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

2022-09-13 般若电影

有人说:“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的。人所有的烦恼,皆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宁。

有修为的人,沉得住气,看得透是非,放得下得失,活得通透洒脱,从容自在。

不怒是一种修为

断嗔恨篇:

《佛遗教经》有云:“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经中也明确指出“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怒”字拆开就是“奴心”,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指人对某种事物强烈不满的心理表现,人愤怒时,心就被奴役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无论你做什么,总会遇到一些对你说三道四的人。

但如若因此丧失理智,大动干戈,只会让情绪失控,酿成无法挽回的僵局,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南怀瑾说: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

怒而不言,气话不入耳,是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做人要像河流一样,遇到障碍就绕开,绕不过去就蓄积力量,漫过去。

苏东坡说:“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面对不愉快的事,一笑而过是最有力的还击。

做人,能压得住脾气,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不辩是一种格局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和别人争论之后,事后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更是懊悔不已。

一次争吵,两次伤害,徒做一些无谓的消耗。不轻易争辩,是处事的智慧,更是做人的格局。

不闻方净,不争乃慈,不辩亦智。瓷器永远不要去和砖头对抗,认知低的人不必试图纠正。

这样,大家互不干扰,在各自的世界里相安甚好。静水流深,智者寡言。

学会沉默和隐忍,明事理多思考,潜心修炼自己,这才是做人的大格局。

不争是一种智慧

《六祖坛经》上说“此法本无争,争即失道义。”

人只要有一念争辩,无论输赢,都会失了道心。所以,是非不争辩,好处也不争得。追求的越多,烦恼和忧愁也就随之而来。

争,不过是不甘心,为了争一口气。然而强求太多,实则是跟自己过不去。

不争,是人生至境。不是不追求而是不强求,知道该做什么,什么是最适合的。该来的终究会来,不该来的强求也没用。

凡事尽力就好,不要过于强求结果。

《维摩诘经》云:“心净则佛土净”。

指的便是内心清净,所处的世界就是净土。

若能将慈悲的精神推及社会各个阶层,对人、对动物、对植物,乃至对所有一切众生,都能予以关心,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不过是静而不争,知足常乐,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内心淡泊自在随缘。

平心静气,方能成就大气;沉默不言,就是最好的辩解;保持一颗平常心,人生就会少很多烦恼。

人活一世,心态很重要。人生是一个不断与自己、与世界和解的过程。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黄念祖:遇事爱生气发火怎么办? 黄念祖:遇事爱生气发火怎么办?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一诚长老:一遇事就忙着求神拜佛,这个叫做迷信 一诚长老:一遇事就忙着求神拜佛,这个叫做迷信

遇事能释怀 人生才自在 遇事能释怀 人生才自在

宽见法师:遇事用佛法来对照 宽见法师:遇事用佛法来对照

遇事能释怀 人生才自在 遇事能释怀 人生才自在

遇事需忍耐,是你的终会来 遇事需忍耐,是你的终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