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寺庙的起源1
二.寺庙的布局3
1.山门4
2. 钟楼、鼓楼4
3. 天王殿5
4.大雄宝殿6
5.罗汉堂8
6.伽蓝殿8
7.法堂9
8.观音殿9
9.地藏殿10
10.藏经楼10
三.僧职设置13
四.清规戒律14
五.寺庙中的朝日课诵17
1.课诵正文18
2. 普结回向19
3.祝祷护神19
六.法会20
1.浴佛节21
2.水陆法会21
3. 忏法22
4.盂兰盆会24
5.焰口24
七.结束语25
一.寺庙的起源
寺庙,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仅与佛教有关。寺庙,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道教、儒家、伊斯兰教及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都称之为寺、庙等。
佛教中,对寺庙还有许多其他叫法:如庵,是尼姑居住的寺庙;石窟,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
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喇嘛教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当然这些寺庙里宣扬的佛法不是真正的佛法,这是后话。
寺庙作为中国佛教主要建筑,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大家还记得梁武帝和达摩祖师那个脍炙人口的公案吧,《五灯会元》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领悟。祖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可见梁武帝为修庙做了不少贡献,可却被达摩祖师一句并无功德毙了。此处先不谈第一义,只为说明修寺建庙,始于南北朝。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营建的最早的佛寺, 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据说是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白马寺建成后,佛教在中国的势力大大发展起来,此后,佛教又从我国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
寺庙又称丛林,其实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也称禅林,但后世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禅宗从六祖慧能大师,到百丈怀海大师,一百多年间,多以隐居来参禅悟道,常住在山林岩穴,少数居住在律宗的寺庙。到了唐贞元元和年间,禅宗才日益兴盛起来。禅师们常把徒众聚集起来,修禅办道。江西奉新的百丈山怀海大师因为众人聚集之后,缺乏规矩,于是就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这就是丛林的开始。丛林的意义,是比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丛林规模开始不大,到唐末五代之间,南方有发展,据《宋高僧传》记载,洪諲禅师住浙江径山,道膺禅师住江西云居山,义存禅师住福州雪峰,他们的徒众不少于1500人。《景德传灯录》记载,入宋,丛林建置益臻完备,禅众亦以集中居住为常,凡名德住持的丛林,都有千人以上,如永明延寿大师,徒众多达二千。
北方丛林,也从宋代开始兴盛。到南宋时期,禅宗的高僧大德辈出,所居丛林,也盛极一时。如克勤圆悟大师所住的江西云居山、大慧宗杲大师所住的浙江径山、宏智正觉大师所住泗州普照寺及明州天童寺,真歇清了大师所住真州长芦崇福寺等,其住众常至千人以上。当时五山十刹是江南最有名的禅寺(余杭径山、杭州灵隐、净慈、宁波天童、育王等寺为禅院五山;杭州中天竺、湖州道场、温州江心、金华双林、宁波雪窦、台州国清、福州雪峰、建康灵谷、苏州万寿、虎丘等寺为禅院十刹)。
二.寺庙的布局
寺庙中有不少房屋,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所以总称为殿堂。殿是安置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的地方。
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如宋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世尊遗教,弟子因法相逢,则当依法而住。营建室宇,必先造大殿,以奉安佛菩萨像。使诸来者知归向故,昼夜行道,令法久住,报佛恩故。
1.山门
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又称三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
山门两侧塑了两个密迹金刚力士像,称为二王,也就是俗语中说的哼哈二将。此二力士执金刚杵分立左右,守护佛刹。据《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记载,勇郡王有两个太子,法意和法念,两个太子各有志向,法意太子发誓:只要有人成得佛,他就当金刚力士,常亲近佛,以便亲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法念太子发誓:有人成佛,他就身常劝助,使转法轮。这两个太子,就是两个金刚力士。法意太子,叫密迹;法念太子,叫梵天。现今寺门左右的金刚力士像,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扼腕,两脚张开。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物之势,而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
2. 钟楼、鼓楼
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钟楼在东,有的供地藏王菩萨,肋侍为闵姓父子。据载,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而《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逝牟尼佛在仞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时,曾咐瞩地藏菩萨救济三恶道众生之苦,所以大钟下供奉地藏菩萨。打钟的僧人一面口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随称名号随打钟,使三恶道一切受苦众生,闻钟声皆得仗地藏王的本愿慈力而脱离一切苦。但一般寺庙都设地藏殿专门供奉地藏王菩萨。
鼓楼在西,有的供奉关羽像,肋侍为周仓、关平。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
