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纬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我们在最近几次里面,跟大家谈的题目是:我们究竟忙些什么?
从这里一路谈下来,我们给大家归结的:忙,会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开始强烈的区分出人我,然后有了人我的区分之后,然后我去要求社会上的其它人,然后其它人也要求我,所以因此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后头也谈到了说,一种是知足常乐,一种是所谓的随缘因应。当然我们也跟大家提的就是说,少欲知足、随缘因应这个原则,的的确确就是许多人主张用这个方式,来帮助大家因应现在社会上忙的压力,甚至于因应社会上各式各样烦恼的来源。
可是,我们在上一集里面有特别特别提醒大家,现在在这里仍然要再次的提醒大家,也就是说,观众朋友们不要因为随缘里面有一个缘字,有一个缘字,甚至是说随顺因缘有因缘这两个字,就一看到因缘这两个字,就把它归类成佛教。因为我们上次给大家举例了,在老庄之学里面少欲知足、道法自然这些事情,本来就是老庄思想的核心;而少欲知足、道法自然这两个大的项目,如果你把它这个义理把它映像到现在的文字的话,其实也就是知足常乐、也就是随缘应物而已啊!所以,其实当我们只谈当我们只针对社会上的这些人、我的事端,针对这些事情去谈说怎么样知足常乐、怎么样少欲知足、怎么样去随缘因应而不起烦恼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我们仍然是在老庄之学的范围里面,其实还没有真正踏进佛教里面,所以要先提醒大家。
如果,我们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好了,我们说随缘,随缘这件事情,真的就能够帮助我们因应这些无常变化,甚至于解决我们的许多烦恼吗?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来看看。我们之前给大家举的一个例子,随缘有两种状况:一种状况是别人对于我们的要求,或者是说外面的环境不如意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安慰自己:随缘随分就好!另外一种的随缘的状况,就是我们自己要主动去积极、去争取外面的事情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会因为采取了随缘的原则,而改成被动的等待因缘成熟,然后才去获取。这是两种随缘常常听到随缘的状况。如果先从后者来看的话,所谓的获取事物的话,我们之前给大家举的一个例子,随缘就好像是我们坐在中式餐厅的圆桌吃饭一样,坐在圆桌吃饭夹菜的时候,你要夹哪一道菜,一定得要等到这个菜,这个菜适当的转到你的面前的时候,才应该要伸手夹菜;不应该是这个菜还在远程的时候,就站起来伸长着手到对面去夹,这样子一般来说是失礼的!如果以这样来说,转到你前面你才夹菜,那岂不是就等同于当因缘成熟的时候你才来夹菜吗?所以我们用夹菜的方式来跟大家说明,这种获取外面的事物的时候,所采取所谓的随缘的方式。但是我们仔细想想看,我们仔细想想看,假设目前这个菜真的转到您的面前来之后,您那个时候真的就能够夹菜了吗?我们设想一个比较极端的状况,当这个菜转到您面前的时候,这个菜如果没有在您的面前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您是夹或者是不夹呢?又或者这个菜真的转到您的面前完全停下来之后,如果您旁边有人先伸手夹了,您是夹或不夹呢?所以相对于这些状况来说,原先我们所谈到的,在圆桌的这个方式里面我们所谈到的就是说,当菜转到您面前来的时候,因缘成熟了您就夹。可是我刚才举的问题里面,很显然的又无端端的生出来两个不同的判断的因缘!一个就是,这个菜到底是不是真的停妥在您的面前;第二个缘就是说,别人是不是同时,包含您的左右两边的这些客人,是不是同时都伸手夹,以至于说您不方便再伸手夹呢?那个时候,在这两个缘的状况生起的时候,您到底夹还是不夹呢?
