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集 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 正圜老师开示

2024-02-28 学佛释疑一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单元,内容主要是针对,一般尚未学佛的知识分子以及初机学佛人希望了解的佛教基本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希望透过佛法的角度,知道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我们特别为您蒐集许多社会大众亟欲了解和探究的题目,由本会多位亲教师在节目中为您一一解答,并且为大家讲述这其中的真实道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继续收看。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呢?

在探讨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开始学佛,成为佛弟子,应该从何入手呢?那就是应该要先归依三宝,然后才能成为正式的佛弟子。三归依的仪式很简单,要件是应该要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见证,并且传授三归依,也就是归依佛、归依佛所说法、归依住持佛法之贤圣僧和凡夫僧团;并且发起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归依完成以后,就成为佛法僧三宝弟子,这是成为佛弟子的首要工作。

在归依三宝之前,还应该要先了解:什么是三宝呢?三宝有什么功德呢?所谓三宝,就是说法宝、佛宝和僧宝。在《莲宗宝监》中有一首偈,具足说明了三宝的功德,偈中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 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 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 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

《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檀,有这样的开示:【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大智度论》卷一)

龙树菩萨说,世尊为了宣演第一义悉檀的法相,所以为众生演说《般若波罗蜜经》,四悉檀包括了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

接下来,我们就从世界悉檀来开始为大家说明,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由于还没有离开轮回,不具备出世间智慧,所以名为世间;合此欲界、色界、无色界,总名为世间。此外,有情之身心也称为世间,这个世间含摄了四圣六凡等十个法界。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这个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这个世间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管辖。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处,这一天分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释提桓因,常在善法堂中讲说佛法;中天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位天主,都归中天玉皇大帝所管辖。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和人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天、人之间常有往来。再上去是第三天夜摩天。第四天是兜率陀天,分为内院和外院,内院由 弥勒菩萨住持弘法,弥勒菩萨将来会由兜率陀天下生人间而成佛。第五天是化乐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从此以下乃至人间,总名为欲界。所谓欲界,是说这一界的有情,各分为男女两性,有男女欲,所以名为欲界世间。

欲界之上名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四禅之上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及初地圣人舍报往生之住处,在五不还天当中舍报时,便可以出离三界。四禅以下共有十三天,必须证得初禅到四禅而不退失的人,舍报以后才能往生。如果不见道而修断五下分结者,仍然不能往生到五不还天;五不还天之顶叫作色究竟天,报身佛还在这里说法,唯有地上菩萨舍报以后,才能往生到色究竟天。这色界十八天都仍然有形色,所以名为色界;但因为全部有情都是中性身,不分男女性,不受男女欲,所以不名为欲界。

色究竟天以上还有四天,修定的人如果证得四空定,也就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舍报以后便可以往生到这四天。这四天无形无色,纯是精神的境界,住于定中;由于无形无色,所以名为无色界。

另外,还有十八地狱,和其他诸小地狱,也都包括在欲界之内。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都不离生死轮回,所以又称为有情世间。

各位菩萨,除了以上所说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世间以外,还有十法界的五阴,也叫作世间。每一个人的五阴都是一个世间,因此,人间道、傍生道、饿鬼道、修罗道、地狱道,乃至四圣之住于三界而不取灭度者,都叫作世间,因为都有五阴的缘故。阿修罗则不单属于一趣,而是散布在五道之中,善恶不定;因为瞋心重的缘故,受无酒的果报,所以又叫作无酒。以上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总名为六种凡夫世间。

十法界除了以上所说六种凡夫世间以外,还有四圣法界。所谓四圣世间,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法界;由于未入无余涅槃,或不入无余涅槃,常住三界广度众生,名为非世间非非世间,也就是,能出离世间,而却常住不出。而佛地则是已经不生不灭,究竟涅槃,法身佛已证无住处涅槃,已经断尽识种的流注,所以不应该说为世间;但是应身佛、化身佛和报身佛,仍然示现有色蕴及名,或现有色像,不断的在人间、三界诸天及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所以也方便说为世间。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四圣六凡十法界世间,其实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们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间,也是由有缘众生如来藏中所含藏的共业种子互相感应,才能在虚空中形成,使众生得以在这世间受报,乃至继续造业;所以说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间。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发起出离心,努力的修行以离开三界之系缚。这都是属于世界悉檀的范畴。

介绍完世界悉檀以后,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对治悉檀。什么叫作对治悉檀呢?所谓对治悉檀的意思是说,佛世尊为了弟子想要求出三界而不能成办者,巧设种种对治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证得解脱果。同时,也使弟子们能够以种种对治之法教导有缘众生,同样也能除掉愚迷而得到解脱。譬如贪欲重的人,贪吃的,就让他们观察食物不净,食物生处不净;贪着男女欲的,就让他们观察淫欲不净,观察异性色身不净,九孔恶露,或者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如果是贪爱自身,而执着色身为我的,就让他们观察自身不净、无常败坏;如果是贪爱自心灵明觉了,而执着觉知心为我的人,就让他们观察自心念念无常,无常故空、空无故苦、苦故非我;如果是贪爱各种觉受的人,就让他们观察五受无常变异,苦、空、无常、无我;乃至识阴亦复如是,观其变异苦、空、无我。总合来说,瞋心重的就教他们修学慈心观,贪心重的就教他们修学不净观,愚痴重的就教他们修学十二因缘之缘起性空观,所谓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种能够针对个别过失重者,而予以治理者,就称为对治悉檀。

