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辨正-10

2022-12-15 辨唯识性相

辨正-10

紫莲心海比丘又云:

【问:“汝前所说诸心、心所皆依他而起,亦如幻事等,非真实有,吾尚有疑,谓百法皆由八识心王而生而显,八识心王汇归一心即阿赖耶识,云何阿赖耶识非圆成实性而言依他起?”

答:“《成唯识论》卷八云:‘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又云:‘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此即显八识心、心所乃至相见二分皆依他起,依他众缘方得起故,诸心、心所皆能缘虑分别故,又因此八识分别缘虑,展转而生而显万法,然于此依他起诸法中,能显圆成实性,故论又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

《成唯识论述记》云:‘依二空门所显真理,一圆满二成就三法实性;具此三义,名圆成实。如何真如具此三义?由此真如,一者体遍,无处无故,即是圆满义。二者体常,非生灭故,即是成就义。三者体非虚谬,诸法真理,法实性故;即此体言,贯通三处。’如前所举弥勒菩萨所言,‘阿赖耶识于所缘境念念生灭,体是无常,有取受性’,而此段文则言真如乃圆成实,体遍、体常、非生灭,诸法实性,与阿赖耶识迥异,当知阿赖耶识非圆成实而属依他起。然汝当知,离于依他起诸法,便不见圆成实。《成唯识论》云:‘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偏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说于彼言,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

故知若离依他起诸法,便不见圆成实;何以故,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性故。如《大乘法苑义林章》窥基大师所引喻:‘于绳起蛇觉,见绳了义无,证见彼分时,知如蛇智乱。’谓众生于麻绳而妄起蛇觉,此即偏计执。若见是绳,则知蛇乃妄执,绳即依他起,而偏计所执(蛇﹚无自性,依于依他起(绳﹚而有,然不可执此依他起(绳﹚即圆成实(麻﹚,如汝所执;当知绳依麻起,麻方是绳之实性故。同理,众生依八识所生所显万法妄计执著,起诸颠倒妄想,此即偏计执,八识及万法皆依他起,然依他起万法中,能显诸法圆满实性,即圆成实真如。故证此圆成实之真如已,便见依他起性有如幻事,虽有非真,如颂言:

非不见真如 而能了诸行 皆如幻事等 虽有而非真

《成唯识论》云:‘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而我法执恒俱行故,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又云:‘此中意说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

如是义理皆明言八识心、心所及所变现是众缘所生,犹如上举八喻,非有似有,诳惑愚痴凡夫,云何与诸地满心现观划上等号,不应理也。《唯识述记》卷五十一窥基大师亦是此解,义理皆同,兹不重引,学人自查,故诸学子当知佛菩萨譬此八喻义理;若所引非当,则易于诸地上菩萨而生诽谤之虞,慎之!《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佛言:‘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须菩提,是有为性无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从上佛菩萨所述正义皆明言有为无为,依他起圆成实不即不离之理,学子深思之。

略说三自性已,亦当简述三无性,云何三无性?依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种无性;谓相、生、胜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唯识述记》云:‘故依三性有体、无体,总密意说三种无性。三种无性,非无后二性,但无计所执。’《成唯识论》云:

‘谓依此初偏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偏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唯识述记》云:‘初性(偏计所执)体无,后二密说,体有法故……胜义但由无性所显,名为无性;依他有缘生,无自然生性故,名为无性。’”】

辨正如下:

修学佛法,最怕的就是像紫莲等人一般依文解义、执言取义,硬是将实相中道法,强行分割切离,落于两边而说空、说有,说虚、说实,说有为、说无为,说依他起、说圆成实,所说尽成妄言。

众生心、如来藏心,此心云何能生一切法?谓此阿赖耶识心,本具圆满成就诸法的真实体性,即是《楞严经》所说“如来藏妙功德性”,经中具说分明;假使如紫莲一般,将圆满成就诸法的真实体性灭除,则三界中将无四圣住持人间以度众生,亦将不能使众生所造一切善恶因果报偿不爽;如是种种世间有为德用,亦皆是如来藏之妙功德性,非唯有真如无为才是如来藏之妙功德性也,楞严具说分明,紫莲云何不懂?紫莲所举示之成论文句中也如是说,竟然误会论意之后,反而妄责他人所说虚妄。

此心本具无量法种,因七识心无始虚伪杂染恶习所熏、成就无量杂染种子;由此等杂染种子及无明之因缘力故,促使此心无始来恒于三界现行,托生六道,此殁彼生无有了期,名为阿赖耶识,阿罗汉位亦名异熟识。缘此当知因地于三界现行之阿赖耶识,乃和合三法而名:一者、第八识阿赖耶心体本身之无漏无为法(真如),二者、心体为酬偿业果而现起于正报中所显示之无漏有为法(此属《楞严经》所说之“如来藏妙功德性”),三者、心体因杂染种子而现起之七识心等有漏有为法。合此三法名为阿赖耶识(请参考《八识简表》及《起信论》)。

且紫莲心海比丘引用《成唯识论》卷八时,漏掉了一段重要文句,强行分割而不能连贯合观,故落于空、有二边,坚执阿赖耶识是依他起(空),坚执真如是圆成实(有)。实乃不知“心、意、识秘密善巧”之愚人,虽因从他人明闻之故而悟得阿赖耶识,但般若慧不生,无法现观阿赖耶识之真如心性,故说另一心名为真如;亦无法如实证解阿赖耶识,堕于闻慧思慧而无修慧,全被文字、名言遮障。《成唯识论》卷八云:“由斯理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紫莲心海比丘漏掉了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因为漏掉了这一段重要论文而产生偏见,执空、执有。

