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附录六:勿因玄奘菩萨宣说下地菩萨所造论颂,便判定玄奘菩萨

2022-12-28 学佛之心态

附录六:

勿因玄奘菩萨宣说下地菩萨所造论颂,便判定玄奘菩萨之证境同于下地菩萨。--平实居士--

复有人说:“平实居士判定玄奘菩萨是三地心,但是玄奘菩萨却在解说未入地的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从来只有下地菩萨解说上地菩萨的论颂,哪有上地菩萨来解说下地菩萨论颂的?这是不合正理的。可见平实居士的判定是错误的,可见玄奘菩萨不是三地菩萨,由此可见平实居士所说的诸地菩萨证量的法,也是不正确的。”

平实答云:“玄奘菩萨是否为三地菩萨?不可以从这个表相上作这样的认定。上地菩萨有时解说下地菩萨的著作,是常常可见的事态,不足为奇!譬如后世之克勤圆悟大师(圆与圜,二字相通),是亲证道种智的人,修证超过当年身任六祖的慧能大师,但是他不但为部份弟子宣演《成唯识论、华严经》,有时也会为众人宣讲《六祖坛经》,而坛经所说的般若慧,不过是总相智与别相智而已,并未能说到地上菩萨所证的道种智。但我们却不可以因为他曾宣讲下地的《六祖坛经》,就说他尚未入地。

又譬如今时或后世,也将会有证得道种智的人,常常会有宣讲《心经、般若经》的情事,而《心经、般若经》所说的法,只是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而已,并未说到地上菩萨所证得的道种智;我们却不可因为某菩萨宣讲总相智与别相智的经典,就说他的层次一定是只到总相智与别相智,就说他的层次不超过总相与别相智。

又譬如现在与未来世的证得道种智的菩萨,在说禅时也常常会讲到古时的下地菩萨所证的境界;而那些被拿来宣讲的禅门书籍的主人翁或作者--禅宗的许多祖师菩萨们,大部份是只有七住位破初参的智慧而已,我们却不可因为证得道种智的菩萨曾经用七住位祖师的著作来宣讲,就说这位菩萨的般若证量等于禅宗七住位的祖师,就说这位菩萨的证量不超过禅宗的七住位祖师。所以不可这样主张:‘上地菩萨绝不会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解说别人论著的菩萨,他的修证一定不会超过写论的菩萨的智慧。’如果有人这样说的话,那其实是昧于事实的,其实是不知事实真相的说法。

又如后世人间的地上菩萨,有时也必然会宣讲二乘菩提的解脱智,他们往往会以古时二乘罗汉所造的解脱论作为教材,拿来宣讲;然而著作二乘菩提解脱智的论著者,往往只是二乘圣人,在般若慧上来说,证量远不如地上菩萨;论的作者对于解脱证量的智慧,也远不如地上菩萨的深妙。但因众生只见表相,而且崇古贱今,而后代再来的地上菩萨,在舍寿之前也不会明白称说自己的证境,所以只好以古时阿罗汉的解脱道的论著,作为教材来宣讲,容易取信于末法时代崇拜表相、依文解义的佛弟子。

后代的地上菩萨即使说出了他的证境,众生也不一定会相信,所以只好借用古时阿罗汉的著作,来宣讲二乘解脱的智慧,取信于众生,方便度入佛法中。所以不可主张‘上地菩萨不可能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所以不可主张:‘玄奘菩萨既然解说未入地的世亲菩萨的论著,那他的般若证量一定比世亲菩萨低,或者只和世亲菩萨相同。’

如果他们所说的‘解说该地菩萨所造论著的人,他的证境就一定是同一地或处于下地。’那么我们依此道理,也可以这样说:‘能解说八地菩萨所造论著的人,他的层次一定是八地菩萨。解说《瑜伽师地论》的无著菩萨一定是等觉菩萨。’但是事实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解说等觉菩萨论著的人,他的证境可能同于等觉菩萨,也可能远低于等觉菩萨。

这就好像阿含诸经里所记载的:佛弟子说了某一个法之后, 佛却以这个弟子所说的法取来加以宣说,然而却可说得极为深妙,令人大受法益乃至证果;又如 世尊常常将外道所说的法取来宣说,却说得比外道更为胜妙;我们绝对不可以因此就说‘ 佛的智慧一定比那个弟子低’,绝不可说‘ 佛的智慧与外道相同或比外道低。’

