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五章 总 结

2023-01-08 随缘

第五章 总 结

最后我要作一个总结了。“随缘”,我们学法时,到底是要随顺于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双身法恶缘呢?或是要随顺《菩提道次第广论》后半部止观的双身法荒唐邪淫恶法的因缘呢?还是应该要随顺于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意识境界的常见外道缘呢?或是要随顺他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否定第八识如来藏正法的恶缘呢?佛教界一切法师与居士们都应该深思,然后去深入了解:“在随缘这件事情上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才是目前佛教界一切法师与居士们最重要的课题。随缘本来是人间的善法,不全部是佛法中的善法;所以我们在佛法中修学的人,既然说是学佛,就应该要了知“理随缘”和“事随缘”的真实意义。以后只在世间法上随缘,不积极进求世间法的福报,也不会积极修集福德之后希望现世或后世获得世间法的乐报;而是修集种种福德以后,把它当作正法实证的助缘,当作修集正法的资粮来看待,这才是佛法中人应该有的随缘心态。

但是这个随缘心态,并不影响到我们在佛菩提道上面的精进修持,所以对佛菩提的修持及解脱道的修持,仍然要精进实行:利乐众生、护持正教,使得世间安乐、人天无忧,这是我们要积极进取努力去做的事情。经由我们这样做,才能使得世间众生以及诸天天人同得解脱乐、共得实相般若之乐、也得一切种智之乐。但是这些事情都不能随顺于安逸之缘,如果随顺于安逸、邪见之缘,那么成佛之道将会极为迂曲而长久;所以菩萨道的实行过程当中,当然会有随缘的部分,但是这些随缘的部分应该说是随顺于大悲心之缘、随顺于精进心之缘,而不是一般人消极的随缘性。所以菩萨道的行者,在佛法的修证、在利乐众生上面,都是积极的,决不是随缘的。因此我们应该这样说:对于随缘的事项,应该是“善法当随缘、恶法以舍缘”,这样才是真实懂得“随缘”道理的佛弟子。这个随缘的题目,到这里就讲完了。接下来的时间是与诸位交流,如果大众有问题的话,可以提出来,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司仪:

各位菩萨!我们现在开始进行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提问题的时间。请各位菩萨如果有问题要请问,可用纸条写下来。我们先请 平实导师下座休息五分钟。麻烦各位菩萨写好了就交给旁边的义工菩萨们,再交到前面来。谢谢!阿弥陀佛!想要请问问题的菩萨们请举手,我们义工菩萨会发纸条给你们。

平实导师宣布事项:

这里有事情向大家宣布:我们新竹讲堂,下周一正式开班;这是第一班,每周一晚上七点到九点共修,我们已指派一位很优秀的亲教师来和大家结善法缘,现在就要请大家来随顺善法缘啦!这才是真的正确随缘哪!那我现在要跟诸位介绍我们新竹讲堂周一班的亲教师:蔡礼政老师。请他上来为大家说几句话。

新竹新班亲教师蔡礼政老师的简短说话:

各位同修!阿弥陀佛!真的很高兴我们新竹讲堂能够在新竹的同修们非常积极的、繁忙的筹备之下,布置得非常的好,让新竹讲堂能够很快的成立。我自己也是诚惶诚恐,因为我本身是教学组的职务(编案:同修会的教学组组长),在担任教学组工作的时候,我竟然没有很积极的来参与这个部分,都是由新竹的同修们来筹备这些事情。也承蒙 导师的器重,让我、指派我来这边来当作一个、算是导引的一个角色。因为对于我们同修会弘传的如来藏的法,事实上是非常的深妙;我本身对于这个实相也是非常……,就是很想去探求。所以,以前我在这个法门之前,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也是常常思考说:“嗯!这个宇宙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这个世间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那我们的生命到底是怎么样?生命的实相是不是可以真实的能够证得?”一直到遇到 平实导师的时候,才终于把学佛十几年的疑问全部在两、三句里面解决掉了。那时候,就是我一九九七年听 平实导师在讲《真实如来藏》的时候,把我之前十几年学佛的所有疑问,就在导师当场两、三句话开示中统统解决掉,从此之后,我就一直跟随 导师学习这个如来藏法门;到现在,我觉得好像这个法越来越多(学不完)。我也很希望各位同修,如果说,你探求生命的实相,也希望能够实证这个实相,而不是像很多外面的人说实相是不可知、不可证的。我可以依我亲身的经验来告诉各位:这个如来藏绝对是真实的,也是可知、可证的。而且我们会用现在浅显的语言来告诉你:为什么祂是可知可证的?祂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祂不是像人家说只是个玄学;祂不是玄学,祂是一个真实可证的心。就像我们现在的科学精神一样,祂是具有实证性的;希望以后大家一起,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谢谢各位!阿弥陀佛!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8.佛性如水般清净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8.佛性如水般清净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业因部 第五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业因部 第五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好德 第五章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好德 第五章

