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一盏茶 聊清烦恼热——无著禅师与金刚窟

2016-05-31 其他文章

金刚窟文殊菩萨像

文:净庐 译自《清凉山志》

“金色界里月,五台山上雪。

云端狮子儿,空中霹雳舌。

谁识饮牛翁,原是甘露灭。

宴坐金刚窟,似踞猛虎穴。

玻璃一盏茶,聊清烦恼热。

借问窟中多少人,前后三三非浪说。”

这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师文殊赞中的一首,这首赞偈说的是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对唐朝无著禅师显圣的故事。

明镇澄法师《清凉山志》有《无著入金刚窟传》的记载:

唐朝无著禅师,是浙江永嘉人,董姓。天资不凡,雄毅超群。十二岁时,依本州龙泉寺猗律师披剃,读诵大乘经典数万偈。天宝八年,因学修优异得到朝廷度牒;二十一岁,继承师父道业。

禅师既已精通戒律,就往南京牛头山忠禅师处参叩禅宗心要,孜孜禅修,不废一寸光阴。忠禅师对无著说:“你过在太聪明,就与禅法隔膜。若无此过,就能痛快契入。三世诸佛,在众生心外,无有一法可得。若除掉虚幻的瑕翳,虚空本来清净。”无著言下顿开法眼,彻悟心地。此后,不再湖海奔波,专慕栖息林泉。

大历二年夏,到五台山朝礼,住华严寺,在藏经楼前跏趺而坐,禅定三日。某日后夜,见白光自东北方向来,照无著顶,久久方隐去。无著觉身心清凉,得大法喜。凌晨寻思白光照来的方向,朝东北行去。

到了楼观谷口(今碧山寺西门),心思圣境,拜了数百拜,趺坐小睡休息。忽然听到喝牛的声音,看见一位老人,戴着破旧的头巾,穿着苎麻衣服,牵牛路过无著面前。无著拜老人并问道:“老丈从哪里来?”

“山里讨粮食去了。”老人回答说。

“老丈家住哪里?”无著又问。

“就在这山谷里面。”老人又答。

老人问道:“你要去哪里?”

“想去金刚窟,却找不到门路。”无著回答说。

“那先到我们家喝杯茶稍微歇息歇息吧。”老人邀请无著道。

无著跟着老人朝北走了五十步左右,到了门口。老人口里喊“均提!”有一童子应声开门把牛牵过去,老人请无著进去。庭院平正,净琉璃色。屋室卧具,都是世上没有的。落坐后,老人问无著道:“你从哪里来?”

回答说:“南方。”

“带了好念珠吗?”老人问。

“只有比较粗的念珠。”无著答。

“请拿给岀来看看。”老人说。

无著将念珠递给老人,老人却说:“把你自家的拿来。”

“这是我的念珠。”无著说。

“若是你自家的,怎么从南方来啊?”老人诘问道。这时,童子端两个玻璃盏,盛满酥蜜,一杯给无著,一杯给老人。老人举盏问无著说:“南方有这个么?”

“无。”无著回答。

“无这个,拿什么吃茶?”老人问道。无著不知如何作答。

老人又问:“南方的佛法,是怎么主持的?”

无著答道:“末法时代的比丘,很少有尊奉戒律的。”

老人又问:“常住多少人?”

无著答:“有三百的,也有五百的”。

无著问老人道:“这里佛法,怎么主持?”

老人说:“这里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无著又问老人:“常住多少?”

老人回答:“前三三与后三三。”无著默然不解。

老人又问:“你平常修行如何用功?”

无著答:“般若熏心,但不得其要领。”

老人说:“不得就是要领”。

又问无著:“你当初出家,为求得什么?”

无著答:“欲期证得佛果。”

老人说:“初心即得。”

又问无著:“你多少年纪?”

无著答:“三十一岁。”

老人说:“你三十八,福一定到来。今天在这里慢慢走走看看,不要把脚弄伤了。我困了,要睡觉,你请回吧。”

无著央求道:“天色将晚,请您留我一宿可以吗?”

老人拒绝说:“你有个伴,这是执着,所以不能住。”

无著说:“我没有伴,也没有贪恋执着啊。”

老人说:“你既无贪恋,何必要求住这里呢?既有贪恋期求,难道不是伴吗?”

老人又说:“你持三衣吗?”

无著答道:“受具足戒以来,常持衣钵。”

老人说:“作沙门没有什么难,无能舍衣,你好走吧。”

无著拜辞道:“我心头有疑惑,敢请问大德,浊世众生,善根浅薄,如何修行才能解脱?”

老人即说偈道:“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说完偈,令童子送无著出门。

无著问童子道:“刚才您家主人说‘前三三与后三三’,是多少数啊?”