所以,以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到说,所谓的随缘,当我们在获取事物的时候,随缘这件事情,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判断的,我们得要仔细的去看清楚到底缘熟了没有,各项的因缘具足了没有?你才能够把你的筷子伸出去,然后去夹一口菜吃。当然,各位观众或许会觉得说,这样吃饭真是太辛苦了!不过我们只是要藉这个例子来跟大家说明:什么叫作随缘呢?第一个,当我们在获取事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由某一个方式来判断现在的因缘成熟了,我们才能够说,才能够让自己能够说得出随缘这两个字。甚至我们可以说我们甚至可以说,以这个例子如果推到极致来说的话,我们得要一切时、一切处都绝对不与任何一个众生争夺,这个才能够勉强称得上是完全的随缘吧?因为,如果这个时候因缘不具足了,有任何一个众生跟你一样也想要这个东西的时候,您说到底您伸手去拿的时候,到底算随缘还是不算随缘呢?所以表示说,去获取外界的物品要达到随缘这个标准的话,您得先心里要有一把尺。
同样的,我们说另外一个随缘很常用到的场合,就是我们遭受到逆境的时候。比方说如果今天,我们上次举的例子是,我们交出来的成品只有七十分,然而我们上司老板却要求了九十分,这个时候请问您如何因应呢?当然,因为要求九十分却只做到七十分,很自然的您可能会受到上司或老板的关切甚至责备;这个时候您不免就会心里面如果按照一般的心态来说的话,您不免心里就会生起烦恼!可是这个时候,要对治这个烦恼的时候,很多人说:哎呀!我们随缘吧!请问您:要随哪个缘呢?您到底是要努力从七十分做到七十五分、做到八十分、再八十五分,想办法去逼近九十分呢?还是您就两手一摊,认为九十分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不必理会这么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不如过自己的快活日子呢?请问这两个这么极端的,您如果说如果硬要说的话,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可以叫作随缘。前者说,我们努力做到努力去符合上司老板的标准,努力想办法去拼到八十五分,虽然离九十分还有五分,但我们毕竟拼到八十五分了;这种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说:对呀!我就是随顺了现在的这个工作的缘分,所以我要尽力拼到八十五分。可是后者的说法也可以说,因为这个老板的要求是不符合常理的,我认为不合理,所以我不必随着这个事情来打转,不如随顺我自己认知的自然的状态七十分就已经足够了,这个时候我就交差我就不管啦!剩下我就不管啦!至于说,老板接下来会不会因为我的七十分而对我有所恼怒,甚至谈得要把我开除呢?我接下来当然也可以说:没有关系!如果要开除我也没关系,那一切随缘吧!所以您可以看到说,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因应的方式,不都是随缘吗?那这个随缘,请问您标准在哪里呢?这个是不是也跟我们前面讲的圆桌夹菜的方式是一模一样呢?也就是说要随缘、要随缘,那这个随缘呢,可得要有心里得要先有一把尺,不然您怎么去说服自己:到底目前您到底是不是随顺了缘分做出因应呢?
所以我们说,这个居然讲到后来,我们说随缘这件事情,居然也跟知足常乐也是一样!因为我们之前讲知足常乐,它除了说只是让我们自己不要过分要求别人,以至于不能够全面性的解除我们的烦恼之外,知足常乐还必须得要心中得要先有一把尺,先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足够的。同样的,随缘这个事情,我们给大家分析的也发现了,不管是向外获取事物,或者是说因应别人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也都得要有自己的判断的标准,否则怎么说是随缘呢?你又怎么去判断缘熟了没有,如何去取舍呢?
我们如果更深一层来看,看到善、恶的问题。善,我们可以很简单的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它定义:善,就是利于人;恶,就是损于人、不利于人叫恶。我们说善、恶之间,请问您在面对善、恶之间的时候,您要如何取舍呢?当然大家一定会说:我当然是只做善事、不做恶事!可是善、恶之间,真的这么黑白分明吗?当您在面对眼前的状况的时候,难道善的只有纯粹百分之百的善,恶的也只有纯粹百分之百的恶吗?您只要细想一下的话一定可以发现,我们面对的这个外境,常常都是没有办法泾渭分明的分出谁是善、谁是恶的。所以,光是善、恶这件事情的话,也是一样,当我们把随缘这件事情用进来用上来的时候,那也得要看看说,你的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才能够来谈随缘啊!不然的话,如果不先把善、恶的标准谈清楚了,那我们只能够因应外界的环境的变化去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很可能会在许多时候,不经意之间就随顺因缘做了坏事喔!所以,各位马上就可以发现到说,光是从善、恶这个分际来讲的话,铁定是没有办法这么轻易的讲随缘的;因为善、恶的标准如果没有定清楚的话,我们连恶事也随缘的话,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讲来就是说,随缘一定要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先有了判断标准,然后才来说我们怎么样去看看缘熟了没有,然后怎么去取舍;这个就是随缘一定要有一个判断标准,才能够做得顺利。
所以,讲到现在的话,观众应该能够发现,随缘其实只是一种实施的方式,它不能够成为中心思想;你得要对眼前的缘熟与否、如何取舍,有了相当精准的判断之后,才能够说这个随缘是好或是不好。同样的,你必须对眼前的善、恶的状况,要能够分辨清楚之后,才能够避免随便的随顺缘分之后,就在不经意之间就犯下了许多的恶事。所以我们说,随缘只是一个施作的方式,只是一个做事情的方式而已,它并不是中心思想;你得要有中心思想,才能够来谈随缘。
