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法师:诗词偈颂集

2025-02-10 汉传人物

大 乘 菩 萨 道

觉在自性

觉在自性莫外求,自性只在六根识;

有情欲得自性觉,勤向自性觉里修。

偈说善恶

由于种植恶,所以堕罪类;若其种善本,后必望福果。

觉恶以谛观,当持慧分别;栽恶非善本,种德无恶果。

把握三业行,身口意常善;上人忍无怨,智者受不犯。

除身口意瑕,三业已清净;劝行福慧者,如愿必常安。

说 无 常

自古好花不常开,良辰美景不常在。冥思苦想皆梦幻,身世依然似花落。

难 清 净

业风吹识浪,随尘动情心。泪眼观情泪,情生千万种。

朝秦暮思楚,黄梁加南柯。寸心对断肠,恼人演愤怒。

安 心 无 为 法

唯佛经最真,吾当怀其真。无为法最安,植心处其安。

偈赞普贤菩萨行

毗卢遮那净无垢,威德遍及一切处;其住名为常寂光,不见有无诸法相。

常波罗蜜所摄成,乐度不住其身心;我波罗蜜所安立,净波罗蜜诸相灭。

时常朗诵大乘经,经常默读大乘法;恒常思维大乘义,念念不忘大乘事。

普念一切发慈悲,旃檀除恼无量德;善净色声香味触,如是真实普贤行。

色坏汝眼思爱奴,随顺我语归诸佛;正念大乘不忘舍,是名忏悔眼根罪。

恒闻恶声生攀缘,妙曲动听劳神识;贪味香触落生死,边地邪见堕恶途。

三界不善如漆胶,身杀盗淫非慈悲;恶口两舌妄绮语,意起贪嗔与邪见。

六根外漏无底洞,六识不缘无一法;谨慎防护身口意,诸法实相大乘因。

知 与 觉

玄就玄在,先知先觉;妙就妙在,后知后觉;

神就神在,不知不觉;奇就奇在,现知现觉。

颂 道 明 尊 者

我姓本悲悯,俗世谓闵姓;人称道明尊,本迹明大道。

常随大愿尊,永做本尊师;誓言拔有情,补处两千余。

入狱度有缘,曾是我本愿;出入生死关,还愿人世间。

寒冷喜马拉,炎热即赤道;白头到蒙江,黑水兴安流。

天山望昆仑,神农非武夷;西秦说两广,荆楚怀汉江。

人间真地狱,八苦何人无;迷者视天堂,悟者比地狱。

宋帝北南迁,五官走江河;阎罗最平等,稳作如泰山。

都市到边疆,皆度有缘人;十殿是我辖,如同十方位。

醒者升极乐,梦者匆匆生;铁轮转无尽,回归是彼岸。

归依我愿者,能离活地狱;行持本尊愿,得生我世界。

思念相续者,情缘系缚人;不住念头者,是谓得道尊。

明心号菩萨,莲花心中生;万法空无我,阴界假非实。

颂财首菩萨(无毒鬼王)

心如虚空无毒王,无贪无嗔俱慧眼;无疑紧随本愿尊,恭敬供养无断缺。

昔日示现九华山,悲悯流自一真心;庄严道场地藏殿,千古启蒙修真人。

人生如梦皆幻有,可曾有人得几分?黄泉路上孤独鬼,醒梦如醉何时休?

心若有时境亦有,心若无时一切无;万有皆空本无我,何处惹来烦恼事。

凡心死时见真心,光明普照四法界;智慧琅琊开心花,可做诸佛大事业。

道明无毒真地藏,没有烦恼逍遥仙;无碍无获亦无失,无字内涵真奇妙。

偈颂心

心不在肝太粗心,无法牵引干枯心。不甘回首无悔心,坚定不移是信心。

心灰意冷乃死心,悲欢离合无奈心。捶胸顿足伤痛心,思念亲情是归心。

六亲不认冷酷心,怨仇同等平等心。坚忍不拔是耐心,觉悟人生出离心。

偈 赞 法 界

如来之藏,无尽缘起,互不相碍,毫无差别。

无尽法界,叠荡重重,相即相入,其性圆融。

理智涉事,无事不理,圆机说教,无教不圆。

心不在肝太粗心,无法牵引干枯心。不甘回首无悔心,坚定不移是信心。

心灰意冷乃死心,悲欢离合无奈心。捶胸顿足伤痛心,思念亲情是归心。

六亲不认冷酷心,怨仇同等平等心。坚忍不拔是耐心,觉悟人生出离心。

偈诵十法界

佛界:

法界融一心,三乘觉行圆;万德皆具足,成就如来心。

菩萨界:

心存自他利,广修六波罗;中道正观行,菩提萨垛心。

缘觉界;

悟十二因缘,体念入空性;独乐善寂灭,缘觉之心是。

声闻界:

四谛三十七,知苦断集聚;修道灭烦恼,乃是罗汉心。

天界:

修五戒十善,慈心修功德;护国佑子民,天道善之心。

阿修罗界:

戒善同天神,心高意忌讳;嫉妒乐争斗,阿修罗之心。

人界:

坚持五戒法,全则生富贵;缺则生贫寒,人道之心是。

畜牲界:

