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印光法师文钞》·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阅读这个时代,知识可以从网上轻易获取,博学不再是人们的向往,但由于缺少了文化,即使你掌握再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也不一定有能力与烦恼相处。其实,人一辈子的时间非常有限,每天在浏览铺天盖地的信息时,我们应该想
阅读「文殊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
阅读「弥陀宝界不思议,唯叹娑婆去者稀;阿鼻地狱人多往,一堕何年更出时。旷劫已来流浪久,随缘六道受轮回;不遇往生善知识,谁能相劝得回归。」《五会念佛赞》【唐】·法照大师
阅读轮回中的众生,没有认识自心的本来面目,无我执著为我,无常执著为常有,颠颠倒倒犯了很多错。所以,我们都可以叫愚人。每逢愚人节,应当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再愚下去了!
阅读修杂行回向也可以往生,但是往生的概率会打折扣。专门修,就不会有其他的杂缘来失去正念,与佛的本愿相应,不违净土的教法,随顺佛语。所以讲专修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即万生。
阅读「念佛预先当发大愿,愿生极乐。然后至诚恳切,称于阿弥陀佛。必使声缘于心,心缘于声,声心相依,久久不失,则入忆念三昧。」《思归集》·印光法师鉴定
阅读「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醒世诗》·【明】罗念庵
阅读深信因果就是深信世间和出世间的两种因果。在世间行善就能够得安乐,造恶就会导致痛苦,这种因果的法则真实不虚;在出世间法,是修戒定慧,才能息灭贪瞋痴,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出离生死。对这些不加一点怀疑,不加诽
阅读从圆教来看,阿弥陀佛的名号叫万德洪名,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以念阿弥陀佛一佛的名号就等于念所有佛的名号。
阅读「西方进道胜娑婆,缘无五欲及邪魔;成佛不劳诸善业, 华台端坐念弥陀。五浊修行多退转,不如念佛往西方;到彼自然成正觉,还来苦海作津梁。」《五会念佛赞》【唐】·法照大师
阅读常常有人说,我怎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好像不念佛还没什么妄念。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你不念佛照样有妄念。你通过念佛,知道自己有妄念,这是一个进步。那有人不理解这个,他以为我不念佛还很清净,一念佛就这么多妄念
阅读「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佛遗教经》
阅读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