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不离慈悲与菩提心,是修行道上最确凿的征兆

2024-12-19 大宝法王

心中怀着慈悲时,我们会与其他的众生更亲近,因为我们知道他很容易受苦,就像我们一样。透过将自己受苦的经验,应用在我们见到的他人的痛苦上,我们会有某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这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让我们生起坚定的决心,真正的慈悲就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崇高之心》

心灵上的探索并不是向外在的某处寻找智慧,而是去发觉原本就已经存于我们内心的东西。就像清理石刻铭文的表面一样,你越是去清理它,原有的雕刻就会变得越清晰可见。我们就像那块石头,透过我们心灵修持,逐渐让自己更清楚自己,而不是获得某个我们之前没有的东西。

——《崇高之心》

那些勇猛的菩萨们即使在轮回当中也是快乐的。为什么呢?因为利他是他们的唯一所求,而住于轮回当中能够最有效的利他。

——《爱的六字真言》

所有内外的混乱都是源自于内心,所以,内在的平静比外在的静处更为重要。因此,各位能够依止静处者,请尽力去依止。若身体无法处在静处,但是至少要在内心找到静处。

——《法王教你做菩萨》

当内心怀着慈悲时,我们不会忽视他人的痛苦。相反那时会有一种想要结束那个痛苦的急迫感,就好像在你脚下点起一把火一样。当你具有这样的慈悲时,一看到痛苦,你就会想要跳起来,立刻行动来结束它。对于承担其他人、动物、甚至地球本身的痛苦,你不会有丝毫恐惧和丝毫犹疑。

——《崇高之心》

当你让自己变得烦恼、不快乐时,你真的无法说是某人或者某件事让你心烦意乱。是你让你自己不快乐的。

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在站不住脚的立场呢?当情况有改变的可能时,你努力去改变;当没有改变的可能时,你就接受这个事实,在其他有可能的领域中去努力。

——《崇高之心》

是否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全然取决于您自己。您必须成为自己的老师,并且试着找出,使自己达成目标的方法。您要成为自己的裁判,试着让自己做对的事,防止自己做出错误的事。您要对自己负责。唯有您知道自己的秘密,无人能读您的心。当自己想要改变时,不要只依赖他人的帮助,自己却不采取任何的行动。

——《就在当下》

成佛之道主要是由对慈悲与菩提心的培养铺设而成,不离慈悲与菩提心,即是修行道上最确凿的征兆。

——《爱的六字真言》

所谓「佛教徒」的修持法,是藉由佛法而得到心的力量,了解人生的精髓与实义,这才是修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究竟利益,让自己如愿达到究竟的幸福与利益,而非得到外在物质或生存条件等暂时性的帮助。

因此,对于一位佛教徒而言,修法并不是为了满足外在五根所执的贪欲之境,而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安乐,心的安乐才是究竟的安乐与幸福,将此视为修法目的,为此长远目标与利益,去精进努力。

——《心灵科学》

慈悲和贪着之间的某些相似性,可能会令人产生混淆和误解。这两者都包含了某种关心,尽管在其他方面它们是截然不同的。

贪着是以自己的私利为目标,其中牵涉到的是对自己的关注。慈悲是以他人的利益为目标,涉及的是关心他人。

——《崇高之心》

对于目标高远者而言,「暂时的违缘」并不能算是困难或障碍,「不达到目的」才是障碍。对于修持者而言,暂时性的任何困难,都为你提供了修心的机会与修持的时机。

因此,对于佛教徒而言,真正的障碍是「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才是佛教徒的最大障碍、真正困难。

——《心灵科学》

嗔恨的生起,是源于内心的一种不满和不悦的状态。我们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心,看看是否有心理上的困扰,这是保持内心健康和快乐的最好方法。当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嗔恨,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少涉入冲突中,而且当冲突真的发生时,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肯定会比较少。

——《崇高之心》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修行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随园: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随园: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离众修行 离众修行

本性法师:5 十字街头好修行 本性法师:5 十字街头好修行

顶果钦哲法王:在俗世修行的101个忠告 顶果钦哲法王:在俗世修行的101个忠告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我们现在修行,处处都要修福,处处都要修慧 宣化上人:我们现在修行,处处都要修福,处处都要修慧

香烟对于修行上有极严重的危害 香烟对于修行上有极严重的危害

悟慈法师:六 转轮圣王修行经 悟慈法师:六 转轮圣王修行经

大安法师: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护持慈悲心更重要 大安法师: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护持慈悲心更重要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风水对修行人影响,其实挺大的 风水对修行人影响,其实挺大的

这几个常见征兆有的话一定要诚心忏悔! 这几个常见征兆有的话一定要诚心忏悔!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三十四)恒心,毅力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三十四)恒心,毅力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十一)念佛就是修行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十一)念佛就是修行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一)修行精华序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一)修行精华序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五十六)心好何必做善事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五十六)心好何必做善事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六十五)自利利他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六十五)自利利他

智海法师:修行人定中上升忉利天看见天王在说十善法 智海法师:修行人定中上升忉利天看见天王在说十善法

这个就是修行真实​的意义所在! 这个就是修行真实​的意义所在!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明海法师:《净行品》立足当下的修行法 明海法师:《净行品》立足当下的修行法

明海法师:修行的试金石  永远都是自己错 明海法师:修行的试金石 永远都是自己错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对人好,可是切记不要掺杂情爱思想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对人好,可是切记不要掺杂情爱思想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这些平日生活中的观想,都是修行的诀窍! 这些平日生活中的观想,都是修行的诀窍!

