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真修行人,成为黑暗中的光。

2021-11-08 生命的归途

设想一下,你失忆了。
忘记了自己是谁。

忘记自己叫什么,是什么身份?是什么职业?是哪里人?
忘记自己的亲人,忘记家庭住址,忘记饮食喜好,忘记情感记挂。

有关于你,人世间所有的身份标记,信息记录,全部清空。
似乎人世间,从未有过,关于你的丝毫信息记录。
头脑空白,处于记忆丧失的呆滞状态。
但是你的意,是清醒的。

只是没有概念记忆,支撑头脑的意,形成意识思维。
好好体验一下。。。。。。。

如果长期处于头脑空白,但意识清醒的状态中。
你想不起来关于自我的一切,但是内心却有惶恐,焦虑,不安,孤单的感受。

这就证明了,我们人类所说的自我,并非是我们的大脑意识,思维记忆。
而是内心的感知与体验。

如果头脑意识,思维记忆,就是我们自己。
当你失忆的时候,自我感受就会消失,为何你心里依旧有惶恐,孤单,不安的感受?

在心灵深处,承担这些感受的,是谁?
意识思维,自我概念消失后,心灵中自我认知,以及自我体验依旧存在。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不会随着头脑意识的缺失,而同步消失。
就证明了,人类的自我,不会随着大脑的死亡而死去。

人死亡的时候,心灵内在所感受到的,与失忆症患者的体验,极其类似。

当肉身大脑死亡时,意识停摆。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感知停摆。

可是,你心灵深处,承载这些感知的,细腻微观认知,未曾被身心意识触及。

人类的意识与感受,无法触及到的,心内微妙的认知,并不会随着肉体死亡而消失。

正如你活着的时候,清醒的意识,与感知的粗浅,就无法触及,探索到心灵细腻认知。
死亡的时候,那个不被“活着”所触及的认知,当然不会随着身心“死亡”而消亡。
认知就是灵魂。

能够在活着的时候,解脱意识的局限,摆脱感知的困扰,认知于心灵深处觉醒,这就是修行。

认知,被欲望感受埋葬在,自我体验习气深处。
节制欲望,净化习气,摆脱头脑,开放心灵。

透过纯洁柔软的心灵特质,透过温暖安详的心灵感知,破除宿世业障川流,就可以触及到清澈的认知。

灵魂,分为灵与魂两部分。
灵,是认知的本体,是纯粹的光芒。
魂,是认知的对境,是经验的积累。
微妙的认知,在意识与感知中觉醒,如光线在黑暗的海底绽放。
死亡的阴影将会远离你。
或者说,你会认知到,现实生活中,这个活着的自己,并非是自己真正的生命。

那么死亡时,并不是你的身心意识分解过程中,你就不会被习气带动。
就好像人,脱下了一件粗重的毛呢外套,并不会因脱掉了外套,而迷失自己。

节制欲望,宽恕自我,接纳苦难,安详纯净,是在清洗魂的业障。
业障清洗纯净,灵的光辉灿烂,就会自然展现。
不被魂,所埋葬的灵,就是圣灵,就是宇宙意志的直接表达。
与宇宙同体,诞生空间与世界。
无所不能,确无生死。

修行是确定可行的现实,绝不是天方夜谭的故事。
但是这条道路很艰难。

首要条件就是————身心与世隔绝。
失去外界环境的,吸引与刺激,心灵趋于安静,头脑趋向单纯。
让头脑处于失忆的状态,将意识与心灵感知,断开联系。
不被意识牵动的感知,处于自然松弛的,自我感知状态。
在自我感知中,就会浮现,平时被意识遗忘的,未曾注意的情绪。


焦虑,恐惧,冷酷,自私,贪婪,仇恨,恶毒,凶残,妒恨。。。。。。。。
这些被意识,所编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巧妙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感受,都会喷涌而出。

有今生的情绪,也有前世的宿债。
情绪都是生命,妄念都是灵体。
要以温暖而宽恕的心,直面他们,他们都是你曾经的自己,是你所造的曾经心念。

拥抱你的贪婪与恐惧,拥抱你的冷漠与自私,拥抱你的凶残与恶毒,宽恕你的自私与狭隘。

让心灵感知,投入宽恕的温暖中。
让自我感受,投入无条件接纳中。
持续沉浸在,生命之中唯有宽恕与温暖的纯洁中。
纯洁会遗忘心灵感受,温暖将融化心灵体验,安宁将熄灭自我感知。

你将从凡夫的身语意,身心灵中,脱颖而出,脱胎换骨,破茧成蝶,沐光而出。
要做真修行人,成为黑暗中的光。

而不是哗众取宠,博取眼球,自我吹捧,买卖神灵的人。
让心灵,与世隔绝,这是检验修行者,最基本的硬性条件。
心外无物!
世界唯心!

更新于:2021-11-08 10:02

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