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集 如何一门深入?(下) 正钧老师开示

2024-02-26 学佛释疑一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要继续来跟大家说明:如何一门深入?

上次说到,应当亲证此经作为基础,然后来通百经。亲证此经之后,接下来说明佛法的中央大殿外面是有一层又一层的门,等着学人去开启。你可以用见到中央大殿的基础,然后去把整个佛法的架构,包括你先前所不曾开启过的每一个门,一一再去把它开启;每开启一扇门,又使得中央大殿的光辉更加灿烂一分。终究你会明白,这个中央大殿跟其他的房间,乃至于说,跟连接这些房间的一一门,原来它是一体的;原来我们一向都在此山中,只是因为无明太浓,所以才看不清楚此山。假如你真的想要能够一经通、百经通,当然这个是不可能即生可以成就的,但是你却可以说一世一世的又以这样基础继续修学下去。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当然,最先就是要先证此经,而不是说要先通此经。因为究竟通达此经,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够作得到的,那是诸佛所共证的。

而想要能够初分通此经,先要怎么办呢?当然是要依照 世尊祂老人家的开示,要先在六度中去广修福业,在六度中六度万行中把三福净业中的一一去具足它;然后才进一步亲证说,本来就是清净的祂,也就是第八识或是如来藏。这样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净土法门。当然,你一样可以用念佛法门作为基础,进而更转深入,然后加上其他的福慧的配合,一样也可以成办。

可是这是要怎么说呢?你正在以念佛法门为基础的时候,用功转而更深细的时候,也许哪一天你会突然觉得,这个念 阿弥陀佛的念头,好像觉得有一点丛闹。丛闹的意思是说,就好像在丛林里面,有百花百草、百虫百兽这样纷纷扰扰的这样这么热闹。因为你认定修学佛法的目标以后,真正肯相信这一个法门,然后随着善知识的开示,一句佛号念到底,你从口念心听、心念心听,定力逐渐的增长,信心因而更加坚定,乃至于可以进展到不念而自念,或者甚至于自己在梦中看到自己在念佛,心中当然是一定十分高兴以及笃定。

可是,你为什么能够观察到念 阿弥陀佛的念头是丛闹呢?因为你已经察觉,那样是有语言文字。因为你那个时候的心境,已经渐渐与定相应的缘故。你正在那边思考:我究竟要不要以念佛的方式这样继续去深入下去?不要的话我实在很不甘心呢,因为我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可是要的话,始终又是有一股念头想要把念佛这个语言文字放下来,因为始终就觉得很不寂静;可是善知识又讲说,打死都不要放下那一句佛号。那怎么办呢?真是苦恼,对不对?后来也许自己心念一转,因为善根成熟的缘故;或者看到,另外的善知识的开示,原来可以在没有语言文字或是形象的状况下,我就可以看到想佛的念头,这个叫作忆佛。从此以后,心中如释重担。这不妨也可以说是从念佛为基础而转进的,那也不妨可以说,这叫作一门深入;只是说你要知道如何的转进。

以念佛的法门开启了第一道门以后,然后进入那一个房间以后,以念佛的基础转而去忆佛,进而开启那个房间里面通往中央大殿的另外一道门。我们正觉同修会就是用这个方式来教导有缘的众生,用种种方便,当然也包含从念佛开始,进一步可以忆佛,进一步可以拜多尊佛,看话头,参话头。这是让你可以期待亲见中央大厅的光景啊!这正是说以一个法门为基础,不离这个法门的基础而深入转进另外一个法门,让你可以从一大堆的房间外的最外面,可以一个门又一个门顺利的开进去;终于看到中央大殿之后,却又以它为根本,向外一个门又一个门的开出去;开遍所有的门,看尽其中所有的珍宝,最后终于确定: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只是一直在自己的家里面,一个门又一个门的开来开去。