愚痴不觉悟,无礼不敬业;横行奸民意,乃是畜牲心。

鬼界:

悭贪心妄取,盗窃非己物;福气消耗尽,饿鬼之心是。

地狱界:

强暴无知行,欺上又瞒下;淫秽乱轮理,生起地狱心。

静止定观照觉

身蕴不分你与我,清静无为乃得止;守护神明则入定,神明察识观照觉。

五蕴五欲虚幻不实

色受想行识,蕴含又藏覆;根尘互涉入,虚妄暂时现。

财色名食睡,虚伪不真实;迷惑不解者,地狱五种根。

说 无 想 定

无念无执谓死尸,有念有执乃凡夫;

无念有执既禅定,有念无执得自在。

如 梦 如 幻 的 人 生

三界久居因身苦,业苦缘苦受亦苦。依业果熟心甘受,生死来去非天定。

缘尽还无何喜有,其心破漏生轮转。万有皆空本无我,功德黑暗常相随。

心波识海先安心,眼色心欲意无色。性真命蕴神虚空,此心难安因恶有。

脐生家有善有肾,阿毗达磨度有情。无量法门誓愿修,清净法身性佛宝。

报身圆满身命气,化身千万精乎神。慧光常照菩萨行,猿马安住见真如。

颂 六 波 罗 密

六度法中有三四,二五遍行七八中。苦集灭道法类忍,无生法忍最胜忍。

执志惠施真精进,熄灭攀缘寻觅止。智慧最胜般若智,菩提莫过正等觉。

末 法 时 期

末法恶时离圣远,时来在数必然性;有情败根多坏器,昏头山野迷在方。

疑惑烦恼妄分别,遍计所执小乘法;恶慧追求苦所依,期盼归还离正道。

颂 菩 萨 种

往劫一粒菩提种,缘遇佛风得破壳。今誓宿愿一真出,穷劫化世引有情。

偈 颂 名 色

觉受有因,离缘无觉;唯想妄见,梦中见色。

趣味习气,幽行驱动;识如幻事,虚伪不实。

无 提

回首展望,合众国土,风调雨顺,秩序井然。

有情觉悟,德善日增,菩提林立,般若启航。

空空道人,耻笑悟空,慈航自古,菩提萨垛。

偈 赞 五 眼

二目是肉眼,顶门乃天眼,两耳真慧眼,二鼻为法眼。

知觉即佛眼,如来藏识性,本来具足眼,尘劳被障碍。

偈 赞 六 神 通

顶门具眼天眼通,觉悟琅琊天耳通;观照十方慧眼通,宿智知人他心通。

色空无尘宿命通,心花归开法眼通。通达无碍得自在,心契妙典漏尽通。

转 依 妙 道

随顺转依如来力,顺行善静深心觉;福行智力无生智,双行方便菩提满。

菩 萨 本 圆 成

策心于内籍,倾诚于本宗。菩萨本圆成,功到自然有。

不由因师受,不从他人得。不可外边求,自己心中寻。

内不居蕴念,外不随缘境。空虚则灵明,寂静则常照。

灵台即方寸,宝塔即法性。菩提即明见,智慧即证真。

无题

修行因至果,无住住其心,发起心方便,自心发菩提。

即心具万行,见心等正觉,证心大涅槃,严净佛国土。

离情别绪

深宫厚院起归怨,闲暇忙于思乡愁;孤雁独行易折翼,人世离情别绪多。

南无窝梨耶

发心作如来,当净觉性道;信即为觉体,必然得解脱。

菩萨应当知,一切佛体性;能医虚妄疾,心得无分别。

智慧最无比,一切皆圆满;自在力无畏,慧觉所能知。

瑜伽转觉悟,熏陶净种性;了达皆唯识,远离我我所。

广大阿赖耶,其性常无染;地地皆清净,证理入无畏。

胜瑜伽密严,妙定相应者;具足三十二;当成等正觉。

偈 颂 天 王 殿 六 大 士

印度洋上紫竹林,大慈大悲摩诃萨。手持玉净杨柳枝,观行般若方便度。

随应情世救苦声,十方法界皆现身。木吒善财普陀罗,引导有缘到彼岸。

能观智慧观自在,蕴处界者所观境。所得之果无尽藏,如是修行真菩萨。

初入观门因缘起,了蕴虚通度苦厄。色空一如即不二,垢净唯真无虚妄。

十二入处如梦幻,三界同体名各异。三乘境观皆如空,举胜为离空明障。

大智慧乘因至果,开示悟入是神咒。初破二执显二空,依此二依得二利。

有情无明无不明,戒心绝虑空破有。依法除色转名四,处界贤圣唯是名。

凡夫愚迷喜背诵,声闻缘觉乐住空。菩萨现观智慧照,如如不动即如来。

龙华宫殿常寂光,知足常乐笑口开。慈悲为姓觉有情,不远未来做世尊。

誓愿常行菩萨道,闻持名者免三途。发心受生勤熏陶,见我形者得解脱。

多闻天中毗沙门,闻声得果六和尚。善见多闻强记忆,表法五童常伴随。

静心思虑禅尼子,初见此坐慧觉照。岁岁静虑增道心,欢喜治理萨垛情。

如如远行名独健,一真法界平等王。勤修信解悟梵行,住圣志乐生贵家。

