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法师
宣化上人全集
入门知识
新闻资讯
大德居士
其他文章
【2024-06-19】今日1月27日,农历腊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十斋日。2600年前,释迦王子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立誓不成正觉不起身,经打坐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初八破晓时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娑婆世
【2024-06-19】大正藏 第 03 册 No. 0155 菩萨本行经No. 155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见诸沙门。身心懈怠不勤精进。告阿难言。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
【2024-06-18】佛世尊在阿含诸经当中,开示了哪些可证涅槃之道呢?佛世尊在阿含诸经当中,开示的可证涅槃之道非常的多。关于证涅槃之道的正理,佛世尊在阿含诸经当中最主要所说的,第一个是三十七助道品,再来
【2024-06-18】大家都知道菩萨发菩提心真的很难得,也很尊贵,因为菩萨所发的愿是尽未来际不断地利益一切众生,要安置一切众生于大涅槃中,教化一切众生都能具足般若波罗蜜;这样广大的心愿是为无上大愿,世间的誓愿
【2024-06-18】真实义菩萨可以让众生获得安乐。也就是说菩萨为了让众生脱离种种苦难, 不辞辛劳说三乘菩提,让众生可以亲证二乘菩提,得以解脱生死;以及让众生可以明心见性,得以圆成大菩提果;乃至见众生在受种种
【2024-06-18】六百卷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卷第一这么说:【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
【2024-06-18】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死后就会往上飞升而往生到天界去;如果是情执深重,就会造成烦
【2024-06-18】《瑜伽师地论》卷81弥勒菩萨云︰「佛子成佛有五地。一、资粮地。二、加行地。三、见地及通达地。四、修地。五、究竟地。」根据弥勒菩萨此一开示便知--明心见性乃是见道。见道之前应先修集几种资
【2024-06-17】论文:〖云何修施门?谓若见众生来从乞求,以己资财随力施与,舍自悭着,令其欢喜。若见众生危难逼迫,方便救济令无怖畏。若有众生而来求法,以己所解随宜为说。修行如是三种施时,不为名闻、不
【2024-06-15】目 录一、学佛者修习定力的重要性1、禅宗修行不离定力2、净土宗修行不离定力3、大心菩萨成佛度众生不离定力4、小乘修行不离定力二、禅定基本知见1、什么是禅定?2、定力与定境的区别3、禅宗之禅
【2024-06-14】所谓不退,有很多种的不退。一般人学大乘法的状况都是有退的,所以有许多人第一年学佛很欢喜,每周休假日就往寺院里跑,真的是精进;两年后则是一个月去一遍,三年后就不想再去了,已经完全回到
【2024-06-14】一、请师入坛(全体新戒菩萨,排班相对站立)(班首出班,执香,随二引礼者迎请菩萨法师,菩萨法师进坛、拈香,维那举《炉香赞》)炉香乍工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
【2024-06-13】※菩萨戒浅释※目 录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二)菩萨的种类(重点:退转菩萨和不退转菩萨、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22种假名菩萨和30种实义菩萨)(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二、菩萨
【2024-06-1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佛教,这样一个深邃微妙,非上智之人不修习的终极真理,变成了说好话,做好事这样低浅犹如小学生守则一样的内涵,拥有一切种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成就世出世间无上
【2024-06-12】在上一节中,说到阿罗汉与菩萨的重大的差异:阿罗汉所断的是一念无明,若是利根精进者,一生便可取证阿罗汉者而解脱生死,菩萨则不同,菩萨要在三大阿僧胝劫中努力摄受众生、护持正法,在度他的
【2024-06-11】我们等于是一个流浪者。其实我们的所依呢,当初都已经误会了,误会有一个我,以他为所依。那现在就要转过来,就是我们真正的所依是那一个(如来藏)。可是要所依的话呢,那祂有没有祂的体性?有
【2024-06-11】(一)六重一不杀生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
【2024-06-11】《名义菩萨品》第八〖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云何名为假名菩萨?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为自身命杀害
【2024-06-10】《菩萨情》生死皆在如来藏,失情场,勿心伤。百年火化,遗体何处葬。纵使相爱须分离,大限时,各自扬。来世相逢仍情长,春花赏,又成双。好景不常,两鬓又成霜。不如修行成龙象,般若慧,戒德香
【2024-06-10】我们就来略说一下这唯识五位的修行。首先是资粮位。行者必须一劫乃至一万大劫修学信心,必须要十信位满足了,才能成为信不退的菩萨,这就是资粮位。第二是加行位。也就是必须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