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 星云法师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管士农工商、政经名流,甚至演艺人员等,如果能够懂得“观照”,在生活中必有帮助。
“观照”什么呢?
第一、观照我与他人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负于他人?
第二、观照我与物质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浪费物资?
第三、观照我与金钱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无理聚敛?
第四、观照我与情爱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滥用感情?
第五、观照我与社会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与社会互动?
第六、观照我与自心的关系;自问我是否做到心地清净?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看到表面,看不到内心。由于自他的“观照”不够,无法明白真相,因此产生烦恼。假如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明白我与社会人间的关系,才能自我健全。
《般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因为懂得“观照”,才能成为“自在”菩萨;因为“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观无量寿经》又名《十六观经》,例如观日、观月、观水、观地等;如果对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都能在内心里有安放的地位,自然就会我心与外境调和、本体和现象一致,如此观照,又何能不离苦得乐?
佛陀说教,要“观照”众生的根机,才能观机逗教;医生要观察患者的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农夫要观看天时气候,才能适时播种;父母要求子女,也要明白子女的根性,才能给予适性教育。所谓观照,才能彼此和谐;所谓观照,才能彼此相应;所谓观照,才能如鱼得水;所谓观照,吾人才能得道。
经商的人,要做市场调查,这就是观照;建筑大楼,要对土地环境了解,这就是观照;
从政的人,苦思解决民间社会的问题,这都是观照。
会观照的人,能够探测因缘的关系;能观照的人,能够深入了解事相的内容。
禅者观心,心中有佛;净人念佛,佛在心中。心中有佛,佛在心中,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112 外公和外婆都很爱修功德,他们往生后去了什么地方...
净因法师:诸法如义是什么意思_诸法如义的内涵_诸法如义的解释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救国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