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么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一般寺院设伽蓝殿,专门供奉伽蓝菩萨。
我们通常认为寺庙中晨钟暮鼓,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其实并非完全如此。钟鼓及其他法器,在一日之中,皆有使用,其使用也是很有章法的,大家可以参考《百丈清规》中法器章,这里不再赘述。
3. 天王殿
正面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的贤劫第五尊佛,要在五千六百万年后,人寿八万岁时,在于龙华树下示现成佛。弥勒佛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中详细说了弥勒菩萨成佛之事。著名的《瑜伽师地论》,相传就是由无著菩萨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与内院法堂闻法,从弥勒处所受。
现在寺庙里大多安放的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布袋和尚为五代僧,名契此(916)。体躯肥满,言语不定,常以杖担着布袋入市行乞,而现喜悦之相,人呼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临终遗偈,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自称为弥勒化身(《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弥勒菩萨两侧供奉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托;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一层天四天王天的天主,与人类的关系较为密切。《长阿含经》第十二《大会经》及《法华文句》等说:四大天王各领二鬼神,持国天王领乾闼婆与富单那,增长天王领鸠槃茶与薛荔多,广目天王领龙与毗舍阇,多闻天王领夜叉与罗刹,故四天王像的脚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现在看到的,多为:东方持国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大天王,其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绢索;北方多闻大天王,其身绿色执宝叉。
弥勒菩萨背后设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是韦驮菩萨,韦驮为南方增长天王部下八将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将中以武勇著称,守护佛法,他是将来贤劫的第一千尊佛,佛号楼至。看韦陀杵的方向,可以确定能否挂单: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4.大雄宝殿
天王殿的后面是大雄宝殿,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像旁一般有两位比丘立像,年长的名迦叶尊者,年轻的名阿难尊者。
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佛像,这是根据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身。中间一尊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一尊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一尊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却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间一尊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三尊佛旁边有的各二位菩萨立像或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中间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
有的大殿只供一尊毗卢佛。 净土宗寺院可以在大殿中供阿弥陀佛或接引佛(阿弥陀佛立像),有的寺院大殿供的是五尊佛,那大抵是密宗的寺庙了。
佛,又称为如来、世尊、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无上士、天人师,究竟圆满解脱道和佛菩提的修证,断尽一念无明烦恼障和无始无明所知障,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
成佛有五十二个阶位,从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乃至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成佛。我们熟悉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都是等觉位菩萨。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佛,无量无数的菩萨。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八十八佛,讲贤劫千佛,讲过去庄严劫千佛,还有未来星宿劫千佛。这还是比较近的时间。远的呢,数不尽,讲不完。我们今天在此界得闻佛法,皈依三宝,皆因释迦牟尼世尊之故。所以尊释迦牟尼佛为本师。
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尊佛,印度迦毗罗城主净饭王之子,母曰摩耶,姓乔达摩,名叫悉达多。诞生于岚毗尼园。他年幼时,就对人生诸现象,善于思考。有时在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有时看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又于四门出游之途上,观生老病死之相,有遁世之志。在他二十九岁那年,舍弃了荣华富贵的宫廷生活,出家修道。他听说苦行可以解脱,就参访了诸多外道,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大法。之后他入优娄频罗村苦行林中,严苦六年,形容削瘦,极酷烈之苦,忽然醒悟到苦行非解脱涅槃之道,毅然放弃苦行,在尼连禅河沐浴后,接受村女所捧之乳糜,坐正觉山菩提树下思惟曰:不得等正觉,不起此坐,思惟七七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法,初夜明心后,复于夜后分、天将明时,因睹明星见性成佛,金刚喻定现前,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圆满成就一切种智。于是成无上正等正觉者。之后四十九年游历四方,化导群类,西历纪元前487年于拘尸城外娑罗双树,入大般涅槃。这个就是如来应世,为应世间众生因缘的成熟而降临世间,自觉圆满而又能够觉悟有情众生,这叫应身如来。
