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始终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造性运用。佛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毫无疑问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产生深远影响,发挥重要作用,其远期前景大约会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预想。本文希望简略分析当今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新地位,回顾佛教一百多年来的命运,叙述佛教在现代社会应该担负的使命。
一、佛教在中华文化中的新地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在中华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就佛教进入中华文化体系之后的总体发展态势而言,其产生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发挥作用的效能越来越强,其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联系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来动态考察今天的佛教,可以看到中国佛教具有集大成、广覆盖、最具发展前景三个显着特点。正是这三个特点,奠定了当今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新地位。
第一,中国佛教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最有代表性的集大成者。
佛教融合中国本土文化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初传汉地时期,但是,佛教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主要过程是从唐末五代充分展开的。这个过程是以禅宗为派系基础,以禅学为理论基础而对整个佛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进行的卓有成效、影响深远的整合过程。
隋唐时期兴起的佛教诸宗派,无论其产生过程有什么样的不同,提出的教义有多么大的差异,基本都是以提出独具特色的教理,倡导有选择的继承佛教遗产为特点。其中,唐代以后发展为中国最大宗派的禅宗也不例外。禅宗自称禅门而与其他教门划清了界限,甚至在倡导唯心净土的时候把西方有相净土予以否定。从奠定禅宗教义基础的《六祖坛经》中,我们还看不到禅宗有集佛教发展之大成的追求,看不到禅宗要把佛教所有法门都予以继承的胸怀,看不到禅宗要教化所有根器者的抱负。因此,禅宗在兴起之初所倡导的禅学可以称之为纯禅学,还没有显露出集佛教发展之大成的气象,更没有显露出集中华文化发展之大成的气象。禅宗最初的教义是以突出自己的理论个性,适应自己独特的修行方式、生活方式为特点。
然而,正是在突出自身理论和实践个性特征过程中兴起的禅宗,最终随着修行方式、生活方式和传教方式的丰富多彩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唐末五代开始,禅宗大力倡导禅教融合、禅净融合、禅戒融合、禅密融合等,努力把佛教的一切法门都在禅门中整合起来。可以称之为纯禅时代的禅宗初创阶段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以禅学来统一全部佛教理论和实践,以禅宗作为整个中国佛教派系基础的发展过程。禅宗集整个佛教发展之大成的工作开始于唐末五代,并且在宋元明清一直进行下去。
禅宗兼容并蓄一切佛教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不断融合中华文化的发展成果。佛教吸收、融合道家、儒家的思想,从其初传中国就不可避免的展开了,并且一直没有断绝过。而在佛教融合道教、儒教、诸子百家乃至民间信仰方面,仍然是禅宗起到了最重要、最核心的作用。从宋代开始,禅宗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力度和范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进行。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学说,已经成为禅宗新经典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禅宗创造的新经典中,也就是在禅宗的各类语录中,弘扬佛学、禅学,是与弘扬儒学、道学、诸子百家,以及整个中华文化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到了宋代以后,中华文化的各个部分、各个分支,几乎没有不在佛教文化中显露身影的。如果我们现在还强调佛教作为舶来品的一面,不重视其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一面,就不能认识中国佛教的真正面目,就不能认识中国佛教在当今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第二,中国佛教覆盖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历史最为悠久,已经超过2500年。佛教进入到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中,逐渐在改变中国文化的某些风貌甚至某些精神方面发挥作用,也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由于佛教理论和实践适应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佛教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形成了广覆盖的特点。
在不同的时期,佛教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到今天为止,我们在提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时,经常列举哲学、宗教、民间信仰、文学、艺术、建筑、中医、民俗、伦理等等方面。实际上,由于观察者有不同的文化定义,有不同的文化分类标准,不管怎样列举,也不能完全概括佛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或领域。因为,佛教已经影响到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佛教文化也就渗透到与中国人精神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这正是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广覆盖特点。可以说,如果要剔除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内的整体中国佛教文化,就很难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精神。
第三,当今中国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最有社会影响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支。
儒释道鼎立的格局在唐代就已经确立,从此以后,三教之间虽然有冲突、有斗争,但是相互融合、相互协调是主基调。尤其到明清时期,三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难以彼此分离的部分,建立了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关系。近代以来,三教鼎立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三教各自能够产生的社会影响,各自所具有的发展前景已经大不相同。就道教而言,在组织规模、社会影响、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不能与佛教相提并论。就儒教而言,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其社会载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在三教之中,唯有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最有社会影响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支。要弘扬传统文化,要建设新文化,要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离开佛教是很难想象的。
总之,当今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崭新的,是以前所没有的,是空前重要的。这是我们在重新评估传统文化时必须引起重视的现象。
二、佛教在近代社会中的命运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历史中,中国佛教经历过多次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是佛教在中国特定社会环境制约、诱导下必须经受的历练、改造和适应过程,没有这样的悲喜剧,佛教就不可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集大成者之一,广覆盖者之一,以及最有发展前景的宗教之一。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古代的三武一宗法难,集中在近代的太平天国摧毁寺庙佛像,集中在***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就会感慨佛教在中国的命运多舛;如果我们关注佛教在传入中国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奇迹,关注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形成的水乳交融的关系,关注佛教在中华文化中最终确立的新地位,就会感慨中国当之无愧是佛教的净土福地。我们简略回顾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佛教命运,考察中国佛教的社会形象,则更令人深思,更有利于认识佛教在现代社会应该担负什么样的使命。
