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6.19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十六)
释传道主讲
〈笃信品第四〉十有八章
壹﹑释品题
笃信品者立道之根
果于见正行不回顾
笃,音(督)tok4地谷切
于,音(于)u5英渠切
本品「笃信品」,说明真诚纯净的信心,是建「立」学佛修「道之」完整历程(信、解、行、证)的「根」本。「果」能因「于」理解深刻、知「见正」确,而引生笃诚的信心,则必能策发实践的愿欲,精进力「行不回顾」。
印顺导师在〈信心及其修学〉一文中也说:『胜解』──深刻而有力的理解──『为信因』;『乐欲』──希求实现的恳切欲求──『为信果』。『信心』即『在这深刻的理解与恳切的欲求中显出;是从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发意欲的。』1
再进一步说,佛法的『信』,是以『心净』为其体性的,『这是真挚而纯洁的好感与景慕;这是使内心归于安定澄净的心力,所以说如水清珠的能清浊水一样。信心一起,心地纯洁而安定,没有疑惑,于三宝充满了崇仰的真诚。由于见得真,信得切,必然的要求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实现佛法。』2所以,佛法的信仰,不单是与理智合一,而还是与解行相顾、证理攸关的。
大凡世间事业或学问的成就,尚且必须具足信心,全力以赴,乃能克竟其功,更遑论是如此甚深佛法的修学!所以在学佛的始终历程──信、解、行、证之中,信是为首的,也是最终的(证信,证净);佛法的无边功德,都由信心中来,因此才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3。相传释尊在初成佛道之时,有感于所悟真理之深奥难懂,恐怕不易为此五浊恶世之驽钝众生所信受,遂发出『我此甚深法,无信云何解』4之慨叹,而有不拟说法、疾入涅槃的打算!由此,即可确知信心之于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信心,不是抽离现实的空泛理念,也不是空中楼阁式的自我催眠!而是对吾人所服膺之信仰、所投入之事业、所研究之学问,乃至所追寻之理想的一种确定、一分坚持。是这一分确定和坚持,支持着我们,努力不懈、顺逆不移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所以佛法才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5。
但一般凡夫众生的信心,却犹如朝露,尽管晶莹剔透,可是禁不得风吹、耐不住日晒,而就在风吹日晒中,轻易地失去了踪影。别说遇到大顺大逆了,一点小小的顺境,都可以令自己迷失忘形!而一点小小的挫折,亦足以令自己万念俱灰!这就是我们凡夫浮泛的、无根的小信、浅信!
真正的笃信,是禁得起风雨的考验,与顺逆的淬炼的。一如铁块,必得经过一番水里来、火里去,一冷一热、反复交替的锤炼,始能锻造而成钢!信心的从生起到成就,亦同于此!最初,是在真诚的仰信中,激起自己解行的愿欲;继之,又从所理解的法义中,强化自己的信心;从笃行中,验证所理解的法义。
这之间,我们可能因为宿世熏习的善根慧力,现生师友的提携,及个己不断的努力,而日有所进;也可能因为一个个的差别因缘,或者解行的不能合一,而停滞,甚或退失道心。然可以肯定的是:在通过事行的勘验之后,自己对佛法的信心加深了!对道理的理解更深入了!对日常的行践更积极了!行而有得于心的内容,也更丰富了!于是在信、解、行、证的还复历程中,一层一层地深入法海、体悟法要,终而离系解脱、圆成佛道!这一切,即由『信』始!──唯有诚净的笃信,方可摆脱犹疑不决等向上升进的障碍,而「行不回顾」。
贰、释颂义及因缘
1.信惭戒意财 是法雅士誉6
斯到明智说 如是升天世
惭,音(谗)chham5出谈切
士,音(祀)su7时遽切
誉,音【有】u7英遽切