释迦牟尼佛像背面常见的是观音手持杨枝水瓶,立于普陀洛伽山海之间(通称此处为海岛),其四围则塑《华严经》善财五十三参中的人物,或《法华经普门品》救八难的景象。
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其求法过程,则表示华严入法界之各阶段。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其实善财菩萨五十三参所修即是普贤行,欲成佛道者必须在事上具足禅定三昧神通威势、六度四摄众生等福德,在理上具足道种智、一切种智、十法界一切智智等功德满足,方名具足普贤行;具足普贤行方成一生补处菩萨,方得成佛。故四十华严于最后普贤行愿品,将无尽普贤行归结为十大愿王以为总持。并将五十三参所修之普贤无尽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成就佛道。
5.罗汉堂
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供奉十八罗汉之像。阿罗汉是证得解脱道的尊者,即断尽我见我执,舍寿入无余涅槃。据经典记载,有十六位阿罗汉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名为《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兴盛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可能画家原意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将第一位阿罗汉宾头卢跋啰惰阇分为二人成为第十八位。还有的是加上迦叶与君屠钵叹,有的是加上庆友与贯休(即最初画十六罗汉者),遂成为十八罗汉。
6.伽蓝殿
东西配殿随教派不同,供奉的对象也有所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师殿的(多为禅宗),有设伽蓝殿等等。
伽蓝殿。大殿的东边配殿一般是伽蓝殿。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省称,意为众园,即僧人同修共学和生活的园地。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位长者名须达多,他能将财物布贫困,人们称他为给孤独长者。传说他要请佛到舍卫国来说法教化,就同佛的弟子舍利弗选择地方供佛和弟子们居住。经过再三考虑,选定了舍卫国太子祗多的花园。但是太子没有出卖园林的意图,便对给孤独长者说:你若能在我的园地上布满黄金,我便把花园卖给你。给孤独长者当真这样作了。太子很受感动,便少要了他一部分黄金仍为买回树木的价钱,二人共同请佛来住,这便是印度有名的祇树给孤独园。后来舍卫国王波斯匿王也归信佛教,为佛陀建立佛教的事业作出过很多贡献。所以后代寺院的伽蓝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多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
因此伽蓝又引申为另外一层意思,指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
在道场里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
但是,在我国的佛教寺中伽蓝殿有时也供关公。我们见到的伽蓝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
7.法堂
法堂(亦称讲堂),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为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法堂之内应有佛像、法座、板屏及钟鼓等。法座亦称狮子座,于堂中设立高台,中置坐椅,名曲盝床。法座之后设板屏,或挂狮子图,以象征佛之说法。曲盝之前置讲台,供小佛坐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席等。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鸣之。
8.观音殿
正中路上还有观音殿。有的供圣观音,有的供十一面观音,有的千手千眼观音,有的供四十八臂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在无量劫前已经成佛,如今于娑婆世界相佐释迦牟尼佛圣教来化现无边无量身以度化众生,又于极乐世界相佐阿弥陀佛圣教来接引十方法界尽虚空之有缘众生常住西方极乐世界辅施教化。凡有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菩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摄化众生。
9.地藏殿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两旁侍立闵长者父子。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过去无量劫前,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女子,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生前不积善因,死后必堕恶趣,遂变卖家宅,供养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点,以念佛力来到地狱,见到鬼王无毒,得知因自己供养佛、寺并念佛之功德,使自己的母亲以及其他地狱的罪人,得以脱离地狱之苦,超拔升天,婆罗门女便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释迦佛告诉文殊菩萨,当时的婆罗门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在经中,释迦佛又为我们讲述了地藏菩萨种种的不可思议行愿。地藏菩萨恒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誓愿。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经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六道中的众生。
地藏菩萨是四大菩萨中唯一示出家相的菩萨。其实菩萨于无量世来或现出家相,或现在家相,身相无定,但随因缘。等觉菩萨,多数示现在家相;地上菩萨也大多示现在家相,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现在兜率天,也现在家相,在天宫中有许多的法眷属,身穿天衣、头戴天冠,在兜率天后院高座说法;有许多俱解脱、并具有三明六通的声闻阿罗汉,回心大乘以后,在他座下闻法学法,天军阿罗汉就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是诸地菩萨现天身在家相,他们也在示现在家相的 弥勒菩萨座下学法。所以修学佛法时,应该完全在法义上观察善知识,而不应该在出家、在家的表相上。
