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随缘——菩萨如何应对诸缘?如何随顺因缘而安住?

2024-06-23 学佛正见

我们继续说明随缘的第二部分:也就是事随缘。事随缘主要是在讲菩萨在世间应对诸缘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又应该如何随顺于当前事相上的因缘而安住下来?这都是在事相上来说,也是属于意识心的随缘。事随缘部分可以分为世俗人之随缘、外道之随缘、与佛教学人之随缘等三类。

我们先来谈谈世俗人之随缘,世俗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会说随缘啦!这句话大家应该可以常常听见,特别是老人家时常这么说,这其实是对于世俗境界仍然有所贪爱,但知道自己不容易获得,所以就不去积极追求而已,这种随缘大概又可以分成下列六种:

第一、心无所贪而随顺世缘。也就是说,他对于世间法的财物或利益都不会积极地去摄取,只是被动的随顺因缘去获得,因缘成熟了该他得的,他也不会拒绝。

第二、对饮食的随缘。他不会积极去贪求美食,但是如果遇到美食当前,也无妨多吃一点,如果没有美食,他也不会生气或者大发雷霆,一切随缘受用。

第三、随缘得善名。他不会积极去谋取好名声,也就是他对于世间的好名声不会刻意去追求。一般人都是在有钱有权之后,才开始想要成为善人,所以花钱或者以权位来收买好名声;但是有的人虽然喜欢好名声,却不会刻意去营谋,只是随顺因缘而成就,这也属于意识心在事相上,对好名声的随缘求取。

第四、随缘得美眷和广大资财。这种人生来就喜欢热闹,喜欢身边永远有一大群人追随着、簇拥着;如果是出家了,也希望有个大道场,身边常有许多弟子,一天到晚围绕着他,这就是眷属欲。如果是世间人,则希望多子多孙多福气,这就是一般世俗人的想法,也就是贪求美眷和广大资财。可是有的人虽然有所贪,但不会刻意去追求,而是随顺因缘去成就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也属于事相上的随缘。

第五、随顺因缘而不积极谋取权位。譬如曾经有位高官,有人恭喜他说:终于轮到您当某某***了。他回答说:好菜如果还在对面,我去夹它就不太方便,但菜盘总是会转动的,当转到我前面时,我轻而易举就可以夹到菜了。这叫作随缘夹菜理论,也就是世俗法中的随缘;一切随顺因缘不与人争,这样的人,真是世间法中的聪明人啊!

第六、随缘隐居山林。有一种人喜欢过安逸的生活,所以刻意去隐居山林,不想在世俗法中跟世间人混在一起;虽然生活过得清苦一点,但是他心中觉得很安逸,可是这个安逸是经由选择而来,而随缘的人虽然也喜欢山林幽隐的境界,但他不会去贪求,但是如果因缘成熟了,他也无妨去过那种生活,这也是属于事相上的随缘。

以上为大家说明的是世俗人的随缘。接着继续说明事随缘的第二种,叫作外道的随缘。一般来说,外道们对于出世间法的修行,都不太会积极去探究,只是随缘而乐着于人间,或天界的享受而已;他们很少去探究他的师父所说的法义是否为究竟法?譬如古时候的印度,六十二种外道都是随于苦行的缘而修行,却不去探究苦行能不能使人得解脱的道理。又譬如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只求长生不老却不想去转变原来的修行方法,也因为不知道有更胜妙的佛法超胜境界,所以始终停留在追求有为诸法之中,乃至只图贪爱天界的享乐境界而已。譬如当有人告诉他说:还有更胜妙的解脱境界,乃至有成佛之道可以探究时,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想去听闻、不想去转变,总是固着于自己原来的想法,这些都是属于事相上的随缘,我们称之为外道的随缘。

各位菩萨!综合前面所说世俗人的随缘和外道的随缘,都是事相上的随缘,也都是属于意识心的随缘;凡是事相上的随缘都必须用智慧作简择,以正知见为前导,千万不可以人云亦云,盲目的随缘。否则可能勤苦修行一世,而却唐捐其功、白忙一场呢!相信有智慧的您一定能够善于简择,于事相上都能如理作意,随顺因缘而行。

