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谚语说:圣贤会从小孩的话中得到教诲。日出巴上师到西藏中部遇到一个年老生意人,老人说:“在这个时代,人们想的就是如何做好生意,积累更多的财富。”上师听后却想:“他只是为了一生的微小利益而尽一生的时间,而我必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用这一生的时间,我要完成没有遗憾的修行。”一个俗世的观念反而成为上师精进的启发。西藏上师认为,这种精进就是“铠甲精进”。
关于“精进”,西藏上师谈得非常精彩。《大圆满前行法海》是孜珠·丁真祖普俄色仁波切讲述的著作。他在书中指出,有三种精进:第一种,铠甲武装的精进;第二种,加行的精进;第三种,持久稳定的精进。在三种精进的推动下,得到真正的实修,得到觉醒。能不能走上觉悟道,完全取决于精进。上等智慧而只有最差的精进,那只能是很差的修行;有差点的智慧而有最上的精进,也会是最胜的修行。
加行的精进是什么样子呢?上师引《耳传经》的比喻:“我们要闪电般的精进,就像美女的头发着了火一样,胆怯者的怀里爬进蛇一样,无辜的人被打进监囚一样。”如果不这样,我们将进入懈怠状态。“生活琐事永远没有做完和成功的时候,总像海浪一样连绵不绝,只能自己主动放下,才能进入修行。”
持久稳定的精进又是怎样的呢?只是几天,几个月或几年精进吗?不够,要像一个贪心的人去收集财富一样永无止境,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我们的精进要像弓弦一样从不放松,当然也不能张到拉断。迫切的强力精进是个开头,在长期的精进中要像河流一样始终不干涸。
一个修行人选定了佛法,选定了法门,选定了愿望,就要有这种不为所动的铠甲在身,使自己的修行总在一个坚定的路线上持续。世事尘劳,不能成为修道退却的借口;法门高妙,不能脚踏两只船贪法修行。要紧的是,必须为自己对佛的承诺负责,将菩提心落实在契合自己的法门中,死心塌地修行。
每一个修行人,其根器和愿望有所不同。要敢于冲破人云亦云的圈套,走自己的路,一门深入,依佛不依人,毕其功于余生,完成自己没有遗憾的修行。只有找到契合自己的门径,才能做到真正精进。如果念佛十几二十年而没有佛的消息;如果持大悲咒十多年也念不出除病驱邪的大悲水;如果读经千遍万遍也仍然烦恼重重乃至满腹邪见……可能主要的原因是,还未找到能令自己死心塌地精进的法门。之所以也天天勤恳地或读经,或持咒,或念佛,或参禅,或布施,原不是自己悟得的“本尊法门”,而是崇拜谁就学谁的法门而已。所以表面上“苦劳”卓著,实际上都是水面工夫。
看看古人开悟后怎样的精进,又是怎样的各行其道(法门)。古人大彻大悟后,入境炼心,躬行苦行,几十年如一日。南宋的知微禅师悟后花十年通读《大藏经》七遍。永明延寿禅师悟后每天诵《妙法莲华经》一遍,终生没有间断过。云门宗的契嵩禅师开悟后,每天持念观音圣号十万声,后于世间经书,悉皆不读而知。唐朝的善觉禅师悟后常持锡杖夜晚出来行道,经行于林麓之间,七步一振锡一称观音圣号。宋朝的清了禅师悟后专意西方净土,临终无病而化。(2011年9月7日)
更新于:2022-11-26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