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0月18日电(记者桂娟)为配合基建,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新乡市一住宅小区地下的古代水井中发现一批制作及埋藏年代清楚的佛教造像,为研究北齐佛教造像类型、题材及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标本,并为研究北朝至晚唐时期佛教兴衰提供了重要资料。
负责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梁法伟介绍说,石质佛造像及砖佛出土时,多数已遭到破坏,在井内的位置较为凌乱。种种迹象表明,这批佛教造像的受损和埋藏可能与唐代晚期发生的灭佛事件有关,应该是被打碎之后填埋于一个当时正在使用的水井当中,随后水井也废弃不用。这一编号为H37的水井位于住宅小区1号楼建筑基坑中西部,现存深度7.3米,直径1.5米。考古人员从水井填土中出土石质佛造像及残块12件、瓷造像3件、佛教建筑构件的砖佛19件,其中1件酱釉佛塔瓷造像,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鲜有发现。此外,水井中还发现有泥塑佛像残迹,如彩绘贴金残块、瓷制的佛像眼珠、木骨等。另有建筑构件、铜钱、瓷片、石片、砖瓦碎片碎块等出土。石质佛造像多刻有题记,题刻内容有造像年代、造像者和造像缘由等,年代有“天保五年”“天保七年”“天保十年”“河清三年”等。梁法伟说,从造像特征及题刻内容来看,这批佛造像的制作时代多为北齐;从造像伴出有较多的唐代晚期瓷碗、注子等器物碎片来看,埋藏年代应为唐代晚期。此外,考古人员在发掘区域的一条探沟内发现有砖佛、石造像残块。在另一条探沟内发现的石片堆积中,出土石片与部分石质佛造像石质相同,石片堆积或许与佛像制作有关。此次发掘区域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一小区建设前期施工过程中发现大量战国中晚期至唐代文化遗存。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各时期窖穴、水井和灰坑等152个、沟3条、灶8个、石灰窑1座、疑似厕所1处、墓葬2座、河沟1条、石片堆积1处,出土陶、瓷、铜、石等质地文物200余件。
更新于:2014-10-18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