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师的无相颂

2024-11-08 汉传人物

六祖坛经-无相颂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迷失本心的人,修福不修道,不知道心即是道,所以只知道修福报,不但如此,而且认为修福就是修道。一般对佛法没有完全了解的人,也都这么说:信甚么宗教?我们做善事就好了。这些人就是认为修福就是修道,认为做善事就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修福就是修布施、修供养。一个是布施,一个是供养,一个是救济。供养是指下对上,像供养三宝、供养师长、供养父母;布施是指对一般人;救济是指上对下;都是要拿出钱财,都能得到福报,不过是对象不同。

所以布施、供养都有无量无边的福,虽然得到这些福,福是归福,罪是归罪。桥归桥、路归路,因果是不能互相抵消的。并非现在修福报,过去的罪就没有了,罪还是存在,福报只是得到一种善报,为甚么?因为心当中的三恶(贪、嗔、痴三毒)原来就有,佛性本具,无明也是本具。

儒家思想,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有的人不了解,认为这两者有冲突,其实没有冲突。孟子讲性善,目的是在告诉我们,人有一个善良的心,要时时刻刻保持这善良的心。荀子讲性恶,说我们人的心很恶毒,贪财、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自私自利,一生下来,没人教就有贪、嗔、痴,这就是本具。因我们的心很恶毒,所以要时时刻刻防止,不要再造恶业,要时时刻刻返照自心,念念分明,念念清楚,目的是在这个地方。

佛经里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是从性善来讲。以性恶来讲,像《八大人觉经》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就是性恶。所以,佛法有时候讲性恶,有时讲性善,都可以讲得通。

这里讲心中三恶元来造,就是讲性恶。既然是性恶,所以修福、做善事,与本自具足的贪、嗔、痴不相关。

做了福德,福德还是存在;造了恶业,福德也没有消除。譬如,我们做了很多善事,现在起了杀、盗、淫,杀死了一个人,杀死人就要受报,因为我修福和杀生,杀生的过失比修福还大,所以福德抵不过杀业,就要受轮回,可能轮回变条狗,狗还是有福报,福报是跟著跑的。所以,要得解脱,先要修福,除了修福,还要修慧,才能灭除罪过。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一般人不了解,不知道惭愧、忏悔,想用修福来灭除自己的罪过,是不是能灭除罪过呢?后世得福罪还在,虽然得福,罪还在。现在修大福报,死后生到天上,或在人间大富大贵,把这大富大贵享完了,福报没有了,又要受轮回,这不是罪还在吗?所以,一方面要修福,一方面要返照自心,这才是最正确。永嘉大师证道歌也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福报用完,就会堕落。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 自性中真忏悔

大家要了解,这个地方不是完全不修福,而是告诉执著修福,却不知道心中除罪的人,除了修福德以外,还要时时刻刻向心中灭除罪缘。佛法上讲因缘和合,把心当中的罪根灭掉,没有了贪心,看到外面什么东西都不贪,那里找罪呢?没有了嗔心,就是打我一耳光,我也不会发脾气。所以,但向心中除罪缘,把心中的罪缘彻彻底底的都除掉,才是我们性当中真正的忏悔。

我们经常要检讨,心中有没有欲爱、色爱?有没有嗔恚心、毒害、我慢、愚痴、邪见,检讨就是返照这念心。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忽然悟到大乘这念心,通通忏悔了,这才是真正的忏悔。悟到那一念大乘心呢?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不打瞌睡,这念心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大乘心。安住在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罪通通灭得干干净净,就是禅宗祖师所说:千年暗室,一灯即破。

安住大乘心,所有一切邪见通通没有,就是正见、就是正信。《六祖坛经》也这么讲,而且讲得更清楚,什么是世间、什么是出世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起了邪知邪见就属于世间。

正见,有方便正见、究竟正见。方便正见,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言为己言,以佛行为己行,就是念佛、念法、念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方便正见。

究竟正见,不住两边,不著有、不著无;不著非有、不著非无,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善恶诸法都莫思量,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寂照一如,站得住、站得长,这是大乘心,如此能灭一切罪。除邪行正即无罪,心行、口行、身行都没有罪过。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修行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有了这种心愿的行者,经常于自性观。观就是返照,时时刻刻要知道自己这念心在想什么,自己这念心安住在那一个法界。这念心安住在五戒,想到五戒,就是在家菩萨;心在贪、嗔、痴,就是地狱、畜生、饿鬼;心在十善就是天堂;心在四禅八定,是色界天、无色界天;心在四谛,就是声闻;心在十二因缘,就是缘觉;心在六波罗蜜,就是菩萨;心安住在实相,就与诸佛同一类,就是佛法界;心安住大乘,就是自性观。

禅宗祖师所说:有佛处亦不住,无佛处急走过。这念心不著有、不著无,一念不生,就是诸佛菩萨的境界。所以,一切都要看自己这一念心安住在那里,安住在一真如法界就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吾祖所传的就是这个顿悟法门,不思善、不思恶,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处处作主,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这个,听法这个、说法这个,这就是顿法。

过去无明慧经禅师也讲: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这就是顿悟自心的法门。

普愿见性同一体,这是自己的心愿,普愿大众都能够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安住于自性与诸佛菩萨,同一体性。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假使大众想要求法身,法身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安住在中道实相,安住在大乘境界,就是法身。要想契悟、要想追求法身,离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离开外面所有一切法,时时刻刻检讨反省,把我们这个心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念不生,就是法身。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最后劝大众要自己努力,切莫悠悠空过一生,悠悠忽忽空过一生,自己对不起自己。怎么样才不会悠悠忽忽空过一生呢?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一念不生,我们这一世就解脱了。无量无边的生死,就是这么简单。所以,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要悟到大乘,才真正是见得本性。见性成佛,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成佛。一个是心,一个是性;心就是菩提心,性就是空性,就是涅槃性。诸法空性,菩提心也是空,佛性也是空。

菩提心是空当中能生妙有,要想悟到这念心,就要很虔诚、恭敬的往这念心返照,不是向外求。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