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1】憨山大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憨山大师简介,憨山大师讲座开示,憨山大师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憨山大师简介_憨山大师讲座开示_憨山大师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1-12】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题目就是:大乘入道乃是实证第八识实相心如来藏。如来藏亦名阿赖耶识、真如、异熟识,有种种的名字。大乘入道亲证如来藏,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议题。在讨论这个议题之前,我
【2025-01-12】一位在新竹出家的法师,认同意识是常住不灭的,认为第八识如来藏只是一种思想的演变,只是施设的,是属于本体论的学说。但是经典中,佛陀又有教示,有一个从来不生而且永远不灭的常住如来藏是万
【2025-01-23】如果你与佛有缘,曾见过寺院举行法会,想必对“供佛”一词不感到陌生。即便不曾游览寺院道场,影视节目中也常有信徒礼佛拜佛的画面。在耳濡目染之下,很多人对供佛不免产生误解,其中哪些食物适
【2025-01-13】我们现在上的课程是为大家导读:佛教正觉同修会所出版的口袋书,由我为各位导读其中概说坦特罗佛教系列,这个系列的书是摘自于 平实导师所着的《狂密与真密》的巨着。从今天开始将会有六集的课
【2025-01-24】父亲是最好的人,我最爱你1.在荟供法会前一天,即是美国时间 七月1日(星期五),父亲其中一位朋友。他是餐厅的老板,他打电话找我父亲,但可惜连络不上就在电话上流言。平常父亲听到流言后,会在当天马
【2025-01-24】云岩昙晟禅师初参药山禅师时,药山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昙晟:百丈怀海禅师那里来。药山:百丈有何言句开示?昙晟:平常都说:我有一句,百味具足。药山: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什么是
【2025-01-24】“打坐”是要坐,坐着为什么?为摄心。一般人虽然坐在那里,但心不在焉。心到何处去了?打妄想去了,忽然而东,忽然而西,忽然而南,忽然而北。不用花钱便坐上火箭各处跑,妄想纷飞,不容易控制。
【2025-01-24】即使不念佛,佩戴菩提子佛珠或随身携带,也等同于念诸佛育咒,得福无量。菩提本有智慧之意,随身持戴,也可断烦恼,增福慧,提示自己不被物之表相所迷惑,所障碍,以精进之心通达圆满之路。作为
【2025-01-25】海云继梦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海云继梦讲座开示,海云继梦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_海云继梦讲座开示_海云继梦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1-26】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众经撰杂譬喻》。《众经撰杂譬喻》,比丘道略集鸠摩罗什译譬喻经典而成,分为上下两卷,共计四十四篇。佛法就是因果,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
【2025-01-26】隐峰禅师准备入灭的时候,问众僧:各方禅师在迁化的时候,有的作吉祥卧而去,有的安详地跏趺坐逝,有的站立而逝,你们有没有见过倒立而终的吗?众僧面面相觑,隐峰禅师莞尔一笑,双手撑地,倒立而起,悠然
【2025-01-26】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
【2025-01-26】(一)中观中观,简单地说就是中道观行的意思。所谓的中道,就是龙树菩萨在《中论》开卷所言的八不: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也就是说有一种法,祂是离开有无、断常、
【2025-01-17】慧寂禅师悟道后不久即离开耽源,往参沩山灵祐和尚。沩山和尚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慧寂禅师道:有主。沩山和尚又问:主在甚么处?慧寂禅师于便从西边过到东边站立。沩山和尚一见,便知道他不同凡
【2025-01-26】在这篇短文里,我想用较轻松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点心得,而不想引用太多深涩的教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生活中俯拾可得的美丽笑容。希望我们天天都能微笑,并从微笑证入法性,从证入法性转依其清净
【2025-01-17】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我现在还
【2025-01-26】《楞伽经》卷九: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盘。」佛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
【2025-01-27】空有两个含意:一个是空相,一个是空性。妄心之相也是空,真心之相也是空,同样都没有形色,都不是物质的色法。《心经》里面讲诸法的空相,说见闻觉知的心(即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六心)无常、变异
【2025-01-18】禅师考弟子:当何处色?甲答:吾将远避人烟,永不见色,则终我此生,何色之有?师曰:眼中无色而心中常淫,,避之千里,何益之有?乙答:我见诸色,顿见白骨,肮脏恐怖,自不恋色。师曰:痴爱之时,白骨骷髅亦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