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大安法师
学佛释疑三
汉传法师
【2024-08-07】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林语堂喝合适的茶,才能品到最契合的况味。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人。莫要一心追名茶,好茶,贵在合适。合适的时
【2024-08-07】什么是禅?一尾小鱼向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大海的事情,可是海是什么?它在哪里啊?大鱼说:.你不但在海里生活,在海里自由快活游动,而且把生命也放在海里。海在你的里面,也在你的外面,况
【2024-08-06】漫长的光阴里,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生命里人来人往,过客依旧匆匆。很多事物,物是,人已非。总有一种情意,经得起流年的洗涤,那是岁月见证的真诚,根植于灵魂深处一路上不管怎么走
【2024-08-06】茶道以天地中和之气为本,乃治世安邦之风俗。今人皆以其为邀客会友之媒、饮食之乐、口腹之助,且尽茶室之美,集珍器之品,夸己巧妙,嘲人愚笨,皆非茶道之本意。筑小室于竹阴树下,贮泉水,植草
【2024-08-03】禅茶一味传古今,茶道源头茶山青。夹山所在地石门,自古以来便是有名的茶乡。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经地处湘西北顶端的石门山川披上了潮润的云雾,正好印证了云雾山中出好茶的民谚。在
【2024-08-03】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
【2024-07-30】导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禅茶一味》更多体现的不只是茶与禅的相符,更多是体现一种静的生活方式,从这杯禅茶中体验不太一样的人生滋味。
【2024-07-27】1、《送别》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飘蜀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
【2024-07-27】灵犀一点通万象茶心茶本是无情物,却因了饮者的学养、操守与品位而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因物赋情,传情见色,便是茶道艺术的真谛。禅茶因物赋情 传情见色古代有一首《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寓
【2024-07-25】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茶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茶一天堂。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
【2024-07-25】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
【2024-07-24】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
【2024-07-24】编者按:对于爱茶的人来说,茶只是作为“内容物”,真正起到茶的化学作用,水扮演了最为关键的作用。水的选择、水温的高低、泡水的时间等等,都影响着一壶好茶的“诞生”。今日小编整理一篇关于
【2024-07-15】瑜伽是相应的意思,心茶瑜伽师指在喝茶的静境中,透过茶与心的交融、应和,来达到心茶合一的觉明禅境。从泡茶、吃茶的过程中,回观自心、六根与茶的相应,回到心和茶的交融相应,身心舒畅,意识
【2024-07-14】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
【2024-07-14】沈阳仁仁德中心第二届禅茶共修于今天圆满收官,感恩参与课程的各位家人。感恩马琳老师为我们准备花材,并早早地来到会场为我们插花;感恩姚迪老师捐赠的茶点。以下为禅茶共修的精彩瞬间:禅茶,
【2024-07-13】曾看过这样一副漫画:一个被罚的少年,终日举着玉壶,水流源源不断,永无枯竭。少年脚下端坐一大瓮,容纳着倾斜而下的水,却永远也装不满。这是希腊神话中水瓶座的来历。注入与容纳,它让我想起
【2024-07-13】君子之交,身和同住,身业清净,一同品茶修行;口和无诤,不妄语、说诚语,一同谦和待人。意和同悦,持精进心,一同坦荡面对。戒和同修,百善戒为先,进入禅茶一味的境界;见和同解,破迷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