童子答道:“金刚背后的。”无著茫然无措,就作揖辞别,又问童子“金刚窟在哪里?”

童子回手一指,说:“这个是般若寺”。

无著回头,童子跟方才的房屋都不见了。只见山色苍苍,长林郁郁。无著感到悲怆恋慕,久久彷徨不能自解。

忽然间,无著看到祥云四布,上有圆光,如同高悬的宝镜,诸多菩萨的身影,隐约映射在圆光中。还有藻瓶、锡杖、莲花、狮子等形状。无著感到悲喜齐集,约一个时辰后,空中的境象才渐渐消失。

无著异常感慨,遂说一偈:

“廓周沙界圣伽蓝,满目文殊接对谈。

言下不知开何印,回头只见旧山峦。”说完偈,寻路回到华严寺,叙述这一经历。无著禅师后来立化在金刚窟前。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白云禅师:不要眼高手低 白云禅师:不要眼高手低

白云禅师:惟俨禅师 白云禅师:惟俨禅师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远离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远离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昌臻法师: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昌臻法师: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无心(慧忠禅师) 无心(慧忠禅师)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德山禅师轶事 德山禅师轶事

宣化上人:若有这种种的视观察力,就什么麻烦 烦恼也没有了 宣化上人:若有这种种的视观察力,就什么麻烦 烦恼也没有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

宣化上人:三十四世 永嘉真觉禅师 宣化上人:三十四世 永嘉真觉禅师

宣化上人:三十七世 牛台鹤林玄素禅师 宣化上人:三十七世 牛台鹤林玄素禅师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三十二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三十二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三十一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三十一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三十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三十

大安法师:弟子烦恼不断能够往生吗 大安法师:弟子烦恼不断能够往生吗

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不是所有小金刚都叫盘龙纹 不是所有小金刚都叫盘龙纹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衡岳善伏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衡岳善伏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峰宗密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峰宗密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湛然圆澄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湛然圆澄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清远佛眼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清远佛眼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清凉文益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清凉文益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八篇 临济至杨岐的禅师 临济义玄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八篇 临济至杨岐的禅师 临济义玄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太虚唯心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太虚唯心

慧律法师:只要内在的“贪”不除掉,你就永远烦恼 慧律法师:只要内在的“贪”不除掉,你就永远烦恼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为什么用金刚来比喻般若妙慧? 为什么用金刚来比喻般若妙慧?

禅师的眼泪感动强盗 禅师的眼泪感动强盗

黄山正因禅师悟道因缘 黄山正因禅师悟道因缘

龙济宗鍪禅师悟道因缘 龙济宗鍪禅师悟道因缘

持诵金刚经消鬼胎 持诵金刚经消鬼胎

瑞岩师彦禅师悟道因缘 瑞岩师彦禅师悟道因缘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净土法门法语: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六个根本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六个根本烦恼

清凉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清凉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昭觉道元禅师悟道因缘 昭觉道元禅师悟道因缘

无门慧开禅师悟道因缘 无门慧开禅师悟道因缘

月泉同新禅师悟道因缘 月泉同新禅师悟道因缘

读金刚经感应事迹 读金刚经感应事迹

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恕中无愠禅师悟道因缘 恕中无愠禅师悟道因缘

隆波田禅师:第二阶段:对治自心修习阶段 (或看念头(心)修习阶段) WORKING WITH THE MIND 隆波田禅师:第二阶段:对治自心修习阶段 (或看念头(心)修习阶段) WORKING WITH THE MIND

隆波田禅师:第一个障碍 The First Obstacle 隆波田禅师:第一个障碍 The First Obstacle

隆波田禅师:了悟平常心:三禅 Normality : the third Jhana 隆波田禅师:了悟平常心:三禅 Normality : the third Jhana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圆通居讷禅师悟道因缘 圆通居讷禅师悟道因缘

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湛如法师:道信禅师的禅学思想 湛如法师:道信禅师的禅学思想

明旸法师:怀让禅师度马祖禅师,磨砖只为成镜子 明旸法师:怀让禅师度马祖禅师,磨砖只为成镜子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五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五日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卧轮之断了,不免又起,起了又断,乃是轮回。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卧轮之断了,不免又起,起了又断,乃是轮回。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话头参禅,假如明心见性后,话头还用不用?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话头参禅,假如明心见性后,话头还用不用?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金刚经全文解释:一相无相 第九品 金刚经全文解释:一相无相 第九品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彻悟禅师: 净土至极省要,至极径捷,至极广大,至极究竟 彻悟禅师: 净土至极省要,至极径捷,至极广大,至极究竟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七十六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七十六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