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佛教之旅:淳朴的民风与信仰的力量

2024-03-04 学佛受用

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寻一处静静。朋友推荐了滇西,芒市、瑞丽、腾冲线路。她熟悉我的性子,商业气息浓郁的大理和丽江不是我的菜。

带着工作一天的疲惫,乘夜航抵达云南保山机场。机场很质朴,乘客下机后要自己拖着行李箱步行几十米到达候机楼,没有摆渡车,航站楼是排普通的平层建筑,出门就是马路,便捷之至。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其貌不扬的机场始建于 1929 年,是著名的“驼峰航线”军用机场。

接机的张导是个清瘦的小伙子,皮肤黝黑,表情和善。基于出门“防偷、防骗、防导游”这个主观思维,我带着管理者的习惯去审视他的团队组织、客户服务和营销技巧。但这种偏见在芒市旅游的第一站就让我倍感惭愧,大家不妨随着我的相机,从几个触点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看看信仰佛教的力量,看看灵魂深处的那份虔诚。

作者拍摄

1.信仰的力量,大山深处的淳朴民风

清晨,旅游大巴行进在滇缅公路上。极目远眺,山若眉黛,云气缭绕。

敬业的张导拿起话筒介绍着这条“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运输线”,滇西 20 万人民,用最简单的工具,历时 9 个月,在 24 道拐天堑上完成的伟绩。

起伏的山峦,清新的空气,造就了大自然氧吧。但美景的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旅游业开发没几年。

芒市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保留了多样的民俗,当地人大多信教,信小乘佛教或藏传佛教。

无意间听张导说:“芒市的水果比较丰富,大家一定不要错过,物美价廉,敞开吃。如果再晚来两个月,你们就可以在市中心广场上排队领到免费水果了。山上路边的果树很多,当地人是不会采摘的,因为对本地信教的村民大来说,这种行为被视为偷。所以市里在瓜果成熟时只好统一组织人采摘,免费发放给市民。”

这是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不禁想:“内地人能做到吗?顺手牵羊野外摘果子的人太多了,有多少人内心会因此不安?会想到这是盗的行为吗!”网络上常看到水果运输车翻倒市民哄抢的例子。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人性的光芒就在这些普通的点滴中呈现。这些大山里的人,能够自觉做到路不拾遗。

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是有“原则底限”的人,“戒字头上一把刀”,是绝不能破的,是扎跟灵魂深处的信守。

作者拍摄

勐焕大金塔,傣族人民心中的圣地

坐落在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雷牙让山顶的“勐焕大金塔”是芒市最宏伟的建筑,是东南亚最大的南传小乘佛教金塔寺庙。在朴素的市容里,这座光彩夺目的大金塔显得格外神圣,金光灿灿,雄伟壮观。勐焕大金塔也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

勐焕金塔看图片就知道其建筑恢弘庄严。相比国内很多著名庙宇都不逊色。但它的“清静”更让我敬重。

进庙门后,仅有一处卖香烛小店,十多元就可以买一整套。这里没有天价的高香,没有看到一个僧人,更没有任何摇卦算命。没有把庙子当作景点经营,看上去完全没有市井的场面,显得格外肃穆庄重,让人心生虔诚敬佛之心!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往事。家乡周边有座古庙,该寺有惊世绝伦的明代壁画,香火鼎盛。当天因随一领导出行,故主持亲自带我们游览,寺庙的历史和佛像的庄严让我升起了无比的恭敬心。但就在我们出门时,瞥见庙内一僧竟粗暴对待流浪猫,顿时让我心生悲悯,出家人应有的慈悲之心都没有,众生自性平等,一只小蚂蚁的自性与人的自性无二无别,皆因因果业力使然,落入不同的“六道”之中,出家人不懂修行?怎能证道果!

末法时期,妖邪横行。当今佛教界最大的乱象就是正邪不分与佛教商业化,看传承、看名气,看头上的光环,看弟子的多少,看寺院的宏大,以为这样的寺庙法师就是大法师,就是好庙子。佛菩萨的清修地被世俗的贪婪玷污,部分披着袈裟的假僧侣打着学佛的旗号招摇撞骗,大肆揽财,让有愿向佛的人们见其行径望而却步,断众生慧根。

一个真正好的庙宇不仅要看其殿堂是否辉煌,名号是否响亮,更重要的是看其内在是否行菩萨道,是否弘扬如来正法。

作者拍摄

纯净的传承和环境熏陶的重要性

上图是勐焕大金塔寺东北角上的圣菩提树。据说是 2000 多年前释迦摩尼悟道成佛的菩提树的第三代,从印度传枝到斯里兰卡,印度母树已不复存在,而传枝到斯里兰卡的却蓬勃生机,本树苗是 2005 年斯里兰卡传至云南省西双版纳,目前分栽于版纳、昆明和德宏芒市。真正由母珠而生,有传承的圣菩提树。

游寺庙时,张导在这棵树下讲了很久,提醒大家不要错过。而张导在寺庙里的导游方式更令我刮目相看,从未见过一个导游能如数家珍地向游客介绍庙宇的仪轨。

原来傣族男子年幼时会有一段寺庙学习的经历。这里大多数民众都是信佛的,当地人会定期带上鲜花和水果到寺庙朝拜,听僧人讲经说法。

在殿外,张导在每一尊雕像前讲解其义理。诸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和善恶因果。让所有的游客进大殿前全部脱去鞋袜,双手合十去殿内礼拜。认真教大家正确的礼佛姿势。没有一个人喧哗和拍照,大家恭敬地随导游顺时针膜拜。没有“套路”的供养,纯净的礼佛,让普通游客升起了对寺庙和佛菩萨的恭敬心,自愿听从导游指引。我相信,随缘播撒的种子会在他们的心田生根,这份助缘功德无量!

生活环境的熏陶和传承何其重要!根植在灵魂深处的佛教信仰造就了良好的民风。

一日游走马观花,我无法给一个城市做出全面审慎的评价,但这几幕亲身经历着实让点我“内心震撼”。如果民众都有佛教信仰,这个世界将何其美好!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惟觉法师:佛教的理财观 惟觉法师:佛教的理财观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佛教的因果观念 佛教的因果观念

今日迦毗罗卫的世情民风 今日迦毗罗卫的世情民风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爱”的力量不可思议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爱”的力量不可思议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佛教因果论 佛教因果论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陈永革:现代知识处境下的佛法信仰 陈永革:现代知识处境下的佛法信仰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曾琦云:感受般若的力量 曾琦云:感受般若的力量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龚隽: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龚隽: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蔡惠明:武则天与佛教 蔡惠明:武则天与佛教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潘桂明: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潘桂明: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风水的力量大?还是因果的力量大? 风水的力量大?还是因果的力量大?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实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实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关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关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寺院是文化之载体 佛教不只是信仰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冯培德:佛教过分学术化的隐忧 冯培德:佛教过分学术化的隐忧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促进佛教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佛教如何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几点思考 佛教如何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几点思考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