10.藏经楼
藏经楼,是安置法宝经书的地方,即三藏十二部。三藏是指经、律、论三藏。
经藏,即指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论藏,是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是诸菩萨、佛弟子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论议解释。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即:
1)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称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2)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文句字数有定,与古诗相似,这是从梵文、巴利文沿袭而来的文体,一般称为偈颂。从内容上看,都是对长行内容的复述,故称应颂或重颂。
3)记莂,又作授记。本来是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记。通俗地说就是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明确告诉弟子何时可以成佛的经文。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专名授记品。
4)讽颂,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5)自说,佛陀未待他人问法或者无请问佛法者,而佛自行开示教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我们知道,佛陀说法,多是弟子先请问,佛再作答,于一问一答中深入开来。而自说一体,是指弟子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即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开示众生。
6)因缘,记载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因缘是有关该经在甚么情况下,为解决甚么问题,对甚么人而说的等等记述,属于交代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等内容。
7)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8)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弟子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9)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如《佛本生经》中就讲述了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为鹿、为鹰等动物舍己度化众生的故事。
10)方广,字面意思是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的经文。宽泛点说,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弘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为教化大乘菩萨的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对于方广经典,《菩萨地持经》卷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
11)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经文。之所以称名未曾有,是因为这些瑞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从来未曾有的境界,众弟子同声赞叹:未曾有而得名。如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12)论议,记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论议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议,明辩法相。如佛为声闻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理。在文体上显示为一问一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显示了佛说法的活泼亲切。
此十二部,又可以按内容分为阿含系诸经,般若系诸经及唯识经典。四阿含诸经所说,侧重涅槃解脱道,不涉及大乘佛法中之深妙般若;有时偶一言之,皆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不作分说,所以又称原始佛法。第二转法轮之般若系列诸经分说大乘佛法中般若真旨,第三转法轮,如来藏系诸唯识方广经中才说一切种智之增上慧学,如此,成佛之道方得圆满。有人说大乘经典非佛说,认为原始佛法涵盖了全部佛法,是非常错误的。
上面我们介绍了寺庙殿堂的布局,和主要殿堂的情况,下面总结一下:殿堂的名称是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的。安置佛、菩萨像的,有大雄宝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法宝的,是藏经楼(阁);安置遗骨的,有舍利殿;安置祖师像者,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等之用者,有法堂、禅堂、板堂、学戒堂、忏堂、念佛堂、云水堂等;其他供日常生活、接待用的,有斋堂、客堂、寝堂(方丈)、茶堂、延寿堂(养老堂)等。
三.僧职设置
丛林中最初的职位设置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和寮舍。住持是一寺之主,又尊为长老,居于方丈。徒众无论多少,都按受戒的先后次序,居于僧堂,行普请之法,即无论上下,都参加生产劳动以自给自足。又设置十职,叫寮舍;每舍任命一个管事的,管理多人事务。
在这以前寺院的首脑为三纲:即上座、寺主、维那,都是领导大众维持纲纪的职僧。上座的人选应年德俱高之人,一般都是朝廷任命。寺主管理整个寺院之事。维那意为次第,即知僧事之次第,或称为悦众,但后世常以悦众为维那之副,这个职务可以有几个人,以大、二、三、四等来区别。
丛林古规的职事,还有首座、殿主、藏主、庄主、典座、维那、监院、侍者等名目。后世丛林组织日渐庞大,各寺家风不同,住持因时制宜、自立职事,名目层出不穷。
《禅苑清规》卷八中说: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为众僧作务故有直岁,为众僧出纳故有库头,为众僧主典翰墨故有书状,为众僧守护圣教故有藏主,为众僧迎待故有知客,为众僧召请故有侍者,为众僧看守衣钵故有寮主,为众僧供侍汤药故有堂主,为众僧洗濯故有浴主,为众僧御寒故有炭头,为众僧乞丐故有街坊化主,为众僧执劳故有园头、磨头、庄主,为众僧涤除故有净头,为众僧给侍故有净人。