如果我们有菩提心,就能于一刹那间清净无始以来的罪业 如果我们有菩提心,就能于一刹那间清净无始以来的罪业

修行人降魔的方法--印光大师 修行人降魔的方法--印光大师

海云继梦:修行在修行,不是修听,也不是修讲… 海云继梦:修行在修行,不是修听,也不是修讲…

海云继梦:修行就是让你看得清楚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海云继梦:修行就是让你看得清楚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海云继梦:依修行而得成就 海云继梦:依修行而得成就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把饭吃饱,把觉睡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把饭吃饱,把觉睡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达真堪布:这四种贪执 会毁了你的修行! 达真堪布:这四种贪执 会毁了你的修行!

宣化上人: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去修行,一定会成佛的 宣化上人: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去修行,一定会成佛的

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 十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 十

大宝法王:学会原谅自己,跟过去的错误告别 大宝法王:学会原谅自己,跟过去的错误告别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86)用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来教育,用因果法门来劝导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86)用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来教育,用因果法门来劝导

惟贤法师答:佛家的慈悲有何特点? 惟贤法师答:佛家的慈悲有何特点?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佛号功德福报无量,超出能发菩提心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佛号功德福报无量,超出能发菩提心

修行勿怀胜负心 修行勿怀胜负心

修行人的四大毒蛇 修行人的四大毒蛇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大宝法王:命运,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有机会改变它 大宝法王:命运,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有机会改变它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工作、做事上,应该如何修行? 工作、做事上,应该如何修行?

十七世大宝法王:为什么我不吃肉 十七世大宝法王:为什么我不吃肉

大宝法王:内在的喜悦是究竟大乐的因 大宝法王:内在的喜悦是究竟大乐的因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给自己时间做自己,它真的很基本、也很重要 十七世大宝法王:给自己时间做自己,它真的很基本、也很重要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秘密藏在这三个字里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秘密藏在这三个字里

修行中出现的感应 修行中出现的感应

道证法师: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道证法师: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济群法师:菩提心的重要性 济群法师:菩提心的重要性

达真堪布:行菩提心修持六度之般若(智慧)度 达真堪布:行菩提心修持六度之般若(智慧)度

海涛法师:从深信因果到迈向慈悲 海涛法师:从深信因果到迈向慈悲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达真堪布:生起菩提心的五个因缘是什么? 达真堪布:生起菩提心的五个因缘是什么?

海涛法师: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人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深信因果业报,培养利他心 海涛法师: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人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深信因果业报,培养利他心

通过磕头将智慧气的脉打开、业障气的脉关闭,出离心、菩提心自然就有了 通过磕头将智慧气的脉打开、业障气的脉关闭,出离心、菩提心自然就有了

达摩祖师:修行人该如何过自己的日子? 达摩祖师:修行人该如何过自己的日子?

智行法师:感恩慈悲 智行法师:感恩慈悲

用菩提心判断道相是功德还是着魔 用菩提心判断道相是功德还是着魔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的修行方法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的修行方法

黄柏霖:四种慈悲 黄柏霖:四种慈悲

邪淫之罪堪比滔天,是佛法慈悲救了我! 邪淫之罪堪比滔天,是佛法慈悲救了我!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达真堪布: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达真堪布: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为什么小庙越多,修行人越少?(宣化上人) 为什么小庙越多,修行人越少?(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宣化上人: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梦参老和尚:难发的菩提心 梦参老和尚:难发的菩提心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助道因缘:正知正见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助道因缘:正知正见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的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的

杨笑天: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 杨笑天: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

富翁慈悲买鳖放生,小人无耻出卖恩公 富翁慈悲买鳖放生,小人无耻出卖恩公

曹越: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曹越: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 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

达真堪布:不要执着修行时出现的境 达真堪布:不要执着修行时出现的境

净土法门法语:怨亲平等,这是修行功夫 净土法门法语:怨亲平等,这是修行功夫

净土法门法语:修行功夫不得力,就是因为放不下 净土法门法语:修行功夫不得力,就是因为放不下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阿姜帖:正道修行 阿姜帖:正道修行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怎样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怎样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

五毒减少,才是修行中成功的征兆 五毒减少,才是修行中成功的征兆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