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初识6

2024-08-21 佛法初识

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共五十二个,可以分成七个大层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为好记,说信住行向地等妙。

大乘五位:此五十二个次第又可以建立为五个阶段,经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大阿僧祇劫:

一、资粮位:从初信,到第五住。其中从初住到第五住,外门分别修前五度,即初住重点修布施,二住重点修持戒,三住重点修忍辱,四住重点修精进,五住重点修禅定,累积见道资粮。

二、加行位:第六住。重点外门修般若。见道前要加修四个法,叫四加行,即暖、顶、忍、世第一。

为什么叫外门?因为还没有真正进入大乘之门。什么时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门?从第七住真见道位以后。六度(即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修成佛之道的主法,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层次。从初信位开始到第六住,都是外门修六度,而从第七住开始到第十回向,都是内门修六度。从初地开始到十地,仍然是修六度,只不过更深更广罢了,所以六度增广为十度,即第六般若度,又开为五度:六地重点修般若波罗蜜多,七地重点修方便波罗蜜多,八地重点修愿波罗蜜多,九地重点修力波罗蜜多,十地重点修智波罗蜜多。

所以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三、见道位:见道即开悟,因为见到了众生修行成佛的道路。从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分入地心、住地心、满地心三个阶段)。又分真见道与相见道两种。

1、真见道:第七住。开始真正见到了成佛的道路。开始下品转识成智。

2、相见道:从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熏习百法名门,圆满下品转识成智。悟后起修,渐伏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到了初地的入地心,则可伏烦恼如阿罗汉,就是说,不会再起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了,但分段生死烦恼的种子要到七地满心时才彻底断除。

第二大阿僧祇劫:祇,讀作其。

四、修道位:从初地的住地心,一直到等觉。此位又分两大阶段。

1、从初地的住地心,到第七地的满地心。断除了分段生死的现行及种子。圆满中品转识成智。

第三大阿僧祇劫:

2、从八地的入地心,到等觉。断除变异生死的现行及种子。圆满上品转识成智。

五、究竟位:妙觉。示现受生人间,断尽五住地无明一切烦恼,二死永亡,成就四种涅槃,四智圆明,成究竟佛。

五住地无明烦恼:即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住地烦恼、色界住地烦恼、无色界住地烦恼(以上四种统称一念无明住地烦恼)、无始无明住地烦恼。

二死:即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转识成智:即转八识成四智。

整个修行的过程即是转识成智的过程。但在成佛之前,全部都只是转六、七两个识,而且要依靠第六识来帮助转第七识,故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所以修行,主要是修第六识,主要靠第六识来修。那些要灭除第六识、或使第六识长期处于一念不生状态的说法和做法,是错误的。

1、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此成佛时最后转,六七八识转后方转。

2、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真见道时开始下品转,不见道则不可能转。

3、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见道时开始和意识同时下品转,不见道也不可能转。

4、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此成佛时先转。

止观:

止观是贯穿全部修行过程的一个很具体的方法。虽然方法是一个,但具体修的时候,其内涵就有所区别。修定的止观和修慧的止观有所不同,大乘和小乘也有所不同。正确的修法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

一、修定的止观:止,停止第六识的散动;观:集中第六识,专注于所修法门中应该观想的目标。由此我们发现,修止,实际是要用观的方法才能达到止的目的;而只有停止了第六识的散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的观想,所以叫止观双运。

人有两个大毛病,一是散乱,二是昏沉,而止观,正是对治这两大毛病的法宝。散乱,就是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昏沉,就是发困,想睡觉,不能清醒地思维。

修止观,先要发一个决定心,每天定时定课,不可更改;然后选定一个法门,一门深入,也不可更改。法门一旦确定,就要了解此法门的具体内容、次第,顺序而修,不要跳越。

二、修慧的止观:

(一)先说小乘。小乘的主要方法有四念住(也叫四念处)观和十二因缘观,都是针对世间法来进行观察的,以此止息对身心世间的贪恋和执着。

1、身念住:观身不净。

2、受念住:观受是苦。

3、心念住: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无我。

(二)再说大乘。大乘的主要方法有五位百法。对三科法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因缘的观察,更加深细。不仅针对世间法来观察,更重要的是针对产生世间万法的总根源第八识如来藏进行观察。观察祂的体、性、用、相,及其与前七识的互动关系,如何与前七识和合而辗转出生世间万法。

第八识的体、性、用、相:

(一)体:绝言离相,湛寂常恒,灵明觉照,万物之宗。

(二)性:也叫体性,即这个本体的中道特性,《心经》中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这只是祂的总体性、根本体性。若论细微,则有无量。

(三)用:总用即能生万法,能持万法。别用无量,如持种、持身,了根身、器界、种子、七识心行等等,

(四)相:有三相,即自相、果相、因相。

1、自相:即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即能含藏诸法的种子;所藏即种子;执藏即恒被第七识执为自内我。

2、果相:即异熟识,能引生异时、异地、变异之异熟果故。

3、因相:即种子识,执持一切种子不失、不坏、不变。

第八识的四种了知:这四种了知,恰恰是前七识所不能了知的,而且对生命极其重要,须臾不可离。这是生命最深层的秘密,唯佛与佛乃能穷尽。

一、了根身,刹那了知身体的一切粗细变化,并实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了器界,刹那了知生存环境的粗细变化,并实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三、了种子,了知所有种子的全部功能差别,并实时流注相应的种子。

四、了七识心行,了知前七识的任何起心动念,实时流注相应的种子。

大脑是什么?是五胜义根的集合体。

更新于:29天前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法初识

细心体会佛法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

03.中国佛法 似有似无 03.中国佛法 似有似无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