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金光明沙是一个很不错的利益亡者的法门,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我们在平时可以多多的了解一下金光明沙的功德妙用,这样可以在关键的时候用的上。下面我们
【2025-02-02】最低的功夫,佛门常讲「怨亲平等」,这最起码的功夫。念佛,得罪我的人还有怨恨,对我好的人还有亲情,去不了!是好事,还得搞轮回,在轮回里面大概就是天道、人道,你不会堕三恶道,因为你报恩
【2025-01-24】我们接下来来看 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接下来的论文:【又言心初起者,但随俗说,求其初相终不可得;心尚无有,何况有初?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恒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故,若妄念息
【2025-01-25】海云继梦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海云继梦讲座开示,海云继梦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_海云继梦讲座开示_海云继梦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1-25】自古以来很多人就在探讨心识的问题,但是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是哪一个识呢?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的时候,也说是唯心论。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
【2025-01-17】佛说有内法、有外法,这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2013年3月15号英国的每日邮报报导了一则消息说,塞尔维亚有一位28岁在法庭工作的职员Danilovic这个女士,她患有一种天生的缺陷,所以从小她看到的世
【2025-01-27】印度的一个小乡镇,人们弥漫着浓厚的鬼神信仰,做什么事总要问神问鬼,老百姓活在神权控制的世界里。在小乡镇的一条街上,有一座百年的老屋,因为年久失修,断垣残壁,不堪风雨,屋内蛛网密布,
【2025-01-29】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天暑气重耗精伤气,人在秋季需要好好调养。加上秋季主“燥”,环境干燥容易损耗人体津液,给人体带来不适。在秋燥降临之际,我们的饮食也需跟着调整。 随着季节向秋
【2025-01-20】三摩地又称为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等持。一般将意识心安住于一境,安定专注不散乱的定的状态,通称为三摩地。但是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令人以为三摩地和奢摩他、止是一样
【2025-01-20】从这个单元开始,我们将以 世亲菩萨所写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偈,来说明为什么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本,也就是要阐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偈是如何说的,偈
【2025-01-30】佛藏经卷第二净戒品第五佛告舍利弗: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难可堪忍。比丘成就十忧恼箭,则于佛法不可滋味,憎说法者不乐亲近。何等为十?舍利弗,破戒比丘见僧和合不生喜心。何以故?和合布萨必
【2025-01-30】佛藏经卷第四了戒品第九佛告舍利弗:有三种人,闻说是经,心不喜乐。何等三?一者、破戒比丘,二者、增上慢人,三者、不净说法及贪著我者。是人远离于此随顺实相深经,具足充满生盲部党。是故,
【2025-01-31】深密解脱经卷第四圣者弥勒菩萨问品第九之余弥勒菩萨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菩萨行。现得菩萨诸胜妙果。佛言。弥勒。若菩萨如实能知六种法者。是人能得菩萨妙果。何等六种。所谓善知心生。善
【2025-01-22】马鸣菩萨说:【是故经说: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大乘起信论》卷1)而所谓的妄念之相,其实所说的就是我们众生的虚妄想,这个妄念的无相,指的就是说,对于法界实
【2025-02-02】新店慈济医院在院长的带领下依据证严上人非素不可的呼吁,全院医师等共近五百人发愿要茹素,并将多多劝告病人茹素。接下来的一步计划是全台共六个慈院都将执行跟进,然后再推到全世界去。台北慈
【2025-02-02】相貌是福德修成的1丁嘉丽问我,许多电影明星都想相貌好,花几万、几十万买化妆品,她们能不能把相貌化妆好?不能。心清净、心念好,相貌就好;心念不好,不但相貌不好,身体有异味,不管怎么化妆
【2025-02-02】念诵心经的好处功德还有很多,如果想要切身体会到它的作用,还是需要我们亲身的去感受去读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心经的作用。念诵心经可以消除自己的烦恼,使自己更好的生活。我们念心经让我们
【2025-02-02】1《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佛告诉我们佛弟子,“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这个开示好,佛弟子可以做世间的事,不能有那个意。2意是什么?意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有分别执着,这是世间
【2025-02-02】憨山大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憨山大师简介,憨山大师讲座开示,憨山大师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憨山大师简介_憨山大师讲座开示_憨山大师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1-25】“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