有时候说,一门深入被变成来说用一个法门来作基础,作为达成阶段性的目标而运用的话,那这样不妨也可以用来作一个方便来受持它。譬如说,假如以念佛为基础来修定。虽然说念佛可以念到口念心听、心念心听,乃至于也许进展到不念而念,乃至于梦中看到自己在念佛,毕竟那都是不离语言文字,那是到不了离开语言文字的境界;所以定就没有办法进一步转进,乃至增上。同样这个道理,假如有人要以念咒的方式一生一生这样念下去。但是,往往念咒的妄念,却又比念佛来得更加杂乱,也同样不适合用这样来作为修深定的法门。然而,假如因为这样而发通,也是很低层次的神通。所以才会说,这样的一门深入它是有局限的,而要如何选择一门,却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又有人说,假如你抱定要参禅,就要一生一直的参下去,绝对不再改变目标。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说,你参禅的目的是什么?一般而言,你也许会说,我参禅是为了要亲证实相。好,目的有了。那接着的问题是说,你会不会参禅啊?假如你连参禅什么都不知道,或者是说,你连参禅的基本知见的慧、基本的功夫的定都没有,那你还跟人家谈参禅这个法门吗?所以说,要参禅是要有它的基本条件的,不能说前方便都不具足而想要来参禅。换句话说,有了参禅的基本功夫,还必须要有多方面的,譬如从布施一直到禅定,这样来修种种福,乃至还要再去熏习般若的正知正见,参禅才会有突破的因缘啊!然而,即使说一生花了二三十年去参禅,一旦破参了以后,那也就是说你参禅的目的达到了,针对同样一个目的的参究,就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了,因为你已经不再有参禅的动机了。

这里提到参禅中的一个条件,那就是说要有基本的知见,而且是要正确的知见。换言之,这是在能够具备参禅的基本功夫的同时,也要同时具备的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去具备这些条件呢?佛常常开示,圣弟子广学多闻,守持不忘。同样的道理,有能力参禅之前,也应当要多闻熏习,要熏习参禅前所需要具备的正知正见,要不然你怎么知道你要如何参究?你怎么知道你参究的方向是什么?当然,这里是讲说,你在有能力参禅之前去多闻熏习,而不是叫你在参究的过程中去多闻熏习,这两个是不太一样的。所以,这其实这样的一门深入,跟广学多闻,在这里是不会有所冲突的。

有的人又说,一门深入是要依我们每一个人的根基来选择修行的入门处,因为每一个法门都有它圆通之处。他也会举《楞严经》里面二十五个圆通法门作为例子。可是我还是要说,往往经论中所说的一门深入,它是有它的前提。也就是说,你要清楚的知道你要修证的目标是什么,还要多闻熏习去摄取修学的正知正见,乃至过程之中要随分去修福,这样才能够以自己的根基来选择修行的入门处。入门之后,又要随着所熏习修学的正知正见,而于其中知道如何去转进;而不是什么都不管,只用一个方法一成不变的这样修学下去。而实际上,《楞严经》里面所叙述的二十五个圆通法门,跟前面阿难尊者于六根中固定某一个根门深入去观察的一门深入,已经是不太一样了。

又有的人说,一门深入是要你一生都只依止一个老师,老实的修学下去。假如说这个说法是可以的话,基本上它应当是要有一个前提,那也就是说,你所要依止的老师是一位可以为你宣说佛法中的正知正见,而不是邪知邪见喔!换句话说,他应该是一位善知识,这样才能够作为你的依止而老实的修学下去。至于说他能够教你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你不能够再学到什么东西,而想要再另觅善知识,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是话回过头来说,如同《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六卷里面提到说:善知识者,出兴世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近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六)真正的善知识出兴于世有利有弊啊!有利的时候是讲说,能够让福德具足的有缘众生在佛法上真正得到广大的利益,而迅速的超劫精进。有弊的部分是讲说,一定会有一些福薄乃至知见偏邪的众生,因为这样而失掉了广大的名闻利养,所以就大兴毁谤,死后当堕恶道。因为有真的善知识出兴于世的时候,常常是会有一些现象会是使一般众生所无法理解乃至接受的。因为看到说或是听见说,善知识怎么常常在说诸方大德谁的法义错啦,错在哪里啊,那对的法义是什么啊;一般众生不去思惟说,对的法义是什么,对自己的利益是什么,自己是不是真的为了修学佛法而来的,还是说自己只是看到某一个善知识而喜欢,只是这样而已;只看到说真正的善知识常常在说诸方大德的法义错误了,这样的表相。

佛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有这么一段开示: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鬪,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佛说的善知识、恶知识的种种特质中,在这里举其中一类的善知识来跟大家分享。这段经文中在世间法的意涵,大众读了以后自然可以理解。可是进一步在佛法中的意涵又是什么呢?