正心不退须那吒,风火三头加六臂。神通方便金刚轮,静修一切菩萨地。

童真菩提鸠摩罗,阿毗跋致真童子。无功用行不思议,三行六度到灌顶。

法云遍洒情深处,青黄赤白甘露酒。阿弥傈多表涅槃,功德殊胜最为上。

护国天王多罗吒,法性蕴集和众国。身土蕴藏牟尼宝,不是真如不离如。

此地驻扎金萨垛,表象调整及升华。经典东往巧觉西,菩提尊想觉萨垛。

五音和谐声微妙,一弦不和须吵闹。欲望无穷怎太平,恼怒疑慢见无明。

信解觉法乃良药,方便比喻为引导。治国之道戒定慧,护国唯独观照觉。

方非止恶护根门,境风怎鼓识浪动。心行灭处是真空,大地平沉虚空碎。

明眼虽利无过慧,菩提最盛行清净。觉海慈航度有缘,投入生死真菩萨。

亲近如来善知识,听法多见增闻慧。菩提非见亦非听,离开见闻难觉悟。

了照藏覆及所依,心灵深处长思慧。寻隐访显细细观,闻熏思染成修慧。

增长天王毗琉璃,智慧善根增无穷。斩断情丝何须吹,法性悲悯常伴随。

毗留博叉广目王,观察常照耐堪忍。四种静虑为法宝,四禅天中不知足。

东南西北法次第,差别之中有真藏。宝剑光明表智母,余三表达慧之用。

黄白黑种皆萨埵,琉璃水晶南北对。愚人不知二进制,顶礼摸拜献殷勤。

轮 回 之 苦

无数六道轮回中,历尽沧海于三界,披荆斩棘为生计,缺憾烦恼中煎熬。

深入内意

穷理之道,贵在通旨;指月之举,意在引导。

赞 信 心 坚 固。

宿世善根生正信,于法欢喜润择信。无厌供佛最胜信,种诸善根种种信。

增长无虚真妙信,嫉妒垢除净喜信。灭诸障盖喜乐信,坚固信念不坏信。

不可动摇慈力信,得无所行是深信。严净佛土庄严信,一切种智清净信。

偈 颂 二 十 五 圆 通 法:

听闻妙理了本际,观察事相色性空。善辨嗅觉妙香严,敢尝俗味真药王。

明观触受谓贤首,心空无念得饮光。善用六尘为六因,六根能缘观世音。

无贪乃是眼见精,道生气息已调和。戒律本是能解悟,余习促使身感觉。

空生虚寂意念空,观音省世靠耳根。利眼观照谓慧眼,大行大愿由心听。

艳丽欢喜心息调,大慈大悲法音圆。修行上首身持戒,神通广大意观照。

本愿具足六识界,五大各自缘法尔。自性原本空无形,火头金刚乐融融。

持地坚固心平静,童子心静无波澜。琉璃玲珑明无碍,心如虚空真菩萨。

慈悲依心自性觉,念佛现前大势至。圆觉三四又三三,圆满究竟二十五。

心 法 四 蕴 偈

觉受有因,离缘无觉;唯想妄见,梦中见色。

趣味习气,幽行驱动;识如幻事,虚伪不实。

身 心 境 界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后灭。

说空论无相

智恬情泊虑宁静,意灭识亡心空寂;妄想思念不复现,亦无四大蕴处界。

非身非心即非无,不因不缘不自他;无出无没无生灭,修既不增亦不减。

无相本是非相色,无相之相有相身;三十二相八十好,表里如一净无垢。

诸知诸觉生解脱,戒定慧觉亦复然;五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

迷 的 有 情

饥寒衰老及病苦,忽然内外死缘至;未满心愿身先死,只见此心离身去。

举世都从忙中老,从生为死常奔波;有情于中穷欢乐,几人肯在死前休。

偈 赞 见 空

鉴别是非法眼明,不见喜怒哀苦乐;尘劳阴霾遮慧光,隔江遥望显面目。

颂 五 蕴 西 游:

源于灵根孕育生,日月同齐心不宁。妄想坚固不死身,愚迷金蝉难脱壳。

假合形山藏幽灵,四众睽睽欲情喜。主公受缚难参玄,驯化熟练得自在。

五蕴之身本不有,爱憎分明何由生?见闻虚幻皆边见,我有所在名身见。

执边身我谓邪见,心行意驰起能见。六根门头止所见,五众乖离灭诸见。

外道弄强欺正法,群魔欺瞒本来性。性纵情乱因爱欲,真假悟空乱乾坤。

神魂居舍降魔性,持戒奉法则悟净。护法灵机定风魔,正性悟能皆离生。

天地人心难得见,静极生明乃可见。去欲循理得生长,五蕴山下定心性。

禅观玉华真法惠,三藏始终空能净。法身圆运观三清,性识显圣灭诸劫。

二体难修真寂灭,谈因问古须直心。道心参禅净九灵,三三归真行道满。

九九众魔灭尽时,五圣成真还本源。一体摸拜真如性,法王证得大圆觉。

偈 赞 住 信 忍:

