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集 如何真实忏悔罪业?

2024-02-05 学佛释疑三

孙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来探讨的主题是如何真实忏悔罪业?

这个罪业为何会生起?这个罪业又会障碍什么?我们从这两个主题来讨论。罪业的因缘,它是来自于身、口、意业造作的十不善业,从无始劫来,在生死中造作无穷的罪业,导致贪、瞋、痴烦恼深重难除,业障堆积得极为高大,犹如须弥山一般。造作不善业的缘,主要是来自于现行烦恼以及随眠烦恼的作用。现行烦恼的部分,譬如说是欲界财、色、名、食、睡的境界,在这境界中生起了希望追求而去造作,这个就是贪的烦恼的作用;乃至于说,在财、色、名、食、睡的境界中,对于违逆境不能安忍而能愤发出来,这就是瞋的烦恼的作用。因为这个贪、瞋、痴等等烦恼现行而造作了这个不善业,就称为现行烦恼。

随眠烦恼指的是说,我们还有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除,随逐眠藏着;既然是还没有断除,也会因为境界现行而产生作用,造作十不善业。这个罪业又会障碍什么呢?因为一切烦恼种以及所造的善恶业,都是由金刚心如来藏所执藏,也是由祂所缘,好像如影随形一般不相离,因此所造作的十不善业,一切时中障碍有情进入清净解脱的圣道中。从近的因果来看呢,它是障碍受用人天妙乐果,因为十不善业所受的果报,它是在三恶道中;再看远一点,未来无量世,那就障碍有情长养善根,进而发菩提心修证无上菩提果。因为在三恶道中受的这个业,本身它只是受苦或是愚痴。为什么会不断地造作三恶道的业呢?也是因为贪、瞋、痴的烦恼深重,贪、瞋、痴的烦恼深重之所以会持续地长养、持续地熏习,主要是不能相信善因能够得到善的果报、不能相信有三世因果,对因果不能深信,那就是善根缺乏。所以,如果说持续的在贪、瞋、痴烦恼的作用下而造作十不善业,那么一直在三恶道中受果报的话,善根要长养就非常地困难;没有办法对三世因果起信,对清净解脱法、对有功德的三宝起信的话,就没办法发起菩提心,没办法修证清净的解脱果,也就没有办法修证无上的菩提果,罪业的障碍就离不开了。

所谓烦恼障、业障以及果报障这三种,经中有说:欲灭此三障罪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罪灭除?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

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 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 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着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

第二种生起恐怖心。指的是说,既然是凡夫身、口、意业会常常与罪业相应,以这样的因缘来看,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受无量苦,要为此感到惊怖、恐惧才是。

第三种生起厌离心。应当经常要观察生死之中,唯有无常、苦、空、无我、不清净,对这个在生死中的五阴,它是虚幻假有,它完全是因缘所生,犹如水上浮泡,速起速灭,往来生死流转,好像车轮一样转个不停,生老病死八苦的交煎,无有暂息的时候。所以生死既然有如此种种的恶法,充满了过患,应当要生起厌离之心;不能生起厌离之心,主要是不能了解五阴它是无常的,把这个无常的五阴当作常来看待,颠倒而想;这个五阴在生死中是苦的,不知道是苦,把它当作乐来想;这个五阴它是无我的,把它当作可以倚靠、真实不灭的我;这个五阴主要是不清净的,把它当作是清净的,而受用种种五欲之乐。所以在这颠倒之中没有办法脱离的话,就没有办法来生起厌离心。所以应当要正确的来认知,这个五阴本身是无常、苦、空、无我、不清净的,不应该让自己堕在四颠倒中,所以应当要生起厌离之心。

第四个是要发菩提心。经中常常说,应当要乐于成就佛身,但是佛身指的就是法身。虽然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因地法身,可是要经历了修集无量功德智慧、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七菩提分法,从这些种种功德智慧来成就果地的如来身;想要成就佛身,就应当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要来求这个一切种智、要求能够常乐我净、求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要求一切种智、常乐我净、无上正等正觉呢,就应当要知道,不能让自己永远在生死轮回中而落入颠倒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完全无明颠倒中,来造作这些生死的苦业;这样子的话,就认知到要解脱这种四颠倒、解脱这种生死之苦、解脱一直造作不善业在三恶道中受苦、解脱为什么老是造作这些恶业呢?要怎么让这个恶业能够忏悔清净而不再去造作呢?而能得到真实解脱呢?所以要在这里发起菩提心,要来让自己能够解脱这些无明,而且能够来行这些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七道品等等,来摄取佛土、摄取众生;对于自己的身、命、财不能太过于吝啬、悭吝,不愿意来花自己的身心的力气或者乃至时间来修学,应该要这样努力来依循 佛陀说的法道、来履践菩提行愿,这样子才能够远离造作恶业的因缘。

