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ImmanuelKant)
佛法看世间
吾儿
微博精选
囚徒之歌
恒东法师
看似非常完美的人,一旦进入他的世界,也会发现他存在各种问题。此时我们只能接受,因为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你的命运,是吸引来的,不是追求来的。花开蝴蝶自然来,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说再多好话,永远不如做一件好事。给别人一个真诚的笑脸,也比整天空谈来得实际。
当我们的心乌云密布时,当下反观自己的内心,此时会发现,原来它是晴空万里。
现在许多人喜欢佩戴佛珠。佛珠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弗诛,也就是不杀众生。所以,佛珠是一种爱的象征,智慧的象征。若看到手上的佛珠时,常提醒自己爱惜物命,长养慈悲之心,这就是佛珠带给我们的最大加持。
许多人情绪上来时,经常管不住自己的心,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又开始后悔莫及。其实,若能经常禅修观心,对心的把控力会不断增强。观心就是管心。
作为明智的决策者,在承办一些重大事情时,与相关人员共同商量非常重要。若能如此,即使这件事办不成,你也不用承受各种怨言。否则,单凭自己的想法就贸然决定,失败了的话,苦果只能由自己独享。
这辈子,无论我们得到什么,迟早都会失去。据说凯撒大帝在每次凯旋归来时,会受到全城人的欢呼迎接,此时,他总会让一个奴隶在身边不断地提醒:“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不论你伤害谁,从长远来看,都会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凡是你对别人做的,就是对自己做的;你让他人经历什么,有一天也将自己经历。这是历来智者们的教诲。
很多人喜欢练瑜伽,在大汗淋漓中获得一身轻松。其实瑜伽分为身、语、意三种,除了身瑜伽的各种身姿,还有语瑜伽持诵佛号心咒,意瑜伽谛观心的本性。若能通过这整套瑜伽来净化生命,不但会让身心愉悦,承办事情的效率
学了佛,是不是就不会老、不会死?不是。相反,佛教会清楚地告诉你:你会生病,也会老、会死。然而,这不是为了打击你,而是在善意提醒你:生命本来就是无常。明白了这一点,再面对无常,不管是什么意想不到的伤害,
成功,中文定义是获得预期结果,而英文原意是从低处到高处努力的过程。现在很多人只把成功当做结果,为了幻想中的那个目标,整天忙忙忙,最后变成了忙= 心+亡。其实,哪怕你没得到最渴望的东西,只要有一心付出的过
情绪对我们健康非常不利。比如,科学家发现,一个刚发过脾气的人,他呼气所凝结成的水珠,注射在老鼠身上,老鼠会死掉。这说明什么?嗔心是有毒的。在2500多年前,佛陀很超前地把贪、嗔、痴称为三毒。因此,我们不要
无论到地球的哪一个角落,看外在的世界,都不觉得十分精彩、令人迷恋。我还是喜欢参观内心的世界,它才是最美好、最稳固的。
一个人吃的专挑自己喜欢的,住的专挑自己喜欢的,交往的人专挑自己喜欢的……那一旦遇到不喜欢的,就会感觉无法接受。其实,外境不可能永远给你提供快乐,只有学会适应不喜欢的,才能让快乐永远下去。
贪执今世,不是修行人;贪执三界,不是出离心;贪执自我,不是菩提心;出现执著,不是正知见。
佛教的少欲知足,与经济学的某些原理是相反的。经济学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这是不现实的。有限的地球资源能填满我们的欲望吗?不要说全人类,就连一个人,也不可能。
这几天翻以前上学时的笔记本,不经意发现了这个。那是出家的前一年,我上街买了一盒彩笔,兴奋地回到宿舍画了这只孔雀,结果没有去上晚自习。献给有缘的你~
为什么很多人学佛会被骗?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现代人对佛陀的真实教义很不重视。他们对佛法的认识,只以自己的分别念作取舍,几乎从来不以佛菩萨的言教为依据,致使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有机可乘,到处招摇撞骗。——法王
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好,也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差,或许有报道说哪个行业的平均收入比较高,但他们并没说,那个行业的平均压力也比较大。看上去很风光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只是外人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