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梓
修罗
净空法师法语录
披菲里
生的扶持
净土杂志
【药王菩萨功德】若有众生闻此二菩萨名者,永度苦海不堕生死,恒得值遇诸佛菩萨,何况具足如说修行。我们在修药王菩萨法门,除了念诵名号,读诵经典,最殊胜的就是观想药王、药上菩萨的形象,而得到无量功德。更要拜
懂得禅的智慧的人,懂得禅的生活艺术的人就知道:不执著过去,不期盼未来,保持内在的觉醒,不惧万法的显现,一切境界无论怎么显现,其实就是我们心的流露而已。
善因引致善果,恶因只会导致痛苦。善或恶业的种子种下了,无法改变,而且其业力会增长、变大。如果我未作因,便不会遇上相应果报。一旦种下了因,业因种子便不会消失。所以,必须积集不杀生等十善行,而努力断除杀生
世间有形的香味,不能让我们从烦恼中解脱。佛法以戒为根本,戒又称为别解脱--每持一条戒,就能得一解脱,烦恼就能一分一分地断除。持戒能增长善法,远离堕落因缘,当我们能严持净戒,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所散发出的
智者的心是无为自在的,愚人在有为法里面念念执着,被自己的观念束缚了,所以烦恼痛苦,并没有人使我们烦恼痛苦,也没有事情能让我们烦恼痛苦,是我们的观念让我们烦恼痛苦。 ---《信心铭学记》
我们真正领略了禅的智慧以后,就能够深刻地体悟到,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不是坏人、不是小人,而是无明的人,因为无明的人总是活在头脑制造出来的假想的世界里面,而且他还很顽固地执著,认为那个就是真实的世界。—
生态环保能否见效,关键是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前我们将人和大自然是看做对立的关系,人为了自己的幸福,拼命地去向大自然索取,是一种索取和被索取的关系。
我们如果习惯于头脑的干涉,我们就会活在大脑的成见和偏见里面,就很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因为大脑思维总是运用记忆和解读,禅的思维是运用觉照和欣赏。
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能够有智慧,就能够不被外境所迷惑,就能够出污泥而不染,就能够在一切外境万物上都见自本性。
【孔雀明王咒】南无孔雀明王「心咒:唵 摩由囉 讫蘭帝 娑婆诃」看到别人中毒,一定要念这个咒。孔雀明王咒也是佩戴解脱咒,各位要贴在手机、电脑,有辐射线、有毒的地方,可以消毒。又如腰痛,医都医不好,观想孔雀
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有一个偈子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把心事放下来,随时都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获得自在安乐,得到大自然的滋养。——大愿法师
当你了悟贪嗔等烦恼的本来面目时,烦恼即是菩提;而假如你没有认识它,那么烦恼就是烦恼,与菩提的距离遥不可及。
【大愿法师】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正是因为心态的作用,人生的道路才千差万别。无论世间还是出世间能否取得成就取决于我们的心调动宇宙的能量。心量有多大,能量有多大。我们要提升认知,扩大心量,完成生命境界的
人生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转身,变了心境,便变了整个世界,站在人声鼎沸处,你望见的是便只有喧嚣, 站在宁静处,你享有的便是清平雅乐,追逐于名闻利养中,你看到的便是欲望人心下的心疲神劳,立于天地自然之间,你望
【大愿法师开示】大暑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是最适合于冬病夏治,所以大暑很热的时候我们可以冬病夏治把体内的寒气能够去掉,当然就是早上一碗汤,晚上一粒药这样就可以了。早上一碗汤很简单,就是生姜,你把生姜切细,
每当遇到这个环境不符合我这个期待,不符合我这个观点,我就很生气 了。故此真正的修行人不是不产生情绪,而是要做情绪的主人。凡夫是情绪的奴隶, 情绪来的时候就失去理智了,暴跳如雷, 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成了情
佛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不欣羡别人,不哀怜自己;不留恋过去,不幻想未来,把握现在,播散良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强求,不妄取,贵在随缘。
我们身上所积压的情绪就是一种堵塞的能量,它们会阻碍宇宙能量流向你的通道。当负面情绪升起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拉回来,放在自己身上,去觉察它。它会因为你慈悲的观察和观照而逐渐消融、减退。
【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1、广发宏誓愿; 2、常居南海愿;3、寻声救苦愿;4、能除危险愿;5、甘露洒心愿;6、常行平等愿;7、誓灭三途愿;8、枷锁解脱愿;9、度尽众生愿;10、接引西方愿;11、弥陀受记愿;12、果修
金钱并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对于金钱的执著;感情也并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对于情感的执著。对任何东西你要起执著,你就被它绑住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