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方广总持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明咒
壹阿含经
血管硬化
【2023-12-15】由正文老师开示: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三)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这一集要继续跟各位来分享阿含经在佛法中的定位。我们上一集已经说过,四阿含当中其实早已经密意说有这个真实的常住心了。佛在四阿含当中说,
【2024-01-10】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一天夜晚,尊者阿难在讲堂集合比丘,为他们讲跋地罗帝偈颂,并加解说。佛陀知道了,想了解尊者阿难是如何说的,就问尊者阿难说:阿难!
【2024-01-10】有一次,佛陀与众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见了专程前来迎接的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频婆娑罗王带领着众多的摩揭陀人,礼见了佛陀。国王慎重地三次自称姓名,自我介绍后,其它的摩揭陀人,也纷纷
【2024-01-30】阿含经阿含经提要:佛教之学,以「方便有多门」,今亦多致力於西洋哲学会通,毋宁先以阿含哲学为始,较为近易。四阿含经所说,以「法相」与「法门」其事为多。至於「法性」与「法界」其理,仅有其名词而已。实言之,
【2024-10-05】以《阿含经》略论道德的根源并略评释昭慧《佛教后设伦理学》陈介源正觉佛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蔡礼政正觉佛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摘要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便开始尝试对善、正义等
【2024-10-05】伦理学(ethics)又名道德哲学(moralphilosophy)1。伦理学中的核心命题,在近代被划分为后设伦理学(metaethics),而与规范伦理学(normativeethics)2、应用伦理学(appliedethics)3作为议题上的区别与分类。Metaet
【2024-10-05】对于伦理学中根源命题的重要性,就是讨论当我们想要实践道德时,我们所据以判断的标准,是不是有理由成立?其成立的基础何在?黄庆明对于此命题内容提出说明:我们主要的是想了解,我们所接受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是
【2024-10-05】在进行伦理学核心命题的讨论前,应该先进行价值体系的探讨。自古以来哲学家对于「什么是善?」无法正确定义,对于道德判断的复杂性产生无法解决的困扰,以及对于道德根源无法正确探讨,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欠缺客观而
【2024-10-05】古代希腊哲学对于「正义」,曾经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所谓正义,只是强者维护本身利益的手段」60,或者「道德就是弱者用来牵制强者的有力工具」61等等不同的说法。乃至近代英国著名的伦理学家摩尔(Moore,G.E.,187
【2024-10-05】前面已经对「什么是相对的善与正义?」进行探讨。接着应该探讨「什么是绝对的善?」《杂阿含经》卷3第61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
【2024-10-05】本文已经就伦理学的核心命题进行申论,并主张实证的方法才是研究伦理学的正确方法。回顾伦理学的发展史发现,西方哲学中一向使用错误的方法,使得伦理学命题无法进行有效的论证。特别是近代的后设伦理学受到分析哲学
【2024-10-06】《阿含经》之圣法印略探兼略论不生不灭法史观蔡礼政正觉佛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佛陀在其教法中不断强调「如实观察」的实证精神,以及佛法有其必然的准绳必须加以遵守;然而现代佛学学术研究不
【2024-10-06】传统的僧伽及居士于佛教中修行,是在寺院、道场中以「闻、思、修、证」的阶段步骤,进行戒、定、慧的「闻熏」而开始学习,努力迈向最后「亲证」的目标。但由于「亲证」的目标极难以达到,似乎不是每一位修行者所能企
【2024-10-06】缘起法是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经典记载阿难初时认为:「此缘起甚奇,极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观见至浅、至浅。」12因此受到释尊的制止。《杂阿含经》293经: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此甚深处,所谓缘
【2024-10-06】释尊所有言说至教量都是法印。然而,在言教的开敷下,唯恐弟子失去核心教义的真实义理,故释尊别说法印以统摄之,并作为准绳。《阿含经》中立为法印的经典,依译经时间先后,主要有三部: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圣法印经
【2024-10-06】史观系指在叙述历史、诠释历史或评论历史时,会有其聚焦、观点或价值所一致呈现的原则与核心。那么佛教的历史事实所聚焦的观点与价值是什么?圣法印的建立是佛陀一时所说,或者是演化而来?释印顺在《以佛法研究佛法
【2024-10-06】本文根据《瑜伽师地论》深具科学实证精神的「三量证验道理」,对《阿含经》「圣法印」的教理及根源进行初步的考察,发现《阿含经》对「圣法印」有完整而一致的记载,皆以「不生不灭法」为核心教义及史观。本文亦以「
【2024-10-07】禅宗最具宗派特色而有别于其他宗派者在于公案。禅宗公案不论是言语问答、应对进退、行住坐卧、或棒或喝、或静或默等等,皆是公案。这些公案的场景都不离生活境界中。有的公案只是几句佛法问答的小场景,有的扩大场景
【2024-10-07】《阿含经》十四难有记无记之再议──兼论文献证据等效原则林伟仁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摘要本文探讨记别的意义、记别的种类以及佛陀为何能够作种种记别,而佛教以外皆无此记别能力的原因。以此作为探讨十四
【2024-10-07】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事实的真相,为了探求事实真相,学者在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学术研究时,应该要遵守该研究方法的基本守则。在佛学学术研究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是,采用文献学方法时,应该遵守「文献证据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