这里指出说,真正的善知识,他不但能够在众生遇到了法义上的争论的同时,能够为他们详细解说对与错,止息了他们之间的诤讼;再者说,遇到了以错误的佛法来误导众生的假名善知识,对于那些欲随恶知识的众生,他还会去谏止之。这就好像说,佛在世的时候广说妙法,又随着六师外道的足迹破邪显正,令众生远离恶知识的邪知见。难不成你也要说,佛这样做是不如法的吗?第三者,世间的治生是指的经营谋生,佛法中真正的善知识,他还能够广为众生施设方便,令他不只是修集来世的人天福德资粮;而且,更能够进一步去成办未来世乃至久远世菩萨道的资粮,还进一步为学人、令学人发起意乐,而自自然然的欢喜去奉行;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说,什么是对他们的佛菩提道的进展是有利的。第四者,善知识还能够广开法宴,因为说法的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能够令那些不喜欢经道的欢喜而生信心;也使得已经于经道中有所修证的人,随之而更深入,之后也能够方便为人演说甚深的法义。

所以,福薄知见偏邪的众生是很难去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因为往昔没有修福,又因为往昔曾经与善知识有所怨隙,再加上情执的深重,乃至于受了恶知识的蛊惑,所以当然不会想要亲近真正的善知识,更无从说知道真正善知识所说的胜妙义理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若是真正的识得善知识,你想要去亲近他,也真的是很难。因为他多半的时间一定在忙着如何利乐有情,不是说不愿意接见你,真的是很忙。但是,当他在为大众说法的时候,你一样也可以随顺前来听经闻法。至于说是不是真的能够体会到善知识所说的法的真正义理,那只能说随每一个人的因缘吧!

佛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中最后说: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尸迦罗越六方礼经》)所以,真善知识难遇!一旦遇上了,真的是可以从一而终,但是前提是,所遇的是真善知识。因为对求法若渴的您而言,今生有因缘能够亲近真正的善知识熏闻正知正见,乃至说可以尽形寿的继续去熏学,那该是有多大的福德因缘才能够成办的!然而依此因缘,未来世的佛菩提道更有善知识的摄受跟护持,那应当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所以说,虽然现在对一门深入有着种种差别不同的说法,假如你能够以一种法门为基础,而不是只学一个法门来修学的话,个人是愿意随喜的!

今天就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开示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阳光师姐:如何把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清净学佛的过程 阳光师姐:如何把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清净学佛的过程

准备怀孕的妈妈如何饮食 准备怀孕的妈妈如何饮食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开示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惟觉法师:如何走上人生的正道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如本法师:三界是哪三界?如何出三界? 如本法师:三界是哪三界?如何出三界?

崇慈法师:如何看待“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崇慈法师:如何看待“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崇慈法师:日常中如何培植自己的福报? 崇慈法师:日常中如何培植自己的福报?

会性法师:如何在静中念、动中念、顺境念、逆境念、病苦中念 会性法师:如何在静中念、动中念、顺境念、逆境念、病苦中念

静波法师:如何化解情绪不稳定 静波法师:如何化解情绪不稳定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雪漠: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雪漠: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如何分辨常见的假沉香(一) 如何分辨常见的假沉香(一)

真圆法师答:如何得到灌顶 真圆法师答:如何得到灌顶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沉香等级如何划分,看了就知道! 沉香等级如何划分,看了就知道!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如何克服“贪睡”的习性? 宣化上人:如何克服“贪睡”的习性?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白云禅师:如何觉悟自我 白云禅师:如何觉悟自我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造了谤法业如何灭除,如何避免谤法业—佛经学习(转帖) 造了谤法业如何灭除,如何避免谤法业—佛经学习(转帖)

新手如何分辨松石的好坏? 新手如何分辨松石的好坏?

