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六、普皆回向

2020-05-11 达照法师

有准备的菩萨

最能直接反映这一点的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个修行人,会很羡慕他,说“某某人,你看他做得真好,他做得很好!”你很羡慕他,但如果让你去这样做,你干吗?可能很多人就会说:“那不行!”因为他愿意布施,别人骂他,也可以不去跟人家吵架,他道德修养都很好。你很赞叹他,但让你和他一样去做,你会愿意吗?别人骂到你头上了,你能不能也很开心呢?所以,有没有这个愿,就起关键的作用。如果你内心没有做好这个准备,那一定成就不了。

很多人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都会问他:“你长大了喜欢当什么?”你要让他当什么,你就要使他能够承受得了这个角色所要面对的所有心态。你要成为一个修行人,或者是要成为一个修行有成就的人,那么你现在的心态当中,就要让自己做好准备,要当自己是个成就者,在这个基础上去确定怎么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你想成为菩萨,你就要有菩萨的心态。你要想一想,要琢磨一下,菩萨是什么心态。假如你没有菩萨的心态,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的心态,即便让你坐在菩萨的位置上,人家三柱香一烧,一拜下去,恐怕你这个泥菩萨自身就难保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没有做好准备,所以你承受不了这种福报。

因此,准备的心态,实际上就是一个愿力的问题。阿弥陀佛之所以能够接引无量无边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正是因为他发了四十八大愿。同样,药师佛之所以能够成就东方药师净土——琉璃光世界,你只要称念药师佛名号,感应功德就不可思议,就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如果你的心量连一个麻雀都容纳不下,连一个蟑螂也要打,你想成为菩萨几乎没有可能。据说,明朝的刘基刚出山,想辅佐明主去成就一番霸业,先后投奔了好几个地方。当时张士诚地方割据的势力最大,就想去投奔、辅佐于他。结果到那里一看,张士诚正坐在院子里看稻谷,因为怕麻雀过来把稻谷吃掉,所以拿根竹竿在那里驱赶麻雀。刘基看后就深有感慨地说:“这种人连几只麻雀都容纳不下,哪里能容得下整个国家和所有的老百姓呢?这个人肯定是没有出息的!”这就说明其人心量狭小,他的心态、他的愿力都没有做好准备。后来,张士诚果然没有成就大事。

量大福也大

我出家的时候,师父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叫“量大福也大,越贪越没有。”你心量越大,你的福报就越大。因为你能够容得下天下众生,天下众生就会需要你去包容他。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是需要别人包容的。有时候,有些居士犯错误了,有烦恼了,打电话给师父,师父就听,听就行了,有时候劝劝他。为什么能够容纳得下,允许他犯错误?因为他是凡夫。所以心量大,你的成就一定会高。那么药师佛之所以成就这么高?他的愿起了决定作用。这个愿不是随意发的,他发的愿跟释迦佛在鹿野苑初转*轮的四圣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十二愿当中有六个愿,都是因为药师如来看到了众生的苦才发起的。没有依苦而发的愿是虚愿,你如果没有看到苦,没有亲身体会到这种苦,你发的愿叫做虚愿,不是真愿。

你如果一天到晚,觉得自己日子过得挺好,亲人朋友很多,一天到晚也不知道有什么痛苦,然后你说我要当菩萨,我要去度众生。度什么呢,他们为什么需要你度呢?你想不出来怎么去度他,因为你没有感受到生命的痛苦,所以那个愿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有些人日子过得比较好,然后去学习佛法,让他观察人生是苦、三恶道苦,就观察不起来,他会说:“我人生没什么苦,想求什么都能求得到。”他对于自己内心的不能把握,对于人命的无常、三恶道的种种显现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生不起苦的觉受。

2024-02-04 21:56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九)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九)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大安法师: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极乐世界去吗 大安法师: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极乐世界去吗

大安法师:如果你有信心,往生净土是极容易的 大安法师:如果你有信心,往生净土是极容易的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慈法法师:安居第五十日(一):净土教法的分水岭 慈法法师:安居第五十日(一):净土教法的分水岭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智海法师答:净土法门是来生法门,内心很排斥 智海法师答:净土法门是来生法门,内心很排斥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大安法师:修净土人,最忌夹杂--觉明妙行菩萨 大安法师:修净土人,最忌夹杂--觉明妙行菩萨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明海法师:法门指的是什么_修多个法门会有冲突吗 明海法师:法门指的是什么_修多个法门会有冲突吗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达照法师:莲花的果实 达照法师:莲花的果实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觉悟要在身心功夫上点滴做起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觉悟要在身心功夫上点滴做起

达照法师:修禅定不停地提高定力 达照法师:修禅定不停地提高定力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缘起大悲咒 达照法师:缘起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选择三级修学 开启生命觉醒 选择三级修学 开启生命觉醒

达照法师:欲 达照法师:欲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讲 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讲 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达照法师: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达照法师: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文珠法师:药师法门 文珠法师:药师法门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缘起的原始要终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缘起的原始要终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能海上师:入般若法门 能海上师:入般若法门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念佛回向的感应 念佛回向的感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