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三十七愿、人天致敬愿

2020-07-28 信愿法师

第三十七愿、人天致敬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颂曰

弥陀名号极深善十方六道皆得闻

得闻诚敬身投地踊跃欢喜归命礼

一、列诸愿名

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六:令成尊德愿〔义寂〕人天致敬愿〔静照、礼阿、慧云、性海、月珠、深厉、观彻、道隐〕闻名修行众所敬重愿〔智光、良源〕闻名敬重愿〔真源〕作礼致敬愿〔璟兴〕人天恭敬愿〔法然〕。今从静照法师,采用「人天致敬愿」之名。

二、愿成就文

阙成就文

三、同部异译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唐译〕:

若我成佛,周遍十方无有等量诸佛剎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五体投地,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若诸天人,不礼敬者,不取正觉。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译〕:

阙此愿文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译〕:

阙此愿文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译〕: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等佛剎,一切菩萨,闻我名号,五体投地,礼拜归命,复得天上人间,一切有情,尊重恭敬,亲近侍奉,增益功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同类异经

《悲华经》第二十七愿:

常为其余一切诸天人及非人之所恭敬、供养、尊重。

《大悲分陀利经》第二十七愿:

令其中一切众生,为诸天人之所礼敬。

五、显明愿意

法藏菩萨何故立发此愿?盖法藏菩萨睹见诸佛剎中,或有佛土众生,虽敬礼佛,修菩萨行,而人天不敬,风教不行,还轻忽蔑毁,或杖木瓦石,或恶名秽称,匿德坏心,辱形伤体,行人为之恼乱瞋悱,修行叵进,道心易退。

是故法藏菩萨,愍诸众生,不勤兴善利,德寡品行低,为人所轻贱,乃自修亲近善友,奉事师长,回与众生,而发此愿言:「十方众生,闻我名已,作礼欢喜,修菩萨行,诸天世人,尊重恭敬,亲近侍奉,若诸天人,不礼敬者,不取正觉。」

如法行人,诸天必欢喜,恭敬守护,世人自敬仰,受教奉行;能化所化,互相扶助,顺次往生,尽生死海,成菩提果,乃此愿之益也。

六、释疑通妨

问:世有如法人,为人轻贱,有不信人,反为人爱重,何乎?

答:《金刚经》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菩提。」道宣律师于《四分律行事钞》曰:「以是善业,今世头目等痛,横罹死殃,鞭打饥饿,若不修心戒心慧,反上诸法,增长地狱,是乃转重轻受之义,念佛难思力也。行者唯顾心行如何,慎勿介心于毁誉之间焉。若己有不如法事,急须早改,苟莫借口言先世业。若不如法,而遇人致敬,深自惭愧,谨勿谓人天致敬。若随分如法,而遭轻贱,深自庆慰,甘受勿恚,横死厄难,毋苟免枉直,呜呼!业理难测,佛力难思,慎弗疑滞焉。」

问:礼唯局身业,或亦通三业?

答:礼通三业,五轮至地,为除身业不善;称扬名字,歌赞佛德,为除口业不善;心常缘念,若镜目前,为除意业不善。为对佛眼故须身礼,为对天耳故须口唱,为对他心故须意念。由口业唱故,闻慧得成;由意业念故,思慧得成;由身礼故,修慧得成。由身礼故,戒学得成;由意业念故,定学得成;由口业唱故,慧学得成。

问:凡夫虽闻佛名,岂堪行菩萨之六度万行?

答:随缘随分,修之可也。或唯念佛一行,即是修菩萨行,盖菩萨者,大乘异名也,念佛一行,具六度万行,故云菩萨行,莲池大师于《阿弥陀经疏》云:「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是故,以念佛三昧,通名菩萨行,不然者,不应凡夫故。」又菩萨行者,乃往生净土之行,即是闻名修行,岂有他乎?盖净土之行者,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故云菩萨行。故知,一心念佛,则三学六度万行,不出一心。诸佛因地,为菩萨时,修念佛三昧,今乃成佛,故从因指果,名为佛行;从果指因,名菩萨行。此愿所修,广通助正二行,以为诸天世人致敬之由,然推佛正意,偏在他力念佛心行,闻佛名故。

七、愿文略解

「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者,举所化之境,唐、宋二译皆举他方佛土。

「诸天人民」者,举所化之人,唐、宋二译皆言菩萨,故知诸天人民,意含凡圣。

「闻我名字」者,准上愿意,举闻名含称念。

「五体投地」者,四肢及首头,投稽于地,故云五体投地。以自尊首,接他卑足,故名五体投地接足作礼,为敬礼之最上者。投之于地,表至诚恭敬。

「稽首作礼」者,依《西域记》云:「天竺之法,凡有九礼,问讯为初,稽首为终。」稽首即是礼极也,谓舒两手掌承佛足接头面,亦云接足,窥基大师《成唯识论述记》云:「稽者至也,首者头也,以头至地礼佛也。」