职事人员之多寡,依各寺庙的规模建制大小而定。方丈为禅林正寝、住持所居之处,故称寺主为方丈,他为全寺诸堂之头,故又称堂头和尚。其下分成东西两序,西序的重要位置,有首座(即上座)、西堂、后堂、堂主、***、知藏、藏主、知客、寮元(云水堂首领)等。东序为监院(即寺主,俗称当家)、副寺(即知库)、维那、悦众、侍者、庄主等。此外,其他职事,还有饭头、菜头、火头、水头、碗头(通称行堂)、钟头、鼓头、门头、园头、浴头、圊头(即净头)、塔头、树头、柴头、磨头、茶头、炭头、炉头、锅头、桶头、灯头、巡山、夜巡、香灯、司水、照客、听用等。以上各种职事名称,以等级分,可统称为知事人员(一级)、主事人员(二级)和头事人员(三级)。
规模较小的丛林,即以主事兼知事。规模较大的丛林,则有很完备的组织。方丈之下有库房、客堂、维那寮、衣钵寮四个机构,是为丛林的基本组织,重要寺务由住持会同首座等班首与四堂口首领共议进行。此外有首座寮以处上座名宿,有侍者寮以处初学新参,有行者寮以处杂务行者和童行,有众寮(云水堂)以临时接待过往禅衲。又有蒙堂以处知事职僧以上退职人员,有单寮以处副寺以下退职人员,有延寿堂以处老病僧人,有庄田以供禅众从事生产。
现今丛林,以其住持传承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子孙与十方两类。本来从宋代起,丛林即有甲乙徒弟院、十方住持院、敕差住持院三种之分。甲乙徒弟院,是由自己所度的弟子轮流住持甲乙而传者,略称为甲乙院。十方住持院系公请诸方名宿住持,略称为十方院。敕差住持院,是由朝廷给牒任命住持。
四.清规戒律
清规是中国禅宗寺院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日常行事的章则,也可以说是禅林创行的僧制。到中唐,禅宗开始盛行,百丈怀海禅师痛感禅僧住在律宗的寺内,虽然住在别院,但对于说法住持,都不能合法。于是他另立了禅居的制度:尊长老为化主,居于方丈;不建佛殿,只树法堂,学众尽居僧堂,依受戒年次安排;设长连床,供坐禅偃息;合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徒众侧立,宾主问答,激扬宗要;斋粥随宜,二时均遍;又行普请法,上下均力;事务分置十寮,置首领主管等等(《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这些就成了丛林新例,与律法不同。世人即称为《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流行日久,屡有增订。《百丈清规》共九章,前四章主要规定了关于祝圣、国忌(帝王、王后忌日)、祈祷、佛诞节、涅槃节、达摩忌、百丈忌以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这些都是律所未定,古规没有的。从第五章起,才算是丛林本身的规章制度。
第五章住持,是关于住持上堂、晚参、普请、入院、退院、迁化、荼毗、议举住持等一系列的规定。
第六章两序,是关于丛林东西两序的头首、知事。西序:首座、知藏、知客、***、衣钵、侍者、汤药等。东序:都监、维那、副寺、典座等。列职:寮元、化主、园主、水头等各职事的规定。
第七章大众,是关于沙弥得度、登坛受戒、道具形式、游方参请、坐禅、普请及料理亡僧后事等的规定。
第八章节腊,是关于大众入寮、建楞严会、四节念诵茶汤、结制礼仪、朔望巡堂、月分须知等的规定。
第九章法器,是关于钟、板、鱼、磐、椎、鼓等号令法器的说明及其打法的规定。这九章的规定及其详,但关于僧众的一般行事,现代丛林仍另订有《共住规约》,为全寺所共同遵守;又丈室、库房、客堂、禅堂等各处,也另有规约,明定办事的细则。
至于戒律,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萨戒五种。比丘、比丘尼戒,必须具足一切条件一定僧数(中国十人、边地五人)、一定范围(结界立标)、一定程式(白四羯磨),才能授受,故称为受具足戒。
对在家人而言,是指受五戒及菩萨戒。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所谓五戒为不杀、不盗、不淫(在家为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种称之为性戒,后一种称为遮戒。性戒与我们之本性相关,遮戒为遮止我们不去犯戒。酒能乱性,是为了防止我们不犯其它之重戒。五戒俱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人身不保。要想学佛,必须生生世世保住人身,故五戒为一切佛子所必须受持,对于念佛人尤其重要,必须保住人身做为修行的工具才好修行。在其它五道很难念佛。人的基本条件具足了,才有可能修行佛法,才能够顺利往生极乐,乃至于在此世间证得圣位之前,更须先要具足做人的条件,所谓人成而后成圣。
佛入灭前,曾告诫弟子们,重戒要持,小小戒可舍。小小戒之弃舍,系因各地方人情、义理、法律之不同,导致事实上不可能受持而不得不舍戒。所以佛说:我所未制戒,他方认为应行者,不得不行。我所己制戒,他方认为不应行者,即不应行。这就是重戒不能舍,小戒则应视当时当地情况、因缘不同而作判断。例如戒杀生,杀人是犯重戒,杀畜生是犯轻戒,其余四戒,准此可解。又例如菩萨戒中有一戒为窃盗僧祇物;优婆塞戒经中有窃盗招提僧物,所谓僧祇物招提僧物为出家人的东西,或佛寺之物;就菩萨戒而言,窃盗佛教四方常住共有之物或盗取四方行脚僧宝之物为重罪,此戒不能舍。若某地认为此戒应当要舍,我们也当明舍暗持。若某地认为某些轻戒为干犯国家法律、违背善良风俗,若不舍弃,将立即为害佛教之存在与佛法之弘扬,这就应当要舍了。所以具足众戒应当要有轻重戒的判断、与视当时状况能否受持而衡量它,不要被戒的表相及戒条所束缚。
佛教初入中国时,并无传戒仪式。当时度人出家,只是剔除须发,披上缦条,只用三皈、五戒、十戒互相传授而已。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时,昙摩(柯)迦罗(《高僧传》卷一译云法时)来到洛阳,见众僧没有秉承戒法,于是在白马寺译出《僧祇戒心》(戒本)以备用。并请梵僧立羯磨法受戒。这是中国依律传戒之始。魏正元中(254255)安息国沙门昙帝在洛阳译出《昙无德羯磨》,才具备羯磨仪式。中国僧徒之受具足戒,一般传说以朱士行为首。
东晋时,出家僧尼渐多,道安开始提倡严肃戒律。他所制定的僧尼轨范,有布萨(说戒)、悔过等法。
梁、陈二代,受菩萨戒风气盛行。梁武帝、陈文帝等均称菩萨戒弟子。菩萨戒之弘传始于罗什。至于受戒的作法则以昙无谶在姑臧(今甘肃武威)为道进等十余人受菩萨戒为先河。后至隋代,文帝杨坚、炀帝杨广也受过菩萨戒。
古代传戒只是律宗寺院之事,近时禅寺也开始开坛传戒。
一般传戒之法都是连受三坛。凡新戒入寺求戒须交一定戒金,以充戒堂灯烛香花、戒牒、同戒录等费用。登记后男女新戒分别编入戒堂。以三人为一组(叫做一坛),次第编号,登坛受比丘戒时,即依此序而行;初坛沙弥戒和三坛菩萨戒,皆另集体授受。每传一坛戒法,事先都要经过隆重演习,称为演仪,然后正式传戒。据《传戒正范》所载:初坛授沙弥戒前请戒忏悔仪,有净堂集众法、通启二师法、请戒开导法、验衣钵法、露罪忏悔法、呈罪称量法等。二坛授比丘戒前请戒忏悔仪,有明习仪法、请戒开导法、通白二师法、教衣钵法、审戒忏悔法等。三坛授菩萨戒前请戒忏悔法,有通白二师法、请戒开导法、开示苦行法等。
