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1】大方等无想经卷第四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云初分如来涅槃健度第三十六于是众中有大梵王名曰健行。持诸供具供养于佛。合掌恭敬右绕三匝。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白佛言。世尊。大乘经典凡有几种三
【2025-02-02】大般涅槃经三卷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大林中重阁讲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而与阿难,于晨朝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还归所止,食竟洗漱,收摄衣钵
【2025-02-02】央掘魔罗经卷第二尔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放大光明照舍卫国。一心合掌顶礼佛足。供养如来及央掘魔罗已。而说偈言。奇哉我今见大战如二雄猛师子斗奇哉调御天人师如来善调央掘魔譬如毒蛇见咒师吹气
【2025-02-02】央掘魔罗经卷第四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奇哉如来。哀愍一切众生。为第一难事。佛告央掘魔罗。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
【2025-01-14】第三章 五阴十八界皆摄归如来藏第一节 界与十八界之意涵界又名种子,又名功能差别,意思是说功能差别的局限或界限;由于种子属于能生自果之法,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功能差异性,所以就名之为界。
【2025-02-03】念经感应是很多的,我们若是认真的念诵的佛经的话,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灭业障,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加福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获得感应了,而获得感应都是很好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念诵佛经
【2025-02-03】念佛求生净土里头还掺杂着贪瞋痴慢,还有自私自利的念头,那怎么能成就?几个人认真反省,我天天所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善的,哪些事情是不善的?善的要继续,不善的要改正过来。印祖亦如是说,信
【2025-02-04】顺境逆境是我们生活环境,善缘恶缘是我们的人事环境。善缘,跟我在一起都是好人,我们都互相尊重,都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恶缘是冤亲债主,全是找麻烦的,在这个环境里面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的
【2025-02-04】蕅益大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蕅益大师简介,蕅益大师讲座开示,蕅益大师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蕅益大师简介_蕅益大师讲座开示_蕅益大师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1-17】吃茶去当年,赵州和尚在河北赵县的观音院弘法传道,遐迩修行僧云集。有一天,一位禅僧远道而来向赵州参学,赵州问他:你以前来过这里没有?没有来过。是吗,那麽吃茶去!转而又来一位禅僧。你以前来过这
【2025-01-17】如来藏(梵文:; 音译:Tathāgatagarbha),由Tathāgata(如来)与garbha(藏)组成,意为:含藏如来的一切功德,得以出生如来的意思。如来藏一词,出自佛经,在经论中,一义而多名:以识而言
【2025-01-18】僧问百岩禅师:如何是禅?岩云:古冢不为家。此百岩禅师乃新罗国(韩国)人,是谷山藏师的法嗣。谷山藏嗣石霜庆诸禅师,乃青原禅师下第七世。他所谓古冢不为家,言颇突出。就禅而言,所有的概念和系统,都
【2025-01-27】空有两个含意:一个是空相,一个是空性。妄心之相也是空,真心之相也是空,同样都没有形色,都不是物质的色法。《心经》里面讲诸法的空相,说见闻觉知的心(即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六心)无常、变异
【2025-02-05】孙正德老师 主讲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我们今天这个单元要来探讨的是心真如是大乘法门体,它的道理在哪里?首先要为大家简单地介绍 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的缘由。在两
【2025-02-05】孙正德老师主讲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今天要来继续为大家解说这个真如心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祂永远都不会变。这个心虽然成佛以后叫作无垢识,但祂还是同样原来的第八识,这
【2025-01-18】当你把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亲证了之后,就知道什么叫作真如无为了。真如无为是依附于阿赖耶识而说有一个真如无为,不能离开阿赖耶识而说有真如无为。虚空无为也是一样,这个真心的体性
【2025-01-28】●唐时,王待制(官名)乘船到汉江,风涛汹涌,樯倒、楫断,船上所有的人都很惊恐。王不得已,把平日所持诵的《金刚经》投到江里,于是风息浪平。王非常怀念此经。过了两个月,船到江苏镇江,看见
【2025-01-08】所谓真如无为,乃是行者经由修习二障之法,具足前面所说的五种无为法以后,进一步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一切随眠;当二障随眠究竟断尽的时候,不但可以远离分段生死,也可以断尽烦恼
【2025-01-29】《大乘起信论》卷上马鸣菩萨造大周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归命尽十方 普作大饶益 智无限自在 救护世间尊及彼体相海 无我句义法 无边德藏僧 勤求正觉者为欲令众生 除疑去邪执 起信绍佛种 故我造
【2025-01-20】从这个单元开始,我们将以 世亲菩萨所写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偈,来说明为什么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本,也就是要阐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偈是如何说的,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