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手
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济群法师
妙融法师
净空法师法语录
梦参老和尚
拥抱对五尘的欲望,就是拥抱痛苦,放下对五尘的欲望,就是放下痛苦。这是欲望与痛苦的不变规律。
没有对治的时候,这个“我”会比较强悍,它好像一匹刚长大的马驹,习惯了自由,还没怎么被驯服过。这时硬着和它对着干,会受到它的强烈抵抗。因此要有方法、有技巧,要牵着它的鼻子走,不要让它牵了鼻子。让它以舒舒
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我”就已经明显地浮现出来了,这时正好可以直接来观察它。看它的来源,看它的变化,看它的构成,看它的多体,等等。结果你会感到有很多个“我”,弄得自己都无所适从了,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
避苦求乐,是众生共同的追求。但是众生却首先把什么是苦、什么是乐,给搞错了。结果就南辕北辙,越追求,乐反而越远,苦反而越深。
“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在它的地盘里,是明摆着的老大。但这个世界都是依缘而起的,也就是事事都是有条件的,哪能都由“我”说了算呢!况且这么多众生的地盘,必然会交叉,产生地盘纷争。于是总是见“我”去挑事
在家居士,本来是靠业余时间来学佛修行的,但即使是这业余时间,现在也遭遇了空前的危机。互联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正在对居士们的闻思修行形成包围和侵蚀,导致大好时光白白地浪费。因此居士们必须引起重视,减少上
平时我们怕没了“我”,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其实不用担心,没有“我”,地球照样转,而且你的日子可以过得更好。生活中本来就不存在“我”,“我”的出现,都是自作多情,是多余的。
刚对“我”进行观察的时候,会感觉这个“我”非常坚固,如影随形般一直控制着身心。其实“我”确实是不存在的,是众生执著出来的。众生的执著,造成了 “我”统治着五蕴身的假相。因此要对治,要纠正的,就是这种指
修习暇满人身的关键,就在于开阔视野。如果大家放眼整个轮回的过程,发现众生基本都处在苦难深重的三恶趣中,对轮回的恐惧就自然生起了。再看到其中有些众生偶尔得生为人,并且经过学佛修行,渐渐地从轮回中解脱了,
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毁灭性的结局来得非常快,因为五欲的诱惑力极强、感染极深、发生得极频繁,这样受用一次,短时间内生起的贪心念头、心里波动的强度远远超过以往。修行人陷溺在里面,经过三番五次就会往下堕落。到
网络可以成为学佛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学佛的魔障。什么是魔?《大毗婆沙论》中说:“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人们在网络上消遣,正是常行放逸、有害自身,这时的网络,就是断除慧命的魔障。所
在家居士修无我,要首先从家庭开始落实。家庭成员间要保持具有理性、善意、尊重、宽容,这样才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能达到这些要求,我执就受到很大的克制了。
大家必须明确,对于修解脱道,哪些是同于凡夫增长过失的邪业,必须远离;哪些是同于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必须远离;哪些是守持身口意净戒的障碍,必须远离。这样一一了解之后,就应当随顺世尊的教导,努力对治身口意
目前我们遇到的很多声色境界都像毒品一样,一旦吸上去了,享受只是一点点,最后瘾加重到无法自控时,就会完全失坏修行,因为已经没办法修行了,连最简单的修行都做不到,最后连静下心来坐一坐都成了难事!所以这不是
所以真正毁灭自己的敌人,就是自己内心的贪欲。不能控制的话,一定会带给自己今生、来世无穷无尽的苦难。这样认识之后,就要极力地控制贪欲。所以智者对待五欲的态度是控制而不是放任,就像防贼一样看住它。自觉地管
很多人上网放逸,一下网,心已经乱了,拿起书已经看不进去了,思维就更不用谈了,念诵也成了有口无心地念念。习气发展得这么深,如果还不努力戒除,进一步发展下去,恐怕这一生就完了,所积的业没有多少是善趣的因。
问问自己:在网上随便散乱,放纵烦恼,这些念头里有百分之几是善趣的因?里面有多少善心、善行?所以,五欲的过患超过抢劫的强盗!强盗只是害人一世,只是害人的色身,五欲是害人累劫、害人的慧命,这种过患是极大的
佛教修行人应当向内降伏自心。心没有降伏,时时都有危险,一定会造出无量的烦恼、业和生死;心如果降伏了,就有真正的安乐,就真正太平无事了。离苦得乐的道唯一在这里!离开自己的心,修什么呢?
只求眼前的享乐人的心里,所谓的安乐唯一是亲自受用五欲的乐受,再没有别的了。这已经一错到底了!这是内外宗派中最下劣的动机、行为,造的几乎全是非福业。这时集起的业只会牵引人堕恶趣,因为当时的心态没有善心的
所谓欲令智昏,他就是那么短视,只想抓到眼前色声香味等的声色享受,认为得到这些享受才是人生的目的,此外都是不现实的,只有这个最现实!这样丝毫不会为别人着想,因为太自私了;也根本不会为未来着想,因为只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