初坛传戒仪式,于法堂或其他适当场所举行。至时鸣钟集众,待新戒齐集法堂,引礼作白教新戒请师开示。传戒和尚即为开导受十戒意义,并行三归羯磨。次为说沙弥十戒戒相(沙弥尼同),一一问以尽形寿能持否?众答依教奉行,初坛告毕。
二坛传戒仪式,在戒坛举行。即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之时,鸣钟集新戒于法堂,迎请戒师入戒坛。十师入坛拈香礼佛毕,绕登坛上就座。传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师作单白羯磨,差教授师下坛与诸沙弥询问遮难。教授师对新戒先说衣钵名相,随问今此衣钵是汝自己有否?新戒答有,即向师白受衣法,再口诵偈咒,身著袈裟。然后教授师次第询问十三重难,及十六轻遮;新戒必须一一肯定回答。这是在受戒前实施审查受具者是否犯有众罪以决定允许加入僧团的遗制。这时问的遮难,在戒律程式上为预审,坛上正式受戒时,据此一一重问。
问毕,传戒和尚即开导明授戒体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读表决法)仪式,为诸沙弥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传戒和尚又举四重禁即淫、杀、盗、妄四重戒或四不应作事,说明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资格。比丘本有二百五十条戒相,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相,俱以四重戒为根本,故戒坛上只宣四重戒,其余枝叶戒相,命受具者下坛后学习。三坛传戒仪式,一般多就佛殿举行。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师释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证师十方诸佛,羯磨师文殊菩萨,教授师弥勒菩萨及同学等侣十方菩萨位。右上高座候所请菩萨戒法师。受戒之日,鸣钟集新戒于佛殿,请师入坛仪式与二坛略同。
大众齐集,菩萨戒师即开导三聚净戒,即菩萨戒法: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作梵,二阿阇黎同音,教受戒者奉请释迦如来为得戒和尚,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黎,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十方一切如来为尊证。继之教以忏悔三世罪业及发十四大愿。最后依《梵网经》宣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相,授受问答方式与受比丘戒时略同。仪式完毕,戒师作礼下座,新戒归堂,三坛完毕。
戒期完毕,由传戒寺院发给戒牒及同戒录。
五.寺庙中的朝日课诵
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等法事,也叫功课。
按瑜伽有四种念诵:即音声念诵(出声念)、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摩提念(心念)和真实意念(如字修行)。明代丛林中普遍形成了朝暮课诵(也叫二时功课,二课或早晚课)制,是说佛徒朝暮需以课诵来作为自身的轨范。朝指五更,为日之始、昼三时之初,佛徒从钟声破夜警醒而起,盥洗毕,即上殿课诵,则期思惟以还净。暮为日晡,隶属昼三时之末,功课礼诵,乃冀觉昏而除昧。所以二时功课之设,成为佛教寺院通行的重要规制。
二时课文,全是大乘藏的内容。如《楞严》、《大悲》等咒,《阿弥陀经》、《忏悔文》、《蒙山施食》以及称念佛号。因此,礼诵课文的人要做到:身体端肃,口出清音,意随文观。二课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1.早自《楞严咒》始,晚从《弥陀经》起,各至称念佛号、三菩萨止为课诵正文。
2. 在三菩萨后,早晚各有回向文和三皈依为普结回向。
3. 每逢初一、十五等还有二时祝赞等为祝祷护神。兹依次简介如下:
1.课诵正文
早课首先是《大佛顶首楞严神咒》,简称《楞严咒》。在念《楞严咒》之前,还要先诵与此密切关连的阿难赞佛发愿偈十八句。依《朝暮课诵》顺序:《楞严咒》后为《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经》,但多数丛林不诵《大悲》、《十小》咒,径由《楞严咒》接诵《心经》。
《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玄奘译。《心经》末了,唱颂整个般若部的总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接唱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等十二句回向偈,结上起下,功德回向十界,祝愿国泰民安。连唱念佛赞偈八句,颂扬弥陀因地发愿,果圆度生。此二偈前者是宋真歇清了所作,后者为择英所撰。赞偈接念佛号绕行,归位后称三菩萨,早课正文完毕。
晚课首先是《佛说阿弥陀经》,又名《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是净土宗的主要经典之一。经后附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即《往生咒》)三遍。接诵《礼佛大忏悔文》。忏表消除已往的宿业,悔意不造未来的新愆。
《忏悔文》后为《蒙山施食》。蒙山是宋不动修行居处,位属四川雅州。他认为讽诵和忏悔而后,就应利及幽冥。所以依据密部教典,集成施食仪文,共十二段,接着回向,加赞偈念佛,称三菩萨,晚课正文结束。
2. 普结回向
大乘佛教的任何礼诵等法事,后面总是随着回向仪文,意思是把所修功德回转过来,向给各个方面,类属发愿;往往又与发愿文合在一起称作回向发愿文。朝暮课诵在三菩萨后就是此文。
一般丛林,早课用引磐跪唱《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有的丛林唱《怡山文》或《华严文》,后接普为众生发愿,再接三皈依,早课毕。
晚课在三菩萨后,也同样用引磬跪白十方三世佛等《大慈菩萨发愿偈》或《小净土文》,接着是《警策大众偈》和《普贤警众偈》。前者是《出曜经》中叙述佛陀因见三条大鱼被惊涛浸灌,流入浅水,各自争脱厄难的情景而说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偈。后者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是警策行人应当奋勇前进,不可稍有松懈。晚课最后也与早课一样,以三皈依结束。
3.祝祷护神
朝暮课诵,按说到了三皈,就算结束。但每逢初一十五,还有早祝韦驮、晚祝伽蓝等仪式。
祝韦驮:是在早三皈后举念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三称,《天女咒》三遍,唱《韦驮赞》。
祝伽蓝:是在晚三皈后,仪与祝韦驮同,只是念诵与唱赞的内容更换。
一年四节(结夏、解制、冬至、农历元旦)进行祝圣报国土恩:早课唱《宝鼎》、《圣无量寿光明王咒》,白《大祈祷文》,称念护国仁王菩萨摩诃萨,接《楞严咒》做早课。此时悦众同监院等一班人出殿门,依次至四圣前做小祈祷。先至韦驮前站班毕,唱香云盖三称,念《天女咒》三遍,南 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三称,悦众白《祈祷文》,唱《韦驮赞》毕。然后依次伽蓝、祖师、监斋前,仪同,念诵、白文和唱赞。
