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 菩提书院
没进入三级修学前,我对佛法的认知懵懵懂懂,虽然那时也已皈依,但对佛、法、僧三宝只有大概的了解,生活中并没有多大改变。但在进入三级修学这三个多月中,我慢慢变了。
以前,我是一个很自我的人,性格还很急躁,家庭及同事间的关系也搞得一塌糊涂。当我修学到八步骤三种禅修时,我开始懂得如何运用之前学到的法义对照自身,我发现自己的心态开始改变,比如,当我起嗔心后,应当如何面对?
在家里,当妈妈、妻子看到我做事做得不好时,就会一直说我。以前,我听到就会发脾气“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你们说一两遍就好了嘛!”她们也总是这么回应:“说一两遍有用吗?你老是犯同样的错误!”最后就导致争执。脾气上来时我甚至会敲桌子、摔门。事后,我又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悔恨地和家人道歉。虽然家人原谅了我,可却给彼此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我想到《人生五大问题》中导师的开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不同心念在活动,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区别只在于各自力量的强弱。如果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很可能就被“我执”掌控,被“我执”发展的负面力量占据主动。我不能再以自己的设定要求家人,其实家人都在关心我,督促我。但我却因为他们的唠叨而忽略了这个重要因素,总觉得为什么他们就不能看我好的地方,却只看我不好的地方?
现在,当家人指责我时,我会好好听他们说,等他们指责完后,我会低声说句:“对不起!”哪怕我没有错也不会和他们争执,等他们气消后再好好告诉他们事情的经过。慢慢地,我发现他们也变了,当责骂完我后,不管是谁的错,他们都会在事后和我说:“对不起,我刚刚说的太过分了。”
同样,在工作岗位上,以前,我认为有些同事和领导总针对我,我也经常和他们对着干,弄得大家都很讨厌我。现在,我会用佛法智慧看待这些问题。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我看一件事,认为应该是这样时,别人可能认为那是个错误。我不能将自己的设定强加到他人的想法中。
我慢慢接受公司同事和领导的做法和看法,努力跟他们搞好关系。当看到以前觉得不顺眼的同事时,我会去观察他的优点,慢慢地,我发现,咦?其实这个人还不错嘛!也就不再讨厌他,试着接受他,微笑待他,在心里真诚随喜赞叹他的优点。
以前,我是个很喜欢插嘴的人,而且说话也总容易激动,本来人家和我聊得开开心心,结果因为我的插嘴、激动,他们都不喜欢和我聊天了。通过念诵《健康生活五大信念》,我认识到问题所在,我要慢慢倾听他们说话,不懂的我就不回答。说话时,也从以前的速度很快、容易激动,慢慢变得有条有理了。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爱和我聊天了,原来说话也有佛法智慧在里面啊!
通过修学,我感觉自己重生了,家庭和睦了,同事间的关系也和谐了,母亲因为我的改变对三级修学生起极大的信心,也成为三级修学的新成员。
佛法智慧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认识。我要努力修学!告别过去灰暗的世界,认真面对五彩缤纷的、令人愉悦的、更究竟的新人生!
2024-02-04 21:56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大寂尼师: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雍和宫法轮殿里宝贝多,寺院自己最宝贝的宝贝却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刚晓法师: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心理学原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惟贤法师答: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那个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可以违背自己的道德良心,但属于自己的因果业力绝不会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认真修行,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不障碍你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好好的修,不要管别人,各人有各人的业因果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