第五种指的是怨亲平等心。要生起怨亲平等心,就是说对一切众生要生起慈悲心,没有说彼我之想,为何要如此呢?因为倘若说,是见到怨家不同于亲眷,那就是从情执以及所谓的怨怼上面起分别,这种分别就是来自于贪欲以及瞋恨的烦恼因缘;因为贪欲以及瞋恨,就是会让自己造作恶业的一个心所烦恼因缘,以恶业因缘而产生苦果;因此应当要经常生起慈悲心,要经常生起对怨亲平等心,来对治自己烦恼;因为假如说永远对于怨家不能宽恕、不能包容,生起这个瞋恨心的话,瞋恨心就是造作恶业的烦恼因缘;如果说对这个亲眷情执不舍,因为情执贪爱也是造作恶业的因缘,所以也要修习所谓怨亲平等心,以来对治自己的贪以及瞋的烦恼。

第六种要念报佛恩的心。因为 释迦如来在往昔无量劫中,因为不舍我们这个娑婆众生善根缺乏、烦恼深重,所以舍头目脑髓、支节手足、国城、妻子、象马、珍宝,就是为了安置娑婆五浊恶世众生于佛法中,来培植善根种,释迦如来为了我们而修种种苦行,此恩此德实在难以酬报;倘若要报答 如来的恩泽,应当在这一世勇勐地精进、刻苦耐劳、不惜身命来护持 如来的三乘菩提;同时要护持弘扬通达大乘法的善知识,让这个善知识能够以 如来的正法,广化众生同入正道。这样子一方面是能够报佛恩,一方面自己也能够在这个道业上努力修习,而能够在法上面得到功德受用,以法来供养 佛陀;同时护持善知识,让善知识把这个正法能够弘扬出去,广泛地来度化众生,让众生也能够得到 佛陀正法,能够解脱于在无明中生死轮回之苦,这样子就是最殊胜的报佛恩。

第七点就是要观罪性本空。要看到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恶业、一切罪业,没有真实不坏的相貌,这些都是从烦恼因缘而出生的,既然是从因缘而出生,那么就可以从因缘而坏灭。从因缘而生指的是说,亲近恶友的因缘,长养了不善根,导致身、口、意业造作不善业;既然是从因缘而生,那么就可以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瞋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而至诚忏悔,这个是从这个罪本身发生的因缘来看待。

那么我们另外来说,从般若来观待罪性本空。倘若说因为发了菩提心,亲近了善友、善知识,修学如来藏正法,亲证了自心如来藏,发起了般若实相智慧,能够观照到这个自心如来,祂的法相永远是本来解脱、本来的永远是无我的这样的来生出万法来运行,也不落于三界有的系缚中,也不落于一切无的这个空法中,那么在三世之中都无所得。因为这个如来藏法性与所生诸法的性相都是如如;因为如来藏自己本身是真如无我,归属于祂自己的这些法,都是祂自己所执藏的这个种子功能,由祂所出生的话,也一样是这个真如无我。可是因为众生在这些烦恼中造作恶业,导致有这个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那这些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都是因为造这个生死业而有,可是呢,却是由他的自心如来帮他出生;那么实证这个自心如来的菩萨,能够观察说这些五阴十八界等等功能,都是如来藏自己本来具足了这些功能、功德,那由祂现起的这些功能、功德,当然也跟祂一样都是真实如如。所以呢,以如来藏本身的法性来看,因为是真如无我,所以不觉知自我的存在,如是的无我真如妙理,运行周遍众生法界而随缘应物,所以能够从这个诸法实相来忏悔罪业,才是真正的忏悔。

因此经中会这样讲说:惟愿诸佛垂加护,能灭一切颠倒心,愿我早悟真性源,速证如来无上道。若有清信善男子,日夜能观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净戒。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重罪,犹如大风吹勐火,能烧无量诸草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这一个经文里面说,祈望诸佛菩萨能够加被护念,让这位修学大乘法的佛弟子能够依循于 佛陀的真正法道来熏习,建立正知正见,能够灭一切颠倒心,灭除这个把无常当常、无我当我,这个苦的法当乐、不清净的法当净的这个灭除四颠倒的心;然后能够早日证悟这些一切法真正的真心本性的这个源头,原来是来自于这个自心如来;赶快能够证得自心如来以后,能够真正进入菩萨道中修学,就能够早日成就佛道。所以说,假如有这种清净信的善男子,能够日夜来观察这些真如妙理的这种般若空性,原来只是这样的随顺因缘而现起种种法,完全没有所谓自我的这个存在,没有自我的执着,也没有系缚在三界中任何一法,一切罪障就能够消除;也因为这样子,所以就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个贪、怨、爱以及恨种种心,也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些因为烦恼执着而相应的这些身、口、意行,也不会去对众生造成损恼伤害等等身口意行。说这样子就是无上的持清净的戒,因为这种戒是从这个真如法体本身呈现出来的这种无我所呈现的清净行;如果能够依据这样的清净行来转依而造作的话,就不会犯所有一切罪业;如果能够经常观察了知这个般若实相这种胜妙的空理,就能够灭除一切所有的这个重大的罪业。因为能够生起般若空理的这种妙理的智慧以后,自然能够转依,转依也能够忏悔自己这些烦恼的现行所造的这些罪业,同时能够真实地去灭除这些烦恼。一方面忏悔这些所曾经造作的身、口、意的恶业,一方面能够让自己来修除自己这些我见、我执的烦恼,而转依般若实相心的真如无我,而再去利益众生。

