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二)不即不离 2.性戒与智慧

2020-05-24 更多文章

(一)公案本文

曹山本寂道业有成,往辞筠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并经一番印证后,禅师乃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躬的要,今付于汝。」

(缘起于现象界,曹山本寂要出山时,往谒洞山禅师,禅师告以宝镜三昧之功夫,并亲自付于曹山。)

禅师又曰:「末法时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滞在向背见处偏枯。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终始。学者浊智流转,不出此三种,子宜知之。」

(在此末法时期,人的智慧多枯干了,若要辨验行者修证之真伪,只要用三种渗漏观其人即可。一是见惑渗漏,禅机不能使他离开其堕落境界,此种人大约浸在贪、瞋、痴三毒中而不自知。二是情见渗漏,虽已背离见惑之境界,但执持偏空理而不自知,使此心枯竭。三是语言渗漏,研究佛法名相多了,反失其宗趣,禅机昏昧其往后及开始之悟境。学者在愚浊、智慧间流转不出此三种,汝往后度众时应知道,依法化导。)

()玄祥释解

1.前言

古代唐朝末年,诸古僧大德已叹息修行人智慧不足,形成干慧之窘境。行者所有境界常会误认自己修证的对,以为是真实的佛法、解脱道。所以禅师说要从三方面来勘测学者,以导学佛者的正知正见,永保不偏失。

唐朝去今已是千年有余,此时更是末法中的末法。今日未法时期证悟者越来越少,耍嘴皮子的越来越多,依近代印刷科技,为文出书容易且数量惊人,或网络全球联机的文章,误导众生更容易,影响极大且深远。

有些人凭些许境界,却大谈佛法解脱道,或谈佛性、如来藏等,但却不深入经藏,一言半句便以为究竟;就是深入经藏,也许是智慧不足或魔力使然,不能得到经中要解,不能得世尊所言的真实义。此等人都依自己邪智邪慧,广为蛊惑大众,还叫徒众们等不要读经典,或说光读一部《心经》或《金刚经》已足够,偏偏又没把《心经》、《金刚经》读通,大家应知道《心经》、《金刚经》告诉我们,要以般若智不取一切相,不着一切境,如此还有何言说。若不因初机众生可不必说,有所言说也不要犯戒律而说,此等人若能读通《心经》、《金刚经》也就不会有犯毁谤、坏行之举。

所以此等人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末法时期行者要断嗔心证个须陀洹果已不可得,更何况能断贪得阿那含果?那阿罗汉果更别提了)好强好辩,贡高我慢,出言污辱僧众,贬抑居士大德,如此已失庄严万德,犯了优婆塞戒之一的毁谤四众罪(尤期是僧众罪),真是末法时期,佛教界的共业使然。某些无智大众不能从戒律来察觉某些人的修证,光从高不能测的佛教名相着眼,或一些怪力乱神事迹着迷,对此等人景仰有加,还因而深信其所言,盲目追随起哄,小者自误修道前程,大者毁戒谤法,还要受业报之苦,造成佛教界极大之困扰。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三种渗漏」,渗漏者修行者在道德上的不完美,心地上的执着,甚或可称为毁行败德之相。三种渗漏是曹洞宗祖师爷洞山良价禅师所立的,所以称之为洞山三渗漏。何谓三种渗漏,即是所谓的见渗漏、情渗漏、语渗漏等三。

见渗漏者意谓修行者犹有我见,我见特深,所以法见更不能避免,真是难以去除法执之境地,执着自己所证的为是,别人的都不是,不知色界、无色界及菩提道之旅程,之深之广非走过一趟者不足以了知。谁能全程走过一趟,也仅有释迦牟尼佛一人,所以我们佛子要多深入经藏,始能稍窥其堂奥,就不会自以为是了,好强好辩。犯有见渗漏等人不能彻见诸法实相,也不能观自性空、共相亦空的道理,有所见执取己见不舍,真是学解脱道的大敌。

情渗漏系指行者对于所见能离,但偏执于定要离一切境、一切法,如此执空而住,当会使佛性偏废,而形成智慧枯竭,如此行者当堕入小乘修为,只能得偏空之理,而不能得空有不二之见地。但行者当知,在修行过程中,若不能有一段长时间的磨练空性,锻炼韧性,则对于大障碍来到就没有解脱的耐力与智慧。所以学习空观智的过程是不能省却的步骤,时间要多长,系因人因智慧而异,不能以一而概论之。

三者语渗漏,可以说在未得佛法真谛前,失去其宗趣意旨,自以为是地认为经文是这样、是那样,「想当然耳」的念头左右着行者,若不深入经藏,真是迷失前程。此辈行者自认技高证广,执非为是。因认识不清,最后机智禅慧当变为晦暗不明,终于走入错误的修证方向中,甚或着魔而不自知。

3.语体文解

曹山本寂道业有成,往辞筠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并经一番印证后,禅师乃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躬的要,今付于汝。」

曹山本寂师修禅有成后,已达可以下山独当一面来弘法的时候了,所以亲自来到筠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处辞行。师徒经一番印证后,良价悟本禅师首肯,真是可以下山弘法。

离别前良价悟本禅师,特将自己以前在云岩昙晟禅师处,所印证学人的宝镜三昧的要点,将要付嘱于曹山本寂。所以良价悟本禅师对曹山本寂师说:我在先师云岩禅师处,经他亲印证我宝镜三昧之义,您事必躬亲其的要,我今将付嘱于您了。」