同理,也不可因为有时弟子能将其师之法加以广说,胜妙于其师所略说之法,便言弟子之证量超过于师;亦不可因为有时佛弟子所说之法胜妙于 佛所略说之法,便言弟子之证量超过于 佛,不可因表相而判定故,必须依各人证量之实质而作判定故。譬如《中阿含经》卷六《教化病经》所载:

《长者坐已,尊者舍梨子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从坐起去。是时 世尊无量大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 世尊遥见尊者舍梨子来,告诸比丘:‘舍梨子比丘,聪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辩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实慧,所以者何?我所略说四种须陀洹,舍梨子比丘为长者给孤独十种广说来。’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舍梨子尊者虽然能将 佛所略说之四种须陀洹,加以广说,闻之更胜于 佛,吾人仍不得谓言其证量超过 世尊。是故若言上地菩萨宣说下地菩萨所造论颂,则其证量必定同于下地菩萨者,则此一经中事实,亦应解为:舍梨子比丘之证量超过世尊。此若不然,彼亦应不然,理必如是故;是故一切学人,皆不得言:‘玄奘菩萨既解释、弘传世亲所造论颂,则其证量必定同于世亲,或低于世亲。’否则便有臆想情解之大过,所说即成非如实语。

又如今时证悟之菩萨,有时也会取用智者大师的著作,来宣讲佛法;此如平实早年也曾宣讲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未来也可能宣讲他的《释禅波罗蜜》和重讲《童蒙止观》;但是智者大师其实并没有悟得如来藏,所以没有实相般若的智慧,只有相似般若的智慧,所以是五品弟子位的贤人;但是已经证悟的菩萨,却也可以拿智者大师所造的禅定方面的著作来宣讲,藉智者大师的著作,而将般若的真正智慧及禅定正修之法门,正确如实的宣讲出来,然而这位后世菩萨的智慧却非昔年的智者大师所能知之。

如果有人主张:‘这位菩萨宣讲智者大师的著作,那他的证量一定比智者大师低,一定不超过智者大师。’我们听了就知道:这个人不懂真正的佛法、不懂佛法的道次第、不懂方便与善巧。所以不可作这样的主张:‘上地菩萨不会去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所以世亲菩萨未入地,玄奘菩萨解说他的唯识三十颂,就是未入地的人。’

如果有人这样说,贬抑了玄奘菩萨的证量,便有大过失:一者成就证量上的大妄语,因为他已经藉此而表显了自己的证量超过玄奘菩萨,或者暗示自己的般若证量同于玄奘菩萨;这是因为只有上地或同地的菩萨,才有能力评论同地或下地菩萨的证量的缘故。二者成就诽谤圣者的恶业,因为他其实不知玄奘菩萨的证量,却故意贬抑圣者玄奘的证量,因此而成就了诽谤圣者的口业。这种人绝不是具有道种智证量的人,绝不是真正具有深妙般若智慧的人。

此外,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其实是依古印度无著菩萨得自 弥勒菩萨所传的《瑜伽师地论》的论意而造的颂,其实本是等觉菩萨 弥勒所传的一切种智法门,世亲只是加以简化、加以扼要的编成总持而已,这首总持颂文的本质,其实仍是等觉菩萨的法义,怎可因为总持的颂是‘未入地’的世亲菩萨所造的,就说颂中的法义也是下地菩萨的境界?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正确!

一切通达般若中观、般若种智的人(初地的入地心及以上的菩萨),都不会说这种话的。所以,现在有人这么说:‘上地菩萨不会去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所以,世亲菩萨既然尚未入地,玄奘菩萨解说他的唯识三十颂,就是未入地的人,就是未入地的菩萨。而平实居士判定玄奘菩萨为三地心的摩诃萨,这是不正确的。’像这样主张的人,就是还不曾通达佛菩提的人,就是还没有证得道种智的人。因为一切通达位的初地菩萨们,一切获得道种智的初地菩萨们,都不会这样说的。”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宣化上人:日光菩萨陀罗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助《大悲咒》神力更大 宣化上人:日光菩萨陀罗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助《大悲咒》神力更大

宣化上人:对面不识佛菩萨 宣化上人:对面不识佛菩萨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广化法师:菩萨灌顶 广化法师:菩萨灌顶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诚信念观音圣号死而复生 敬心背菩萨过河肺癌痊愈 诚信念观音圣号死而复生 敬心背菩萨过河肺癌痊愈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菩萨应化篇(上) 菩萨应化篇(上)

菩萨的故事 菩萨的故事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这两位得道高僧,别人不骂却专拿佛菩萨开涮 这两位得道高僧,别人不骂却专拿佛菩萨开涮

