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96集 甚么是了义经及不了义经?

2020-07-01 佛学视频

第四章 不住真妄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不住一切相对的知见,如憎爱、顺逆、动静、空有、真妄等,慎勿再去追寻,因有分別对立的二见,才有种种的是非、对错、好坏、善恶的概念生起,来扰乱清净的本心。

分別是由一心而起,此心亦不可执守,心若不生起种种的妄念,哪来的过失呢?既无过失也无妄念,就不再生起妄想,也不再执著此心了!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若无止息妄见,便会生起「能见的我,所见的境。」於境上妄起空有、动静、憎爱、取捨,分別二见,住此妄见,即隨流转,故大师说:「二见不住,慎勿追寻。」

人我是二,能所亦是二,又如何不住二见呢?

有僧继宗,问云居智禪师:「见性成佛其义如何?」禪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亦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捨,体自超然,如是明白,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云见性成佛。」佛性本无分別,超越一切对待,故其性清净无染。

继宗再问:「性既清净不属有无,那为何有见?」禪师答:「见,无所见。」问:「既无所见,那为何又有见?」禪师答:「此见亦无。」问:「如是见时,是谁为见?」禪师答:「无有能见者。」继宗仍不明,故再问:「到底其理如何?」禪师答:「您知否?以妄念推度就是有,即有能见、所见,因此生迷。隨见生解,便墮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见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二见俱绝,名为见性。」

本无能见、所见二见,因妄念推度,故有能所;见性之人,见无所见,终日明见,未尝住见。若住其见,便有是非对立,一切纷爭,由此而起,心生妄见,则失真心,故言:「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继宗再问:「此佛性遍一切处否?」禪师答:「无处不遍。」问:「凡夫是否具备?」禪师答:「上言无处不遍,哪有凡夫不具备呢?」问:「为何诸佛菩萨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独縈此苦,何曾有遍一切处?」禪师答:「凡夫於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墮生死;诸佛菩萨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问:「如禪师所说,即有了悟、不了悟之人的差別?」禪师答:「了悟尚不可得,岂有能了悟的人呢?」佛的心中,没有一人是眾生,因为佛无分別;眾生的心中,確有许多佛,因为眾生有对待。

继宗再问:「那究竟之理是什么?」禪师答:「我简要的说,您应知清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觉与迷;凡之与圣,二俱是假。若隨假名而生见解,即墮生死;若知假名不实,即无有当名者。」一切分別对待的知见,尽是名相假名,故无须於假名中起执著。

禪师接著说:「此是究竟之处。假若有人说我能了悟,而他人不能了悟,即是大病。此见有净秽、凡圣亦是大病。作无凡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清净性可依亦大病,作不可依解亦是大病。然清净性中虽无动摇,却不妨智慧妙用,及行慈心悲愿。如是运作之处,即全清净之性,可谓见性成佛呀!」继宗闻后,礼谢而退。说有是病,说无亦是病,有无二边之见,是凡夫之通病也。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二由一有」,分別知见,是由心而有,此「一有」是指有心。故《易经繫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即是有心,心生分別便是两仪,於境上起无数的妄念,则演变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太极是心,三百八十四爻便是万法,即是心生万法。

「一亦莫守」,人人本有一心,但勿执著它,此「莫守」是指无心。故《易经繫辞传》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无极)即是无心,其本质无分別对待,无刻意造作,如如不动,因无所障碍,故可感应通达天下之事。如镜照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一天,僧人向赵州禪师请益:「请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呢?」赵州直截了当的说:「我於青州作一领青布衫,重七斤。」自性无形无相,何有所归,若有所处,便是执心,故老子言:「天下万物生於有,而有生於无。」既是无,哪来定处,所以赵州禪师用日常生活的琐事来回应,归於平常自然之中。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心不妄动,则妄念不生;妄念不生,则行无过咎。《易经繫辞传》:「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一切善恶好坏,皆为心动所造成的结果,故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故吉凶己造,而非天生注定。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人若无病,何须用药;人若无过,何须用刑。经上云:「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但法从心生,故根本之道,要知妄心不可得,故说「不生」不执生起的妄念;真心亦不可得,故言:「不心」不执本有的真心。

所以《金刚经》教我们,一者不执心,故云:「是诸眾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眾生、寿者。」二者不执有,故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三者不执空,故云:「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归纳起来,便是有为、无为二法,此二法皆不可执著,故云:「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从有为修到无为,从此岸到彼岸,这是二法;以佛性来说,实无「有」、「无」二法,彼此两岸。

我们常讚叹佛为:希有世尊!佛实为世间大觉大悟、大慈大悲的圣者,佛所说的法,大家应当信受奉行。可是最后交代弟子们:「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不但不可执我,连佛所说的法亦不可执,此时人法双亡,泯然见性。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学佛 义经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百业经》:一只乌龟,血肉施蚁获证菩提 《百业经》:一只乌龟,血肉施蚁获证菩提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学佛有感应 学佛有感应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使人着迷的十大菩提手串 使人着迷的十大菩提手串

如何是触目菩提? 如何是触目菩提?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海云继梦:七菩提分作生命定位 海云继梦:七菩提分作生命定位

非人哉:九尾狐“尾巴毛兔兔”甚是惊艳?菩提:戳的我漏气了! 非人哉:九尾狐“尾巴毛兔兔”甚是惊艳?菩提:戳的我漏气了!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这是个甚么? 这是个甚么?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弘一法师:为什么药师法门既维持世法又能速证菩提 弘一法师:为什么药师法门既维持世法又能速证菩提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学佛不可不知的正知见 学佛不可不知的正知见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杀生吃肉太多反被追杀,认识因果学佛改命 杀生吃肉太多反被追杀,认识因果学佛改命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一茶一天地 一书一菩提 一茶一天地 一书一菩提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你也是这样的吗?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你也是这样的吗?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许多学佛的人,还是搞迷邪染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许多学佛的人,还是搞迷邪染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学佛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学佛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净土法门法语:我执是学佛开悟、证果第一个障碍 净土法门法语:我执是学佛开悟、证果第一个障碍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学佛,代佛弘法,用什么方法?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学佛,代佛弘法,用什么方法?

禅茶相融:入世觅菩提 禅茶相融:入世觅菩提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最重要的修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最重要的修清净心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悟光法师解答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悟光法师解答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阎罗王与一对学佛夫妻的对话 阎罗王与一对学佛夫妻的对话

劝菩提 劝菩提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学佛的简明标准,看看你符合吗? 学佛的简明标准,看看你符合吗?

恒传法师:为什么已学佛三年多了业障还一直现前,令我身心皆受病痛的折磨而不得清净? 恒传法师:为什么已学佛三年多了业障还一直现前,令我身心皆受病痛的折磨而不得清净?

学佛的三个过程:认心、修心、用心! 学佛的三个过程:认心、修心、用心!

学佛人何不试着“向佛陀学习”? 学佛人何不试着“向佛陀学习”?

平凡的学佛感应 平凡的学佛感应

文珠法师: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文珠法师】(一) 文珠法师: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文珠法师】(一)

倓虚法师:学佛不是迷信 学佛为的是破解迷信 倓虚法师:学佛不是迷信 学佛为的是破解迷信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5、佛法与国法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5、佛法与国法

学佛就是学做人及四点真理 学佛就是学做人及四点真理

慈舟法师: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慈舟法师: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人若不孝,谈何学佛?孝顺从忏悔不孝开始 人若不孝,谈何学佛?孝顺从忏悔不孝开始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