我们知道,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在认识、反思和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教文化方面,总是存在着否定多,肯定少,批判多,继承少的现象。在有些历史时期,甚至存在着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甚至妖魔化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传统文化自身的原因。
社会主流思潮对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进行激烈批判的过程,与中华民族摆脱悲惨命运,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过程是一致的。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儒释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理论,没有能力为推翻旧的社会制度提供思想资源,提供精神动力,相反,传统文化中的保守、落后因素,成为人们变革现实的阻碍力量。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近代有影响力的社会精英参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围剿。这个批判运动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可能是空前的。今天,我们要看到这种批判运动的性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僵化因素,保守成分,是要在批判旧文化中寻找民族振兴的新出路,为接受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为学习西方的新技术、新科技开辟道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与道教和儒教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佛教当然也是落后、愚昧、迷信的象征。
但是,我们今天在进行文化建设,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时候,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新的时代课题为佛教中的许多内容开辟了用武之地,提供了与时俱进发展的社会需要。从佛教文化自身的内容、性质和价值来看,在新时代也就有了被重新认识、评估和创造性发展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佛教自身将发生重大转变,佛教的命运也将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
三、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使命
当代中国佛教处于良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环境中,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佛教在许多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当前寺院经济的实力、建寺造塔的规模,佛菩萨像的数量、佛教典籍的流行等,不仅已经十分壮观,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有加速发展的迹象。比如佛教寺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统计为1.3万多个,最近公布的数字是约3.3万处。改革开放以来的佛教发展,并不是受单一社会因素驱动,而是在精神需求和经济带动双重驱动下兴盛起来。这两种驱动决定了佛教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决定了佛教内部必定要出现什么性质的问题以及严重性、危害性。尤其是在一些部门和地方存在的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强烈冲动,实际上已经成为危害佛教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佛教的现代使命应该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在创造财富方面充当主力。
任何一种宗教,只有适应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不断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佛教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发展演进了两千余年,吸纳和融合了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适应性强,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宝库。当代中国佛教在弘扬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着佛教现代化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总的说来,有助于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某些问题,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困惑,有助于提升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既是弘扬佛教优良传统的原则,也是佛教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佛教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丰富现代文明的具体实践。对于中国佛教来说,对内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对外为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是它在新世纪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也是中国佛教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生活条件。但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花费很大气力去解决。当前,生态环境的脆弱、相对紧缺的资源、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佛教在解决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等方面,有着发挥独特作用的优势。
佛教始终认为,关爱众生、利乐有情的慈悲情怀和奉献精神,是信仰者修行成败的关键,是达到个人解脱必要的前提条件。佛教所讲的利乐有情,并不是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口号,而是贯彻在每一种修行实践中的必要精神因素。佛教倡导的每一种修行法门,都不是单纯以满足修行者的个人需要为目的,而是与呵护众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修行者取得的每一点成就或每一个进步,都与他对众生的奉献成正比,个人功德的积累、增长,始终与拯救众生能力的提高同步。中国历史上的事实证明,追求寺院经济的扩大,寺塔经像的众多,出家僧众的丰衣美食,往往是诱发佛教腐败、衰落的重要因素。衡量佛教是否健康发展,同样不能把物质财富作为标准。佛教的现代化发展,首先是针对现实社会的需要,创造性地弘扬佛教固有的慈悲情怀和奉献精神。
佛教并不是要服务于某个特定社会阶层的富人,某个特定的族群,而是要服务于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信众。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公民的个人财富积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财富的社会构成和分配机制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由于财富分配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贫富差距必然出现扩大的趋势。在国家逐步通过税收、财政、福利等措施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的同时,各种社会慈善部门也逐渐发挥出比较重要的社会利益协调功能。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中国佛教更要强调服务于弱势群体。这既符合佛教教义的基本准则,也是佛教为社会发展的贡献。广泛服务于社会各阶层,造福于弱势群体,这将是中国佛教在新世纪的一个重要使命。最近十几年来,佛教的慈善机构不断增多,筹集的社会资金数量在不断增长,从事的社会慈善活动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这将为佛教界发挥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佛教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例如,爱国爱教、关爱众生的传统,重视伦理道德、劝人向善的传统,倡导慈善公益、扶危济困的传统,以及爱好和平、重视文化建设、注重国际友好交流等传统,都是中国佛教的宝贵精神财富。当代中国佛教处在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善世利人社会功能的领域将更为广阔。通过弘扬净化人心的教义促进人与自我的和谐,通过运用佛教伦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通过致力于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做出直接贡献的方面。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