理入般若名为住,住圣德行呼为地。圣心入位得欢喜,意乐欢喜为地相。

信忍菩萨初入地,始照二谛等理性。清净利生四无量,对治吝啬必惠施。

初住一心于胜义,欢喜菩萨轮转王。净戒离惑无过失,离垢菩萨韧利王。

无相无缘真实性,非体不生无二照。隐显自在具三明,发光菩萨夜摩王。

初二三地灭欲缠,正定善能除烦恼。齐观一切身口业,法性清净照乃圆。

偈 赞 住 顺 忍:

顺忍睹史焰慧王,真觉寂灭方便智。理达无生照空有,四五六中断迷障。

难胜菩萨化利王,空空谛观乃平等。现前菩萨自在王,照见缘生相不二。

胜义智光能遍满,随地了断三心惑。空慧寂然无缘虑,还照心空无量观。

偈 赞 住 无 生 忍:

七八九住无生忍,除尽三障色心习。远行菩萨初禅王,平等方便与善巧。

双行不动法流地,永无分段越三有。二十一生空寂灭,法爱习气独能断。

不退菩萨二禅王,获得变易自在身。了如三世无数劫,住真实义常不退。

善慧菩萨三禅王,诸佛世界一时现。常在无碍空中寂,无尽佛藏一念了。

悟入诸法不生理,一切忍品玄又妙。无生始于十忍心,信顺法性到善慧。

偈 赞 住 寂 灭 忍

寂静涅槃心志灭,决定其理不移念。法云菩萨四禅王,始入金刚不坏定。

三十生见不坏喻,寂灭忍中不忍观。除尽二十无明习,等觉妙觉又除二。

无明习相识转智,真俗理圆无不尽。三十二生圆觉圣,正觉非相遍法界。

金刚原来坚不动,心智寂灭无缘照。湛然清净无生灭,不见有灭非是忍。

如来身口皆性德,化作大悲度有情。四贤十圣住因果,唯佛一人居净土。

说三灾

理性混杂生邪妄,久住轻安发水灾;阴气未净成风灾,阴火不除酿火灾。

赞清净境界

灵心绝持妄能所,泯灭万物而独存;

妙行难思觉情识,随缘普现显真实。

真 修 行

实际理地,不受一毫广博览;事相门中,不舍一法来品味。

一乘佛法

如来一音演说法,有情各随根性解;声闻四谛因缘觉,三性六度到彼岸。

佛学精贵在渊博,随言境理非学问;法义重视能疏通,高论等至非佛法。

大乘之帮的特色

乳臭未干说顿悟,一身稚气言成佛;妖魔鬼怪谈即身,神魂颠倒论成就。

净佛国土

世间道中魔难多,修行路上多坎坷;黄眉童子称佛祖,岁月难改种子性。

金箍约束野蛮性,修真显善生美景;劫波冲洗风尘垢,勇战魔幻佛土净。

鉴别真伪

真妄同出一源,水乳一器难分,不具法眼精明,难以鉴别真伪。

修行菩提要牢记

味着禅定乐,尽失悲悯心;为度诸有情,常习菩提行。

有感于顿悟、即身成佛及往生极乐

学神仙画饼充饥,难充当现实干渴;坐禅定磨砖作镜,古至今万无一成。

直指心千江看月,恋虚幻空中楼阁;他方乐远水济火,尘世迷十万八千。

愚顿者妄谈觉悟,爱身见反溺道流;真妙理了悟菩提,除魔幻反本归原。

收敛其纵情之心,退之则含藏于密;踏实地由渐而悟,脱胎骨出离躯壳。

知体用识窝利耶,觉心性圆明自照;能奉行神明观察,掌握中如意明慧。

性情合九九惑尽,行道满三三归真;定不定不定中定,五圣拜如来法身。

游戏人间

黑土滋养倔强性,生来不会赶时髦;未足一甲游四海,二十岁时不萧洒。

而立之年多磨难,不惑之年不富贵;五十岁时不迷惑,此心早发菩提情。

我的宗门

幼信无常苦空理,长窥无执显圣教;摄事净义成善巧,现观瑜伽不思议。

说 菩 提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无漏真净。

触受尘劳,背觉合尘;妙觉明性,背尘合觉。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法远离,法眼清明。

根识不行,国土清净;安守真常,常光现前。

略 释 般 若 波 罗 密 多 心 经

发 心 释 经 十 因 缘

空经幽深意绵长, 文释古奥难理解。

不讲缘起释性空, 专一离门少菩提。

忘谈行境缺方便, 单说菩提无有情。

对立世智出世智, 远离六度十地行。

重视空智轻世智, 离开心相说二空。

妄执偏空谓金刚, 陷入宗诤道无相。

偈 赞 般 若 经

摩诃般若波罗密,始于缘起达性空。如来鹫子说般若,菩萨二谛行六度。

牟尼般若须菩提,畅达菩萨三脱门。摩诃萨行摩诃衍,一切法空无分别。

帝释般若说福德,初发心者生信解。弥勒直说菩萨行,已成熟者入实性。

魔事魔幻不退转,实相般若照行境。般若观中境行果,以有方便为旨归。

如来深密实相法,不立文字不离字。名相文句觉者说,轨范心相谓解释。

空经本来无须释,离智非能诠释译。不具文字般若智,皆失如来真实性。

唯有法相直指心,远离宗门则佛说。一切边执皆魔说,般若非见非不见。

以相破相为无相,以幻修幻离诸幻。不见生灭名空智,心智寂灭谓涅槃。

不二法中绝说听,如来几时说名相。未悟菩提即烦恼,了悟名相即菩提。

法空无相非无相,说空不空是般若。不失本愿即无愿,自觉觉他摩诃衍。

有无分别皆有心,何必执着手心背?未见有佛入涅槃,几时有一涅槃佛?

