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ImmanuelKant)
佛法看世间
吾儿
微博精选
囚徒之歌
恒东法师
一个人刚降生到这个世上,并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后天的环境里,不断提醒他有钱、有人爱、长得好就是幸福,他也就接受了这一套逻辑,然后变成自己的人生。然而,那些东西非常难得,就算得到了,也不会长存,迟早会给自
人生是一场戏,而死亡不是生命的断灭,只是这场戏演完之后,进入下一场戏的换场过程。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入戏很深的演员,只不过没有认识而已。
同一个事情,两人常因观点不同而发生争执。其实,有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我在西雅图为微软、谷歌、波音等公司的精英讲座时,提到了亚当斯密的一句话:虽然我们是自私的,但还是希望看到别人快乐。这并不是具有同情、慈悲的高尚人才有,只不过他们的这种特质更明显、敏感、有深度而已。对此
很多人不太会安排时间,在打扮、吃饭、聊天上用掉了太多。其实,若能稍微调配一下,把时间移出来一部分,就能做有意义的事、说有意义的话,比如看书、修行、探讨真理。
现在,很多人只是表面上皈依了佛教,却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佛法,这不算真正入了佛门。就像一个学生只是办了入学登记,但根本没有上过课,哪怕他在学校呆了十几年,也算不上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贪心、嗔恨、愚痴、傲慢、怀疑这五毒烦恼,没有认识它时,它就像大石头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头上。一旦认清了烦恼的本性是智慧,一切烦恼自然解脱,所有的石头都会卸掉。
藏地有一种丫丫柴,烧的时候声音很响,火焰也大,但烧一会儿就没了,连灰烬都不剩下。有些人做事也是如此,一开始特别有激情,各种承诺、各种计划,但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其实我们不管做什么,长期坚持才能有结果,恒
当你富裕的时候,不要得意骄傲,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当你贫穷的时候,不要伤心沮丧,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
现在有些人说话很直,不管什么话都敢说,结果得到很多人的赞叹,认为这不装,有个性。其实,说话应该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素质。藏族有句俗话:“说一句话,要看在场所有人的脸。”真正有智慧的人,说话
不管对谁,名人也好,普通人也好,我们都不要太苛刻。看到别人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个问题,而不是拼命去辱骂他、诽谤他、攻击他。古人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而“责”之。
别人有求于自己时,不要一冲动就轻易许诺。古人说:“轻诺必寡信。”若未经观察就随便答应,必定很少守信用,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所以,有智慧的人承诺一件事情时,事先务必要考
多听反面意见,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只听正面赞美,会让自以为是一发不可收拾。
许多人都想获得佛教的殊胜之道,迅速开悟,却不愿帮助哪怕一个众生。莲师说,殊胜之道就是服务于他人,任何厌倦“无我地服务于他人”的心增长时,证悟的路途就加长了。
很多人都抱怨压力太大。其实,若把压力当成一种包袱,不断地催眠自己,就会分泌对身体有害的荷尔蒙;相反,若能将压力视为动力,欢喜地接受它,所分泌的荷尔蒙会令身心健康。因此,压力是好是坏,关键看你如何认识。
许多人常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不如开心一点。同样,抱怨要活着,不抱怨也要活着,那还不如不怨地活着。抱怨多了,人老得快。
现在很多人的慈悲心,只是对亲人、朋友或是自己同情的人,提供一些短暂帮助。我们若能长期、深层地以窍诀而修慈悲心,最终会对所有众生,哪怕是最大的怨敌,也能提供长时间利益。到了那时,帮助众生的力度将完全不同
当看到可爱的外境时,人往往会生起贪心,觉得“好美啊”、“好萌啊”……此时要提醒自己,这是分别心在作怪。若能当下反观内心,心中会有更美的风光。
很多人都曾拥有幸福,最后却变成痛苦,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幸福是短暂、有限的美丽。若知道这一点,你幸福了一阵子,一旦它消失也很正常。否则,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肥皂泡上,结果可想而知。
做一件事情,只有最初五分钟热情的,叫失败者;最后五分钟仍有热情的,叫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