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辨 正 --31

2022-12-20 护法与毁法

辨 正 -----31

31.上平居士云:【读萧平实的书,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对“如来藏阿赖耶识”这个词(注意!我是指这个词)钟爱有加,彷佛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一切,相反,否定了它或者不认识它,那就是常断二见外道。萧在批判汉藏大德之开示的时候,只要是对方文中没有出现“阿赖耶识”或“如来藏”这个词,或者“不幸”与第六意识沾上了边,他就会条件反射似地先冠以“妄以生灭意识为真如不生不灭心”、“常见外道”,然后从上述两个错误的立足点出发,装模作样地批驳一番,而不管对方虽然没有出现“阿赖耶识”、“如来藏”、“真如”之类的词,但是所讲实质不违佛义。萧在批判藏密诸大德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正是这样做的。】

略覆:请问上平居士,有哪位大德知识所讲的实质不违 佛义,而仅是没有出现阿赖耶识、如来藏、真如之词者,就被 平实先生指为常见外道者? 请举出证据来! 有一分证据,始能说一分话,不可含糊笼统、随意诬枉人! 诚恳有智之人,会平心静气的将 平实先生所评论和举证之事实,就事论事,虚心检讨思维,到底诸方错悟大法师错在何处? 平实先生所作之辨正是否契合 世尊法教?据末学所知, 平实先生评论诸方古今大德知识者,一向不妄说,一向是:有一分证据才敢作一分评论。从来都无妄加罪名于诸方大法师之事例。

若如上平居士的说法,则某人书中因为有说到如来藏、阿赖耶识,那就是可以认定为已经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的人了!无怪乎上平居士会把藏密邪淫的密勒日巴,认定为是已经亲证阿赖耶识的人了。但是密勒日巴的书中虽然曾提到他亲证阿赖耶识、如来藏,但是他所谓的阿赖耶识或如来藏,根本是以外道法来替代 佛所说的阿赖耶识、如来藏;前面已经举证过了,如今不再重述。所以上平居士对证悟的认知,真是错误得太离谱了!

还记得多年以前,诸弟子常询问 平实先生“某师的书可不可以读?”“某师是否是悟者?” 平实先生泰半回答说:“应该可以读吧!”“应该是悟者才对!”从不曾对任何大法师或善知识起疑, 平实先生总认为:证悟是如此现成之事,诸方大师著作等身,普皆弘法度众数十年,怎可能会没有悟呢? 所以 平实先生并不是一开始就评论他人,而是后来被逼而不得不开始评论谤法者。他并不以辨白他人之过失为乐,所以只要别人不评论他,他就不去加以评论;所以有很多正在弘传佛法的法师与居士,说法错了,而且常有读者寄来书籍要求评破之, 平实先生也都不愿加以评论。只有势力强大的大法师否定或诽谤正法时, 平实先生才会加以回应而评论之。

回忆以前在一九九五年,有数位已见道之同修,因与自在居士接触,接受自在居士否定定 平实先生所悟如来藏之说法,开始阅读已故月溪法师著作;因其著作中否定 世尊如来藏正法之说法,致使其心中怀疑,进而否定自己所悟,便于本心之上另行冠以另一创造之子虚乌有之本心。无数劫辛苦学佛而得之见地,一朝弃舍,令人扼腕叹息。有鉴于此, 平实先生乃蒐集月溪法师九十多种著作,详细读之,方知滋事体大,于是开始检视故月溪法师及其他著名大师之著作,始知事态严重,所以随顺因缘、奋臂而起,甘冒大不韪,引据 佛说诸经及菩萨论述,分门别类,料简是非,冀挽狂澜,拥护正法,也因此故而了知正邪不能两立之道理:正法虽不破斥邪法,邪法之弘法者却一定会来否定正法,因此而踏上了“破斥邪说、显示正法”--摧邪显正之不归路。

是故, 平实先生多年以来,凡所指陈诸方错悟大师之言论者,皆是有凭有据,绝无妄加指责之事,对于小法师也都不愿加以评论。末学曾于 平实先生禅修室中,惊见一整橱之密教典籍,凡有二百七十余册;后来因为藏密邪教误人极为严重,却又处处贬抑显教法师与法门,却又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大力拉抬,在台湾几乎已是风行草偃的状况下,为了救众生,为了护持佛教正法不被渗透破坏,所以才有后来之《狂密与真密》四大辑总共五十五万余字之钜著问世;对于藏密书藉的每一本书, 平实先生皆一一编号;在书中所引用的某一句话,是摘录自某一册书籍之第几页,亦皆一一注明,唯恐众生有疑不信,从来不曾略而不注出处者。如此负责任之态度,上平居士焉可不明究里的妄加指责呢?唯有 平实先生如此大悲大勇者,在藏密势力如此庞大之情况下,能够不顾虑自己可能因此丧身舍命,也能不畏诸方大法师邪说庞大势力之环窥虎伺,方能义无反顾,愿作螳臂以挡大车,拒绝夤缘诸方大法师及藏密庞大势力,不作人情与这些势力庞大的邪教邪法,愿意独自力挽狂澜。若非 平实先生如是大智大勇之作为,则 佛之法教,将在西藏密宗及诸方错悟大法师的摧残下,快速迈向法灭之时,岂有可能等待九千余年之后月光菩萨示现人间,共弘 释尊正法最后五十二年?p370-374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37 辨 正 --34 37 辨 正 --34

36 辨 正 --33 36 辨 正 --33

35 辨 正 --32 35 辨 正 --32

33 辨 正 --30 33 辨 正 --30

32 辨 正 --29 32 辨 正 --29

31 辨 正 --28 31 辨 正 --28

30 辨 正 --27 30 辨 正 --27

29 辨 正 --26 29 辨 正 --26

28 辨 正 --25 28 辨 正 --25

27 辨 正 --24 27 辨 正 --24

26 辨 正 --23 26 辨 正 --23

25 辨 正 --22 25 辨 正 --22

24 辨 正 --21 24 辨 正 --21

23 辨 正 --20 23 辨 正 --20

22 辨 正 --19 22 辨 正 --19

21 辨 正 --18 21 辨 正 --18

20 辨 正 --17 20 辨 正 --17

19 辨 正 --16 19 辨 正 --16

18 辨 正 --15 18 辨 正 --15

17 辨 正 --14 17 辨 正 --14

16 辨 正 --13 16 辨 正 --13

15 辨 正 --12 15 辨 正 --12

14 辨 正 --11 14 辨 正 --11

13 辨 正 --10 13 辨 正 --10

12 辨 正 --9 12 辨 正 --9

11 辨 正 --8 11 辨 正 --8

10 辨 正 --7 10 辨 正 --7

18 辨正-18 18 辨正-18

17 辨正-17 17 辨正-17

16 辨正-16 16 辨正-16

15 辨正-15 15 辨正-15

14 辨正-14 14 辨正-14

13 辨正-13 13 辨正-13

12 辨正-12 12 辨正-12

11 辨正-11 11 辨正-11

10 辨正-10 10 辨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