谈到佛教学人的随缘,可以分成两大类来说:也就是分为信心具足和信心不具足两种。首先说明信心不具足者的随缘,他们的随缘心态,又可以分成三种情形。

第一种:他因为不知道佛法的义理,产生了一种随缘的心态。他心里总是想着:我只要跟着我原来依止的师父,继续听闻熏习佛法就好了;因为不管走到哪个道场去,所教导的永远都是苦、空、无常、无我,最多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没有别的法了,到处都是这样,所以就随缘吧!这种随缘的人非常多,因为对自己的信心不具足,总是认为要证初果是多么困难,要明心开悟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就随缘吧!这就是事相上的随缘。

第二种人:是对自己不具信心,认为自己根器太差,不可能亲证解脱,也不可能证得实相,所以就随着目前的因缘而安住。譬如当有人告诉他说:听说现在有个正觉同修会,可以帮人家断我见、断三缚结,也可以帮人家开悟明心、证得实相,我们去学好不好?结果这个人却说:唉呀!要学你自己去学吧!我不可能啦!我这么笨、根器这么差,就随缘吧!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这就是第二种没有信心的随缘者。

第三种:是对于了义正法,仍然住持于人间的事情,不能生起信心,因此他不认为人间真的还有善知识;所以就不想去寻求真正的善知识,就随顺于目前的因缘而安住,这种情形其实也是很常见。也就是说在这个年代,如果不是因为之前有很多人,不断地去说明、去证实了义正法确实仍然存在,那么众生就不可能会相信正法真的仍然存在于人间。以台湾来说,假使不是数十年前,经由少数几个佛教团体,去告诉大众说:真的可以开悟。那么今天我们正觉同修会出来弘法,也就不容易被人信受。

虽然他们的开悟,终究是意识的境界,确实是悟错了。但是他们接引初机,促使众生信受人间仍然有了义正法住世的功德,仍然是不可以抹煞的。假使不是因为他们大声疾呼:开悟是可能的、证果是可能的。那我们今天出来弘扬证悟实相的法,也一定会是事倍而功半啊!所以必须要先有人为众生证明,正法仍然存在于人间,确实可以亲证,随后再由真正的善知识出世弘法,才有可能被广泛的接受。

譬如:导师1991年出世弘法时,也不是一开始就被众生所接受。那是因为平实导师的法,跟别人的都不一样,当别人都把意识心的种种境界和变相,说就是证悟实相时,导师却说他们都不对,而是必须证得另一个和意识心同时并存的第八识,才能叫作开悟。所以同修会在弘法的前十年,其实一直都是被各方所抵制,直到近年来,才算渐渐被佛教界所接受;但是在我们被接受之前,佛教界学人对于证悟、对于正法仍然住持于人间,之所以会有信心,不可讳言地说,前人弘扬禅教的功德,实在不能抹煞;虽然后来仍然证实他们都是悟错了,但是他们使众生相信,人间仍然有正法存在的功德是很大的,只要他们愿意把悟错的事实加以修正,那就功德圆满了。

意思是说:当众生对于正法仍然住持于人间缺乏信心时,就会产生事相的随缘说:反正现在已经没有开悟的法了,我们大家就各随各的缘去学法吧!这就是对于正法的住世,不具信心而产生的随缘心态。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信心不具足者的三种情形。

接下来继续说明,信心已生的佛教随缘者。这种信心已生的随缘者,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精进的修行人,而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随缘者,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他是随缘于停滞阶段而不精进的,可是却自认为是精进的学佛人。这种信心已生的佛教随缘者,大略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种。

第一种人:是误信他原来所追随的师父对大众的笼罩之词,就随缘安住于那种不可能开悟,或者错悟的境界之中,自我陶醉而不想进一步去寻求真正的见道智慧境界。譬如早些年,有一位大法师常说:不要求开悟的人才能开悟,你求开悟就不能开悟了。这样的说法实在是大有问题的。我们想想看,假使你不求开悟,怎么可能去学禅?假使你不求开悟,学禅又作什么呢?假使你不求开悟,你会积极去寻找第八识真实心,而生起疑情吗?假使你不求开悟,你怎么会有机会一念相应,而触证到如来藏呢?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仍然有许多人,继续信受这种错误的说法,每天就只是打坐,求一念不生,却不求开悟;但事实上,他们心中其实都是很想开悟的,但是都是在等待开悟境界的出现,这就是祖师所斥责的将心待悟。开悟的境界不会因为等待而出现,而是因为参禅寻觅的结果,而找到如来藏,这就是信心已生者的第一种随缘心态。