所以能够灭一切的重罪,就好像说大风能够吹猛火,把这个无量的草木能够快速烧掉一样的道理。如果说能够生起这惭愧心、恐怖心、厌离心、发菩提心、怨亲平等心、念报佛恩的心、善观罪性本空这七种心的话,那么在佛菩萨形像前至诚忏悔,就可以灭罪除障,可以改往修来、去恶修善;因为这七种心生起以后,都是让众生能够在善根上面长养,而且能真实地让自己能够去除这些罪的根本,能够让自己生起智慧。

忏悔罪业这个部分,又有一个观念,也在这里要跟大家解说,也就是说对于罪业的忏悔,有的人会认为说:我造作了过失了,我是不是来修个福,就可以把这个罪抵掉了呢?这样子是不是能够把罪能够就是让它灭掉了呢?那我们引用一下六祖慧能大师的一句话,让大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六祖慧能大师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祖大师这一段所说的就是说:愚痴的人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的道理,犯了过失以后,或是说平常的日子里面,认为说我只要努力修福,那就对了;而并没有想到说,怎么让自己能够解脱于这个生死的系缚?怎么让自己能够成就佛道而远离这些贪、瞋、痴烦恼,远离这些生死的这些苦业?只是认为说,修福本身就够啦!平常布施供养,虽然说这个福无量无边,可是心里面这个贪、瞋、痴三毒,还是持续不断地在境界中相应而造作恶业,希望修这些福能够将所造的恶业来灭除;这样的情况之下,未来世因为修了布施供养还是有福,可是这些所造作三恶业的这些罪业还是在,因为罪福不能相抵啊!所以如果说不断地去修这些殊胜的福,可是对于自己心中的这个贪、瞋、痴烦恼,不能去修除、不能去灭除,那么这些福呢,与这些烦恼所造的恶业成就的结果,福胜于人间,可是也烦恼很重,果报上就不是自己能够自在地去受天福。

所以六祖大师说,就要向心中来除罪源,这个罪的源头是什么?罪的源头就是来自于贪、瞋、痴的烦恼,为什么会有贪瞋痴的烦恼?就是因为来自于四颠倒想,自己认为自己这个五蕴的自我是真实的,所以这个真实自我上,希望能够追求真实自我的受用;真实自我的受用,就是在五欲六尘中去追求,五欲六尘中所追求,当然相应的就是贪、瞋、痴烦恼。所以如果不知道的话,那永远就不能除罪源,如果要除这些罪源,就是要知道说,这些业的十不善业的源头是来自于贪、瞋、痴烦恼;贪、瞋、痴烦恼的源头,是来自于四颠倒想。如果能够这样想的话,能够发起要除掉这个罪的源头的心的话,就能够来认知到底这个人,为什么在世间会有这些烦恼?为什么会造作这些十不善业?能够去除掉这些烦恼,这个最好的方法,就是 佛陀这个佛法。因为一切有情在人间不能解脱,都是不知道自己的颠倒之处,不知道自己五阴原来是虚幻的,不知道这个不断地要觉知自我存在这个识阴也是虚妄的,所以又宝爱自我的话,那么就会持续在三界中,或者说在欲界中,持续地让自己再受用五欲的这些种种财、色、名、食、睡诸法的话,那我们也让自己永远不能脱离欲界相应的烦恼,当然就是欲界烦恼。所以如果能够这样作的话,就是等于说能够在自性中真实忏悔,忏悔的意思就是把这个罪过真实认知除掉,然后不再违犯,这叫作忏悔。能够灭除罪业生起的烦恼自性,才是说真实忏悔了,大家要知道说,如何真实忏悔罪业。

那么这一段,今天跟大家介绍的部分,希望大家能得到受用,那今天就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更新于:11个月前