如能兼具「信」财、「惭」愧财、「戒」财、「意」财(依《法集要颂经》,则为「布施」),这种种的资粮法「财」:首先,依于纯洁的信心,与『崇重贤善,轻拒暴恶』的道德自觉──惭愧心,而修习戒行德性、止恶行善。再随分随力、欢喜布施,修习慈定、净化自心。能依「是」(此)「法」而修行,即具足做一名世间正人君子的基本条件,得获贤人「雅士」的称「誉」。
此(「斯」)修学佛法的正常「道」,不为余人说,而只为贤「明」有理「智」的人宣「说」。因为唯有明智之人,才能闻法而依教信受奉行,「如是」即得生于人间或报「升天」上的来「世」善果。
2.愚不修天行 亦不誉布施
信施助善者 从是到彼安
愚,音【牛】gu5语渠切
誉,音【有】u7英遽切
「愚」痴之人,因内心久为悭贪、嫉妒、犹疑等无明烦恼所障覆,识见浅薄,所以只重眼前私利,而不知广植福田,「不修」人「天」诸善「行」(布施、持戒、慈定)。不但他自己鲜有惠施之心,「亦不」赞「誉」别人的乐善「布施」;吝于造善因、结善缘,当然只有生生世世在苦恼,而福报浇薄的轮回中生死死生,无有出期。
反之,一位深明因果事理,相「信」布「施」持戒等诸功德,不但自己广集诸善,而又能帮「助」他人力行「善」法「者」,随其所造的善业成熟,来世即得生于人天,受诸福乐。若在此人天善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熏修三学八正道等出世法门,则得「从是(此)」生死流转的世间出离,「到」达「彼」岸的「安」隐涅槃!
※※※※※
一般人总将布施定义为金钱财物的施与,殊不知布施的真义,实为奉献与服务,而不止限于物质的外财施。如身体、生命的施舍,即包括在布施的范围(内财施)。
除此,还有法施与无畏施:如以自己所体解的佛法来化育众生,助其离恶向善、回缚向脱;或者以知识、技能来教导众生,使其离无知而长识见、离钝拙而趋智巧,均称为法施。如若众生遭逢不可抗力的天灾地变,或受恶王(恶法)、盗贼迫害之时,能够挺身而协助他、保护他,使其免于恐惧、要胁、蹂躏、不安,此即称为无畏施。
所以布施的内容,可以是物质,可以是体力,可以是修养,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任何众生需要,而真能助其获得实益者。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7。可见即使是一个慈悲同情的眼神,都可以让一个陷于苦境的众生,得到无比的慰藉!这即是一种无形无声,而却意义重大的布施!
不过有些人可不是如此!他们最常表现出来的,就是以『白眼』睥睨众生,仿佛人人与他(她)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这不仅自己的内心长时处于不平衡的恼害之中,连带地,也使周遭的善意怯步、氛围淡漠,无形中加深了人际的疏离与自我的孤立,其实对自己而言,就犹如雪上加霜一般。但愚痴众生之所以为愚痴众生,就在于挣脱不出旧有的牢笼、自囚的枷锁,而反复地在恶性循环中与自己冲突,与周遭的一切冲突!
此时,也就更加凸显克己的德行,是多么的重要了!能够做到不管内心的负面情绪如何酦酵,而始终不迁怒于人,不以之做为伤害别人的借口,且依旧如分地克尽己责,这便算是难能可贵的了!所以现代社会不再专重个人的智商(IQ),而更重视其情绪管理能力(EQ情绪智商),以及挫折容忍力(AQ逆境智商)。一个人唯其能够真正地克制自己,那末,才可能摒除私欲,而实现利他。这克己以利他的德行,不论就佛法的修学,或现实人间的和乐善生而言,无疑是比有形的布施更为可贵的善行!
有很多人误以为信仰宗教或亲近道场,就一定要捐钱布施。其实布施除了培植福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治我们的悭贪,来达到助他离苦得乐,乃至转凡成圣的终极目标。所以,布施切记要随分随力,因应对方需要,如法而施,才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与自己的负担。
不过,大多数人是情胜于法的,所以往往在对方凌厉的人情攻势之下,不辨真伪、不究法理,而一味捐输。这才造成佛教界动辄开山辟地,营宇立寺,以建构一个台湾最大,或者亚洲最大,甚至世界最大的某山某寺自期;而实则留下了滥垦滥建、破坏生态、滥用社会资源、过度奢靡浮华的历史骂名!这一点,佛教徒的盲目布施,要担负很大的责任和因果!