佛教故事:禅·看开:第五章 看轻得失 佛教故事:禅·看开:第五章 看轻得失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五章 认识生命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五章 认识生命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五章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五章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五章 佛陀”略说“的阐述者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五章 佛陀”略说“的阐述者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五章 中国佛教史学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五章 中国佛教史学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五章:大乘佛法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五章:大乘佛法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正修行,必须注意之事项:“趣法次法”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正修行,必须注意之事项:“趣法次法”

第五章 第十节 邪见与正法不可能俱存 第五章 第十节 邪见与正法不可能俱存

第五章 第九节 不应聚集资财于外道法之弘传上 第五章 第九节 不应聚集资财于外道法之弘传上

第五章 第八节 应修初回向位菩萨行 第五章 第八节 应修初回向位菩萨行

第五章 第七节 应维系了义正法命脉 第五章 第七节 应维系了义正法命脉

第五章 第六节 大乘不应分宗派 第五章 第六节 大乘不应分宗派

第五章 第五节 不可擅改佛道次第 第五章 第五节 不可擅改佛道次第

第五章 第四节 应印行正确之显教经典 第五章 第四节 应印行正确之显教经典

第五章 第三节 摧邪显正异于诤胜 第五章 第三节 摧邪显正异于诤胜

第五章 第二节 应扫除外道法于佛教之外 第五章 第二节 应扫除外道法于佛教之外

第五章 第一节 邪见是佛教之大危机 第五章 第一节 邪见是佛教之大危机

第五章 藏传佛教应成派之“缘起性空”中观见背离佛法解脱道及佛 第五章 藏传佛教应成派之“缘起性空”中观见背离佛法解脱道及佛

07 第五章 悟错的知见 07 第五章 悟错的知见

07 第五章 大乘菩萨道的真义 07 第五章 大乘菩萨道的真义

06 第五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意识即是意根 06 第五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意识即是意根

第五章 圣道门与净土门互相含摄 第二节 净土法门行门之易行与速 第五章 圣道门与净土门互相含摄 第二节 净土法门行门之易行与速

第五章 圣道门与净土门互相含摄  第一节 圣道门之易行道与速行道 第五章 圣道门与净土门互相含摄 第一节 圣道门之易行道与速行道

11 第五章 依第八识心体立涅槃名 第6~7节 11 第五章 依第八识心体立涅槃名 第6~7节

10 第五章 依第八识心体立涅槃名 第1~5节 10 第五章 依第八识心体立涅槃名 第1~5节

06 第五章 自心现量境界 06 第五章 自心现量境界

7 第五章 结 语 7 第五章 结 语

第五章 关于无明之辨正 第五章 关于无明之辨正

16 第二篇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二节第6~10目 16 第二篇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二节第6~10目

15 第二篇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二节第1~5目 15 第二篇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二节第1~5目

14 第二篇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一节 14 第二篇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一节

玄奘精神: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 玄奘精神: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 第五章 弥勒菩萨与兜率净土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 第五章 弥勒菩萨与兜率净土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五章 弥勒菩萨所问章 超然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五章 弥勒菩萨所问章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五章 青山虽旧光景新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五章 青山虽旧光景新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五章 如何在无常中相爱?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五章 如何在无常中相爱?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五章 心境如幻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五章 心境如幻

达观法师:隨缘自在 第五章 般若要解 达观法师:隨缘自在 第五章 般若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