第二种:有信心的佛教随缘者,则是误信自己的师父是证悟的人,因此随缘安住于错悟境界之中而不加以简择。譬如台湾的许多大山头,都是以意识心作为实相心,同样都落入六识论中,而他们的徒众因为错误的信受,就随顺错悟的因缘而安住下来,不肯进一步去探究真实的道理。

第三种:信心已生的学佛人,又是如何随缘的呢?他们误信自己的师父所说的是真实佛法,于是就随着现前的恶缘而安住下来。这种信心已生的随缘者,最具体的代表,就是假藏传佛教的行者,他们随顺于藏密的邪法因缘而安住。藏密的法义,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双身法和一表千里。双身法是天竺时期的藏密祖师,吸取了印度教的教义,认为两性的交合,可以使人类生生不息,所以就把它认定是生命的实相。佛教研究学者,把那时的佛教叫作坦特罗佛教,可是它其实已经不是佛教了,只是空有佛教的外壳而已。

西藏人把坦特罗佛教移植到西藏去,称之为藏传佛教,而事实上应该叫作喇嘛教、坦特罗佛教才对,不应该称为藏传佛教。坦特罗佛教的法义和行门,都是在男女两性的交合上作文章,他们认为当两性在淫触达到最高的乐受时,在第四喜的境界当中,同时反观这个受乐的觉知心是空、是无色而无形相的,这就是证得空性了;而这个空无色质、无形相的觉知心,以及受乐境界的保持不失而能同时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乐空双运。他们认为乐空双运时,觉知心的境界就是报身佛的快乐果报。把这种最下贱的法,拿到最清净的法上面,然后说是报身佛的境界,真是叫作不可思议啊!乐空双运的双身法,其实只能叫作世俗淫乐的享受法,最多只是世俗行淫的艺术而已,绝对不是佛法,这也是假藏传佛教,最严重的一个过失所在。

而它的另一个过失,我们叫它一表千里。世间人常常为了在世俗法上夤缘,或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攀亲引戚说:这位某甲是我老婆的表姨的表哥的表嫂的表姊的表叔,这样一直攀缘上去,扯了十几代以后,终于成为亲戚了,这就是所谓的一表千里。一表之后,天下人无非都是亲戚;而假藏传佛教也是一样用表的,不过这个表,不是说表哥、表姊的那个表,而是代表。

譬如说:他们弄个密坛,在密坛上放了六样东西,就叫作六波罗蜜;摆上十二个物品,就叫作十二因缘;把咒语写在一个转轮上面,转动起来就叫作转法轮,所有一切都是用代表的。他们也宣称,自己也有证得如来藏,可是他们的如来藏,也是用代表的。他们观想从顶轮到海底轮,是一条竖立的中脉,在这根中脉里面,观想出一个细小的明点,男性就观作白色明点,叫作白菩提心;女性则观作红色的明点,叫作红菩提心。他们认为这个明点就代表了如来藏,而不是第八识心体阿赖耶识。他们就这样,全部的佛法实证,都可以用代表的,所以真的是一表千里啊!

假藏传佛教把双身法和一表千里拿进佛法里面,说他们的佛法是最究竟的,但其实都和佛法无关,只是外道的淫乐技术和外道的妄想而已,只是以佛法的名相来冒充佛教罢了。假使他们的信徒知道以后,有人提出来商量说:我们学的不是真的佛法,那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要改弦易辙,赶快想办法再寻找真善知识呢?要不然我们这一生可就要空过了。可是他们的信徒,十之八九都会说:随缘啦!我们只要跟着上师喇嘛修法就好了。这样的随缘是随顺什么样的缘呢?是随顺外道法之缘,然后一辈子就作个附佛法外道,希望死后能往生到乌金净土去。然后乌金净土是什么样的净土呢?其实就是罗剎、夜叉的果报土。也就是说,从下一世开始,就跟着一起饮酒食肉、贪爱淫触,当起罗剎、夜叉来了。菩萨们!您说这样的学佛人,是不是很可怜呢?真的是可怜啊!问题是他们都不觉得自己可怜,而且继续乐于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之中。这样的随缘不仅障碍自己,同时也支持了邪教邪法,所以这种随缘其实是不好的随缘。