请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切记啊!切勿为自身的名闻利养着想而建寺,切勿为教团的扩张着想而建寺,更切勿假利世度生之名而建寺!而应该为了正法的弘扬,为了信众的需要和利益,方始发心去从事、去护持,这才不致辜负佛恩,成为佛教的罪人!
这是佛教徒滥情布施的一例,不过悭吝成性,『拔一毫以利天下而不为』的,可也大有人在。这种人非但自己不肯布施、不愿服务;见到别人布施、别人服务,还要语带讥嫌地笑人家是傻子、是凯子!他宁可自己吃到撑死,吃到拉肚子都没关系,就是不肯将多余的东西布施与人。这种悭贪相,令我不禁想起一首打油诗来,诗云:『何期今日与君逢,夹菜与人大不同,象箸飞来忙似箭,忽忽猴形盘覆空。』这用来描绘众生的贪吃相,的确是入木三分啊!
深深觉得,一个人的价值观,其实决定了他面对生命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风格。有些人别说要他修生天行了,恐怕连做人的道理,他都不怎么喜欢!而向来便是随兴所至,放纵自我。说好话、做好事,没他的分;破坏生事,他倒在行!
还记得有一则颇具讽刺意味的浮世绘故事说:在英国的某一所大学,他们新闻系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通常都要被分派到不同的乡镇,各自就当地文化的特色,写出一篇实地采访报导。其中有一位同学还不到一个星期,就回到系上缴交报告,教授就好奇地问他:『怎么?才一个星期不到,就写完报告了?』
『是啊!我看了看,对于每个地区的特色,就已差不多了然于胸,所以提早完成了报告。我观察过,每一个地区或许有其区域文化的不同,但更有其共同的特色,如各地都有医院,有学校,有饭店,有酒家,还有教堂。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不离这些,总是吃喝玩乐、纵情享受;一旦纵乐过度,生了病,就找医院看医生。当内心有了罪恶感或郁闷难解,就上教堂告解,反正上帝会替我们赎罪嘛!赎了罪,就可以再继续去吃喝玩乐了!这就是我的报告内容。』……
这个小故事的确反映了某部分人的生活写实,在他们的价值观里,生命本就应当如此的,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把酒言欢、不亦快哉!但尽管呼朋引伴、嘻笑作乐,也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候吧!彼时,就只剩下自己站在空旷的舞台上,与自己对话,这场戏,又如何继续演下去!难道就此沉沉睡去,只待一觉醒来,再找另一批人来填满自己的舞台吗!这可是我们所要的生命?
生命何其短促呢!怎禁得起我们这般浪掷!请珍惜自己吧!不要再把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言语和作为上;而当好好把握,及时止恶修善!也请珍惜别人吧!也当积极地助人止恶修善,令彼向于善净提升;这不仅他人得到利益安乐,自己也在助他的同时,得到利益安乐!
3.信者真人长 念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 智寿寿中贤
长,音(冢)tiong2地拱切
笃诚的「信」心,乃是一个学佛修道,希求断惑证「真」之「人」,首先必须具备的(「长」,列为首位之意)。依着对于佛法僧三宝真诚的仰信,时刻忆「念」思惟所闻「法」义,并用之如法修行,以改正自己的短处,充实自己的长处,则不仅所到「所住」止之处,皆得现法「安」乐;及至身坏命终,亦将获得来世的安乐。倘使依此人天善法而向解脱道胜进,则因圆果满之时,便可得尝究竟解脱之乐。
亲「近」佛法,而又能依教奉行「者」,他的内心因为得到法喜的滋润,所以其「意」念必「得」净化而增「上」。若能长时以法持身修心,既拥有「智」慧又得长「寿」,这样的长寿,对自、对他才饶具意义,而堪称长「寿」者之「中」的「贤」者。
可叹绝大多数人庸庸碌碌的一生,所追求的不外物欲、财富与事功,而甚少开发自己的心灵,探讨生命的课题。即使是佛教徒,亦多偏重念佛、打坐,或持咒、护摩等仪轨行持,而较忽略法义的熏修行践。一旦年纪老大,很多见解都定了型,习气个性也已然牢固、不堪动移,别说对于新事物、新观念(这里所谓的『新』,是指迥异于自己既成的观念、旧有的能力而言)的学习,感到兴趣缺缺了;即使对于现有的一切,亦越来越觉力不从心!