煮云法师:菩萨化身为贫女 煮云法师:菩萨化身为贫女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这些情形不是菩萨显灵,而是恶鬼邪神作怪(宣化上人) 这些情形不是菩萨显灵,而是恶鬼邪神作怪(宣化上人)

这两位菩萨,时时刻刻保护念〈大悲咒〉的人(宣化上人) 这两位菩萨,时时刻刻保护念〈大悲咒〉的人(宣化上人)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附录:念佛与拜佛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附录:念佛与拜佛

佛菩萨放生感应 佛菩萨放生感应

海云继梦:罗汉/菩萨的定位 海云继梦:罗汉/菩萨的定位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梦参法师:受三皈依后要常观想佛菩萨放光照身 梦参法师:受三皈依后要常观想佛菩萨放光照身

供佛菩萨感应 供佛菩萨感应

这样求佛菩萨叩头拜忏,用处不大 这样求佛菩萨叩头拜忏,用处不大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单单听见〈药王菩萨本事品〉,就得无量无边功德(宣化上人) 单单听见〈药王菩萨本事品〉,就得无量无边功德(宣化上人)

十、菩萨助我度家母 十、菩萨助我度家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附录四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附录四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者”,“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 “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者”,“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玄奘精神 第51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1) 玄奘精神 第51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1)

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附录 静坐要诀 序(袁了凡) 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附录 静坐要诀 序(袁了凡)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玄奘精神 第28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7) 玄奘精神 第28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7)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玄奘精神 第22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1) 玄奘精神 第22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1)

近义法师: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近义法师: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

梦参法师:为什么光念地藏菩萨圣号就特别灵验 梦参法师:为什么光念地藏菩萨圣号就特别灵验

李利安:《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李利安:《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吕胜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 吕胜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郭耀华: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郭耀华: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郭耀华: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 郭耀华: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净土法门法语:宿世善根深厚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佛菩萨现身给他看一看 净土法门法语:宿世善根深厚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佛菩萨现身给他看一看

鹧鸪菩萨翅水救火 鹧鸪菩萨翅水救火

宣化上人:“肚里摇旗,神道先知”,你不坦白,菩萨是不欢喜的 宣化上人:“肚里摇旗,神道先知”,你不坦白,菩萨是不欢喜的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孙伦禅师:附录(1)孙伦大师法语 孙伦禅师:附录(1)孙伦大师法语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茶是菩萨心 茶是菩萨心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5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5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2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2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1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1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4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4

地藏菩萨指点平安 地藏菩萨指点平安

净土法门法语:跟诸菩萨在一起,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净土法门法语:跟诸菩萨在一起,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正慈法师:解暑良方:下地干活、诵诵《金刚经》、练练书法 正慈法师:解暑良方:下地干活、诵诵《金刚经》、练练书法

历史上第一尊佛像竟下地亲自接受佛陀授记 历史上第一尊佛像竟下地亲自接受佛陀授记

践行菩萨道,实现中国梦 践行菩萨道,实现中国梦

净土法门法语:在佛菩萨面前要点好香 净土法门法语:在佛菩萨面前要点好香

仁俊法师:如何修学菩萨道 仁俊法师:如何修学菩萨道

亲佛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八讲 亲佛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八讲

明证法师:原本供在一尊佛菩萨前的宝物,改供在别的佛菩萨前,是否不如法?或者是不妨碍? 明证法师:原本供在一尊佛菩萨前的宝物,改供在别的佛菩萨前,是否不如法?或者是不妨碍?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六品 安忍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六品 安忍

供养汝等,诸大菩萨 供养汝等,诸大菩萨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如本法师答: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如本法师答: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四月廿八|恭迎药王菩萨圣诞吉日!祈愿众生身心安康,平安顺遂! 四月廿八|恭迎药王菩萨圣诞吉日!祈愿众生身心安康,平安顺遂!

达真堪布:信心清净,则佛菩萨加持就会现前 达真堪布:信心清净,则佛菩萨加持就会现前

明海法师:别把命运交给佛菩萨,佛菩萨无法替我们走未来的路 明海法师:别把命运交给佛菩萨,佛菩萨无法替我们走未来的路

佛陀这样解释“菩萨”是什么意思 佛陀这样解释“菩萨”是什么意思

佛说心坎和言行都真实的修行人必成菩萨 佛说心坎和言行都真实的修行人必成菩萨

明旸法师:文殊师利菩萨传 明旸法师:文殊师利菩萨传

药王菩萨是谁? 药王菩萨是谁?

佛菩萨大愿:菩提心 佛菩萨大愿:菩提心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闭关修药师法成就的老菩萨 闭关修药师法成就的老菩萨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