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菲里
佛心道骨人
萧伯纳
佛语甘露
幸福的同情
黄怡资深记者作家
常有人说:“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话虽如此,但你从不试着去做的话,那永远都做不到。就像你从家里步行去拉萨,虽然目标遥不可及,但路就在你脚下,只要一步一步走,就会一点一点接近。不要总抱着投机的心理
问:我痛苦的时祈祷佛,为什么不起作用?答:这就像去医院看病,有些病能完全治好,有些病则效果不大。既然有些病治不了,我们还要不要看病呢?还是要看。祈祷佛也是这个道理。
许多成功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没想到会有今天,一开始只是踏踏实实把分内事做好,让大家满意。久而久之,事业竟然慢慢变大,“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然而可惜的是,如今许多人不懂这一点,他们总
今天身体康健,明朝也许会身染重病;今天花容月貌,明朝也许会仙姿不再;今天荣华富贵,明朝也许会穷困潦倒;今天誉满天下,明朝也许会遭人唾骂……不要总以为这些只发生在别人身上,它随时可能在你身上呈现。这就是
“幸福”是人人都渴望的,但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思考它的人并不多。其实,幸福的根本是心,只要心满足了,哪怕是粗茶淡饭,也会怡然自得;若是心不满足,即便是金玉满堂,也依然悲戚愁苦。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们的人生中,能用得上的时间特别少!年幼时代少不更事,年老时代身心衰退,这期间都做不了什么;而青壮年时代就算有体力、有能力,时间也多被忙碌、散乱、睡眠占据了,剩下来留给自己的,可谓寥寥无几。所以,我们
老子、孔子,年轻时都当过图书馆的管理员。因寄身于浩瀚的书海中,整日与书香为伴,久而久之,造就了自己的广闻博学。谁都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圣贤,所以,我们应当多看书,看好书,把学到的知识为我所用!
一提到“痛苦”,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的受苦众生心生悲悯;能让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故痛苦也并非一无
佛经中说,我们的心一旦被嗔心之箭射中了,当下就会处于“无心”的状态,所作所为极不明智,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直到事后冷静下来,才开始后悔不已。嗔心之箭令人防不胜防,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警惕!
从前,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跌进了池塘。他用四肢死命地划动、大声呼救,但越是挣扎,身体下沉得越快。到了最后,他想死就死吧,索性把心一横,全身放松,结果竟浮了起来。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事情越是紧张
一个人修学佛法,需要理性、感性两种智慧。若没有理性的智慧,就会人云亦云,不能明辨真假,遭受挫折容易放弃;若没有感性的智慧,对于不可思议的超胜境界,就不会心向往之,进而去争取。
用石头打狗,狗不追人而反咬石头;用石头打狮子,狮子不追石头而直接攻击人。同样,在遇到痛苦、打击时,愚者只知一味怨恨外境,从来不往内观察,看自己有何不足;智者却明白痛苦并非来自怨敌,而是源于自己的烦恼,
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实际上就已经很幸福了。但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小;知足越大,幸福感越多。
一提到佛教,不少人就认为要青灯古佛、绝情绝爱。但实际上,佛陀并没有要求每个人一学佛就出家,他只是告诉了我们情爱的真相,通过一些理性的分析,让你放弃非理性的执著!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食过三寸成何物,谗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前
现在这个时代,许多人都标榜要“做自己”,听起来似乎很有个性,走自己的路,就让别人说去吧。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选的路越走越危险,甚至只有死路一条,可你仍不顾别人的眼光而义无反顾,这只能是一种愚笨,没什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你认为呢?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如果以“爱”的名义,把他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给他自由的空间,只会让他的心离你越来越远。不仅是恋人之间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如此。任何一种爱,若建立在控制别人的基础上,自己一味地付
没人能一手把你拽到天堂,也没人能一脚把你踹到地狱,命运是苦是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所以,不要自己欺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