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法师
宣化上人全集
入门知识
新闻资讯
大德居士
其他文章
【2024-06-03】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
【2024-06-03】第五信位是要成就定心。但是这里所讲的定心,并不是专门指禅定的定,而是于事、于理、于义能够心得决定确定不疑的意思。也就是要对佛道的正理以及正修行,能够心得决定;因此,可以摄心在正道之
【2024-06-03】十信位还是凡夫位,要到十信位具足,初次发起大菩提心,才能真的称为菩萨,当入了初住以后,才真正开始进到菩萨道的修行。而一位菩萨之所以能够发起菩提心,是有许多不同的因缘的。譬如说,有一
【2024-06-03】佛在《优婆塞戒经》卷六中讲到,【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
【2024-06-03】戒为修行之基本,未有不持戒清净而能证得见道、修道功德者。了知戒相及佛设戒之精神者,即可把握持戒之精神,以戒法之智慧来持戒,不被戒相所系缚而得身心自在,自不犯戒;如是生起戒体而自然不
【2024-06-02】大凡众生不能够在平实里面理出个生死头绪,便是下场凄惨,所以要劳烦阿弥陀佛于因地时候,广发大愿,这样来摄受一切苦海众生!然而佛法毕竟是不玄也不妙,总是如此亲切平实。如同未悟的人,看禅
【2024-06-02】菩萨在证悟菩提之前,必须先将十信位的五根转变为五力,并且在深心中发起菩萨种性,努力闻熏亲证菩提所必须具备的功夫与知见,使自己在身、口、意行上能够学习诸佛的慈悲和智慧;这样就能具足六
【2024-06-02】恭录自 增一阿含:《央掘魔罗经》 卷第四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就几相,名非新学?佛告央掘魔罗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八相,非为新学。何等为八?一者知法,二者知思量持,三
【2024-06-02】做了20年的辅导咨询,盖瑞凯普曼发现人们所需要、所使用的种种爱的语言,归纳其中四点与大家分享,那就是:肯定的言语、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1.肯定的言语。使用这种爱语的人常说
【2024-06-02】真正能够被称誉的人,叫作什么?叫做菩萨摩诃萨。真正能够被称誉的人,以戒行来说,叫做二地满心的菩萨。真正能够从解脱有一点所得的,然后可以不再生生世世迷惑中流转的,叫做远离胎昧,那是三
【2024-06-02】恭录自《地藏王菩萨本愿经》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应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
【2024-06-02】众生成就之时,就是菩萨成佛之时。菩萨成佛时所成就的净土,就是要摄受无量劫以来的有缘众生。菩萨当恒常以慈悲心待众生。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宝莲花,也是由众生往生的愿力与 阿弥陀佛的愿力共
【2024-06-02】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经文:【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先说说庄严这一词,在佛教界中是使用得非常频繁,
【2024-06-02】问:自从受了本会的菩萨戒以后,末学就一直有一些困扰:第一、每二个月要诵一次菩萨戒,末学在第一次诵戒时却忘了,成为违犯小戒;从此以后,常常为了恐怕忘记诵戒,心里就很惶恐,不知该怎么办
【2024-06-02】《心经》告诉我们因地的菩萨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不断烦恼而证菩提有两个意涵:一个是说菩萨在种种的烦恼法里面去证得菩提;第二个意涵是说,菩萨不断除烦恼而证得菩提。第一个意涵:菩萨想要证得
【2024-06-01】【尔时 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
【2024-06-01】1 您信佛吗?为什么您会信佛呢?因为多劫多世以来,您曾受到过 佛菩萨如独子般的呵护与恩惠。您或许读过 释迦世尊因地行菩萨道救济众生的真实故事:释迦菩萨舍身伺虎,割肉喂鹰;祂生为鹿王时,
【2024-06-01】佛法是要让自己更加解脱与有智慧,更加安乐!除了修福德也要修智慧,而心性的福德就是因为有修定力降伏五盖,或是转依如来藏的无我清净自性,或是用二乘解脱道的修法让心性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无
【2024-06-01】我们前面说过,学佛要进步,必须具有在正确佛法----也就是在正法之中,所培植的大福德。这样子的福德呢?它必须在佛法之中为众生做事情,才能够得到的。一切善事的完成。它需要有因有缘,过去培植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