眼见身上各部分的『零件』慢慢地老旧、故障,此身再不像从前一般活力十足了,做起事来,总觉缺少那么一股热诚和干劲。而曾经拥有的一切,荣耀、权力、地位,也似乎渐渐地转移到年轻的一辈;感觉自己的双手是渐渐空了,自己的生命也渐渐变得空虚苍白,想来真是心有未甘哪!
于是,只好拼命地抓住些什么、留住些什么,好向自己、向别人宣示自己的存在,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有的人于是抓住(丈夫)妻儿子女,企图将他们紧紧地『绑』在身边,以专属于自己;有的人则霸住职位权柄不放,以满足自己发号施令的宰配欲;有的人则牢牢地守住财富,以便继续在自己的金钱王国里称王称帝……。
但,紧抓住这些,是否就能叫自己安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恐惧往往伴随着拥有而生;在享受拥有的欢悦之际,必然地也怀抱着失去的恐惧,这世间有什么可以为我们永远停驻的呢!
但,是否因为如此,我们就该沮丧地不再作为,拒绝拥有呢?不!只要能够透析一切诸行皆由缘起,而善观一切因缘的起落生灭,那末,我们既可以得,也可以失;既可以成,也可以败;既受得掌声,也受得嘘声;既堪得起功成名就,亦耐得住默默无闻。得失毁誉之心既泯,那外在的一切,就如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之于我心一般;何妨就此放手一搏,好好地勇猛精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呢!我想,这样的「念(缘起)法」,才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所住」皆「安」的!
健康而长寿,是一般人所希求的,能够如此固然值得欢喜;但一个有智慧又有德行的长者,应该更能赢得众人的尊重吧!最起码,自己就很能够得到受用。否则,虽长寿而愚痴、顽固、没有修养,这样的长寿,恐怕只会换来后生晚辈的唾骂!我们在〈无常品〉中也说过,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乎其长短久暂,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用心的活过、努力的贡献过!所以,请把握学习能力佳、反省能力强的青壮年,好好地来修习佛法,好好地来成就一番自利利人的事业!
4.信能得道法致灭度
从闻得智所到有明
5.信能度渊摄为船师
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6.士有信行为圣所誉
乐无为者一切缚解
7.信之与戒慧意能行
健夫度恚从是脱渊
得,音(德)tek4地激切
致,音(智)ti3地记切
到,音(倒)t
#60279;3地告切
渊,音(焉)ian1英坚切
摄,音【涩】siap4时劫切
俗音【涅】liap4柳劫切
俗音【粒】liap8柳蝶切
船,音(旋)soan5时权切
除,音(厨)tu5地渠切
岸,音(雁)gan7语限切
士,音(祀)su7时遽切
誉,音【有】u7英遽切
乐,音【藕】ngau7
缚,音(服)hok8喜独切
与,音(予)u2英矩切
恚,音(惠)hui7喜跪切
有了对佛法的净「信」,始「能」深入法奥,解行相资,而「得」证无上「道」果。因为依于净信,才能在佛「法」的修学中,制断一切恶、广修一切善、涤净一切尘劳,而终获「致」贪瞋痴等烦恼永「灭」无余的寂静涅槃,「度」脱众苦。但在达此境地之前,还须「从」善知识,听「闻」正法,更要依法如理思惟,如法而切实修行,方能「得」到真实「智」慧。有了智慧去抉择取舍,行所当行、止所当止,那末,「所到」之处必「有」光「明」常相伴随。
有了对佛法的净「信」,始「能」超越生死的瀑流,「度」过黑暗的深「渊」。因为依净信心而修定「摄」意,才堪作「为」己心的「船师」,善能驾御这纷动恼乱的心。依净信心而「精进」地止恶防非、造福兴善、自净其意,才能「除」灭众「苦」,不复生死。依净信心而闻、思、修习般若智「慧」,才能达「到」不生不死的涅槃「彼岸」。
「士」夫(男子之通称,以代一切人)「有」了对佛法的净「信」心,而依法修学,若更能应用于身、口、意三业的躬「行」实践,则必恒「为」贤「圣所」赞「誉」。因为一个好「乐」追求寂灭「无为」的真理「者」,必会勇于面对自我,挑战自己的烦恼性习,扩充自己的智慧慈悲,终而达致一「切」缠「缚」自「解」的寂灭涅槃。
有了对佛法的净「信」,并以「之与戒」行德行并修,「慧」学「意」(定)学齐习,定「能」发为精进的努力,以之端正自己的身语意三业「行」。勇「健」的大丈「夫」依此而行,终将「度」越那贪「恚」痴的烦恼流,「从是」解「脱」生死众苦的深「渊」!