见闻觉知尊想王,究竟觉者佛如来。一乘无宗度情识,内照观证自性觉。

偈 赞 深 般 若

甚深般若性如空,不行非缘无知见。无作无相斯行道,正住观察无照相。

法相不得非不得,非不思义不思义。不违法相非执相,一切同入真实际。

菩提性相皆空寂,不是五蕴不离蕴。非即有情非离情,不离境界非境界。

不舍诸见修菩提,一法不取行般若。说是行解无行解,未到究竟于中行。

颂 菩 萨 名 号

往劫一粒菩提种,缘遇光明得破壳。施肥扶正先定心,耐心勤耕获硕果。

观音省世菩提心,因地法行化有情。悲愿无处不现身,心如虚空共相应。

心地清净无量光,神通广大势力至。慈悲喜舍名如来,诸法方便号菩萨。

慈航道人即文殊,无垢因缘谓菩贤。心地含藏金光明,般若觉海菩提祖。

颂菩萨摩诃萨名号功德

普贤性德光,妙明言功德。智慧照觉境,宝华心悦意。

清净行德相,海云理德生。自在谓勇猛,普智金刚轮。

赞 表 法 方 便

释枷门中十丈夫,牟尼宝珠悉达多。表法弟子各有殊,圆满聚和乃为一。

阿难多闻最在先,施法福惠富满楼。持戒透明犹玻璃,苦行头陀大家设。

信解空相须菩提,密行通幽曪睺曪。舍利智慧始幼童,论述道理加旃延。

那律天眼净无垢,目连神通真玄妙。无极六种波罗密,菩提般若度情识。

佛法始于人本位,最初发起菩提心。进德修善五阶梯,人天声缘到菩萨。

皆是心地转业相,味着禅定亦过失。究竟说中无三五,一乘无乘是佛说。

功 过

功德生于见己过,罪恶出自见人非。得道成佛本圆成,不因师受非他得。

可笑!可悲!可叹!

身披袈裟无明驴,惺忪唯恐不斯文。抬头频问摩登女,信口开河误后人。

功德生于见己过,罪恶出自见人非。得道成佛本圆成,不因师受非他得。

道理易讲事难做,菩提般若同一理。觉悟好说人难做,修行大忌不做人。

不生不灭三三行,登界游处任为之。说破源流万法通,真如本性大法师。

枷 锁

男女聚居名安枷,缘会五蕴即吾家。在劫难逃蕴缠身,生死皆因情锁链。

莫要老来方学道,人生旅途多白骨。一叶圣旨归黄泉,空走人间无果利。

偈 赞 颂 七 大

十方通达方便,永断愚痴疑惑。妙法能生信解,恒念精勤修道。

地主含藏承受,意念亲近如来。水能流润滋养,广利益生救护。

火主炎上热恼,明则融消烦恼。风行运动走窜,劲除贡高我慢。

空主明洁灵知,无为无所不为。明则了照愚暗,无明习气永断。

颂 转 识 成 智

俗念困扰任天然,留恋境物锁情理。逍遥洒脱忘情尘,万法等闲不障碍。

心如虚空无牵挂,早已踏破毗卢顶。千圣同是观世音,有觉能悟自在王。

圆满觉悟识转智,四识成智各有三。初转成七二转八,妙觉三转究竟佛。

偈 颂 八 识 规 律

自然圆方八识随,主公含藏七心王。眼耳鼻舌身意识,染污末那窝黎耶。

性境独影带质境,现时量知比非量。善性恶性无记性,九宫八卦奥又妙。

三界九地一四四,欲界杂居趣味五。离生定生心喜乐,离喜妙乐舍念清。

空无边处无色界,识无边处三解脱。无所有处去远行,想不想时不退转。

心所六位表三维,想思触受意边行。根力别境慧念定,大欲胜解能为信。

拾壹善中信第一,见贪痴疑烦恼六。随眠惑乱有廿十,寻伺睡悔不定四。

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

三颂前五识。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性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颂意识。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三颂末那识。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嗔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三颂阿赖耶识。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万 法 唯 心

三界虚伪非真实,唯心所作相似法。十八鼓动根尘识,离识有何浮根尘?

灵台有个方寸山,斜月高挂三星洞。菩提老祖闲无事,慈航道人笑悟空。

无 题 二 首

尼姑原是女人做,即心本来就是觉。多闻善观了密义,五众和弦增光明。

山羊生来长胡须,百岁老尼不见有。道貌岸然泥菩萨,自身难保怎度人?