第四种是信心已生的学佛人,但却始终不能在法上亲证,这些都是属于人云亦云的随缘者。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听说你是同修会的学员,就会说:你们的法不对啦!如来藏是外道神我,萧老师专门弘扬外道神我思想,所以他是邪魔外道,你千万不要读他的书,读了就会中毒。可是当我们问他说:请问是中什么毒呢?却是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他们都不敢让徒众们阅读导师的书,免得徒众们读后就知道,这些大法师、大喇嘛都是错悟或是未悟言悟之人。然而徒众们也不懂得去检讨大法师、大喇嘛的真正用意,就随顺的听信,随缘于恶法之中了。没有读过就敢随便评论,单凭他师父的片面说法就随缘信受,这正是标准的人云亦云的随缘者。被人笼罩了还不自知,断送了法身慧命还沾沾自喜呢!

以上所说的是佛教学人信心不具足和信心已生者的不同随缘心态;而亲证法界实相的贤圣,也同样有随缘的心态,不能没有,否则就无法久住人间继续弘法了。也就是说:真悟的菩萨,对于目前还没有悟缘的人,也是抱着随缘的心态,只要先帮他们把正法的种子给种下去就好了,而不能提早去帮他们开悟,否则反而是在戕害众生的法身慧命呢!

譬如:佛陀在世时,多数的阿罗汉同样都是悟不了的,所以无法成为菩萨,也因此而有许多阿罗汉,仍然入了无余涅槃。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世尊除了积极利乐众生以外,在度众方面,其实也是有其随缘的许多方便善巧呢。

各位菩萨!综合前面所说,我们就知道随缘本来是人间的善法,但不全是佛法中的善法。我们既然认为自己是在学佛,就应该确实了解理随缘和事随缘的真正意涵。总的来说,对于随缘的事相应该是:善法当随缘,恶法莫随缘。一切当以智慧为前导,切莫人云亦云,这才是真正懂得随缘道理的菩萨啊!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安法师:如何处理好佛法和世间法的关系 大安法师:如何处理好佛法和世间法的关系

大安法师:如何临终开导 大安法师:如何临终开导

阳光师姐:如何把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清净学佛的过程 阳光师姐:如何把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清净学佛的过程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准备怀孕的妈妈如何饮食 准备怀孕的妈妈如何饮食

惟觉法师: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惟觉法师: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难怪四大菩萨中,如来没安排地藏王坐骑下界为妖,你看它有何来历 难怪四大菩萨中,如来没安排地藏王坐骑下界为妖,你看它有何来历

难怪如来镇压金翅大鹏,只有观音没有前去,你看菩萨在灵山提防谁 难怪如来镇压金翅大鹏,只有观音没有前去,你看菩萨在灵山提防谁

如本法师:三界是哪三界?如何出三界? 如本法师:三界是哪三界?如何出三界?

随喜,不怀疑诽谤此法,命终之后一定生兜率天!生生与佛菩萨为眷属! 随喜,不怀疑诽谤此法,命终之后一定生兜率天!生生与佛菩萨为眷属!

崇慈法师:如何看待“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崇慈法师:如何看待“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崇慈法师:日常中如何培植自己的福报? 崇慈法师:日常中如何培植自己的福报?