大安法师:有关临终往生的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大安法师:有关临终往生的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日(一):第一受用者如何作为?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日(一):第一受用者如何作为?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惟传法师:一些禅相不断的出现,不能再深入深定,怎么办? 惟传法师:一些禅相不断的出现,不能再深入深定,怎么办?

惟传法师:「根、尘」对触的当下…如何清楚了知、不碍着? 惟传法师:「根、尘」对触的当下…如何清楚了知、不碍着?

风水的实质及如何养风水(同时反过来让风水也养人) 风水的实质及如何养风水(同时反过来让风水也养人)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17 我双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境界?情况如何?

一位美女如何转凡成圣 一位美女如何转凡成圣

宗舜法师:如何做才能使内心变得强大? 宗舜法师:如何做才能使内心变得强大?

宗舜法师:如何在水陆法会中获得功德? 宗舜法师:如何在水陆法会中获得功德?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宗舜法师:该如何了断心中的嗔痴二念呢? 宗舜法师:该如何了断心中的嗔痴二念呢?

大安法师: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沉香手串如何盘玩?--手把手教你盘珠大法 沉香手串如何盘玩?--手把手教你盘珠大法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 智海法师答: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

极品小叶紫檀手串要如何选择保养 极品小叶紫檀手串要如何选择保养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当职场“小人”给你挖坑,如何“温柔反击”? 当职场“小人”给你挖坑,如何“温柔反击”?

沉香、海黄、小叶紫檀,最贵木质手串如何定价? 沉香、海黄、小叶紫檀,最贵木质手串如何定价?

“牛老师沉香”凭什么做到了价格最亲民? “牛老师沉香”凭什么做到了价格最亲民?

沉香如何品,有格还经济 沉香如何品,有格还经济

高明道老师:质直的诉求 高明道老师:质直的诉求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如何判断印度紫檀木的价格是否合理? 如何判断印度紫檀木的价格是否合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高级佛学院开展结对互学互助 党内外共同深入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 高级佛学院开展结对互学互助 党内外共同深入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大安法师:如何才能控制梦境

大安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四土界说以及如何往生到各土 大安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四土界说以及如何往生到各土

沉香佛珠如何摆放才能达到最好的祈福功效? 沉香佛珠如何摆放才能达到最好的祈福功效?

欲死去时如何? 欲死去时如何?

谛闲法师:高僧大德如何赞叹放生? 谛闲法师:高僧大德如何赞叹放生?

肥胖的人在佛家看来是有何因果,又应如何减肥呢 肥胖的人在佛家看来是有何因果,又应如何减肥呢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 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如何是佛? 如何是佛?

如何是触目菩提? 如何是触目菩提?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如何自制酥油供凤眼菩提 如何自制酥油供凤眼菩提

如何挑选精品凤眼菩提子 如何挑选精品凤眼菩提子

菩提子佛珠如何保养 菩提子佛珠如何保养

寂静法师:企业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寂静法师:企业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寂静法师:如果堕过胎该怎么办_如何化解堕胎的果报? 寂静法师:如果堕过胎该怎么办_如何化解堕胎的果报?

宣化上人:对阴灵和堕胎的开示 宣化上人:对阴灵和堕胎的开示

寂静法师:生命中遇到无能为力的事怎么办_如何面对生命中无能为力的事? 寂静法师:生命中遇到无能为力的事怎么办_如何面对生命中无能为力的事?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经过世的父母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经过世的父母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大安法师在江西省杂文学会精英拜访会上的开示 大安法师在江西省杂文学会精英拜访会上的开示

印光大师:印祖是如何劝念佛人深信因果,求生极乐的?(201-202) 印光大师:印祖是如何劝念佛人深信因果,求生极乐的?(201-202)

如何评估沉香木雕的价值 如何评估沉香木雕的价值

如何才能改变坎坷的命运? 如何才能改变坎坷的命运?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一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一

对于习气很重的师兄,请问如何帮助他们? 对于习气很重的师兄,请问如何帮助他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