阿弥陀佛即法身,千万莫说得往生。愚迷境风所飘荡,破迷返觉自然生。

荒唐三藏空能净,真如法性空不空。能所寂然无须戒,垢净本来是一家。

无 题

业海兴波,昧却本来。因缘颠倒,万劫沉轮。

断爱无余,莲花处水。乐出离欲,妄灭离系。

无 题

欲多必兴妖,惑重乃入魔。恼怒伤和炁,疑心生嫉妒。

内不居蕴念,外不随缘境。空虚性灵明,返流即还净。

寂静心常照,妙明言功德。智慧了觉境,宝华心悦意。

阴界非实诫情识,极乐隐喻是化城。阿赖耶识亦施设,真如如来即名假。

如意原是蝴蝶梦,闲暇无心得白玉。阿閦弥楼皆心作,菩提般若徒有名。

心识思量不周全,背道而驰不冤枉。聪明反误后来人,糊涂执文迷惑理。

赞理数自然

理因数显示其明,数从理出得相倚;二三妊育万物始,俗眼无知难觉悟。

真真假假演大法

淡淡津津有情味,堂堂正正做常人。辛辛苦苦广集粮,详详细细深思维。

空空静静观法境,进进出出无系缚。口口声声陀罗尼,浩浩荡荡施佛恩。

道道地地空能净,恍恍惚惚非境界。恬恬惔惔至虚无,明明白白觉萨埵。

念念殷殷不忘悲,悯悯惜惜三途情。恮恮切切报佛恩,生生世世志再来。

反反复复熏种子,来来往往除习气。时时刻刻思本愿,朝朝暮暮大悲起。

离离萋萋菩提树,蒸蒸历历趣佛觉。兢兢业业来耕耘,勤勤恳恳滋甘露。

神神密密窝黎耶,是是非非不真实。迷迷糊糊难觉知,清清楚楚寻形山。

真真假假演智慧,虚虚实实说菩提。隐隐约约显真如,稳稳当当入涅槃。

大 乘 菩 提

平等大乘心,觉悟乃有情。游心十法界,访显又寻隐。

阐微即照幽,内证唯自觉。必申有教意,志在得显扬。

莫愁不得位,只怕不识心。明心号菩萨,莲花从心生。

慧观达心源,觉者即明了。一切真法界,显密同一体。

悠悠无上觉,惺惺般若智。高高立志向,深深实际行。

绵绵勤观照,炯炯增光明。速速位升华,渐渐入涅槃。

菩 萨 道 与 五 蕴 法

寻求人类的最高欲求

绝妙无限的风光,多在险奇的山峦之上;

刻骨铭心的音乐,伴随孤独寂寞的韵味;

高尚风格的生活,常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法 界 无 尽

无尽法界,重重相荡;相即相入,其性圆融。

如来之藏,无尽缘起;互不相碍,毫无差别。

理智涉事,无事不理;圆机说教,无教不圆。

想了时是不了时

想是处是不是处,想了时是不了时。内外疾病困苦痛,白发齿落形变异。

忽然内外死缘致,息绝氲逝寿命终。神迁蕴释弃原野,心离故居换新屋。

颂 四 天 四 佛

福慧因行多闻声,持国不动羯磨行。智慧之行增宝相,观法无量菩提行。

淳朴离痴不住行,正直观照增善行。慈悲平等利他行,恒常止恶自利行。

菩提萨垛观照觉,般若慈航波罗密。培养心地吉祥云,种就福慧功德田。

觉悟有情

有情众生颠倒,颠倒乃是众生;幻生妄死无尽,欲罢不能了结。

灰色理想主义,倒因颠为果报;暗绿梦幻希望,兑换受苦因缘。

谆谆如来教诲,芸芸有情众生;惺惺菩提觉悟,悠悠般若智慧。

忏 悔

劝君莫等机缘熟,今朝先忏昔日过,转祸为福心安稳,修心布施忍为福。

大 乘 因 缘 法

相 即 相 入

知觉通般若,萨埵即方便。觉悟达智慧,有情名慈悲。

真如乃觉性,烦恼即菩提。智慧亦证真,生灭即涅槃。

正 信

理正既明显正义,其信立则邪执除。发心趣向菩提道,事事无碍真道相。

观 一 切 法

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心 为 物 转

情人眼里出西施,浪人心中生貂婵。豪富饱醉思昭君,高贵倾心念玉环。

妄想念头滚滚来,无奈寄语问仓天。举世都从忙中老,几人肯在四前休?