会性法师:如何在静中念、动中念、顺境念、逆境念、病苦中念 会性法师:如何在静中念、动中念、顺境念、逆境念、病苦中念

静波法师:如何化解情绪不稳定 静波法师:如何化解情绪不稳定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雪漠: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雪漠: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如何分辨常见的假沉香(一) 如何分辨常见的假沉香(一)

真圆法师答:如何得到灌顶 真圆法师答:如何得到灌顶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沉香等级如何划分,看了就知道! 沉香等级如何划分,看了就知道!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如何克服“贪睡”的习性? 宣化上人:如何克服“贪睡”的习性?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白云禅师:如何觉悟自我 白云禅师:如何觉悟自我

宣化上人:日光菩萨陀罗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助《大悲咒》神力更大 宣化上人:日光菩萨陀罗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助《大悲咒》神力更大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宣化上人:对面不识佛菩萨 宣化上人:对面不识佛菩萨

造了谤法业如何灭除,如何避免谤法业—佛经学习(转帖) 造了谤法业如何灭除,如何避免谤法业—佛经学习(转帖)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新手如何分辨松石的好坏? 新手如何分辨松石的好坏?

大安法师:有关临终往生的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大安法师:有关临终往生的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广化法师:菩萨灌顶 广化法师:菩萨灌顶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日(一):第一受用者如何作为?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日(一):第一受用者如何作为?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惟传法师:「根、尘」对触的当下…如何清楚了知、不碍着? 惟传法师:「根、尘」对触的当下…如何清楚了知、不碍着?

风水的实质及如何养风水(同时反过来让风水也养人) 风水的实质及如何养风水(同时反过来让风水也养人)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年轻比丘与王后的因缘 年轻比丘与王后的因缘

诚信念观音圣号死而复生 敬心背菩萨过河肺癌痊愈 诚信念观音圣号死而复生 敬心背菩萨过河肺癌痊愈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一位美女如何转凡成圣 一位美女如何转凡成圣

宗舜法师:如何做才能使内心变得强大? 宗舜法师:如何做才能使内心变得强大?

宗舜法师:如何在水陆法会中获得功德? 宗舜法师:如何在水陆法会中获得功德?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宗舜法师:该如何了断心中的嗔痴二念呢? 宗舜法师:该如何了断心中的嗔痴二念呢?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大安法师: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沉香手串如何盘玩?--手把手教你盘珠大法 沉香手串如何盘玩?--手把手教你盘珠大法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 智海法师答: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

菩萨应化篇(上) 菩萨应化篇(上)

极品小叶紫檀手串要如何选择保养 极品小叶紫檀手串要如何选择保养

菩萨的故事 菩萨的故事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当职场“小人”给你挖坑,如何“温柔反击”? 当职场“小人”给你挖坑,如何“温柔反击”?

沉香、海黄、小叶紫檀,最贵木质手串如何定价? 沉香、海黄、小叶紫檀,最贵木质手串如何定价?

这两位得道高僧,别人不骂却专拿佛菩萨开涮 这两位得道高僧,别人不骂却专拿佛菩萨开涮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沉香如何品,有格还经济 沉香如何品,有格还经济

悉达多太子与耶输陀罗王妃往世因缘 悉达多太子与耶输陀罗王妃往世因缘

佛祖微笑之三因缘 佛祖微笑之三因缘

煮云法师:菩萨化身为贫女 煮云法师:菩萨化身为贫女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如何判断印度紫檀木的价格是否合理? 如何判断印度紫檀木的价格是否合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这些情形不是菩萨显灵,而是恶鬼邪神作怪(宣化上人) 这些情形不是菩萨显灵,而是恶鬼邪神作怪(宣化上人)

这两位菩萨,时时刻刻保护念〈大悲咒〉的人(宣化上人) 这两位菩萨,时时刻刻保护念〈大悲咒〉的人(宣化上人)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屠夫儿子的宿世因缘 屠夫儿子的宿世因缘

大安法师:随顺佛意名真佛弟子 大安法师:随顺佛意名真佛弟子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大安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四土界说以及如何往生到各土 大安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四土界说以及如何往生到各土

沉香佛珠如何摆放才能达到最好的祈福功效? 沉香佛珠如何摆放才能达到最好的祈福功效?

欲死去时如何? 欲死去时如何?

谛闲法师:高僧大德如何赞叹放生? 谛闲法师:高僧大德如何赞叹放生?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肥胖的人在佛家看来是有何因果,又应如何减肥呢 肥胖的人在佛家看来是有何因果,又应如何减肥呢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 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

知命方能随缘 知命方能随缘

佛菩萨放生感应 佛菩萨放生感应

如何是佛? 如何是佛?

如何是触目菩提? 如何是触目菩提?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佛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佛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