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3 汉传法师
问:请问如何不受五欲六尘的障碍,而能专心修学佛法?
净空法师答:我们学佛不能成就,就是被五欲六尘障碍了。五欲六尘为什么会障碍你?无非是贪着。经读多了、听多了,对于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也会讲,为什么还会被它障碍?这就是‘看得破,忍不过’。为什么忍不过?习气太重,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太重,没有在此下功夫。
现代社会五欲六尘的诱惑比古时候不知道要强多少倍,风气之坏是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找不到的,所以许多圣贤的经典都提示我们有世界末日。我们冷静观察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不是末日的征兆?越想越像!我们很不幸生在这个时代。
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慈大悲应化在这个世间救护一切众生,他用什么方法?《了凡四训》和《阿弥陀经》。《了凡四训》教导你‘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然后《阿弥陀经》再教你老实念佛,如此就能度过这个大劫难。如果没有高度的警觉,我们必定会受外面境界的障碍。
佛教给我们修学的原则,归纳起来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决定要避免障难,才能在这一生当中走出六道轮回。有这个缘分,就帮助别人,利他就是自利,自他不二。没有这个缘分,我们想帮助人,别人不接受,还要找许多麻烦,我们就赶紧退出,保全自己的清净心而不受污染。我们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这是第一要事。为什么敌不过五欲六尘?总是自私自利在作祟,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没有放下是非人我,我们的心不清净、心不平,这个障碍了道业。
树木花草本身不是鬼神,是植物。植物何以有灵性?是鬼神附体。佛告诉我们,树的高度有一个人高,就有鬼神依附在其中,把它当作房屋住在里面。年代久了,就像中国笔记小说的《聊斋志异》、《子不语》讲的,树已成精了。我们知道,鬼的寿命很长,鬼道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如果也以人间一年三百六十天的算法,鬼道的寿命是一千岁,一千岁不只是我们一千年,而是要乘好几倍。所以,佛一再劝勉我们不可有贪嗔痴,不可造恶业。
现在外国人都晓得,树木花草喜欢音乐,大概喜欢树木花草的这些人,死了以后就依附在树木,这是《易经》说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人到哪一道投胎是何种力量主宰的?爱好,就是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什么嗜好,你将来就会走向这个道路。所以,佛教给我们要放下,心里面所有一切的贪恋要舍得干干净净,对娑婆世界才真正没有留恋,往生佛国就无障碍。这些东西有障碍,千万不要看轻了,这关系太大了。
树木花草有灵性,喜欢音乐,我们如何帮助它们学佛?我们放佛曲给它们听,也可以播放讲经的录音带,鬼神众都能听到。如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有鬼神众要求听经一样,我们二十四小时用电视播放录相带来供养鬼神,同样可以供养树木花草这些众生,确实是冥阳两利。连鬼神、树木花草都想学佛,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就是要我们发愤努力,这个启示很重要。
学佛,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与大众一起共修一定要遵守‘六和敬’。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人与生活环境的树木花草要和睦相处,人与天地鬼神要和睦相处,要彼此尊重,彼此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天道,这是性德。违背性德,违背天道,果报就在三途。人生非常短暂,几十年一刹那就过去了,古人讲的‘聪明人有前后眼’,不只看眼前,他能看到过去、未来,才算是真正聪明人。我们若常想到死了以后往何处去,对于眼前五欲六尘的诱惑自然就淡几分,不会把它看得太重。我们与大众往来的应酬是逢场作戏,这是随缘,这是不坏世间法。放不放在心上?决定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的念佛人。
与大众相处和光同尘,随缘当中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个人就是菩萨。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帮助他从迷惑颠倒省悟过来。省悟过来的人不为自己,念念是为众生,念念是为正法久住,这是真正回头的人。你还有私心,还要为自己着想打算,纵然是为别人,你没有真正的觉悟,还有苦难要受。真正觉悟才真正脱离苦难,苦难是从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来的,这个恶业就是损人利己。实在讲,损人决定不利己,但是他认为是对他有利益,殊不知是大错特错!真正佛弟子要有佛的弘愿,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以善巧方便利用一切机会帮助人觉悟。
现在这个世间科技发达,我们利用这个方法,全心全力将正法传播,不可据为己有,据为己有就是吝法,障碍佛法的流通。佛法是要帮助人觉悟,你障碍了,你得愚痴果报,这种业因果报一定要清楚。我们念念要为众生,不要为自己,处事待人接物要圆融、谦虚恭敬,对自己决定有利益。若自以为是,态度傲慢,言语刚强,没有不失败的;只有处处忍让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在团体里面,最重要的是接纳别人的意见,对你一定有好处。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时间久了,我们看到许多例子,都是众叛亲离,没有人愿意再帮助你,古人讲的‘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你的事业做得愈大,你的助手愈来愈多,你如何能得大众的拥护?总不外乎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要是用这个心,决定得大众拥护,这是本性本具的德能。不能错用心,错用心就会失败、堕落,所以用心要正、要善。希望大家在这些方面要仔细观察,知道这个世间哪些对我们有害,哪些对我们有利,有害的要远离,有利的要亲近。
学佛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白云禅师:如何觉悟自我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邪淫让我失去好多,佛法让我闻到奇香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造了谤法业如何灭除,如何避免谤法业—佛经学习(转帖)
如何以正确姿态迎接沉香黄金期的到来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新手如何分辨松石的好坏?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道品诵
大安法师:有关临终往生的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日(一):第一受用者如何作为?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惟传法师:「根、尘」对触的当下…如何清楚了知、不碍着?
风水的实质及如何养风水(同时反过来让风水也养人)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一位美女如何转凡成圣
宗舜法师:如何做才能使内心变得强大?
宗舜法师:如何在水陆法会中获得功德?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宗舜法师:该如何了断心中的嗔痴二念呢?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大安法师: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沉香手串如何盘玩?--手把手教你盘珠大法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智海法师答:每个月我们女的都有不方便的那几天,我想请问一下那几天可以去寺庙吗?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极品小叶紫檀手串要如何选择保养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明海法师:“如实知自心”是佛法与禅修的目标
清明如何用沉香养生?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学佛九种迷惑路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当职场“小人”给你挖坑,如何“温柔反击”?
手机、网络的染污,已经给许多人造成了极大的修法障碍。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无上甚深的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选择三级修学 开启生命觉醒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沉香、海黄、小叶紫檀,最贵木质手串如何定价?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沉香如何品,有格还经济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父亲因杀猪短命报,儿子病后遇佛法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如何判断印度紫檀木的价格是否合理?
学佛有感应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净界法师
其他文章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
慧律法师
新闻资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