语言表达就要适应他们的习惯。
缘起甚深,任何因缘我们深入去观察,真的很不可思议。小时候我在吃饭的时候会思考一些很奇怪的问题,这碗饭是从哪里来的?米是农民地里种出来的,我生在农村这个我知道;农民为什么要去种地呢?他也是为了生活,才流汗、流血。当我喝咖啡的时候我会想,可能我现在喝得很香,而那些农民还在烈日之下采咖啡豆。所以有时候我在喝茶也好,吃东西也罢,我都会这么想,然后感恩心、欢喜心、理解心就冒出来了。
我们仔细这么一想,心态马上与佛法相应,因此学佛要用微细的心去洞察微细的法。这样一餐饭就不白吃了,这一本书也不白拿了。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里面都有佛法。你能领悟到这些,你就渐渐地入佛门了。
摘自:《妙法莲华经》讲记精简版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灯云比丘
更新于:2023-06-28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