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云何无色定?及与灭正受?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楞伽经》疏: 佛子欲出三界,但断一念无明即足;欲求成 佛,则必须加修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增上慧学谓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有二:一者
【2025-01-24】四识住者,谓五阴中之四阴(色受想行)乃是一切凡夫六识心所住之处,名为四识住。四识住的意思是说,识阴所住的四种境界:色受想行四阴,是六识心王所住的四种境界相;若离这四种境界相,六识心就
【2025-01-25】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二十六岁时入河南党子谷,修行四十年,敕住南阳龙兴寺,玄宗、肃宗、代宗皆曾召请进入宫内说法。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该人自号太白山人,不言
【2025-01-25】安徽无为州剃头匠梁家寿,非常嗜好田鸡(即青蛙),经常烹食,所杀不可计数。到了中年后,有一夜,梁家寿正睡间,忽见田鸡满床,草席、被褥、衣服、袖子遍处都是。于是起身到灶炉生火,将席、被、
【2025-02-03】余正伟老师主讲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现在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也就是 平实导师(萧平实导师)对于《大乘起信论》的解说,也就是
【2025-02-03】余正伟老师主讲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
【2025-01-25】我们继续看论文怎么说:【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差别相:一、净智相,二、不思议用相。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行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故。一切心识相即是
【2025-02-03】余正伟老师主讲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阿弥陀佛!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的节目
【2025-02-04】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出门旅游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热衷的休闲选择,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免不了买些纪念品,自己留念或者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如今旅游纪念品也是鱼龙混杂
【2025-02-04】妙趣横生之企业家胡小林先生主讲(无辜恶名子孙骤发)我说《了凡四训》上说,父母无辜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妳有女儿吗?有。以后妳女儿考上清华大学,当上共和国的部长,我一点儿都不觉得奇
【2025-02-04】智者大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智者大师简介,智者大师讲座开示,智者大师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讲座开示_智者大师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2-05】中国佛教素食网讯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众多月饼厂家纷纷打响促销战,各种月饼礼盒在各大卖场争芳斗艳。对此,省物价局昨日发出通知,一旦发现不正当价格行为或过度包装,将予以严处。据统计,因
【2025-02-05】清代有位被称为“朱解元”(注)的朱某,因为一只眼失明,所以当地一些人便叫他“朱瞎子”,后来还有人叫他“朱半仙”的。为什么有人叫他“朱半仙”呢?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这位朱某是当时写
【2025-02-05】我们同乡有一位宗伯,名叫顾锡畴。他在温州,被副将贺君尧所杀。不久,降乩于门人张调鼎家,说:「我前生误杀一条蛇,现在这条蛇转世为贺君尧,六月十六日他把我害死在江中,这果报是我应该受的
【2025-02-05】孙正德老师 主讲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我们今天要来继续为大家解说 马鸣菩萨在论中说: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大乘起信论》卷1)论中的这句话
【2025-01-30】佛藏经卷第一诸法实相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俱,皆是众所知识,及无边大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数。尔时,舍利弗从三昧起,行诣佛所,偏袒右肩,头面作礼,白佛
【2025-01-24】此处所说的制约行为,其实就是习气,就是行为的惯性,就是业力。虽然由无量世以来,错综复杂的因果而产生的习气、业力,不是我们所能全部了知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原理都同样是「种子起现行,现行
【2025-01-24】近日由同修会共修学员手中获得《大乘百法明门论笔记蠡测》一书(作者:高雄文殊讲堂之释法宣),其中部分所述与本会所说法义大不相同,兹引述其中文句如下:第37页谓有言能分别者是第六识,而于
【2025-01-24】接着说七识住,这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识阴或说意识所缘、所住的境界相;也就是说,前面的四种识住境界,是从五蕴的面向来说的,现在则是从众生所居住的三界境界来区分,来说识阴所住的七种境界,名
【2025-01-24】大乘佛子在破参明心时,找到自己无始来的本来面目如来藏,般若正观现在前,能亲自现前领受如来藏的体性,亲见自心真如之理体,也就是如来藏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和涅槃性;这种能够亲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