本寂禅师,曾居曹山,故以「曹山」为号,称曹山本寂禅师(840~901)。曹山者系位于江西宜黄县北约二十公里处,旧称吉水、荷玉山、梅山。本寂禅师于唐朝末年住锡此山。本寂师受法于洞山良价禅师,两者蔚成曹洞宗,因本寂师以仰慕六祖慧能之德,遂以六祖所居之曹溪而改山名为曹山。

本寂禅师泉州莆田人,今福建古田,俗姓黄。本寂禅师为禅宗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本寂师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即受具足戒。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禅风极盛,乃谒洞山良价禅师,往来请益,遂得密受宗门玄旨。后开堂于抚州吉水,改名曹山,以表思慕曹溪六祖之情。未久,学徒云集,大振洞门宗风,讲授洞山五位之旨诀,成为丛林之标准,并注解寒山诗以飨学人。唐天复元年(901)六月,本寂禅师焚香安坐而终,世寿六十二,敕谥为「元证禅师」。

《宝镜三昧歌》系筠州洞山悟本禅师(807~869)所语录,本篇系咏叙曹洞正偏回互之玄旨,偏正回互之说渊源于石头希迁所撰《参同契》。其后,《参同契》从石头禅师传药山禅师,药山禅师传云岩禅师,云岩禅师传洞山禅师,至洞山禅师时开始汇集「五位」说之大成。故本歌与《参同契》同为曹洞宗之宗典而备受重视。全篇由四言九十四句、三七六字所组成,详如下文。

五位者即曹洞君臣论:君─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体)。臣位者─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用)。君视臣─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依体起用)。臣向君─不堕诸恶趣,凝情望圣容(用还照体)。君臣道合─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体用不二)。

《宝镜三昧歌》:「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不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迭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值,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女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曹山本寂禅师阐述五位君臣旨诀说道:「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君为正位)。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臣为偏位)。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君视臣为正中偏位)。偏中正者,舍事入理(臣向君为偏正位)。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元大道,无着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元,当详审辨啊!」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曹山本寂要出山时,往谒洞山禅师,禅师告以宝镜三昧之功夫,并亲自付于曹山。

禅师又曰:「末法时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滞在向背见处偏枯。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终始。学者浊智流转,不出此三种,子宜知之。」

洞山禅师又道:「现今离佛灭后已近1,500年,故是属于末法时期,大多数修行人智慧力不足,有称做干慧者,若要辨别、验证此人之修行境界,是否真的得到佛法真谛,就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勘验,若不是属其中哪一种的渗漏,那就代表他真的已悟得佛法真髓。第一曰见渗漏,尚还有根本习气不断,禅机考验对话中却不能离一切见惑之位,堕在贪、嗔、痴等三毒之毒海中;此等中人根本不知什么叫修行,六根不知如何清净,对于六尘境执着尚勇。第二曰情渗漏,禅机对话中滞留在空境,虽能有空悟,但一向背离本体佛性,虽有所见之处,却偏向于空执,最后会使佛性灵觉枯竭。第三曰语渗漏,善于研究妙心,却失去宗旨,把握不住空体而堕于偏有之执,此等人禅机晦昧不清,自始至终落于嘴巴禅,没有真实证功夫,解脱道的获得当然谈不上。修禅学者混浊不清智慧流转之中,不出了此三种境界,若能在勘#中,没有此三种境况出现,表示真佛子,有修有证者,当可以跟他印可。此三种渗漏,您宜熟知之,以后当能善用来勘验一切参访者。」

按语说:在此末法时期,人的智慧多枯干了,若要辨验行者修证之真伪,只要用三种渗漏观其人即可。一是见惑渗漏,禅机不能使他离开其堕落境界,此种人大约浸在贪、瞋、痴三毒中而不自知。二是情见渗漏,虽已背离见惑之境界,但执持偏空理而不自知,使此心枯竭。三是语言渗漏,研究佛法名相多了,反失其宗趣,禅机昏昧其往后及开始之悟境。学者在愚浊、智慧间流转不出此三种,汝往后度众时应知道,依法化导。

(2004.08.03撰于法尔)

2024-02-04 21:56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不虚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不虚

净土法门法师:第一批走的是谁? 净土法门法师:第一批走的是谁?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静候的智慧 静候的智慧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饲养一只佛性龟感觉整个人都淡定下来了,可爱猪鼻龟养起来挺容易 饲养一只佛性龟感觉整个人都淡定下来了,可爱猪鼻龟养起来挺容易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空性和智慧是入门的基础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空性和智慧是入门的基础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宗舜法师: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宗舜法师: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教你认识沉香原料车珠开料的风险与成本! 教你认识沉香原料车珠开料的风险与成本!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当驾驭智慧之箭、挥智慧之刀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当驾驭智慧之箭、挥智慧之刀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大安法师:佛性是我们本自具有的 大安法师:佛性是我们本自具有的

开阖禅机 开阖禅机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菩提子 你能认识几种? 菩提子 你能认识几种?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益西彭措堪布:以众多公案故事说明邪YIN因果 益西彭措堪布:以众多公案故事说明邪YIN因果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保持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保持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起心动念远离颠倒 净土法门法师:起心动念远离颠倒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做不好,佛也念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做不好,佛也念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最重要,清净心最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最重要,清净心最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就是所谓的改造命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就是所谓的改造命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你的心动,这个亏吃大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你的心动,这个亏吃大了

净土法门法师: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净土法门法师: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净土法门法师:用清净心去报恩,不要有情执 净土法门法师:用清净心去报恩,不要有情执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俊美的相貌是靠什么修成的?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俊美的相貌是靠什么修成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