所以,佛有时说但能除断男女细滑触,便得出离;实际上,并不是唯断贪欲便可以出离三界,而是因为某人其他的障碍都没有,唯因贪欲所以轮回生死,所以,只要让他断除贪欲,就可以成为阿罗汉。其他唯令断瞋及断痴,也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对治之权巧方便施设。菩萨们千万不要以为 佛说法互相矛盾,因而毁谤 佛说法前后颠倒,而造下了谤 佛的地狱重罪。这个部分请大家要特别小心谨慎才好。

以上所说是对治悉檀,继续说明为人悉檀。所谓为人悉檀,是说佛随着众生根性之差别,而施设种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及开示种种不同的知见。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无法一体适用,因此,必须要依人设教;也就是说,主旨虽然都一样,但施教却可以有种种的不同,这就叫作为人悉檀。譬如舍利弗尊者有两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师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这两位弟子久修而劬劳无功;世尊知道以后,便让他们两个人互相对调修习的方法,金师之子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净观,两个人不久之后都成为阿罗汉了,这就是为人悉檀。

各位菩萨,在说完世界悉檀、对治悉檀和为人悉檀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第一义悉檀。

什么叫作第一义悉檀呢?所谓第一义悉檀,是指大乘如来藏空性的中观类智、地上菩萨的道种智和佛地的一切种智。也就是说,二乘相空以及缘起性空之法,都是 佛的方便施设权法,都不及法界实相,虽然共大乘菩萨法道,但不是究竟,不及第一义,因为都是依三界有为法而说而修的缘故。唯有大乘不共二乘之菩萨法道,才是依法界实相而说而修,因为能证空性真如佛性的缘故,所以说唯有大乘是第一义法;大乘的空性法函盖了二乘相空诸法,因为包含了三界有为法之相空以及法界实相之空性。也就是说,二乘法其实是从佛法中方便分析而出,用来度化畏惧生死的人,使他们能够现生实证无余涅槃,并且能够不畏生死,回小向大,修学大乘成佛之道;所以说,二乘法本来就是佛菩提的局部内涵,不是究竟法。譬如《法华经》中说: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因此,第一义悉檀唯有在大乘法中才有,二乘法中则无。

近年来有些法师居士,崇尚二乘法,服膺应成派的中观思想,排斥大乘唯识系的如来藏经典,他们异口同声推崇四阿含,说四阿含是究竟说,是 佛陀亲口所说;并且认为大乘唯识如来藏系诸经非 佛所说,认为唯识诸经是方便说,是不了义说。这些人悉皆执着缘起性空之无常断灭法以为究竟,不承认有如来藏,不承认在无余涅槃中有空性本际独存。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上,佛在四阿含中早已密意说有涅槃本际,说无余涅槃不是断灭,在无余涅槃中有阿赖耶识空性不灭不生,所以名为涅槃;而二乘无学圣者,因为信佛语的缘故,所以舍报入涅槃,但不是断灭,有本际独存。

一切人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心阿赖耶识,任凭口说中道之理滔滔不绝,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不离断常两边;这样的人必定会以遮遣一切名相为离有,以灵知心离诸名相不灭而离无,以灵知心不起语言影像而安住不动为中道,其实这都是戏论。为什么是戏论呢?因为灵知心乃是一期生死所有,不能贯通三世,往世的灵知心死了以后,并不能来到这一世而入母胎;同样的道理,这一世的灵知心死了,也不能去到下一世。所以,如果有人坚持认定灵知心是不生灭心、是中道心,那么这个人就是具足我见者,正是自性见外道啊!

所以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才是般若经所说之空性,才是法界之实相,是无余涅槃之本际,也是佛地大菩提果之根本,即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法身;因此,只有找到如来藏的菩萨,才能真解第一义谛。我们综观 世尊所说法教,常因当机、当众之不同,而有四悉檀之施设与建立,其实所说都是法同一味,都是第一义悉檀,都是唯一大乘成佛之法道。

各位菩萨,以上为各位说明四种悉檀。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开示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什么是冰糯种翡翠 什么是冰糯种翡翠

雪漠:真上师必须明白什么是真心 雪漠:真上师必须明白什么是真心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佛教的因果观念 佛教的因果观念

猫眼石有什么作用 猫眼石有什么作用

橄榄石有什么作用 橄榄石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阳绿翡翠 什么是阳绿翡翠

什么是干青种翡翠 什么是干青种翡翠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竺摩法师:它可以治疗各种身病和心病,你知道是什么吗? 竺摩法师:它可以治疗各种身病和心病,你知道是什么吗?

竺摩法师:人生在世,什么最靠得住? 竺摩法师:人生在世,什么最靠得住?

真圆法师答:百罗汉中第八位罗汉的法名是什么? 真圆法师答:百罗汉中第八位罗汉的法名是什么?