当然,谈到善、恶这件事情的话,我们顺便也跟大家讲,常常有人会听到说,有些的学佛人就谈到说:我们真正在做的时候,真正要顺应我们的本觉,我们要不思善、要不思恶。这个不思善、不思恶,我记得应该是在《六祖坛经》里面曾经见过。许多人就直接引用了《六祖坛经》里面的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事情来说明,说:当我们顺应着我们的本性去做的时候(其实顺应本性也就是说,顺应当时你的本性跟外界交互作用当时的情境去做),当你顺应这样的状况去做的时候,其实不需要思善、也不需要思恶的。这个事情,我们可得要再三的跟大家分辨叮咛清楚了,《六祖坛经》里面所谈到的这个不思善跟不思恶,谈到的其实是我们的真心,谈到是我们的真如佛性。那真如佛性呢?现在当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没有办法跟大家分辨清楚,我们只能够跟大家讲,真如佛性的这件事情,绝对不是我们世间大家所熟悉的这些心识的运作的状况;也就是说,真如佛性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心识的状况,可是却也不离于我们现在的心识状况。讲起来好像有点玄之又玄!但是,我们不是要在这个短短的时间内要跟大家谈这个事情,而是要跟大家说,《六祖坛经》里面谈到的不思善、不思恶,谈到的是真如佛性的事情。那个事情不能够因为《六祖坛经》里面有这个文字,有这六个字叫不思善、不思恶,然后我们就直接的把这六个字把它应用在我们的所谓的随缘的理论当中,当作我们随缘的指导原则。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肯定会在许多的场合上面会犯下恶事了。所以善、恶的分际,是绝对绝对的要分辨清楚了。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说,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事情,不是我们现在谈我们说初阶大家刚开始起修佛法的时候所应该要触及的事情。因为,这个谈的是真如佛性的事情,最起码就要等到我们最起码要破参明心、要能够眼见佛性之后,才能够来谈什么是不思善,什么是不思恶。在我们还没有开悟还没有破参之前,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应该要先把它供起来,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任意去解释这个。要不然的话,善、恶的分际模糊了,这个对我们接下来未来的事,会是很大很大的遮障!请各位观众务必要小心,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现在你所不懂的佛教经典。
好!回过头来。我们刚刚说了半天就是跟大家说,随缘只是一个做事情的方式,但是要把这个事情要做得精准、要做得好,你必须要先有一个判断的准则;先有判断的准则之后,才来谈基于这个准则之下,缘到底成熟了没有,我到底应不应该取、还是应不应该舍?所以,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讲说,当然这是一般人聊天常常有说到,说:道家的学说是药,儒家的学说就好像饭。药跟饭差别到底在哪里呢?饭,很显然的我们用我们东方人的饮食来讲的话,饭是主食嘛!所以我们等于说餐餐都吃饭;可是这个药就跟饭不一样了,药是要治病用的;我们可以天天吃饭,可是我们却不能够也不应该天天吃药。药,要什么时候用到呢?药当然就是说,我们身体有病了需要治疗的时候,光靠这个饭没有办法自我痊愈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适当的用药;但是一旦身体健康恢复了之后,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吃药呢?当然那个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吃药了。所以讲所谓的道家是药,儒家是饭,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描述的状况就是说,其实我们一般人在生活里面的诸般的事项的时候,恐怕依循的还是用儒家的这一套去我们说人间的这些事情里面去打转。那什么时候会用药呢?什么时候会用到道家的药呢?很显然的,这是什么时候呢?比方说我们讲一种状况,就是我们遭受了挫折的时候,比方说面对无常了,从来都没有预期到会是这个状况,结果突然发生了,这个时候心里真是失落、真是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药。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援引,援引道家所主张的随缘的这些事情,来解除我们心里面的这个痛苦;可是一旦心里面的一个痛苦减缓了之后,我们可以重新站起来之后,我们是不是又同样要回归社会上正常的准则去做事情呢?所以这个时候,难怪人家会讲到说所谓的道家是药、儒家是饭,因为这是我们一般人在社会上生活具足的写照也就是如此啊!
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说,从我们谈说如何去面对现在生活所带来的忙碌,以及忙碌所带来这些烦恼的时候,我们谈到要如何面对这些烦恼,甚至有一天我们希望能够根本的解决这些烦恼的时候,很显然的,知足常乐跟随缘因应的这些说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面,能够帮助我们心里上能够过得更好过一点,甚至我们的幸福指数也能够提升一些;但是如果要谈到根本的解决的话,我们发现到:知足常乐需要有一套判断的准则,然后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够、什么是不够;同样的,随缘应物也需要一个判断的准则,然后你才能够判断说,到底缘熟了没有,到底如何取舍。所以,不管是知足常乐还是随缘因应,背后都需要有一个更坚实、更高的中心思想跟指导原则。而这些部分,我们在佛教里面就可以看到,因为佛教所面对的,要针对我们人来讲,佛教所可以提供的这些解决的方案,是一个全面性的既全面又深入的解决方式;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在里面成就所谓的中心思想、所谓的指导原则;唯有这样子,也才能够真正的让我们找到如何面对烦恼,如何彻底解决烦恼之道。
我们今天就先上到这里。
阿弥陀佛!
更新于: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