今言“众生心”、言“阿赖耶识”能生一切法,是一切染净诸法之所依,不正显示此“心、识”具有圆满成就诸法之真实体性吗?既有真实心性、真实识性,当知即是圆成实性,岂可定执此心虚幻不实,定执阿赖耶识生灭、无常而谤是妄识呢?紫莲心海比丘此种作为,正是虚妄分别之遍计执,知见已然偏邪故。当知众生心、阿赖耶识本具完整性、圆满性,是不可分割的,当言依他起中显示有圆成实,当言圆成实不离依他起,如此说者方是正法。前已辨正过,因地自性清净心名阿赖耶识,摄有漏有为法,亦摄无漏有为法及无漏无为法三种,故知阿赖耶识亦摄圆成实、依他起、遍计执三自性,成唯识论中明文具说,紫莲心海为何视而不见?圣位无垢识(佛地第八识清净心),唯摄圆成实、依他起二自性,亦是成论中所明言者,紫莲于此正义不可不知。

又如紫莲比丘所举 弥勒菩萨的论文,也是错解,前面已经辨正完毕,这里就不再重复辨正。因为 弥勒菩萨所说的“体是无常”的意思,是说阿赖耶识心体在因地的阿赖耶性,是应该灭除的,也是可以灭除的,所以说阿赖耶体性是无常,但不是说阿赖耶识心体无常、可以灭除,因为祂是永远不可能被灭除的,所以紫莲比丘严重的误会了弥勒菩萨的意思。如果紫莲硬要说阿赖耶识的心体是可以灭除的,请问:“阿赖耶识心体何时可以灭除?”如果阿赖耶识心体是可以灭除的,是无常的法,那就一定是以前曾经出生的法,因为只有有生的法才是可以灭除的,那么请问紫莲等人:“阿赖耶识心体是在什么时候出生的?”有何教证与理证可以证明阿赖耶识是你所说的“从真如出生”的?

如果还要继续狡辩说阿赖耶识是可以灭除的,那么 佛与弥勒菩萨及诸大菩萨都说:“阿赖耶识心体净除二障种子后转成无垢识,永无灭时,利乐有情永无穷尽。”岂不是妄说?请问:佛与弥勒、诸大菩萨是不是妄说?再请问:“有何方法可以灭除阿赖耶识心体?”请公开为大家说明。再请问:“如果阿赖耶识心体可以灭除,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中,需不需要灭除阿赖耶识心体?如果需灭除,涅槃是不是成为断灭法?如果不需灭除,怎可说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紫莲不可说阿赖耶识是从真如中出生的,因为诸经诸论中常说阿赖耶识心体藉著种种有为法而显示出自己心体的真如无为故。紫莲等人对于上面所提出的几个问题,能够公开出书对佛教界答覆吗?如果这么简单的几个问题都不能答覆,那么其余所引证的经论,也就可想而知:都误解经论、断章取义、执言取义的了。P157-175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为念佛把家务全摊派给丈夫,我在学佛误区打转了 10 年 为念佛把家务全摊派给丈夫,我在学佛误区打转了 10 年

10 九、欲海浮沉业障缠身的菩萨 10 九、欲海浮沉业障缠身的菩萨

10 眼见佛性之 附录一:现代禅教团李元松老师向佛教界公开忏悔启 10 眼见佛性之 附录一:现代禅教团李元松老师向佛教界公开忏悔启

37 辨 正 --34 37 辨 正 --34

36 辨 正 --33 36 辨 正 --33

35 辨 正 --32 35 辨 正 --32

34 辨 正 --31 34 辨 正 --31

33 辨 正 --30 33 辨 正 --30

32 辨 正 --29 32 辨 正 --29

31 辨 正 --28 31 辨 正 --28

30 辨 正 --27 30 辨 正 --27

29 辨 正 --26 29 辨 正 --26

28 辨 正 --25 28 辨 正 --25

27 辨 正 --24 27 辨 正 --24

26 辨 正 --23 26 辨 正 --23

25 辨 正 --22 25 辨 正 --22

24 辨 正 --21 24 辨 正 --21

23 辨 正 --20 23 辨 正 --20

22 辨 正 --19 22 辨 正 --19

21 辨 正 --18 21 辨 正 --18

20 辨 正 --17 20 辨 正 --17

19 辨 正 --16 19 辨 正 --16

18 辨 正 --15 18 辨 正 --15

17 辨 正 --14 17 辨 正 --14

16 辨 正 --13 16 辨 正 --13

15 辨 正 --12 15 辨 正 --12

14 辨 正 --11 14 辨 正 --11

13 辨 正 --10 13 辨 正 --10

12 辨 正 --9 12 辨 正 --9

11 辨 正 --8 11 辨 正 --8

10 辨 正 --7 10 辨 正 --7

18 辨正-18 18 辨正-18

17 辨正-17 17 辨正-17

16 辨正-16 16 辨正-16

15 辨正-15 15 辨正-15

14 辨正-14 14 辨正-14

13 辨正-13 13 辨正-13

12 辨正-12 12 辨正-12

11 辨正-11 11 辨正-11

10 九 10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