悟 因 缘

现实生活残酷无情,不要梦想富贵荣华,

那是转眼即逝烟云,梦醒时节凄凉悲哀。

不要幻想名利双收,那是一时痴心疯狂,

革职离位伤痕累累,离时赤手再来空拳。

不要空想娇夫艳妻,那是宿世冤家对头,

缘会则聚缘尽离散,生离死别空留遗恨。

不要假想儿孙成龙,儿孙自有儿孙果报,

讨索旧债且莫忧伤,多种善根培养法缘。

人 生 无 常

自古人生多苦难,有情于中岂得乐。满目辛酸泪如倾,不想还来千百回。

黄泉路上老中幼,单生独死难陪伴。孤栖孽海无边际,爱河延绵奈何桥。

望乡慌恐无心归,阴阳梦婆何时了。人生如梦如幻影,得者毕竟离失去。

成者迟早毁坏灭,聚者终归散离别。寿命如同一朝露,命根气尽化乌有。

业 因 果 报

四肢不全杀生报,盲人聋哑毁谤报;奇形怪状伤害报,容貌不端嫉妒报。

颂十二因缘

无明体相本不有,妄想因缘结合起;行识别故名名色,六根触受爱取有。

常为生老病死苦,忧愁烦恼无了期;本师如来悉达多,命名十二因缘法。

如 梦 如 幻 的 人 生

人生之路

走过一段漫长的路,人生的路坎坷的路,

沧桑峥嵘艰难的路,情愿孤独凄凉的路。

生死之路黑暗的路,留恋往返来去的路。

梦幻无尽迷蒙的路,哭泣忧伤悲哀的路。

情感之路伤心的路,点点相思多余的路。

独存处优孤独的路,心死无念归家的路。

颠 倒 众 生

自古有情独生死,活缘虽多无凭藉。死主无亲总降临,万般无奈任自去。

独去无伴黄泉路,惊心肉跳惶恐滩。幽暗寂寞阴阳界,不想还来千百回。

生 苦

儿住胎胞臭秽逼,黑暗狭窄身卷曲。母体食热儿烦热,母饮凉时儿受寒。

母食辛辣儿火炭,食味所触酸咸苦。迷魂汤中命根浅,非说悦意实无奈。

势如三峡一贯下,全身青瘀举身痛。悲愤交加难忍耐,哭泣而来恼怒生。

衰 老 苦

岁月造作衰老死,到老必衰确无疑。由衰到老近死亡,人人恐惧有何益。

器官老化腰如弓,满头白发面如川。气力衰退行迟缓,四肢难用不可爱。

耳聋眼花难见闻,记忆减退多健忘。出多入少无雄风,身心力退难强壮。

死 苦

活缘虽多无可凭,死缘鲜少将来临。从生起始奔死亡,内外一切显无常。

寿如朝露瀑布水,人生浮云虚空飘。人过半百觉醒时,天过午时近黄昏。

烛处风雨不觉知,欣然坐观自演戏。昨日抹粉在演戏,今日黄泉演是谁?

饥寒衰老及病苦,忽然内外死缘至。未满心愿身先死,只见此心离身去。

举世都从忙中老,从生为死常奔波。有情于中岂得乐,几人肯在死前休。

劝 告

孤坟自古多少年,阴阳界上无老少。独去无伴黄泉路,奈河桥上怨敌会。

慧观五蕴西游

修行菩提,必须脚踏实地的静观密察,绝不可妄作悬空虚想。

灵山妙相菩提祖,指引无生了性真;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春采玉液为琼饮,夏寻瑶草作生涯;秋收灵芝延时节,冬觅酥酪度岁华。