此外,每逢佛、菩萨、祖师等诞、忌和成道日,还要另有仪式。
六.法会
每逢佛、菩萨、祖师等诞、忌和成道日,寺庙里都会举办各种法会。法会,顾名思义,乃讲说佛法之集会。可是现在一般只看到一些仪式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诞 四月二十八日
伽蓝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
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
观世音菩萨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三日
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日
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二十四日
地藏王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
月光菩萨圣诞 八月十五日
燃灯佛圣诞 八月二十二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 九月十九日
药师琉璃光佛圣诞 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
日光菩萨圣诞 十一月十九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
监斋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三日
华严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九日
1.浴佛节
浴佛的起源,是因悉达多太子在兰毗尼园无忧树下(亦称婆罗树或波罗叉树)降生时,九龙(也有说二龙)吐水洗浴圣身的传说而来。在古代,它已成为佛教故事中一个重要的题材。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一日出游兰毗尼园,行至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难陀和伏波难陀龙王吐清净水,灌太子身。
这就是应身佛,在兜率天内院中讲经说法度众,到因缘成熟时,示现降神入母胎,出生后,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示现学习各种世间学问,娶妻生子,见人间有生、老、病、死,而于二月初八降魔,明星出时,见道成佛。二月初八日转法轮,说法四十九年,于二月初八明星出时入涅槃---等(菩萨处胎经卷七),称为八相成道,因为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了,所以在世间示现,而后入灭。
因此,后世纪念佛陀诞生的仪式,都在佛堂中或露天下净地设灌佛盘,在盘中的莲台上安置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释迦太子金像,然后灌以香水,以表示庆祝和供养,就叫做浴佛或灌佛。这一天是佛教四众信徒的欢喜节日。
我国丛林的浴佛,多依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所定的仪式:至四月八日,库司严设花亭,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安二小杓。佛前敷陈供养毕,住持上堂祝香竟,领众同到殿上。住持上香三拜然后跪炉。维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宣疏毕,唱浴佛偈(偈见《浴像功德经》),一面反覆地唱偈言,一面让僧众进行浴佛。最后并以浴佛的功德回向于无上的佛果菩提。
2.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
水陆法会自宋代流行以后,很快地普及于全国,特别成为战争以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
水陆供养的物件分上中下,上则供养法界诸佛、诸位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八部、婆罗门仙。次则供养梵王帝释二十八天、尽空宿曜一切尊神。下则供养五岳河海大地龙神、往古人伦、阿修罗众、冥官眷属、地狱众生、幽魂滞魄、无主无依诸鬼神众、法界旁生。六道中有四圣六凡,普通供养。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菩提心。未脱苦轮者,因此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陆胜会,得成佛道。
其法事内容,在七昼夜之间,主要为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上堂三宝十位圣贤,奉请于午前;下堂圣凡十位神灵,召请于初夜(《水陆仪轨》卷二)。其上堂十位是: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十方常住诸菩萨僧等。下堂十位是:十方法界四空四禅六欲诸天天曹圣众、五岳四渎福德诸神等。
至于现行水陆法会坛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其人数,牌轴的规定和进行的程式等,依《鸡园水陆通论》等所说,法会坛场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像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烛供物。其前安置长方台四只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铜磐、斗鼓、铙钹、手铃及仪轨等,为主法、正表、副表、斋主四人所用。四围绕以布幕,将内坛分成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画像之下列插牌竿,详记每位圣凡名称。牌上皆画宝盖,下画莲花,中用黄纸;下堂则用红纸以为区别。
外坛有六个坛场: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诸经坛七人,讽诵诸经。《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花经》。净土坛七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瑜伽坛,亦称施食坛,为夜间施放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四十八人。
内外坛法事一般为七日。法会期间,自第一夜起,每夜于瑜伽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夜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参与法事,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顶点。