释尊之所以宣讲以上四首偈颂,是由于以下的这段因缘:
佛世,在舍卫国的东南,有条大江,江水既深,江面又广,在离江岸不远之处,住有五百余户人家。这些人家自给自足,连价值观念都自成一格,咸未听闻过什么道德操守,与度世解脱之行。他们生性顽强,又以欺诈别人的钱财为务,贪求己利、为所欲为,只求自己称心快意,而丝毫不顾别人的死活。
大悲大智的释尊,不忍众生愚痴受苦,所以常常就念及有哪些众生合该得度,即便前去教化度脱他们。这五百余户人家因为宿世的善根成熟,得度的因缘已届,因此释尊便来到他们居住的江边,坐一棵树下,意欲化度他们。
村民们见了释尊的色身庄严,光相奇特,莫不惊叹折服而肃然起敬,于是纷纷来到座前,或跪拜或作揖为礼,向释尊问讯起居。释尊便令他们却坐一旁,以为他们宣说真理法义。但是这群以欺骗讹诈为能事的村民听了,却丝毫不能信受释尊所言。因为他们早习惯于詨诈不实、松懈散漫,可怜连真理的语言,一进了他们的耳根,都被染污而予否定。
幸好释尊有的是方便善巧,于是便化作一人,自大江的南岸涉水走来。说也奇怪,那么深的江水,他竟能足踏江上,一路走来,而江水也不过才淹没他的足踝而已。他就这么轻松自在地踏水过江,来到佛前,稽首作礼。这些村民们,这下可开了眼界,只见他们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不知彼等是何方神圣?
乃便开口问化人说:『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以来,就定居在这江边,不过可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可以踏江而行的。你到底是何许人,身怀何种道术,竟能足踏江上而不被淹没?请快些将这其中的秘密告诉我们吧!』
化人答言:『其实我只是江南的一介愚直之人,因为听闻佛世尊住止在此,我急于听到佛说的法音,遂至南岸边,希望能够渡江到这里来。不料那里并没有渡船可以过江,所以我才问了在岸边的人,看江水是浅是深?是他们告诉我水深及踝,不妨涉水而过,我信了他们的话,方才这么一路踏水过来的,并非有什么神奇的异术。』
释尊听了化人所说,便赞誉他:『说得好啊!说得好啊!怀着谛实的净信,尚且可度过生死的深渊,以达涅槃的彼岸,何况是那宽仅数里的江水呢?相形之下,也就一点都不足为奇了!』接着,释尊就为他们再说偈言:
「信能度渊,摄为船师,
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士有信行,为圣所誉,
乐无为者,一切缚解。
信能得道,法致灭度,
从闻得智,所到有明。
信之与戒,慧意能行,
健夫度恚,从是脱渊。」
村民们听了释尊所说法偈,又见到了笃信的真实例证,一时心开意解、信心坚固,因而皆受五戒,成为佛的在家弟子。并从此依佛教说,信受奉行,进而普世弘扬。(待续)
【注释】:
1.印顺导师,《学佛三要》页88。
2.同注1。
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四(大正10.72中)。
4.《大智度论》卷一引经(大正25.63中)。
5.《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上(大正44.48中)。
6.依《法集要颂经》〈正信品第十〉云:「信惭戒布施,上士誉此法,斯道明智说,得生于天界。」(大正4.782上)《出曜经》〈信品第十一〉云:「信惭戒意财,是法雅士誉,斯道明智说,如是升天世。」(大正4.672上)故本偈第二句采大正藏的「是法雅士誉」,而不取宋元明本的「是法雅意誉」。
7.《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大正9.58中)。
更新于:2020-07-13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