弥天唐突谓唐僧,勇战妖魔为行者;魂木贪咀名呆子,奔走江湖杀和尚。

证悟空性得姓孙,天生欲望须悟能;卷帘醉迷悟则净,杀尽烦恼阿罗汉。

修行本为空能净,颠倒妄想求西土;作茧自缚荒唐僧,无视家宝寻希奇。

呆子愚笨贪无厌,触受生情喜美色;摇摆不定生情心,情定宝生名为尊。

猴急易躁善神变,生性无穷种种心;安守本分生意志,定力生育无量光。

志性悟净幽隐处,盲修瞎练害性命;正信不动生气魄,慧眼照鉴成不空。

源于灵根孕育生,日月同齐心不宁。妄想坚固不死身,愚迷金蝉难脱壳。

假合形山藏幽灵,四众睽睽欲情喜。主公受缚难参玄,驯化熟练得自在。

五蕴之身本不有,爱憎分明何由生?见闻虚幻皆边见,我有所在名身见。

执边身我谓邪见,心行意驰起能见。六根门头止所见,五众乖离灭诸见。

心佛两忘灭诸见,善恶俱泯得禅定;急速求静反成躁,情意合洽缓终成。

慧观至真无上妙,静观知觉靠健行;佛刹无数莲化台,点燃心灯仔细观。

法自心生从心灭,心不能虚魔幻生;性识独用失明照,于是得意便猖狂。

灵吉定风点金睛,善巧开光识察觉;皓月当空可鉴心,悟空不空真能净。

徒悟并非真如性,无情难以了自性;凡人不识真种子,悟空推倒人身树。

只悟空中之无相,皆是幻情虚拟相;执假为真真亦妄,空走人间无果利。

风魔作怪心不定,神不守舍病在心;迷蒙敝见由无明,疑心惑乱难果断。

打破疑团见光明,既明且断谓灵明;用在性能度在净,三藏安居得无为。

人情有念道无念,念念回头即灵山;大道浑然非有无,乐在其中无方所。

修道本来信为基,脚踏实地涤心虑;五种形山藏真宝,狂妄之徒说顿悟。

凡俗信口不信心,听信谗言四众离;错用一念被妖掠,真情实意可行道。

认得不真看不破,无决断时没觉悟;慈爱过则反致邪,智昏难免弃正道。

只因无镜鉴真伪,蕴死无常兴魔境;白骨观中荒唐修;执迷反受三戏弄。

邪正两界已立足,兔死烹狗本不该;恩将仇报逐圣心,慧刀该刮肉团心。

三宝不灵为顽石,性能失灵化邪魔;举意冥行自遭殃,唐僧好做魔口肉。

滞于形声受缠缚,执着名相入魔障;修性本为空法计,聪明反被聪明误。

情虚不实自招供,悟能无能被假赚;人我不分法眼明,还本归元是药王。

性定明镜为止水,存神晧月是禅心;无字经文乃空经,无为之道是真道。

从假失真迷天性,观音发明真言义;玉净涵养慈悲水,化作甘露济有情。

禅观生死见真假,静观尘世知邪正;真假不辨失举错,不明理时行必咎。

虽说生死本一家,不觉生时难知死;须将死门为生门,不执生门谓死门。

一景一观金莲新,浑然一气情随性;色蕴尽时归本性,知觉有缘见如来。

妄心动则真性摇,结性不动养真气;莲台化刃入正定,情急红孩变平和。

参悟大慈野心化,善财童子归正果;天理慈善惠布施;勤于理财不乱舍。

释迦早已留密诀,佛在情世不在天;朵朵莲花无人识,妄谈空有与性相。

神静湛然则常寂,昏愦下沉邪念侵;菩萨慧眼照邪正,专理乱世师子精。

为僧本为了经意,愚者剃发表无法;法无定法为无法,以幻事身本不该。

为僧不学菩提道,车迟和尚走不脱;菩提般若与慈悲,偏差误区入不得。

阐尽玄机本无性,三车金丹皆旁门;一性贯通一切法,真体显圣理事通。

得悟空性空即法,性感通定在运用;定性存神得如意,隐显莫测真自在。

群魔欺瞒本来性,外道弄强欺正法;猴头显示性不死,无边妙法劈左道。

幻术惊动世俗眼,得遇善知必败露;虎头难免落犬口,鹿蹄羊肉烂于釜。

情感遇境最难忍,划圈素居名坐性;法性不定念头动,放肆无忌随意转。

潜移默化在自心,无所从来无所去;玉帝天师不能主,徒用天神千般计。

执中存诚意不动,何须外寻搬救兵?罗汉十八各取宝,格至本为尽推究。

真知灼见走了牛,昏睡灵童梦始觉;掉举散乱实可恶,昏沉迷暗更可畏。

缘性生情是本能,性纵情乱因爱欲;觉路安身是正法,稳坐性情意气和。

漂浮不定阴阳界,盲修瞎练荒唐僧;子母河水结鬼胎,解破才知除口业。

欲想做佛不做人,不修人道难成仙;修练心性忘人情,奇遇缘会制为要。

邪欲害命又伤性,云情雨意如蛇蝎;多情娇媚女色王,八十一难独第一。

收心本为死心设,逐物之心过去心;滞物之心现在心,迎物之心未来心。

过去的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留;未来心境没来到,无心于世心寂静。

心体本虚贵无心,意马放纵急奔驰;有心害心盗贼生,主人失守遇劫持。

放纵精神谓有心,执意有心之为害;执意无心为之害,着意有无并为害。

有心为善失是非,姑息草寇当真道;荒唐和尚动嗔怒,悟能有心进谗言。

行者有心除恶徒,性识发狂全无礼;有心念咒为收心,有心有念心害心。

执迷善缘失是非,执着无心乱真假;为了无心逐心猿,圆明未照落顽空。

定慧不离三皈处,神观察识清净海;三界运心坐莲台;慧眼遥观蕴所依。

放之不可松不得,放而不放谓无心;呆子起空观不真,分明有舍不见舍。

愚僧识性不知情,神飞身在难守舍;无火冶炼名矿石,徒劳西行取经人。

心因求静转纷驰,真去来假冒充真;无心之故真假混;真假心搅乱乾坤。

有无真假皆此心,形体功用无二别;一心是真二是假,独体是妄三是真。

一蕴难修真寂灭,神归心舍禅方定;同心合意能情愿,怎奈鸳鸯各分飞!

天眼观照幽冥界,原无二心无一心;俗人只知心为心,不知四猴混迹世。

二心竟斗至圣境,佛降六贼用空钵;如来面前打死心,顿灭色魔入真界。

灵台方寸水如镜,不迎不随自然净;神魂居舍降魔性,持戒奉法则悟净。

先天颠倒后天盛;善用甘露成中道;善法修持灭心火,体用感通理与事。

只因善财不见面,铁扇罗刹难解怒;一扇推入须迷山,护法灵机定风魔。

运用一气为旨归,专言性宗入顽空;按捺七情之牵挂,道法自长化无穷。

以心镜照住本原,三观贵在随转依;正性悟能皆离生,雷大法鼓化慈雨。

一扇寂灭无明火,二扇风动除荫霾;三扇雨霁顽空休,清心了意解烦躁。

十二时辰忘不得,抱一守元任温养;心地金光靠无染,洗心涤虑名扫塔。

三藏本无人我相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