「欢喜信乐」者,闻名信受之相状。《无量寿如来会》云「以清净心」。意谓诸天人民闻本愿名号由来,无有疑心故,喜溢身心,是名欢喜信乐。

「修菩萨行」者,凡三学、四摄、六度等一切行法,总名菩萨行。若约愿意,则三业相应念佛三昧,名为菩萨行,《观经》定散念佛,《往生论》五念门,《观经四帖疏》五正行,皆是菩萨所修,简非凡小有漏有为杂善之行。

「诸天世人」者,举能敬之人。亲鸾大师《现世利益和赞》云:「念南无阿弥陀佛,梵天帝释得归敬,所有诸天各善神,日日夜夜常守护。念南无阿弥陀佛,四大天王皆共同,日日夜夜常守护,四方恶鬼不敢近。」诸天世人者,且举其一端,理实诸佛菩萨,亦能致敬拥护也。《十往生经》云:「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阿弥陀经》说诸佛护念,《观经》则说弥陀佛光摄护,二大士常来拥护。此皆圣众致敬拥护之明证也。

「莫不致敬」者,致者表示也,敬者恭敬也。口业致敬则和言爱语,身业致敬则问讯顶礼,《大悲分陀利经》曰:「令其中一切众生,为诸天人之所礼敬。」此约生后果,自土致敬。此经及《无量寿如来会》、《无量寿庄严经》、《悲华经》,皆约现生因,他方致敬。

八、白话浅释

如果我法藏成佛时,十方世界之众生,闻我名号,五体投地,归敬礼拜,信心欢喜,而行菩萨六度万行之时,若不得梵王、帝释等诸天及世人赞叹敬慕者,我就不取正觉。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功德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僧宝论4、僧宝的功德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二) 僧宝论4、僧宝的功德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二)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佛的功德 佛的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震破地狱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震破地狱

随喜功德,具有无量无边福德,改变现世命运! 随喜功德,具有无量无边福德,改变现世命运!

雪漠:功德是清净行为的反作用力 雪漠:功德是清净行为的反作用力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信愿法师:吕四无恶不作死后堕蛇 信愿法师:吕四无恶不作死后堕蛇

信愿法师:富家子杀人、奸YIN葬身虎腹 信愿法师:富家子杀人、奸YIN葬身虎腹

深信因果,戒除SY,意YIN,阿弥陀佛 深信因果,戒除SY,意YIN,阿弥陀佛

信愿法师:倪九夫妇不孝老母残遭巨石压死 信愿法师:倪九夫妇不孝老母残遭巨石压死

信愿法师:许坦舍命救亲制服猛兽 信愿法师:许坦舍命救亲制服猛兽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信愿法师:杨孝子行乞供亲死后升天 信愿法师:杨孝子行乞供亲死后升天

慈法法师:安居第九日(二):阿弥陀佛名号具足三身功德 慈法法师:安居第九日(二):阿弥陀佛名号具足三身功德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鬼都知道积功德! 鬼都知道积功德!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成峰法师: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普贤行愿品》的启示 成峰法师: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普贤行愿品》的启示

遭受痛苦的四种功德 遭受痛苦的四种功德

宣化上人: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 宣化上人: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

宗舜法师:如何在水陆法会中获得功德? 宗舜法师:如何在水陆法会中获得功德?

宣化上人: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万法王 宣化上人: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万法王

大安法师:"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这是不是违背因 大安法师:"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这是不是违背因

112 外公和外婆都很爱修功德,他们往生后去了什么地方... 112 外公和外婆都很爱修功德,他们往生后去了什么地方...

昌臻法师:八关斋戒的内容与功德 昌臻法师:八关斋戒的内容与功德

圆因法师:放生的十六种功德利益 圆因法师:放生的十六种功德利益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二十三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二十三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三十一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三十一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二十六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二十六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十三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十三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十六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十六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六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六大愿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十二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十二大愿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放生的因果,功德 放生的因果,功德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菩提子念珠不为人知的功德 菩提子念珠不为人知的功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宣化上人: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国土叫“极乐世界”? 宣化上人: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国土叫“极乐世界”?

放生的功德和福报感应 放生的功德和福报感应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感应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感应

施食的功德利益感应 施食的功德利益感应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身相光明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身相光明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