真圆法师答:5岁女儿睡梦中惊吓哭泣,什么原因? 真圆法师答:5岁女儿睡梦中惊吓哭泣,什么原因?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觉真法师:三皈是什么意思_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觉真法师:三皈是什么意思_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觉真法师:宿命论是什么意思?缘起可破除宿命 觉真法师:宿命论是什么意思?缘起可破除宿命

青金石的作用是什么? 青金石的作用是什么?

智敏上师:贪睡有什么后果?拉低颜值降低智商 智敏上师:贪睡有什么后果?拉低颜值降低智商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沉香在什么情况不能用克重计算? 沉香在什么情况不能用克重计算?

沉香中的异味是什么 沉香中的异味是什么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日常法师:皈依后应该修什么? 日常法师:皈依后应该修什么?

什么是黑玛瑙? 什么是黑玛瑙?

冰种黑曜石是什么 冰种黑曜石是什么

什么是人造水晶? 什么是人造水晶?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沉香佛珠不同颗数代表什么 沉香佛珠不同颗数代表什么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惟传法师: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_皈依佛门的条件 惟传法师: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_皈依佛门的条件

染色玛瑙是什么 染色玛瑙是什么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葡萄玛瑙是什么? 葡萄玛瑙是什么?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什么是番红砗磲 什么是番红砗磲

16 父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地方? 16 父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地方?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8 什么业力让父亲被火焚身,但却能幸免于死? 8 什么业力让父亲被火焚身,但却能幸免于死?

5 什么业力使我姨母的子宫长了筋膜 5 什么业力使我姨母的子宫长了筋膜

宣化上人:带业往生是什么? 宣化上人:带业往生是什么?

58 什么业力让我父亲刚出生就被人丢到垃圾桶,且让... 58 什么业力让我父亲刚出生就被人丢到垃圾桶,且让...

59 什么业力让我父亲被自己的雇员枪杀? 59 什么业力让我父亲被自己的雇员枪杀?

72 我父亲因患了肺癌而往生,那是来自什么恶业? 72 我父亲因患了肺癌而往生,那是来自什么恶业?

拜佛有什么感应 拜佛有什么感应

静波法师:家庭是什么? 静波法师:家庭是什么?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103 什么业力使父亲的债户没能还债,让他心紧张而... 103 什么业力使父亲的债户没能还债,让他心紧张而...

112 外公和外婆都很爱修功德,他们往生后去了什么地方... 112 外公和外婆都很爱修功德,他们往生后去了什么地方...

121 什么业力让我的家庭支离破碎,每个人造过什么样... 121 什么业力让我的家庭支离破碎,每个人造过什么样...

89 我父亲有什么恶业才患糖尿病,并且中风? 89 我父亲有什么恶业才患糖尿病,并且中风?

沉香烟针到底是什么鬼 沉香烟针到底是什么鬼

念准提神咒有什么感应 念准提神咒有什么感应

沉香词典 - 惠安:什么是惠安沉香?惠安沉的特性 沉香词典 - 惠安:什么是惠安沉香?惠安沉的特性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三宝和一切外道的不正知见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三宝和一切外道的不正知见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132 父亲有什么业力才会短命? 132 父亲有什么业力才会短命?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明海法师:回向文中的花开见佛悟无生是什么意思? 明海法师:回向文中的花开见佛悟无生是什么意思?

沉香词典 - 蚁沉:什么是蚁沉?蚁沉沉香的特点与图片 沉香词典 - 蚁沉:什么是蚁沉?蚁沉沉香的特点与图片

明海法师:缘起性空与无我是什么意思_浅释缘起性空和无我 明海法师:缘起性空与无我是什么意思_浅释缘起性空和无我

明海法师:法门指的是什么_修多个法门会有冲突吗 明海法师:法门指的是什么_修多个法门会有冲突吗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什么是戈壁玛瑙 什么是戈壁玛瑙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净因法师:禅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离苦得乐 净因法师:禅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离苦得乐

净因法师:诸法如义是什么意思_诸法如义的内涵_诸法如义的解释 净因法师:诸法如义是什么意思_诸法如义的内涵_诸法如义的解释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净因法师:什么都没有怎么布施_七种不花钱的布施 净因法师:什么都没有怎么布施_七种不花钱的布施

放生的真谛是什么?放生到底有什么好处? 放生的真谛是什么?放生到底有什么好处?

“牛老师沉香”凭什么做到了价格最亲民? “牛老师沉香”凭什么做到了价格最亲民?

多多放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多多放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华山思过崖:放生时候,我们学到什么? 华山思过崖:放生时候,我们学到什么?

沉香当中的六国五味是什么意思? 沉香当中的六国五味是什么意思?

高明道老师:质直的诉求 高明道老师:质直的诉求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水晶的佩戴应该注意什么? 水晶的佩戴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宣化上人:死的时候,你的爱情跑到什么地方? 宣化上人:死的时候,你的爱情跑到什么地方?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什么是鸡骨香?沉香中的鸡骨香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鸡骨香?沉香中的鸡骨香指的是什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