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法住师云:言自然所牵者,因圆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这个说法也好,嘉祥大师说,「修因窍招果,则为此果所牵也」,他讲的这个意思跟法住所说的相同。这个窍是什么意思?「常云窍要、窍
【2025-01-14】怨深似海在本质上,生命都有相等的价值,无所谓高低劣下之别,但在以人为主的世界中,有时对待自己的同胞,尚且如蝼蚁般的践踏残杀,更遑论能以何等的胸怀来对待非我族类的动物了。但至少也当如人们所
【2025-01-04】菩萨在修学佛法过程中,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波折,而求取 佛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如来之力,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你要亲近于 佛。而 佛的十力种种不可思议,以不可思议的缘故,菩萨欣羡这样种
【2025-01-04】《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和大家谈谈无常品。这段过去所曾经发生的事,是被收录在《大藏经》第四册 No.211《法句譬喻经》卷第1之中的〈无常品 第1〉。【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下
【2025-01-25】在一个寻常的日子,一个香客寥寥的凌晨,寺里来了一位衣着庄重、态度和善的中年男子。他找到老和尚,诚恳地说:法师,我能否给寺里捐100万元人民币?老和尚正在拂拭烛台,听了这句话,合掌道:施主,你心
【2025-01-16】1、熬夜上网我了解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很困难,在你迅速处理完电子邮件之后,很容易被其他内容吸引,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溜走了。除了让你不去睡觉,电话,电脑和电视的灯光还会刺激你的大脑,因
【2025-01-25】海云继梦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海云继梦讲座开示,海云继梦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_海云继梦讲座开示_海云继梦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1-05】就福慧来说,福就是福德,慧就是智慧,这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以菩萨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这六度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还有禅定这五度是属于福德,般若一度则是
【2025-01-16】所以应当于一切福德广修供养,于一切布施、持戒都能够圆满,于一切忍辱、精进都能够圆满,于众生处所都应该来作方便的调伏。因为我们所学的法非常的深细,一切众生他不一定能够理解这样种种的法
【2025-01-16】接下来 佛继续讲说,希望佛子们能够忍戒跟施,就是持戒跟布施。在《优婆塞戒经》里面,前面都有花相当的篇幅讲布施跟持戒。最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最好能够了解整个布施的道理,布
【2025-01-26】近几年,随着日本香道在中国的逐渐渗透,香道文玩渐渐成为国内一种小众的文化潮流,受到一些高收入人士的热捧。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北京一道香馆
【2025-01-26】1、药用 香做为药用的起源极早,在经典中,就有以牛头旃檀作为药用的记载。当初提婆达多唆阿阇世王谋杀佛陀,从灵鹫山推下巨石要压死佛陀。他们的计谋虽然未得逞,佛陀的脚却被碎石击中而流血。
【2025-01-06】关于这些等觉与佛地的境界,有许多的状况我们都是依照佛陀所开示的内容整理之后来跟大家说,当然对于里面许多非常微细的项目,我们是很难去思议的,所以只能说我们是依照佛陀所留下来经典的开示
【2025-01-1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sh]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
【2025-01-27】近年来,沉香文玩市场异常火爆,沉香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很多投资者看重了沉香这个由冷门变成投资热土的项目,将大量的资金投入沉香市场,大量收购具体升值空间的沉香原料和其他沉香制品。但是
【2025-01-27】海云继梦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海云继梦讲座开示,海云继梦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海云继梦简介_海云继梦讲座开示_海云继梦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
【2025-01-07】目 录前言第一章 佛三身圆满第二章 佛四智圆明第三章 佛有十种功德名号第五章 佛具七胜法第六章 声闻、缘觉圣人和佛的差别结语前 言学佛人经常听到信佛、学佛、成佛等词,那究竟什么是佛呢?这
【2025-01-28】日本艺能界著名的美容大师川久良田先生从江户时代歌姬们经常采用的“红糖排毒祛斑”法中得到启示,经过SECRETBABE实验室的多年研究,终于成功提取了红糖中的特殊美白物质“糖蜜”。无数实验证明
【2025-01-08】很久以前,森林深处住着一群鹿。它们的鹿王十分仁慈,非常爱护自己的部下,因而森林里的鹿,都很尊敬它、爱戴它,跟随它的鹿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它们一路寻着食物,边走边玩耍嬉戏,来到国王
【2025-01-08】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世尊!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