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大乘单译经第0430部央掘魔罗经四卷刘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卷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及四部众无量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迦楼
【2025-02-02】央掘魔罗经卷第三尔时佛告央掘魔罗。云何为一学。央掘魔罗以偈答言(学梵本云式叉式叉译言随顺无违亦云学即今所谓戒也)一切众生命皆由饮食住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名为一
【2025-02-02】楞严经五十阴魔原文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仉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
【2025-02-03】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独生爱女出阁了,据悉宾客享用的婚宴晚餐以素宴为主,一对新人所切的五层高的结婚蛋糕也是无麦素糕,因为新娘子是素食者及对小麦敏感。结果这场世纪婚礼,也使素食与营养的话
【2025-02-03】念经感应是很多的,我们若是认真的念诵的佛经的话,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灭业障,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加福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获得感应了,而获得感应都是很好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念诵佛经
【2025-01-25】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二十六岁时入河南党子谷,修行四十年,敕住南阳龙兴寺,玄宗、肃宗、代宗皆曾召请进入宫内说法。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该人自号太白山人,不言
【2025-01-25】安徽无为州剃头匠梁家寿,非常嗜好田鸡(即青蛙),经常烹食,所杀不可计数。到了中年后,有一夜,梁家寿正睡间,忽见田鸡满床,草席、被褥、衣服、袖子遍处都是。于是起身到灶炉生火,将席、被、
【2025-02-03】大方广如来藏经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灵鹫山宝盖鹿母宅,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成等正觉,十年
【2025-01-25】我们继续看论文怎么说:【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差别相:一、净智相,二、不思议用相。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行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故。一切心识相即是
【2025-01-25】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
【2025-02-01】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观壁,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
【2025-02-02】南北朝时的僧稠禅师住在嵩山的时候,寺中有僧众百人,每天靠着一个自然涌出的泉水饮用,有一天忽然有一个妇女穿着一件既髒又污秽的衣服,两腿夹住一只扫帚坐在喷泉的石阶上,听僧众们诵经,众人当她是
【2025-01-24】云何无色定?及与灭正受?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楞伽经》疏: 佛子欲出三界,但断一念无明即足;欲求成 佛,则必须加修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增上慧学谓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有二:一者
【2025-01-24】此处所说的制约行为,其实就是习气,就是行为的惯性,就是业力。虽然由无量世以来,错综复杂的因果而产生的习气、业力,不是我们所能全部了知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原理都同样是「种子起现行,现行
【2025-01-24】近日由同修会共修学员手中获得《大乘百法明门论笔记蠡测》一书(作者:高雄文殊讲堂之释法宣),其中部分所述与本会所说法义大不相同,兹引述其中文句如下:第37页谓有言能分别者是第六识,而于
【2025-01-24】接着说七识住,这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识阴或说意识所缘、所住的境界相;也就是说,前面的四种识住境界,是从五蕴的面向来说的,现在则是从众生所居住的三界境界来区分,来说识阴所住的七种境界,名
【2025-01-24】四识住者,谓五阴中之四阴(色受想行)乃是一切凡夫六识心所住之处,名为四识住。四识住的意思是说,识阴所住的四种境界:色受想行四阴,是六识心王所住的四种境界相;若离这四种境界相,六识心就
【2025-01-24】大乘佛子在破参明心时,找到自己无始来的本来面目如来藏,般若正观现在前,能亲自现前领受如来藏的体性,亲见自心真如之理体,也就是如来藏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和涅槃性;这种能够亲见自身
【2025-02-03】念佛求生净土里头还掺杂着贪瞋痴慢,还有自私自利的念头,那怎么能成就?几个人认真反省,我天天所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善的,哪些事情是不善的?善的要继续,不善的要改正过来。印祖亦如是说,信
【2025-02-03】世人认识沉香最早是从汉代的进贡礼单开始,接下来的几百年间,沉香虽然也有入药,却不如其香气更加令人痴迷,于是盛唐出现了携名香,比试优劣的斗香,更甚至于用沉香这种朽木建亭修阁,让沁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