3. 忏法
忏法是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中国佛教中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至隋、唐大为流行。自那时以来,采用大乘经典中忏悔和礼赞内容而成的忏法,以种种形式流行,从而产生许多礼赞文和忏悔文。此外,《药师忏法》、《金光明忏》以及《方广忏悔灭罪经》等,在宋、梁之间也开始流行。
近世通行的忏法有《梁皇宝忏》、《慈悲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等。《梁皇忏》十卷,相传此忏创始于梁武帝,故称《梁皇宝忏》,后世灭罪消灾济度亡灵者,常延僧虔修此忏,是中国流传最久的一部忏法。
《慈悲水忏》三卷,唐知玄述。知玄四川人,唐懿宗咸通四年(863)署为悟达国师。初知玄在长安遇一异僧,患恶疾,人皆厌之;知玄侍候无倦色。后知玄将回川,异僧感其风义,临别告以向后有难,可往彭州条陇山(亦名九陇山)相寻。中和三年(883),一珠隆起于左股,曰人面疮。知玄求医无效,忽忆往日异僧之语,遂至茶陇山相寻,果于山中见之,告以所苦。异僧命以岩泉濯之,疮愈。知玄因依宗密《圆觉经修证仪》录成名著《慈悲水忏》三卷,流行于世。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略称《大悲忏》,是根据大悲咒而作的一种忏法。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卷1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呪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呪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此大悲神咒是观世音菩萨因为悲悯众生,别愿作忏,若诵持此咒而不能够藉此咒功德而灭尽重罪,即不愿成佛,然而今日观世音菩萨早已经成佛,此愿当然成就!唯除对于此咒功德不能真正信受者,即使是不能信受,但因为诵念大悲神咒,还是可以作未来佛菩提证悟的因缘,所以当信受,可以灭除众罪。这个忏法仪式简略庄严,为今日全国流行最广的一种忏法。
《药师三昧行法》一卷,略称《药师忏》,是根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而作的一种忏法。凡消灾延寿之法事,多礼此忏。
《往生净土忏愿仪》一卷,略称《净土忏》,宋遵式撰,是采大本《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诸大乘经而立的一种忏法。净土信仰流行民间以后,此忏法通行很广。
《慈悲地藏忏法》三卷,略称《地藏忏》,是根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和《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而制此仪法的。其仪式与《药师忏》、《净土忏》略同,是较晚出的忏法之一。凡报亲恩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礼此忏。
4.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经中说: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见其亡母生饿鬼道,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驰往白佛。佛为说救济之法,就是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在厄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相沿不改。但是盂兰盆供的富丽庄严和供佛及僧的意义减少而代之以荐亡的行事。
自后盂兰盆会便成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主要内容在于讽经施食了。这种仪式一直流行到明代。明云栖袾宏《正讹集》中曾加以辩正: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为盂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恶可得混?但是各寺院仍多以荐亡度鬼为盂兰盆会的主要行事。
5 焰口
焰口,系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为诸比丘并诸菩萨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至夜三更,有一饿鬼,名曰焰口。于阿难前说:却后三日汝命将尽,生饿鬼中。阿难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启示教。时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谓诵之即能免饿鬼苦,福寿增长。修此法时,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及诸饼食等,右手按器,诵陀罗尼七遍,然后称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四如来名号,取于食器,泻净地上,以作布施。若施婆罗门仙,即诵此陀罗尼二七遍,投于净流水中。若诵三七遍,奉献三宝,则成上味奉献供养。
七.结束语
寺庙是僧人修行的地方,更是表相佛法的场所,我们对佛教的了解大部分都是从寺庙开始的。如果到寺庙只是烧香磕头,请福求财,是对佛法的矮化和世俗化。
那么寺庙的富丽堂皇,香火旺盛,是不是就是代表这个寺庙有世尊正法呢?达摩祖师评价梁武帝的话其实就是最好的回答。不能以建庙的数量作为积累功德的标准,同样,也不能以寺庙的坚固来评判说法的正确。
佛法内容不只是一般人了解的:打坐、参禅、念佛、法会诵经、布施佛法有两大部分:一、解脱道,二、佛菩提道。除此二道,别无佛法。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话没有错!但是万千法门,到最后都只有归入大乘佛法殿堂,回归到如来藏──只有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正的佛法,离开了第八识如来藏,则无一切法可言。
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而降生世间,八相成道,为的是要利益众生,转迷开悟;如果不是欲令众生开悟,那又何必辛苦来此五浊恶世说法四十九年?
二祖为求明心,宁可立雪、断臂,这是何等的大心?五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可见证悟明心,对修学大乘法义的佛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在参访寺庙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佛法。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