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长久, 人们积累的福报超多, 为什么还时常有人在受苦?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应波斯匿王的邀请,佛陀和僧团在王舍城居住三个月,接受波斯匿王和诸大臣的供养。
供养将要结束时的一天,波斯匿王心怀自豪地对佛陀说:
"世尊 !我曾听您说:
布施给动物,获福百倍。
而今天,我供养了佛陀以及圣弟子,福报一定更胜一筹难以计算。可称作圆满,所做已办了!"(波斯匿王的话语中,含有这样一种认知:自己的福报已经足够多,甚至用之不竭。)佛陀听了波斯匿王的话,对他说:"大王 !请不要这样说。何来所做已办?做福无厌。因为生死的长远,更加难以计算。再多的福报也会用尽。大王 !过去世中我曾是一个地主。曾在很长很长的世间里持续供养一位古佛和他众多的阿罗汉弟子。而至今,当时的无量福报,早已耗尽,一丝一毫也没有剩下。为什么这无量的福报,在今天却毫发无存呢 ?因为生死轮回实在是长远的更加难以计算。在这样长久的生死中,再多的福报也是会被耗尽的。所以大王,不要说自己作福圆满,而更应该希望自己的身口意都趋向解脱。大王当做是言:我今身口意众行,不求生死中的福报,而为导向解脱,获得那永恒的安乐。我们很可能和波斯匿王一样,有过这样表面化的理解。因为我们无法直观看到生死何其长远。而事实是却是,生死之长远更加难以计算,再多的福报也无法填满生死巨海。更何况,我们很难有波斯匿王这样供养觉醒者的机会,相反更多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同样因为作恶而在积累罪报。福报和罪报,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沉沉浮浮。佛陀鼓励人们善行,却不鼓励人们假善行的福报在轮回中过的更好,因为那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佛陀真正的视角在于——导向漏尽。在佛陀的智慧里面,福报仅仅是暂时的,更聪明的人,应该把目光放在解脱处,获得那永恒的安稳。就好像一个迷失在黑森林里的人,如果他懂得利用各种手段,让自己在森林里过的更好,那么他应该算是聪明的。而如果他的目标不仅限于在荒野森林中更好地生活,而是时刻注意在寻找树林外面的美丽城市,他才是真正智慧的。当他来到了那个美丽富饶的城市,会更加看清楚,黑森林里面的所谓福报,即短暂又不够真的好。还在轮回的我们,相信有一些人,曾在过去,不同的世界中,接触供养过不同的阿罗汉,佛陀,甚至曾经是某位佛陀的弟子,但是,至今,我们的命运,福报和罪报,依旧多种多样,因为我们也许没有真正正确地把福德用于导向漏尽。而在长久的生死中,我们一直在顺其自然地承受福报和罪报。我们也许更像是黑森林里面的一只猩猩,没有把目光着眼于永恒的都市。福报再多,也会用完。更何况我们同时也许还在作恶呢?轮回容易,除了解脱怎么样做都在轮回。而要轮回的好就不容易了,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努力的经营。而无论轮回到多么好的境遇,这一切又都是暂时的。所以我们不免要为脱离轮回的思想点一个赞。佛陀的视角还是非常终极和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